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跳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采访,话语跳脱,语用策略
话语跳脱论文文献综述
岳鹏[1](2015)在《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采访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严谨性的学问,新闻采访的实际质量不仅取决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受到后期审稿工作的限制,而前期采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报道的有效性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闻采访实践中,采访双方之间的良性沟通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5年17期)
姜多[2](2015)在《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新闻采访是考验一个或者被采访人语言功底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可能出现紧张等情绪,这些紧张情绪使得很多人说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笑话,语言的跳脱就是一种由于有意或无意的想法造成说话者只有上句,没有下句的语言形式,本文从跳脱这种语言的概念谈起,重点分析了汉语跳脱的主要分类,同时对新闻采访中应用的跳脱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并给出运用跳脱方式的语言技巧建议。(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12期)
贺书伟[3](2014)在《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这种语言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话语跳脱的类型、承接模式、产生原因、语用功能以及话语跳脱在交际中得以实现的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试图对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和解构。本论文主要由五个版块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了新闻采访话语以及话语跳脱现象的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全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类型,接着将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承接模式分成了两类进行剖析;第叁部分从话语跳脱的产生和认知实现两个角度,首先解决了话语跳脱作为一种形式上残缺的话语,为什么会出现在新闻采访中这个问题,其次深究了受话方是如何对其进行认知理解的;第四部分是从自主式话语跳脱和他主式话语跳脱两个角度分别去探讨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功能;第五部分则是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目的意图原则等语用策略的运用出发,对新闻采访中的话语跳脱这一话语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语用分析。本论文对新闻采访中出现的话语跳脱现象做了一个较为系统详细的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作为特殊的话语形式,话语跳脱在新闻采访中存在的合理性,从而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4-03-01)
杨晓红,刘晓玲[4](2013)在《英汉话语跳脱的应答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言应答和非语言应答两方面分析了英汉话语跳脱应答的相同点,并基于关联理论构建了跳脱的应答模式。应答模式包括推理过程和应答过程:在推理过程中,听话人认为说话人的跳脱具有最大关联性,然后选择与话语理解相关联的认知语境,根据百科知识、词汇信息和逻辑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得出理解结果;在应答过程中,听话人转换角色为说话人,根据关联理论选择最大关联来给出明示刺激。(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杨晓红[5](2012)在《从顺应论角度探析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话语跳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鲁豫有约》为例,从语用层面分析了电视访谈节目中跳脱的类型及其应答方式,并基于顺应论探讨了跳脱生成和应答的认知原因。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制约说话人的话语跳脱的生成和语用功能,同时也影响听话人对话语跳脱的推理和应答。因此,跳脱的生成和应答都是对语境成分的动态顺应。跳脱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巧妙运用可以保证良好的交际效果和播出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杨晓红,叶慧君[6](2012)在《英汉话语跳脱现象的语用认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英汉话语跳脱现象在省力、有意隐瞒、避讳委婉、语误修正、话题转换和威胁恐吓六方面的语用功能,并基于关联理论探讨这些语用功能的认知原因:说话人认为跳脱在认知语境假设中是最关联语言形式,足以揭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时,会采用跳脱来代替完整的句子,此时跳脱最具关联性。关联性也决定说话人中途停顿的句式部位。(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杨晓红,刘威,梅芳[7](2012)在《传媒中英汉话语跳脱的社会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研究,确定英汉话语跳脱的社会功能在等同关系和权势两方面存在相同点,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其深层原因:英汉话语跳脱的社会功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入和包含于其语用功能和应答模式中。根据关联理论,说话人的明示假设和听话人的推理过程都包含了对交际者社会距离和人际关系的横向和纵向的推测和估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2年06期)
杨晓红[8](2009)在《英汉话语跳脱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跳脱”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指话语交际中由于说话者本身的有意停顿、听话者或突发事件等外力打断的原因,说话者只说出了一句话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有说出来,造成语义不全,句子成分残缺。“跳脱”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常见的修辞格,但其定义和分类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目前国内外对话语跳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学和语言学领域。“跳脱”的修辞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主要集中在对其定义、分类和修辞功能的探索上。语言学领域内国外论述跳脱现象的文献很少,国内主要是对汉语半截话的研究,即界定其定义以及探讨其语义和语用功能。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将目前英汉两种语言内跳脱现象的孤立研究结合起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对英汉话语跳脱的语用功能和应答模式及融于这两方面的社会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分析英汉话语跳脱的异同点,并探讨形成这些异同点的认知原因,以加深对话语跳脱语言现象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更好地认识语言的本质及其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扩展跨文化交际和促进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研究最终论证,一方面,英汉话语跳脱在语用功能、应答模式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不论交际者采用何种语言,交际双方都要遵循人类认知的关联原则;另一方面,英汉文化和认知的差异又导致英汉话语跳脱的这些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基于语料的对比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语料主要包括一些书面文学作品中的会话和日常对话中的会话。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修辞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的话语跳脱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第叁章从语用功能、应答模式和社会功能叁方面对英汉语跳脱进行例证对比分析。第四章介绍关联理论和英汉文化认知差异的相关理论,分别论述前者对英汉话语跳脱相同点以及后者对其不同点的内在原因的解释力。第五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9-05-01)
话语跳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新闻采访是考验一个或者被采访人语言功底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可能出现紧张等情绪,这些紧张情绪使得很多人说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笑话,语言的跳脱就是一种由于有意或无意的想法造成说话者只有上句,没有下句的语言形式,本文从跳脱这种语言的概念谈起,重点分析了汉语跳脱的主要分类,同时对新闻采访中应用的跳脱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并给出运用跳脱方式的语言技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跳脱论文参考文献
[1].岳鹏.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
[2].姜多.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
[3].贺书伟.新闻采访中话语跳脱的语用分析[D].温州大学.2014
[4].杨晓红,刘晓玲.英汉话语跳脱的应答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13
[5].杨晓红.从顺应论角度探析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话语跳脱[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杨晓红,叶慧君.英汉话语跳脱现象的语用认知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7].杨晓红,刘威,梅芳.传媒中英汉话语跳脱的社会功能[J].中国报业.2012
[8].杨晓红.英汉话语跳脱的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