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颈胸结合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颈椎,胸椎,颈胸结合部,有限元分析
颈胸结合部论文文献综述
赵改平,方新果,王晨曦,柏磊磊,赵庆华[1](2015)在《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叁维有限元建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CT图像数据建立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Mimics、Geomagic和Hypermesh软件对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椎体进行叁维重建、模型修复和有限元前处理,对模型顶面施加±0.5、1、1.5、2 N·m扭矩,用于模拟人体前屈和后伸活动时所产生的载荷作用,使用ANSYS软件计算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节段在前屈和后伸承受扭矩载荷作用时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体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叁维模型中C5~6、C6~7、C7~T1和T1~2各节段椎体在1 N·m载荷作用下,前屈时ROM分别为4.30°、3.21°、1.66°和1.41°,后伸时ROM分别为3.47°、2.86°、0.96°和0.92°。前屈时最大应力出现在椎体前缘,后伸时椎体后缘出现较大应力。ROM和应力分布的趋势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建立的脊柱颈胸结合部叁维模型精确逼真,符合脊柱颈胸结合部的生物力学特性,模拟结果可为临床病理研究和颈胸部手术术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5年01期)
杨勇[2](2014)在《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10具成人新鲜尸体(58-83岁,平均74.1岁),首先分别行左、右两侧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从胸骨外缘开始切除部分第一肋至锁骨下动、静脉内侧缘,游离胸膜进胸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结合直视观察和X线透视确定该入路在颈胸结合部的显露节段。用游标卡尺在尸体标本上测量以下数据:左右两侧胸骨外缘距锁骨下静脉(第一肋与胸骨柄交界点距锁骨下静脉与第一肋交点)的距离;双侧交感干在各胸椎(T1-T4)水平距肋头内侧界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尤其是大、中血管、胸导管、交感干、迷走神经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观察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椎体位置关系,分别评估左、右两侧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中在不同节段易损伤的重要结构及可能的并发症。结果通过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10具尸体标本左、右两侧可不同程度地安全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主要是T1-4,其中5具标本在右侧可向远端显露至T5。胸骨外缘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7.56+-0.453(6.88~8.13)cm,右侧:7.55+-0.460(6.82~8.15)cm,P>0.05。双侧交感干在上胸椎不同节段距离肋头的平均距离约在4.9~6.3mm之间,左右两侧交感干距肋头距离在T1-T4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颈胸结合部前方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胸导管,主要有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奇静脉、交感干、迷走神经、气管、食管等。在左侧显露过程中,主动脉弓、胸导管、交感干等结构与脊柱关系较密切,可能受到损伤,在右侧显露过程中,需注意上腔静脉、奇静脉、喉返神经、交感干等结构。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双侧锁骨下部分切除第一肋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的手术入路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采用该入路有损伤这些重要结构的可能性,因此仍存在发生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将该入路应用于临床前仍需要进一步解剖及临床研究。第二部分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前路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行保留胸锁关节的胸骨柄次全切除,形成的骨窗向上至颈静脉切迹,向下至胸骨角,两侧不超过胸骨柄边缘;钝性游离纵膈内后方大血管,分别选用3种血管间隙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间隙、头臂干与气管食管间隙、气管食管与左颈总动脉间隙。显露完成后,通过骨性标志联合克氏针标记透视方法确定上述3种显露途径的颈胸结合部近、远端显露范围,并对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显露发现,3种血管间隙均能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但显露过程需要牵拉头臂干、头臂静脉、左颈总动脉、气管、食管等结构。通过叁种显露间隙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右头臂静脉与头臂干间隙入路显露范围相对较大,而在不同个体的显露范围也有所不同。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经胸骨柄切除入路通过不同血管间隙均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但该手术入路仍存在可操作空间尚不甚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剖学研究和临床验证;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并复杂,如将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应用于临床,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4-04-07)
马迅,郭建鹏,梁凯恒,宋文慧[3](2010)在《脊柱颈胸结合部(C_6-T_1)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取叁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脊柱颈胸结合部有限元模型,给予纯力矩载荷测试模型各FSU的正常运动范围,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其应力分布模式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正常成年人颈胸部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后导入ANSYS软件,得到颈胸结合部模型骨性结构的叁维实体。添加椎间盘和主要韧带结构,椎间盘采用壳-核单元,分别代表纤维环与髓核;韧带采用2节点缆索单元构造,韧带的起止点及横截面积根据参考文献确定。C6-7以及C7-T1关节突关节均定义为有摩擦系数的非线性接触关节。模型中T1下表面在所有方向上完全固定,在模型C6施加2.0Nm纯力矩,对模型进行屈曲、背伸、侧屈及轴向旋转试验,试验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所建的颈胸模型包括169317个节点和106242个单元,并且与体外生物力学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能够通过验证,有限元受力云图可以看出,模型在外力作用下运行状况良好。结论:该试验为临床医生对脊柱颈胸交界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为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0年01期)
蔡小军,韩建华,何斌,夏本杰,周鑫[4](2009)在《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在上胸椎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用于上胸椎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上胸椎病变患者采用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3.75 h,术中出血平均530 ml,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32个月,有脊髓损害者Frankel分级均恢复到E级,植骨均愈合,颈胸后背疼痛消失。结论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用于上胸椎病变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9年35期)
郭建鹏,马迅,梁凯恒,刘昌文,宋文慧[5](2009)在《脊柱颈胸结合部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脊柱颈胸结合部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自愿参加实验的正常健康男性1名,经受试者知情同意。复习病史并行X线平片检查排除颈胸部疾患。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的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10.0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骨质的叁维重建,使用Magic9.9改良建立的模型,导入ANYSY10.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清晰逼真,几何相似性好。所建的颈胸结合部有限元模型能够通过验证,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进一步行各种颈胸结合部有限元力学分析。结论为临床医生对脊柱颈胸交界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实验。(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期刊2009年03期)
郭建鹏[6](2009)在《脊柱颈胸结合部(C_6-T_1)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脊柱颈胸结合部C6~T1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给予纯力矩载荷测试颈胸结合部模型各FSU前屈、后伸、侧屈时的正常运动范围,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在给予纯力矩载荷后对模型的应力分布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愿参加实验的正常健康男性1例,经受试者知情同意。复习病史并行X射线平片检查排除颈胸部疾患。利用螺旋CT通过对实验人员颈胸结合部连续扫描重建获得的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10.0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骨质表面模型的叁维重建,使用Magic9.9改良建立的模型,以LIS格式导入ANYSY10.0软件进一步光滑处理,生成叁维实体,并确定单元类型赋予材料属性,得到颈胸结合部模型骨性结构的实体。依据文献资料及参考CT结果对颈胸结合部的软组织进行进一步建模,包括椎间盘和主要韧带结构,完成建模。结果:建立了一个较为详尽的颈胸结合部有限元模型,模型由骨质结构和软组织两部分构成。所建模型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叁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甚至可以进行任意结构的取舍,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以适当的叁维测量。所建的颈胸模型能够通过验证,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吻合,可进一步行各种颈胸结合部有限元力学分析。结论:该模型的结构完整,空间结构测量准确度高,单元格划分精细重点突出,较为准确的模拟了脊柱颈胸结合部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医生对脊柱颈胸交界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为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了条件。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实验。(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郭建鹏,马迅,梁凯恒,宋文慧[7](2009)在《脊柱颈胸结合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脊柱颈胸结合部椎体的叁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及作为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有益补充。方法: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的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10.0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骨质的叁维重建,使用Magic 9.9改良建立的模型,导入ANYSY 10.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叁维重建结构可单独或联合显示,甚至可以进行任意结构的取舍,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以适当的叁维测量。结论:该模型的结构完整,空间结构测量准确度高,单元格划分精细重点突出,较为准确地模拟了脊柱颈胸结合部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医生对脊柱颈胸交界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为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09年01期)
王瑞[8](2008)在《颈胸结合部重建手术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胸结合部疾患的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重建的稳定性。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2月手术治疗颈胸结合部疾患131例,其中行前路手术88例,后路手术31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颈胸联合固定7例。对83例颈胸结合部脊柱损伤采用ASIA评分,对其余48例颈胸结合部病变采用日本骨科学会的JOA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Bohlman的X线标准判定植骨融合及脊柱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的恢复情况。结果ASIA评分术前平均1.6,术后2.1分;JOA评分术前平均10.5分,术后13.0分,术后改善率为37.8%。按Bohlman标准植骨均融合,98例颈胸段椎节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结论颈胸结合部疾患手术重建能恢复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等特点。重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致压因素及脊柱稳定性等综合考虑。(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5)
马迅,王瑞,赵斌,牛建鹏,赵轶波[9](2007)在《颈胸结合部手术重建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胸结合部疾患的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重建的稳定性。方法自 2001年2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颈胸结合部疾患101例,其中行前路手术69例, 后路手术27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对67 例颈胸结合部脊柱损伤采用 ASIA 评分,对其余34例颈胸结合部病变采用日本骨科学会的 JOA 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Bohlman 的 X 线标准判定植骨融合及脊柱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的恢复情况。结果 ASIA 评分术前平均1.4,术后2.2分:JOA 评分术前平均6.9分,术后10.5分,术后改善率为35。6%。按 Bohlman 标准植骨均融合,82例颈胸段椎节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结论颈胸结合部疾患手术重建能恢复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等特点。重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致压因素及脊柱稳定性等综合考虑。(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王清,谭美云,冯大雄,康建平,侯宗亮[10](2006)在《颈胸结合部前方显露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颈胸结合部前方显露的手术方法,随访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浸泡成人尸体40具行相关数据测量及胸骨柄开窗,根据测量结果,对9例颈胸段椎体病变患者行椎体次全切、脊髓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术前(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1-01)
颈胸结合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10具成人新鲜尸体(58-83岁,平均74.1岁),首先分别行左、右两侧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从胸骨外缘开始切除部分第一肋至锁骨下动、静脉内侧缘,游离胸膜进胸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结合直视观察和X线透视确定该入路在颈胸结合部的显露节段。用游标卡尺在尸体标本上测量以下数据:左右两侧胸骨外缘距锁骨下静脉(第一肋与胸骨柄交界点距锁骨下静脉与第一肋交点)的距离;双侧交感干在各胸椎(T1-T4)水平距肋头内侧界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尤其是大、中血管、胸导管、交感干、迷走神经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观察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椎体位置关系,分别评估左、右两侧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中在不同节段易损伤的重要结构及可能的并发症。结果通过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10具尸体标本左、右两侧可不同程度地安全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主要是T1-4,其中5具标本在右侧可向远端显露至T5。胸骨外缘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7.56+-0.453(6.88~8.13)cm,右侧:7.55+-0.460(6.82~8.15)cm,P>0.05。双侧交感干在上胸椎不同节段距离肋头的平均距离约在4.9~6.3mm之间,左右两侧交感干距肋头距离在T1-T4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颈胸结合部前方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胸导管,主要有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奇静脉、交感干、迷走神经、气管、食管等。在左侧显露过程中,主动脉弓、胸导管、交感干等结构与脊柱关系较密切,可能受到损伤,在右侧显露过程中,需注意上腔静脉、奇静脉、喉返神经、交感干等结构。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双侧锁骨下部分切除第一肋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的手术入路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采用该入路有损伤这些重要结构的可能性,因此仍存在发生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将该入路应用于临床前仍需要进一步解剖及临床研究。第二部分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前路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行保留胸锁关节的胸骨柄次全切除,形成的骨窗向上至颈静脉切迹,向下至胸骨角,两侧不超过胸骨柄边缘;钝性游离纵膈内后方大血管,分别选用3种血管间隙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间隙、头臂干与气管食管间隙、气管食管与左颈总动脉间隙。显露完成后,通过骨性标志联合克氏针标记透视方法确定上述3种显露途径的颈胸结合部近、远端显露范围,并对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显露发现,3种血管间隙均能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但显露过程需要牵拉头臂干、头臂静脉、左颈总动脉、气管、食管等结构。通过叁种显露间隙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右头臂静脉与头臂干间隙入路显露范围相对较大,而在不同个体的显露范围也有所不同。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经胸骨柄切除入路通过不同血管间隙均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但该手术入路仍存在可操作空间尚不甚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剖学研究和临床验证;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并复杂,如将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应用于临床,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胸结合部论文参考文献
[1].赵改平,方新果,王晨曦,柏磊磊,赵庆华.脊柱颈胸结合部C5~T2叁维有限元建模与验证[J].医用生物力学.2015
[2].杨勇.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4
[3].马迅,郭建鹏,梁凯恒,宋文慧.脊柱颈胸结合部(C_6-T_1)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J].中国骨伤.2010
[4].蔡小军,韩建华,何斌,夏本杰,周鑫.改良Kurz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在上胸椎病变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
[5].郭建鹏,马迅,梁凯恒,刘昌文,宋文慧.脊柱颈胸结合部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
[6].郭建鹏.脊柱颈胸结合部(C_6-T_1)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9
[7].郭建鹏,马迅,梁凯恒,宋文慧.脊柱颈胸结合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临床医药实践.2009
[8].王瑞.颈胸结合部重建手术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
[9].马迅,王瑞,赵斌,牛建鹏,赵轶波.颈胸结合部手术重建的临床分析[C].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10].王清,谭美云,冯大雄,康建平,侯宗亮.颈胸结合部前方显露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