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级电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CB,热过孔,散热器,Icepak
双级电路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维红,李丹[1](2018)在《PCB板级电路中高效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制电路板(PCB)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比平面方向的导热系数小得多,为了改善板厚度方向的导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然对流冷却散热方式。首先,通过在PCB板中设计热过孔并在其背面安装散热器,应用热分析软件Icepak对散热模型进行仿真,优化设计散热器翅片的厚度和数目对功率器件温度分布的影响;然后,根据优化后的结果,选定最佳修正尺寸,制作测试结构;最后,采用热电偶法对其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此散热结构可有效降低器件的温度。(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8年05期)
陈富强[2](2017)在《基于门级电路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成电路的发展带来无工厂化、设计与制造的分离,同时也带来了硬件层面的安全隐患,硬件木马即是这样一种安全隐患。硬件木马概念被提出的十年来,硬件木马的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基于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最近几年被学者提出,但是硬件木马结构特征库需要被不断完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门级电路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首先,把门级网表基准电路抽象为有向图,抽取出硬件木马的结构特征,并扩充为特征库,特征库只包含四种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或非门),缩小了所考察图的规模,从而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其次,提出了一种罕见值算法,从待测电路中匹配特征库中的结构特征,并计算逻辑门的罕见值,其中罕见值是用来衡量逻辑门输出信号翻转特性的指标。接下来提出一种异常值识别算法标记出待测电路中具有异常罕见值的逻辑门。之后,对罕见值算法做了进一步的优化,降低了检测复杂度以及检测时间。最后,重新定义了逻辑门的罕见值,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使用优化后的罕见值算法后,可以在6秒内检测出规模为17万逻辑门的基准电路。对于TrustHub中的单触发硬件木马电路,硬件木马的检测率达到97.5%。(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成磊,周德俭,吴兆华[3](2016)在《基于断裂机理的板级电路光纤埋入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板级光电互联中,光纤埋入结构的设计既要保证光路地对准,又要保证光纤在层压工艺过程中不被破坏,这大大增加了PCB制造的难度。针对光纤埋入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光纤埋入结构。对光纤埋入工艺与光纤断裂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光纤埋入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光纤埋入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填充环氧树脂胶可降低层压过程中光纤所受最大应力,并且刻槽形状对光纤所受最大应力也有影响。设计一种新的槽型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光纤埋入过程中的应力分析,研究光纤所受最大应力与槽底角度和侧壁间距的关系,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光纤尺寸公差和划片机加工精度对其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板级电路光纤埋入结构设计在保证光路对准的基础上,制造过程中光纤所受的最大应力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朱继元,周德俭[4](2008)在《板级电路模块振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特定板级电路模块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分析软件对影响板级电路固有频率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从而得到各设计参数和板级电路模块一阶固有频率的关系。然后以灵敏度分析为理论依据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目标参数逐步逼近于最优解,每一步优化设计变量求取新的灵敏度来确定搜索方法,然后进一步优化,从而使设计参数能很快达到最优解或较优化解。(本文来源于《电子工艺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闫朝阳,李建霞,郑颖楠,邬伟扬[5](2006)在《一种新型结构的DC-AC矩阵变换器前级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应用于DC-AC矩阵变换器前级的高频逆变电路,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和工作状态,分别开展了仿真和实验工作,给出了实验波形,实测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按预期目标工作。(本文来源于《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石艳梅[6](2004)在《1.5Bit/级pipelined ADC典型单级电路结构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界面的模数转换器(ADC)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流水线结构ADC因其高分辨率、高精度以及在速度与功耗之间良好的折中而倍受青睐。本文对33Msample/s 1.5bit/stage 10位流水线结构ADC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本文首先对几种典型结构ADC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流水线结构ADC适合于几Msps到100Msps采样速率,其复杂性随分辨率的增加只是线性(而不是指数)增加,具有高速、高精度、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数字通讯领域。为了设计一个10位、33Msample/s的高速、高精度的ADC,流水线结构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同时,对流水线结构ADC功耗与速度进行了折中分析,为了实现低功耗,采用了分辨率为每级1.5位的流水线结构。在传统的1.5bit/stage流水线结构ADC的基础上,对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后的系统前九级都采用相同的单元结构,使得设计更加模块化,而第十级仅需要一个精度要求不高的比较器,却可以对第九级进行数字校正。大大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节省了设计时间。对几种系统误差进行了模拟分析。流水线结构ADC的系统误差主要是:增益误差、子ADC误差和子DAC误差。本文分析了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其进行了模拟,从而可以直观的看出这些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并分析了两种误差校正技术:增益误差校正技术和比较器误差校正技术,并把这两种校正技术从系统级应用到1.5bit/stage流水线结构ADC上,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测试,可以看出这两种技术可以很好的消除相应的误差。设计了部分关键单元电路:子ADC、子DAC以及数字校正电路。采用了0.5umCMOS工艺,并在Pspice环境下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些单元电路可以很好的满足系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4-02-20)
彭正宏,刘叁清,邹雪城[7](2003)在《一种CMOS电流舵结构D/A转换器的输出级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CMOS电流舵结构D/A转换器的输出级电路 ,对输出级电路中的OTA电路和偏置电路做了理论分析和计算 ,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而且 ,各部分电路匹配良好 ,提高了整个DAC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03年02期)
双级电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集成电路的发展带来无工厂化、设计与制造的分离,同时也带来了硬件层面的安全隐患,硬件木马即是这样一种安全隐患。硬件木马概念被提出的十年来,硬件木马的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基于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最近几年被学者提出,但是硬件木马结构特征库需要被不断完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基于门级电路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首先,把门级网表基准电路抽象为有向图,抽取出硬件木马的结构特征,并扩充为特征库,特征库只包含四种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或非门),缩小了所考察图的规模,从而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其次,提出了一种罕见值算法,从待测电路中匹配特征库中的结构特征,并计算逻辑门的罕见值,其中罕见值是用来衡量逻辑门输出信号翻转特性的指标。接下来提出一种异常值识别算法标记出待测电路中具有异常罕见值的逻辑门。之后,对罕见值算法做了进一步的优化,降低了检测复杂度以及检测时间。最后,重新定义了逻辑门的罕见值,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使用优化后的罕见值算法后,可以在6秒内检测出规模为17万逻辑门的基准电路。对于TrustHub中的单触发硬件木马电路,硬件木马的检测率达到97.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级电路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维红,李丹.PCB板级电路中高效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8
[2].陈富强.基于门级电路结构特征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7
[3].成磊,周德俭,吴兆华.基于断裂机理的板级电路光纤埋入结构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6
[4].朱继元,周德俭.板级电路模块振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2008
[5].闫朝阳,李建霞,郑颖楠,邬伟扬.一种新型结构的DC-AC矩阵变换器前级电路[C].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
[6].石艳梅.1.5Bit/级pipelinedADC典型单级电路结构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
[7].彭正宏,刘叁清,邹雪城.一种CMOS电流舵结构D/A转换器的输出级电路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