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尿肌无反射论文-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

逼尿肌无反射论文-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逼尿肌无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针,骶上脊髓横断,逼尿肌反射亢进,Wnt-1

逼尿肌无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1](2019)在《电针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通过调控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神经基因蛋白1(Ngn1)表达而改善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胸(T)10脊髓横断制备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挤压膀胱排尿法辅助排尿。电针组予"大椎""次髎"穴电针干预;电针对照组于"大椎""次髎"穴区旁开(左右交替)1 cm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1周。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评价术后大鼠运动功能;通过尿流动力学判断模型大鼠的排尿功能;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BBB评分显着下降(P<0. 01);电针组大鼠BBB评分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对照组(P<0. 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下降(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升高(P<0. 01,P<0. 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5,P<0. 01),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结论: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的表达实现的。(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江浩清,艾坤,邹艺龙[2](2019)在《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综合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膀胱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24 h自主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评价2组患者膀胱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24 h自主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及SQL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炀,张润宁,张保平,丁天红[3](2019)在《基于Cajal间质细胞探讨电针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电针治疗后的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功能变化,并基于Cajal间质细胞(ICC)探索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在T10水平只暴露脊髓,不离断;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在T10水平完全横断脊髓制作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待大鼠渡过脊休克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次髎穴治疗,1次/d,连续14天。电针14天后测尿流动力学,观察各组大鼠膀胱功能的变化;然后处死大鼠,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组织C-kit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ICC数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和电针组膀胱最大容量及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降低(P<0.05),膀胱基础压力和漏尿点压力较之增加(P<0.05);电针组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较模型组增加(P<0.05),膀胱基础压与漏点压较之降低(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膀胱C-ki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升高(P<0.01),ICC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膀胱C-kit蛋白表达降低(P<0.01),ICC数量减少(P<0.01)。结论:电针次髎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有显着疗效,其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抑制Ckit表达,减少ICC数量,从而减少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04期)

魏方月,冷军,田梦,娄天伟,刘会敏[4](2018)在《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0例存在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加任脉灸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并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任脉灸的治疗。常规康复训练两组皆1次/天,连续治疗五天,休息两天,观察组的任脉灸治疗,3次/周,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日排尿记录(单次尿量、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尿动力学测定[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单次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逼尿肌漏尿点压降低,残余尿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泌尿系炎症发生。[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任脉灸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膀胱最大容量,改善尿频,漏尿等症状,减少泌尿系的感染,对患者的膀胱功能有较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奉琴,刘玲,周艳,邓兰,范冬萍[5](2018)在《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行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的围术期特征性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围术期采用华西心情指数问卷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协助患者正确记录排尿日记、讲解肉毒素A使用的注意事项、指导饮水及活动、观察毒副反应等,对患者进行6周及12周后的随访观察。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问卷(I-QOL)调查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患者尿失禁次数、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逼尿肌压力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患者入院时逃避性及限制性行为、心理影响、社交恐惧障碍绝对值分别为(38.5±19.6)、(38.8±22.5)、(28.1±20.3)分;围术期护理6周后,逃避性及限制性行为、心理影响、社交恐惧障碍绝对值分别为(41.2±27.1)、(43.7±26.5)、(33.5±28.8)分;12周后逃避性及限制性行为、心理影响、社交恐惧障碍绝对值分别为(40.9±27.7)、(39.6±24.3)、(36.3±28.7)分。患者6周及12周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患者的逃避性及限制性行为较术前改善、社交恐惧障碍得到显着改善(P<0.05)。结论做好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围术期特征性护理,能提高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社交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赵高贤,徐泉泉,朱海斌,朱金坤,叶文彬[6](2016)在《带蒂回肠逼尿肌功能加强术治疗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临床体会(附148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本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48例,男90例,女58例,年龄8‐54岁。经腰椎X线,磁共振或CT检查证实脊柱裂36例,隐性脊柱裂71例,脊髓外伤28例,脊膜膨出术后35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和尿失禁101例(尿失禁组),排尿困难、尿潴留55例(尿潴留组)。经膀胱测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09)

唐偲,沈宏[7](2016)在《不同剂量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肉毒素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或者多发性硬化症所导致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的作用。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由脊髓损伤或者多发性硬化症所导致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完成12周的随访时患者总数为38例,其中20例患者给予200 U剂量的肉毒素A(200 U组),18例患者给予100 U剂量的肉毒素A(100 U组)。3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岁,女性比例高于男性。随访并记录6周及12周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I-QOL)评分相对于基线评分的变化。结果随访结束后,总体I-QOL得分的比较显示,200 U组患者明显高于100 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有一定的效果,而且200 U的剂量效果强于100 U。(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陈莎莎[8](2016)在《烧山火针法对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尿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烧山火针法与捻转补法对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尿动力学的改善差异,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逼尿肌的抑制状况,初步研究烧山火针法治疗本病的机理,明确其临床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试验组采用烧山火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结合康复训练。每日治疗1次,5天为1周期,每个周期休息2天,4周期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观察两组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1、残余尿量: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残余尿量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容量: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h平均漏尿次数: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漏尿次数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漏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4h平均排尿次数: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24h平均排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排尿期最大尿流率: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最大尿流率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排尿期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山火针法能抑制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充盈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降低逼尿肌压力,但对排尿期逼尿肌收缩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4-01)

吴玲玲,黄云兰[9](2015)在《不同部位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电针刺激对于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实施间歇导尿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穴位电刺激八骼和会阳等穴位,研究组实施经颅电针刺激足运感区、腹六区等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导尿量和残余尿方面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排尿末期的逼尿肌压力、膀胱压力以及尿道压力等均发生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排尿末期腹压方面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以有效改善由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逼尿肌无反射型逼尿肌压力,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电刺激头腹部较刺激骶部效果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杨宇峰[10](2015)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及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及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手术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1日至2013年8月1日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合并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的患者采取治疗的手术方式均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所有的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具有详尽的临床医疗信息,如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合并有糖尿病、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任何一种情况以及潜在或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均排除。合并有上尿路受损的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划分,如双肾积液并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升高)也需排除,但肾功能无异常者(血肌酐无升高)可纳入研究对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非前列腺癌。我们利用配对t检验评价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残余尿量的差异来剖析TURP治疗BPH并发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软件采用SPSS 16.0版本,P<0.05认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存在膀胱逼尿肌无反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的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15.72分)、平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33.71 cmH2O)、平均最大尿流率(12.67 ml/S)、平均残余尿量(42.73 ml)都比手术前的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35分)、平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0 cmH2O)、平均最大尿流率(0 ml/S)、平均残余尿量(369.58 ml)有明显改善,并且都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及膀胱逼尿肌无反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5-11-01)

逼尿肌无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综合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膀胱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24 h自主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评价2组患者膀胱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24 h自主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及SQL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逼尿肌无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1].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电针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

[2].江浩清,艾坤,邹艺龙.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李炀,张润宁,张保平,丁天红.基于Cajal间质细胞探讨电针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作用机制[J].中国康复.2019

[4].魏方月,冷军,田梦,娄天伟,刘会敏.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5].奉琴,刘玲,周艳,邓兰,范冬萍.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

[6].赵高贤,徐泉泉,朱海斌,朱金坤,叶文彬.带蒂回肠逼尿肌功能加强术治疗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临床体会(附148例报告)[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7].唐偲,沈宏.不同剂量肉毒素A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反射患者的有效性[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

[8].陈莎莎.烧山火针法对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尿动力学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9].吴玲玲,黄云兰.不同部位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逼尿肌无反射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

[10].杨宇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及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5

标签:;  ;  ;  ;  

逼尿肌无反射论文-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