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及方法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及方法

安徽金海迪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30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特高压输电的发展是本专业的发展热点,且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较恶劣,且远离主要的人口聚集区,因而获得人工检查维护的机会较少,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及时获得修理的可能性也较少,因此这篇文章的选题就相当重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新型专业,而我国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开始的时间并不晚。1908年,南洋大学堂(交通大学前身)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作为制造大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着力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紧缺专业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电气工程的就业方向总的来说包括四大行业---发电厂、国家电网、工程项目、设计院。

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等专业的专业范围偏窄,但主干学科、主要基础与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相同,重新组建宽口径专业,适当扩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实现强电与弱电结合,互相渗透,可以大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领域,提高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以便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由于原有基础与技术基础课基本相同,宽口径的教学组织较容易实现。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到电力输配电系统,并引发广泛的研究课题,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站、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以及电气测试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在专业内容中引入计算机、电子与控制等新兴技术,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更新改造,有利于和相近的自动化专业的融合。

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的束缚,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学,合理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增加学生的实践实训体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实训的过程中,去切身接触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操作、生产、管理等,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在此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极大的作用。

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教师也应由以往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灌输者、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在办学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逐步构建起了“校企融合、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的模式校企共同培养本专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方向的学生。既突出岗位技能,又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同时,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技术指导,对提升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训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校企之间合作实现双赢,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就业和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训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适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课程组织模式。通过毕业生的社会反馈,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来开设的电气自动化基础课程基础上,将当前通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插入到传统技术课程中,如将PLC技术或变频调速技术穿插到电机控制、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等技术中,以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不足的问题。

二是单独开设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PLC、单片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供配电技术、工业网络、组态技术等都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的内容,并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应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在课程中不断的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创新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30%以上。

着重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主要有各类大学生竞赛、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校院两级各类科技学术节活动、竞赛活动、社会实践和工作;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营造职场氛围,利用实训室先进的设备,进行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

期末设置综合性的实践应用型项目,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定期举办“电气技术设计竞赛”,以及创新激励制度的实施,使各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技术改造和小发明”为起点,到内容复杂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且相关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迫在眉睫。通过大量增加工作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并通过举办各类设计竞赛,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出一个与时俱进的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标签:;  ;  ;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及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