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王舰梅,龙汉安

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王舰梅,龙汉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生性癌,临床病理,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

乳腺化生性癌论文文献综述

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王舰梅,龙汉安[1](2019)在《乳腺化生性癌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患者与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DC-NO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 MBC患者19例,IDC-NOS患者353例,比较两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Ki-67及分子分型,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MBC患者与IDC-NOS患者肿瘤最大径、ER阳性率、PR阳性率、HER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C患者中以叁阴性为主,组织学级别以Ⅲ级为主,与IDC-NO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C是罕见的乳腺癌亚型,在中国人群乳腺癌的发病比例低,与IDC-NDS比较,组织学分级高且激素受体表达率低,叁阴性是其主要的分子分型,因而被认为更具有侵袭性且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黄传胜,匡忠生,胡祥铭,赖日权[2](2019)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LM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FLMC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报道的28例FLMC及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9和57岁,发生于左、右侧乳腺各1例,均为外上象限的无痛性肿块。随访7、24个月,1例单纯肿块切除后4个月出现复发,另1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术后放疗,未见复发。2例均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镜下见肿瘤细胞类似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纤维瘤病,至少95%的区域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或编织状,异型性不明显;间质可出现不同程度胶原化,不规则浸润边缘。可见局灶上皮样细胞呈索状或管状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p63、AE1/AE3、CK(34βE12)、CK5/6、CK14、vimentin不同程度(+),ER、PR、Her2均(-),Ki-67阳性指数<5%。结论 FLMC是一种罕见的预后良好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因其形态温和、异型性不明显易被误诊,诊断时必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与乳腺其他相似形态的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苏雅洁,白君,李欣洁[3](2019)在《乳腺化生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5例MB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为鳞状细胞癌,均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以腋窝肿物首诊,3例均以乳腺肿物就诊,1例病理诊断为梭形细胞癌(部分高核级)),1例为低分化梭形细胞癌伴有低级别腺鳞癌,1例为肌上皮癌,免疫组化ER、PR、HER-2(-),AE1/AE3(+),p63、CK5/6腺上皮(+),Calponin、SMMHC、CK8/18、CD117、S-100局灶(+),Ki-67阳性指数15%~30%。结论 MBC较少见,诊断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形态温和、分化较好时容易误诊或漏诊,需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严格掌握MBC的诊断指征,并辅助以免疫组化染色,预后主要根据分化方向、分化程度及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综合评判。(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苑着,屈翔,张忠涛,于乐漪,张淑红[4](2019)在《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诊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增加对病理组织类型为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的了解,并增加相关诊治经验。方法讨论1例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自术前检查至术后16个月诊治经过,结合其余文献所涉及的相似病理组织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该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多次取材、染色以及与外院专家会诊,最终确诊为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术后随访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梭形细胞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化生性癌,其临床表现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相似,在影像学上亦无特异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需要术后多次取材及多块组织进行上皮标记物免疫组化染色,才能确诊,其预后的判断和临床治疗方案参照普通乳腺化生性癌制定(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李芳,马艳奇,李丽娜,殷凤朝,邓会岩[5](2019)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乳腺肿瘤分类将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作为化生性癌的一种独立类型列出,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组织形态温和,可见局部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好,临床比较罕见,常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出现误诊~([1])。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1例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梁羽,陈琴,邓惋月,邱金鸾,李敏[6](2019)在《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62岁女性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患者进行常规二维超声、超声造影、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理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并与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肿块位于右侧乳腺腺体层深面、胸大肌间隙,常规超声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回声肿块,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匀高增强伴不规则无增强区;病理提示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杂乱分布,其间夹杂少许新生毛细血管,并伴肿瘤细胞液化坏死,间质平滑肌细胞及炎性细胞侵润可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CK,不表达CD34、CD56、S-100、CK7、HCK、ER、PR、EMA、desmin、BCL-2及P36,Ki-67增殖指数为75%。结论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极为罕见,肿块常巨大,边缘多规整,常伴有囊性变,常规超声可发现病灶及其基本形态特征,超声造影可观察肿块微血管灌注情况指导穿刺,确诊需结合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的检测。(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维帅,郭晓宁,宫惠琳[7](2019)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LMC)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发病年龄45~56岁。可触及无痛性单发结节状肿物,界限清楚、质硬,血流不丰富,直径约1.5~3 cm。镜检:肿瘤界限不清,形成指状突起浸润邻近乳腺及纤维、脂肪组织,瘤细胞由漩涡或交错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温和,核无或轻异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AE1/AE3、34βE12、CK7、vimentin、EGFR(+),肌上皮分化标记CK5/6、p63和CD10、SMA(+),而ER、PR、S-100、CD34、CD99、bcl-2、CD117、Her-2均(-)。结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罕见亚型,因其形态温和、异型不明显而易被误诊,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怡君,谯蔚茜,肖秀丽,丁颖,易红[8](2019)在《18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8例乳腺化生化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 MB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最大直径1.3~9.0 cm(平均5.1 cm)。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伴有鳞状细胞分化的癌7例(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和腺鳞癌2例),上皮/间叶混合型分化生性癌7例,以及伴梭形细胞癌4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7例患者ER、PR及HER2均呈阴性表达,1例患者ER、PR在导管癌区域呈灶性表达,16例患者PCK阳性表达,13例CK5/6阳性表达,10例肌上皮细胞p63阳性表达,分别占总数的94.4%、5.6%、88.9%、72.2%、55.6%。结论:MBC较少见,大多MBC为ER、PR、HER2阴性表达,不同组织学类型有不同的预后,且需与不同类型的肿瘤相鉴别,故提高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累积资料,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柯创滨,黄恩民,郑杰华,谢玉丹,陈业晞[9](2019)在《左侧乳腺伴恶性软骨分化的化生性癌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MCMD)相对罕见,近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遇到1例MCMD,间叶成分为恶性软骨成分,既往称乳腺癌肉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2018-10-08因"发现左侧乳腺肿块3年余"来诊。主要体征:左侧乳腺1点(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颖,周全,王玲玲,孙萍萍,孟巍[10](2018)在《伴间叶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伴间叶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MBC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伴间叶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资料、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9岁,肿瘤直径1.8~4.0cm,4例为非特殊类型浸润癌,同时伴低-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和平滑肌肉瘤成分伴骨样分化,1例为梭形细胞癌伴骨肉瘤样改变,2例为高级别浸润性低分化癌伴软骨肉瘤样分化和神经内分泌分化。免疫表型全部病例肿瘤组织均表达上皮标记。激素受体和Her-2均不表达。伴平滑肌肉瘤分化的肿瘤组织内TOPOⅡα蛋白高表达。[结论]伴间叶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需与伴异源性成分的乳腺叶状肿瘤鉴别,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可能对蒽环类药物敏感。(本文来源于《肿瘤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LM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FLMC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报道的28例FLMC及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9和57岁,发生于左、右侧乳腺各1例,均为外上象限的无痛性肿块。随访7、24个月,1例单纯肿块切除后4个月出现复发,另1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术后放疗,未见复发。2例均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镜下见肿瘤细胞类似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纤维瘤病,至少95%的区域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或编织状,异型性不明显;间质可出现不同程度胶原化,不规则浸润边缘。可见局灶上皮样细胞呈索状或管状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p63、AE1/AE3、CK(34βE12)、CK5/6、CK14、vimentin不同程度(+),ER、PR、Her2均(-),Ki-67阳性指数<5%。结论 FLMC是一种罕见的预后良好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一种亚型,因其形态温和、异型性不明显易被误诊,诊断时必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与乳腺其他相似形态的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参考文献

[1].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王舰梅,龙汉安.乳腺化生性癌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黄传胜,匡忠生,胡祥铭,赖日权.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3].苏雅洁,白君,李欣洁.乳腺化生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4].苑着,屈翔,张忠涛,于乐漪,张淑红.伴有骨及软骨分化的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诊治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5].李芳,马艳奇,李丽娜,殷凤朝,邓会岩.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6].梁羽,陈琴,邓惋月,邱金鸾,李敏.乳腺梭形细胞/肉瘤样化生性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诊断[J].西部医学.2019

[7].刘维帅,郭晓宁,宫惠琳.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8].刘怡君,谯蔚茜,肖秀丽,丁颖,易红.18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分析[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

[9].柯创滨,黄恩民,郑杰华,谢玉丹,陈业晞.左侧乳腺伴恶性软骨分化的化生性癌1例[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9

[10].张颖,周全,王玲玲,孙萍萍,孟巍.伴间叶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8

标签:;  ;  ;  

乳腺化生性癌论文-叶入裴,廖烨晖,夏天,王舰梅,龙汉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