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杂环类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氮杂环衍生物,叁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润滑油添加剂,抗磨损性能
氮杂环类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堵锡华,李靖,田林,陈艳,周俊[1](2019)在《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抗磨损性能的神经网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含氮杂环衍生物对叁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改性后的抗磨损性能,计算30个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指数.优化筛选其中分子连接性指数~4X和~5X、分子形状指数K_3、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_7、电性距离矢量M_6和M_(18).对以上6种结构指数与磨损量度进行回归分析,将分子结构指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磨损量度作为输出变量,采用6∶2∶1的网络结构,建构预测磨损量度能力较强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_t为0.992 1.计算得到磨损量度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相对平均误差为0.38%.从构建的模型可以看出,—CH_3、=CH—、—NH—等基团的数量及连接方式是影响润滑油磨损量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登辉,杨奇,王锐涛,王越,戴康[2](2016)在《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CoMFA-QSTR及CoMSIA-QSTR抗磨损性能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QSTR),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这两种方法研究了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的摩擦学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T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TR模型.结果表明:仅利用静电场构建CoMFA或CoMSIA模型时,模型预测能力最好,r~2,q~2均大于0.5.根据CoMFA或CoMSIA模型等高线图分析得出:分子静电场对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影响最大,在特定区域的引入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基团将有助于抗磨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董楠娅[3](2008)在《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选用合适的添加剂是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由于对铝酸钠溶液结构及添加剂与晶种表面的作用机制不甚了解,在选择合适添加剂上往往缺乏理论指导。本文选择一组具备独特结构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添加剂,即核糖、四氢糠醇、四氢呋喃作为探针分子,在不同苛碱浓度、添加剂浓度下,通过研究种分分解率、产品粒度、产品形貌与晶体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结构探针分子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DMo13程序对探针分子与Gibbsite氢氧化铝晶体分子作用模型进行几何优化,计算了优化后模型的几何构型、总能量、原子净电荷数、态密度、费米能级等,获得了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在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论如下:1.核糖的添加明显抑制了附聚过程,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和苛碱浓度的增大,核糖的抑制作用增强,种分过程出现成核现象,产品的细化现象明显。但是核糖的添加并不能完全抑制氢氧化铝的附聚,种分8h后0~10μm粒度范围内粒子已经完全附聚成较大粒径的颗粒。2.四氢糠醇的添加对附聚过程分解率及产品粒度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仅产品的晶体表面出现了少量的片状单晶。3.四氢呋喃对铝酸钠溶液附聚过程起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和苛碱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种分过程以附聚为主,产品粒度明显增大。当四氢呋喃添加量为100mg/L时,产品晶粒之间的连接最紧密,此浓度下产品粒径增大最明显。4.添加剂核糖、四氢糠醇、四氢呋喃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随着探针分子羟基个数增多,氧原子的净电荷数绝对值增大(四氢呋喃<四氢糠醇<核糖),探针分子与晶种表面形成的氢键键能增大,对晶种表面活性点的封闭作用增大,对种分附聚过程的抑制作用也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6-30)
张立川,陈启元,尹周澜,董艳娟[4](2008)在《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种分产品氢氧化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α_k=1.40、温度75℃、Na_2O 浓度140 g/L、搅拌速度140 r/min、晶种添加量为80 g/L 的实验条件下, 研究五元杂环类添加剂用量和种类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率、产品氢氧化铝表面形貌及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分子杂环上羟基个数的增加,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作用由明显的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产品氢氧化铝表面形貌变化显着,粒度逐渐减小,细化现象明显;但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产品的晶型不产生影响, 仅产品的结晶度发生微弱变化。(本文来源于《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4-01)
董楠娅,陈启元,尹周澜[5](2008)在《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作为探针分子,在α_K=1.40,t=75℃,c(Na_2O)=140 g/L,搅拌速度140 r/min,晶种添加量为80 g/L 实验条件下,研究添加剂用量和种类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分解率和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并结合 Materials Studio 软件中的 Dmol3程序对探针分子核糖、四氢糠醇和四氢呋喃进行几何优化计算, 计算优化几何构型、总能量、原子净电荷数等。结果表明,随着探针分子杂环上羟基个数的增加,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作用由明显的促进作用转变成明显的抑制作用,探针分子中氧原子净电荷数的绝对值越大,则对溶液分解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来源于《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4-01)
氮杂环类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QSTR),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这两种方法研究了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的摩擦学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T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TR模型.结果表明:仅利用静电场构建CoMFA或CoMSIA模型时,模型预测能力最好,r~2,q~2均大于0.5.根据CoMFA或CoMSIA模型等高线图分析得出:分子静电场对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影响最大,在特定区域的引入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基团将有助于抗磨性能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杂环类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1].堵锡华,李靖,田林,陈艳,周俊.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抗磨损性能的神经网络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登辉,杨奇,王锐涛,王越,戴康.含氮杂环类润滑油添加剂CoMFA-QSTR及CoMSIA-QSTR抗磨损性能模型的构建[J].摩擦学学报.2016
[3].董楠娅.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
[4].张立川,陈启元,尹周澜,董艳娟.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种分产品氢氧化铝的影响[C].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5].董楠娅,陈启元,尹周澜.五元杂环类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C].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