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代义和借代辞格(论文文献综述)
滕悦欣[1](2021)在《基于语义逻辑机制分析的借代修辞格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修辞格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习者能否熟练、得体的运用汉语。本文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借代修辞格为研究对象,以《博雅汉语》《发展汉语》等系列教材以及文学作品为语料来源,探索其语义逻辑机制,并在对教师教学情况、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适用于借代修辞格教学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举例论证法进行研究。在借代修辞格本体研究与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借代修辞格的语义逻辑性、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教学调查,在教材编写、课堂讲解与练习、阅读理解及写作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修辞格教学的地位、修辞格教学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文借代辞格的教学方法研究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二章阐述借代修辞格的语义逻辑性,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将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与借代修辞格的分析相结合,利用逻辑图式揭示本体与借体的包含关系。第三章阐述影响借代修辞格应用的内外部因素,包括语境以及文化对借代修辞格的影响。第四章通过对三种教材的调查了解借代修辞格出现的频率及分布情况,由此发现教材中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习者对借代修辞格的理解和使用情况,为下文提出教学建议提供依据。第五章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及调查结果分析,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提出教学建议:将逻辑图示运用到借代修辞格的教学过程中,把借代修辞格与非借代修辞格句子的对比分析、几个易混淆修辞格的讲解以及文化知识融入讲解中。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本文写作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王小丹[2](2021)在《《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汉语造词法的基本体系中,修辞造词是汉语造词法中重要的一类,其中前人对于比喻词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而关于借代词的研究理论成果较少。并且在已有的借代词相关研究中,鲜少有从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域去探究借代词的教学。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借代词汇,首先区分与“借代词”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借代辞格”、“借代义”,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再阐释借代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对其中的借代词进行归纳分类,从词性和本体与借体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分析描写每一小类的借代原理和特征,运用例句来进行说明。第四部分笔者落脚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借代词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首先笔者指出借代词汇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从汉语教师与汉语学习者两个方面来探讨。然后,提出借代词汇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由浅入深原则、指向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基本原则,结合《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来阐释分析。接下来,笔者提出五个教学方法:溯源法、直接释义法、语境联系法、分类归纳法、语句对比法。其中前四种教学方法是针对对于借代词的本体和借体的含义以及关系的教学而提出的;分类归纳法是针对课下汉语学习者良好的借代词学习方法与习惯养成而提出来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语句对比法是针对加深借代词教学的深度而提出来的,让汉语学习者能够在语句的对比中体会到借代词的表达的趣味性、形象性等特点,进而感悟到汉语中包含的文化特点与思维方式的魅力。
夏尔瓦那木·吐尔孙[3](2019)在《维吾尔语谚语中的借代修辞格及其汉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借代修辞格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修辞格,古人对借代修辞格的研究成果非常分散,尤其是维吾尔语谚语中借代修辞格有关的研究少之又少。现代的研究重点主要表现在微观方面,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以谚语作为语料分析借代修辞格的研究更少。鉴于维吾尔谚语中修辞格的重要性,本文以从马俊民、廖泽余先生编着的《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收集的维吾尔语借代修辞格谚语作为语料,运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等方法对维吾尔谚语中的借代修辞格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地研究。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依据、目的、意义,概括了国内外修辞格的研究现状以及维吾尔谚语中借代修辞格的研究现状,并且对语料的来源及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探讨借代修辞格与借代义、借代修辞格的客观基础、借代修辞格转换机制、心理机制等方面为维吾尔语谚语中借代修辞格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以陈望道先生的分类方法为标准,维吾尔语谚语为语料进行分类并分析,从中找出维吾尔谚语中引用的借代修辞格特点及其功能。第四部分,从借代修辞格的类型和语言功能的角度,探讨《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一书中的借代修辞格谚语的翻译,试论维吾尔语谚语中的借代修辞格汉译时的翻译导向。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概括总结了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吕东博[4](2019)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比喻借代指人词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对比法、归纳法和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探究两部词典在数量、立目、释义上的差异,以期对比喻借代指人词语的系统性研究和词典收词释义有所裨益。第一部分,考察了两部词典中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在收词数量方面的差异。主要是从音节、提示语使用和喻体借体三方面的收录情况进行对比。其中,两部词典同收的比喻借代指人词语数量较多;音节以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比喻指人词语比借代指人词语多;喻体借体上以物指人词语比以人指人词语多;以动植物名指人和人名称谓指人的词语占优势。第二部分,通过BCC、2000年1月-2019年2月《人民日报》和2006年1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的人民网为数据库,对《现汉》未收录和《规范》未收录的比喻借代指人词语进行立目对比研究,在词频统计和义项的具体使用情况分析基础上,发现两部词典关于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宜增和宜删方面的建议,并提出收录词语时,要注意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收录基本词汇与固定词组时,要注意常用性与高频性相结合这两方面的原则。第三部分,分析了两部词典收录的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在释义方面的差异。一方面,两部词典同收的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存在本义和比喻借代义处理方式、义项拆分合并方式、提示语的使用与泛化及词类标注四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对《现汉》未收录比喻借代义词语和《规范》未收录比喻借代义词语的释义内容进行对比,并在《人民日报》中检索《现汉》未收录和《规范》未收录的比喻借代指人义项的具体使用情况,分析释义方面的具体差异。针对同收和异收词语在释义上的问题,提出词典释义要注意提示语的明确性、注意义项分合的逻辑性和词义发展的阶段性三方面的建议。
申迎冬[5](2018)在《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借代借喻词语包括借代词语和借喻词语两类词语类型这两种类型的词语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词义中有一个或多个是运用借代或比喻修辞産生的,根据借代或比喻産生的特点,可以把这些词语分爲不同的类型,进而归纳出借代词语和借喻词语産生的规律和途径。本论文以古汉语中的借代借喻词语爲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出《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的借代借喻词语,深入探讨各种类型借代借喻词语的産生规律,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新时期産生的借代借喻词语。论文共分爲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借代义和比喻义的角度对借代借喻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归纳出目前学术界关於这两类词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局限,最後论述了研究借代借喻词语对於词汇理论的意义和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研究价值该章节主要总结出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探讨可以增进词汇学的发展、弥补词典相关疏失,从而爲新词新义的研究提供思路。第二章爲词语借代义産生的途径及其借代层级关傍银该章节首先根据词语借代义的産生规律和特点将借代词语划分成十二种借代类型其次揭示出多层借代义的显性、隐性特点,最後总结出《大词典》借代义释义术语方面的疏失。第三章是词语比喻义産生的途径,该章节首先根据比喻义産生的规律将旧词、新词划分爲六种类型,并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後论述了成语典故、谚语俗语比喻义的特点,最後揭示出《大词典》中比喻义释义术语方面的问题。第四章爲现代汉语中由借代或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该章节重点总结了新词新义産生的原因,提出评判新词新义的标准,对借代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进行了分类讨论,得出借代或借喻新词新义産生方式与古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的産生方式存有差异。
王萍[6](2015)在《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词语不仅涉及结构规律问题,而且还关涉如何生成的问题。构词和造词是词语的一体两面,对词语进行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分析是我们研究词语最为基本的两个视角。但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词语的研究偏重于从构词法的框架下对已经存在的词进行内部结构规律的分析,而对词语造词法层面上的考察研究尚显不足。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辞格是组织、调整和修饰语言,主要用于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实际并非如此,人们不仅将辞格用于选词组句、连句成篇,而且还将其用于创造新词。近年来辞格造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学者们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对这些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单一辞格造词方面,对辞格造词的整体考察较少;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历时研究法、定性研究法,缺少对辞格造词运用比较的定量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如何从语言比较的视角来揭示辞格和词汇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辞格造词的一般过程和所体现的特点,对于丰富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区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我们选取汉英比较的视角,在对汉英辞格造词充分观察、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并进行解释。以双方语言为参照反观各自的特质,这样不仅有助于语言之间的对比交流,而且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另外,论文以辞格学、词汇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指导实践,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辞格造词,为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理论平台。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汉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英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汉英辞格比较研究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成就和不足。然后对本文的预期目标、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进行相关的说明,并且对本文的两对重要概念“造词法与构词法”和“辞格与辞格造词”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为“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比喻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比喻和比喻造词,比喻造词和比喻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比喻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构成要素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喻体及相似点选择上存在不同点。第三章为“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借代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借代和借代造词,借代造词和借代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借代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借代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语言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代体及借代方式上存在不同点。第四章为“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对偶和对偶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对偶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对偶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内部结构和词序上有共同点,而在对偶造词数量以及对偶造词形式上存在不同点。第五章为“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仿拟和仿拟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仿拟造词基本类型,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仿拟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仿拟造词过程和仿拟造词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和仿拟造词语言结构上存在不同点。第六章为“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摹声和摹声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摹声造词基本类型,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摹声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基本类型和音义关系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造词方法和造词结果上存在不同点。第七章总结了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包括辞格共性相似、语用原则相似以及认知机制相似;不同的原因包括民族传统相异、语言系统相异以及文化心理相异。第八章为结语,首先盘点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本文描写了汉英五大辞格造词的概貌,并且比较了二者的异同,指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其次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遗憾和不足,并说明了未来的研究设想。
汤欣,周振峰,潘睿[7](2014)在《借代义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借代义是通过修辞借代产生的词义。借代义同修辞借代一样都是相关而代,但又不同于修辞借代,它是固定了的词义。借代义是相关而代产生的词义,而比喻义是相似而代产生的词义。根据借代方式的不同可以对借代义进行详细分类。借代义具有间接性与依附性、单义性与多义性、文学性与文化性、时代性与民族性。借代义的产生受到社会、语言和认知的影响。词典中对借代义的释义比较明显地用了"借指"、"指"等提示用语。在对借代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借代义的定位以及与借代词语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汤欣[8](2014)在《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以下简称《词表》)为语料来源,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为判断依据,对《词表》中的借代造词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区分了两组与借代造词相关的概念。第一组是借代造词、借代辞格和借代义。借代造词属于词汇学范畴,借代辞格属于修辞学范畴,借代义属于语义学范畴;第二组是构词法和造词法。构词法是语法学的研究内容,造词法是词汇学的研究内容。简要介绍了当前研究借代造词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其次,根据借代方式的不同,将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分为从属代和对应代两大类,共十二小类。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的方式主要是以标志、特征和处所代人或物,以及以实代虚、以部分代整体和以特指代泛指。然后,用王希杰教授的零度与偏离理论对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系统进行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物理世界、文化世界、语言世界和心理世界都对借代造词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借代造词系统中既有零度和偏离现象,也有潜性和显性存在。借代造词系统一方面受外界的影响,不断变化着,另一方面又在进行自我调节,努力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王刚[9](2013)在《逻辑思维关照下的借代辞格定义——兼谈传统定义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借代是汉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本文对借代辞格的定义与分类进行分析总结,引进概念域这个概念,对借代辞格进行重新定义。
王卫英[10](2012)在《名词的借代义及其在语文词典中的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的借代义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重要的词义类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借代义的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充分,此外,各类词典在借代义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借代义中最典型的一类——名词的借代义为研究对象,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为封闭语料,对其中名词的借代义进行穷尽统计,分析总结名词的借代义的类型、特点,探究借代义释义的规律,并指出《现汉》在借代义收释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增进对现代汉语名词借代义的认识,提高语文词典在借代义释义上的科学性。文章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分为两节内容。第一节概述了借代义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关于借代义和借代修辞的关系观点不一、借代义的定义存在分歧、借代义注释亟待规范,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借代义和借代修辞的关系、借代义的定义两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词的借代义是由借代修辞发展而来的,借代义的概念可以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借代义是指词通过借代手法产生的派生义,广义的借代义则包括构词借代义和引申借代义。第二节阐明了本文对借代义的界定即采用借代义的广义概念,及本文的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和写作思路。论文第二章对《现汉》中的名词借代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第一节,从借代方式、命名方式、词的构成特点三方面对《现汉》368个名词性借代义词目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借代方式将其分为三大类19个小类,根据命名方式分为本有其名的借代和本无其名的借代,根据词的构成特点分为构词借代义和引申借代义。第二节,从间接性与依附性、单义性与多义性、文学性与文化性、纵向的时代性与横向的民族性四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借代义的词义特点。第三章论述名词的借代义的释义规则。根据借代义的词义特点,本章从义项设立、词义说解、释义用语三方面对语文词典中名词的借代义的释义规则进行探讨,总结出《现汉》名词借代义的8种主要释义方式。本文认为,词典在借代义的立项上,要结合词典的性质,要注意区分借代义和借代修辞,义项排列应符合借代义衍生规律;在词义说解方面,借代义的释义应以“本义(字面义)+借代义+理据”为基本模式,在释义中应注重对词的本义和词义产生理据的解释,同时注意指出借代义的使用特点及词义色彩。最后,本文论述了释义用语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总结出《现汉》名词借代义释义中的释义用语及各自的使用特点。第四章是《现汉》中名词借代义释义指瑕。针对《现汉》中名词借代义释义的不足之处从义项设立、词义说解、释义用语三方面提出了一己之见。在义项设立方面,主要存在义项漏收和义项排列次序问题;重点指出了借代义说解上的问题,概括为五个方面:一、将借代义误释为比喻义,二、过于简略,三、释义偏误,四、释义不全,五、词性标注错误;最后指出了《现汉》在释义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用语多而不专、用语不统一、用语讹混,并予以指正。
二、借代义和借代辞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代义和借代辞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义逻辑机制分析的借代修辞格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借代修辞格基础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2.语义结构分析理论文献综述 |
3.修辞格教学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范围 |
一、理论基础 |
(一)词语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 |
1.词语的语义结构逻辑图式 |
2.词的语义结构的逻辑特性 |
(二)借代的基础理论 |
1.借代修辞格的哲学基础 |
2.借代修辞格的认知基础 |
3.借代修辞格的文化基础 |
二、借代修辞格的语义逻辑性机制 |
(一)本体与借体的包含关系 |
(二)借代的互指机制 |
1.特征、标志代本体 |
2.专名代泛称 |
3.具体代抽象 |
三、借代修辞格学习的影响因素 |
(一)语境因素 |
1.文化语境因素 |
2.情景语境因素 |
(二)文化因素 |
1.历史文化因素 |
2.社会文化因素 |
3.艺术因素 |
四、借代修辞格的教学调查 |
(一)对教材中借代修辞格的调查 |
1.《发展汉语》中借代修辞格出现情况 |
2.《博雅汉语》中借代修辞格出现情况 |
3.《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借代修辞格出现情况 |
4.教材的综合分析 |
(二)对中高级学习者的学习调查 |
1.问卷的发放情况 |
2.调查结果 |
(三)借代修辞格教学难点分析 |
1.从借代修辞格自身的特点分析 |
2.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 |
3.修辞格教学的难点 |
五、借代修辞格的教学建议 |
(一)对教师讲解方面的建议 |
1.逻辑关系的讲解 |
2.与非借代辞格对比的讲解 |
3.易混淆修辞格的讲解 |
(1)借代与借喻的辨析 |
(2)借代与隐喻的辨析 |
4.文化知识的讲解 |
5.讲解遵循的教学原则 |
(二)对课堂练习方面的建议 |
1.利用身边事物进行练习 |
2.设置不同场景的练习 |
3.保证学生主体地位 |
(三)对阅读理解方面的建议 |
1.文章难度要适度 |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四)对写作方面的建议 |
1.中级阶段以机械练习为主 |
2.高级阶段以应用练习为主 |
(五)对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1.不同教材的要求 |
2.借代修辞格各阶段教学建议 |
3.课后习题设置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面向留学生的借代修辞格学习调查问卷 |
致谢 |
(2)《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本文研究对象、方法 |
1.3.1 本文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借代理论及借代词汇 |
1.4.1 借代的相关概念与界定 |
1.4.2 借代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2 《新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词汇大纲》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2.1 《新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词汇大纲》的优化性 |
2.2 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与《新HSK词汇大纲》 |
2.3 词汇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 |
3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的统计与考查 |
3.1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的统计 |
3.2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的词性类型 |
3.2.1 名词性借代 |
3.2.2 动词性借代 |
3.2.3 形容词、副词性借代 |
3.3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的借代类型 |
3.3.1 旁代 |
3.3.2 对代 |
3.4 《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的借代词汇统计 |
4 借代词汇的教学研究 |
4.1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教师角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
4.1.2 学生角度存在的问题 |
4.2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教学基本原则 |
4.2.1 由浅入深原则 |
4.2.2 指向性原则 |
4.2.3 情境性原则 |
4.3 《新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教学方法 |
4.3.1 溯源法 |
4.3.2 直接释义法 |
4.3.3 语境联系法 |
4.3.4 分类归纳法 |
4.3.5 语句对比法 |
4.4 教学步骤 |
4.5 教案设计 |
4.6 教案效果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问卷 |
(3)维吾尔语谚语中的借代修辞格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2 理论基础 |
2.1 借代修辞格与借代义 |
2.2 借代修辞格的客观基础 |
2.3 借代修辞格的转换机制 |
2.4 借代修辞格的定义 |
3 借代修辞格的类型及其功能 |
3.1 旁借修辞格 |
3.1.1 以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记代人或本体行为 |
3.1.2 事物和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 |
3.1.3 模拟词代相关行为 |
3.2 对代修辞格 |
3.2.1 部分代全体 |
3.2.2 以特定代普通 |
3.2.3 具体和抽象相代 |
3.2.4 原因代结果 |
3.2.5 定数代不定数 |
3.3 借代修辞格的特点 |
3.3.1 本体与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
3.3.2 借体意义的临时性 |
3.4 借代修辞格的功能 |
3.4.1 借代修辞格的语言功能 |
3.4.2 借代修辞格的文学功能 |
3.4.3 借代修辞格的文化功能 |
3.5 小结 |
4 维吾尔语谚语中借代修辞格的翻译 |
4.1 维吾尔语谚语中借代修辞格的归化翻译 |
4.1.1 维吾尔语谚语中旁借修辞格的归化翻译 |
4.1.2 维吾尔语谚语中对代修辞格的归化翻译 |
4.2 维吾尔语谚语中借代修辞格的异化翻译 |
4.2.1 维吾尔语谚语中旁借修辞格的异化翻译 |
4.2.2 维吾尔语谚语中对代修辞格的异化翻译 |
4.3 小结 |
结语 |
附录《维汉对照维吾尔语谚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两部词典研究现状 |
1.2.2 比喻借代指人词语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选取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对象选取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重难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重难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对比法 |
1.6.3 归纳法 |
1.6.4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二章 两部词典比喻借代指人词语计量考察 |
2.1 收词数量对比 |
2.2 词语音节特征 |
2.3 提示语使用对比 |
2.4 喻体借体分类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部词典比喻借代指人词语立目对比 |
3.1 《现汉》未收录比喻借代指人词语立目对比 |
3.2 《规范》未收录比喻借代指人词语立目对比 |
3.3 收词立目建议 |
3.3.1 宜删词条和义项 |
3.3.2 宜增词条和义项 |
3.4 收词立目原则 |
3.3.1 稳定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3.3.2 常用性与高频性相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部词典比喻借代指人词语释义对比 |
4.1 同收比喻借代指人词语释义对比 |
4.1.1 本义和比喻借代义处理方式对比 |
4.1.2 义项拆分合并方式对比 |
4.1.3 提示语使用差异对比 |
4.1.4 词类标注差异对比 |
4.2 不完全异收比喻借代指人词语释义对比 |
4.2.1 《现汉》未收录比喻借代义词语释义分析 |
4.2.2 《规范》未收录比喻借代义词语释义分析 |
4.3 释义存在的差异及建议 |
4.3.1 注意提示语的明确性 |
4.3.2 注意义项分合的逻辑性 |
4.3.3 注意词义发展的阶段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借代借喻词语概述 |
第二节 借代借喻词语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借代借喻词语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词语借代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词语比喻义研究价值 |
第二章 词语借代义産生的途径及其借代层级关系 |
第一节 借代义産生的途径 |
第二节 借代义的借代层级关系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借代义释义问题 |
第三章 词语比喻义産生的途径 |
第一节 旧词、新词比喻义産生的途径 |
第二节 成语典故、谚语和俗语比喻义的産生途径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中比喻义释义问题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由借代或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第一节 新词新义産生原因及其评判标准 |
第二节 由借代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第三节 由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後记 |
词语类型附录表 |
(6)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关研究回顾 |
1.1.1 汉语辞格造词研究概况 |
1.1.1.1 二十世纪之前 |
1.1.1.2 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 |
1.1.1.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
1.1.1.4 新世纪初至今 |
1.1.2 英语辞格造词研究 |
1.1.3 汉英辞格造词比较研究 |
1.1.4 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
1.2 本文说明 |
1.2.1 预期目标 |
1.2.2 论文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3.1 比较法 |
1.2.3.2 描写与解释结合法 |
1.2.3.3 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
1.2.4 理论基础 |
1.2.4.1 辞格学 |
1.2.4.2 词汇学 |
1.2.4.3 对比语言学 |
1.2.4.4 认知语言学 |
1.2.5 语料来源 |
1.2.6 相关术语 |
1.2.6.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1.2.6.2 辞格与辞格造词 |
第二章 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 |
2.1 有关术语界定 |
2.1.1 比喻与比喻造词 |
2.1.2 比喻造词与比喻义 |
2.2 汉语比喻造词 |
2.2.1 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 |
2.2.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2.1.2 只见喻体而不见本体 |
2.2.2 汉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2.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2.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3 英语比喻造词 |
2.3.1 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 |
2.3.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3.1.2 只见喻体不见本体 |
2.3.2 英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3.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3.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4 汉英比喻造词异同比较 |
2.4.1 共同点 |
2.4.1.1 认知方式相似 |
2.4.1.2 构成要素相似 |
2.4.2 不同点 |
2.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2.4.2.2 本喻体和相似点选择有别 |
第三章 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 |
3.1 有关术语界定 |
3.1.1 借代与借代造词 |
3.1.2 借代造词与借代义 |
3.2 汉语借代造词 |
3.2.1 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2.1.1 整体借代造词 |
3.2.1.2 部分借代造词 |
3.2.2 汉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2.2.1 借代造词的方式 |
3.2.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3 英语借代造词 |
3.3.1 英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3.1.1 整体借代造词 |
3.3.1.2 部分借代造词 |
3.3.2 英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3.2.1 英语借代造词方式 |
3.3.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4 汉英借代造词异同比较 |
3.4.1 相同点 |
3.4.1.1 基本类型相似 |
3.4.1.2 认知方式相似 |
3.4.2 相异点 |
3.4.2.1 类型分布相异 |
3.4.2.2 代体、借代点相异 |
第四章 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 |
4.1 有关术语界定 |
4.1.1 对偶 |
4.1.2 对偶造词 |
4.2 汉语对偶造词 |
4.2.1 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2.1.1 正对造词 |
4.2.1.2 反对造词 |
4.2.2 汉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2.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2.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3 英语对偶造词 |
4.3.1 英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3.1.1 正对造词 |
4.3.1.2 反对造词 |
4.3.2 英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3.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3.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4 汉英对偶造词异同比较 |
4.4.1 相同点 |
4.4.1.1 内部结构大致相同 |
4.4.1.2 词序大致相同 |
4.4.2 不同点 |
4.4.2.1 对偶造词数量有别 |
4.4.2.2 对偶造词形式有别 |
第五章 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 |
5.1 有关术语界定 |
5.1.1 仿拟 |
5.1.2 仿拟造词 |
5.2 汉语仿拟造词 |
5.2.1 汉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2.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2.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1.3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2 汉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2.2.1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2.2.2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3 英语仿拟造词 |
5.3.1 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3.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3.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3.2 英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3.2.1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3.2.2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4 汉英仿拟造词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1.1 仿拟造词过程相似 |
5.4.1.2 仿拟造词类型相似 |
5.4.2 不同点 |
5.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5.4.2.2 仿拟造词语言结构有别 |
第六章 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 |
6.1 有关术语界定 |
6.1.1 摹声 |
6.1.2 摹声造词 |
6.2 汉语摹声造词 |
6.2.1 汉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2.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2.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2 汉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2.2.1 汉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2.2.2 汉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3 英语摹声造词 |
6.3.1 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3.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3.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2 英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3.2.1 英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3.2.2 英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4 汉英摹声造词异同 |
6.4.1 相同点 |
6.4.1.1 基本类型相似 |
6.4.1.2 语音象征相似 |
6.4.2 不同点 |
6.4.2.1 造词方法频率有别 |
6.4.2.2 摹声造词形式有别 |
第七章 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探溯 |
7.1 汉英辞格造词共同点原因探溯 |
7.1.1 辞格共性相似 |
7.1.2 语用原则相似 |
7.1.3 认知机制相似 |
7.2 汉英辞格造词不同点原因探溯 |
7.2.1 民族传统相异 |
7.2.2 语言系统相异 |
7.2.3 文化心理相异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盘点 |
8.2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借代义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借代义的定义 |
二、借代义与修辞借代的区别 |
三、借代义与比喻义的区别 |
四、借代义的分类 |
五、借代义的词义特点 |
六、借代义产生的根源 |
七、借代义的释义问题 |
八、结语 |
(一) 借代义的定位问题———从借代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来看 |
(二) 借代义与借代词语的关系问题 |
(8)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借代造词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
1.2 两组与借代造词相关的概念 |
1.2.1 借代造词、借代辞格与借代义 |
1.2.2 造词法与构词法 |
1.3 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的分类 |
2.1 从属代 |
2.2 对应代 |
2.3 综合类 |
第三章 零度与偏离理论对借代造词的解释 |
3.1 零度与偏离理论 |
3.1.1 零度与偏离理论的提出 |
3.1.2 零度与偏离理论 |
3.2 零度与偏离理论对借代造词的解释 |
3.2.1 “四个世界”对借代造词的影响 |
3.2.2 借代造词中的“零度与偏离” |
3.2.3 借代造词中的“显性与潜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逻辑思维关照下的借代辞格定义——兼谈传统定义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借代辞格的传统定义 |
二、传统借代辞格定义的问题 |
三、逻辑思维关照下的借代辞格定义 |
(10)名词的借代义及其在语文词典中的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借代义研究概况 |
一 借代义研究现状 |
二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借代义的界定及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一 词的借代义的界定 |
二 本文研究对象、语料来源与写作安排 |
第二章 名词的借代义 |
第一节 借代义的分类 |
一 从借代方式分类 |
二 从命名方式分类 |
三 从词的构成特点分类 |
第二节 借代义的特点 |
一 间接性与依附性 |
二 单义性与多义性 |
三 文学性与文化性 |
四 时代性和民族性 |
第三章 名词借代义的释义 |
第一节 义项设立 |
一 义项收录应结合词典的性质 |
二 义项设立应区分借代义和借代修辞 |
三 义项排列应符合借代义衍生规律 |
第二节 词义注释 |
一 释义原则 |
二 《现汉》名词借代义释义方式 |
第三节 释义用语 |
一 释义用语的作用 |
二 《现汉》名词借代义释义用语 |
第四章 《现汉》名词借代义释义指瑕 |
第一节 义项设立 |
一 义项漏收 |
二 义项排列次序问题 |
第二节 借代义的说解 |
一 将借代义误释为比喻义 |
二 过于简略 |
三 释义偏误 |
四 释义不全 |
五 词性标注错误 |
第三节 释义用语 |
一 释义用语多而不专 |
二 释义用语不统一 |
三 释义用语讹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参考书目 |
附录 2:语料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借代义和借代辞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义逻辑机制分析的借代修辞格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研究[D]. 滕悦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中借代词汇及其教学研究[D]. 王小丹.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维吾尔语谚语中的借代修辞格及其汉译研究[D]. 夏尔瓦那木·吐尔孙.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借代指人词语对比研究[D]. 吕东博. 河北大学, 2019(08)
- [5]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D]. 申迎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D]. 王萍. 安徽大学, 2015(10)
- [7]借代义研究综述[J]. 汤欣,周振峰,潘睿.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8]现代汉语常用词借代造词研究[D]. 汤欣. 湖北师范学院, 2014(03)
- [9]逻辑思维关照下的借代辞格定义——兼谈传统定义存在的问题[J]. 王刚. 科技信息, 2013(18)
- [10]名词的借代义及其在语文词典中的释义研究[D]. 王卫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