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论文-冯樱华

华师一附中论文-冯樱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师一附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班级自主管理

华师一附中论文文献综述

冯樱华[1](2018)在《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班级管理不管是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促进班级管理有效化是众多学者探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要求我们要更新以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发展现状,当今很多学者都提倡班级自主管理,即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作为管理班级的权威力量,倡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班级自主管理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交往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本次研究以华师一附中为例,对高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班主任和家长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问卷部分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自主水平程度、参加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势、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立场和评价叁方面展开调查,访谈部分从家长、班主任、学生叁个维度进行访谈,分别做好记录。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积极性不高、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不清、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根据问题相对应提出五个对策:改革现行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和改善班主任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组建和培养班干部队伍、加强家校合作。(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周男[2](2018)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课堂提问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教师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最大化。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课堂提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还是一种语言输入,可以刺激学生产生更多的语言输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堂提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许多研究着眼于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提问方式。着眼于高中英语课堂中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之间的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很少,尤其是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的则更少:课堂提问前的准备,实际的课堂提问行为和课堂提问后的反思。本研究旨在从以上叁方面探究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课堂提问的特点和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提高教师提问技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因此,研究问题如下:1)专家型和实习教师在课堂提问前的准备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是什么?2)在实际课堂中,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差异?a)在提问类型方面b)在问题的分配方面c)在提问策略方面3)专家型和实习教师在课后反思方面有什么特点和差异?4)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选取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的两位专家型英语教师和两位华中师范大学的英语实习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全面可靠的数据,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和逐字记录分析法,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法。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在课堂提问的准备方面,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他们都会提前准备问题,教科书和学生是他们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此外,他们会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考虑提问的顺序,问题的措辞和设计问题的目的。但是,专家型教师以思考关键问题为主,而实习教师则会将绝大多数问题都写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或者展示在PPT上。实习教师会尽量设计有趣有深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类型方面,存在叁大差异:实习教师问的非认知层面的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多;实习教师问的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少,分析性,评估性和创造性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多;此外,实习教师使用非认知类问题不仅是为了引出学生的回答,还用于推动教学进度,解决课堂纪律问题。提问策略方面,专家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提问策略数量远远超过实习教师;在使用提示策略时(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问策略),专家型教师会尝试各种方法来有效地引出学生的回答。除了举例子,简化,描述,释义,翻译和分解之外,还会使用肢体语言,用升调重复学生的答案,以及通过首字母发音及首字母书写等方式提示。此外,专家型教师运用提问策略取得的效果远比实习教师好。从问题的分配来看,专家型教师提问后得到学生回答的问题的平均比例为77.9%,而实习教师则为60%。这意味着,专家型教师能更成功地引出学生的回答。在点名回答,全体回答,自我回答和举手回答中,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使用最多的是点名回答和全体回答,而实习教师使用的自我回答的次数明显比专家型教师多。在使用点名回答时,专家型教师能更公平地将问题分配给所有学生,而实习教师则偏好更积极、学习更努力但鲜在课堂上讲话、或相对调皮纪律性略差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课后反思方面,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存在异同之处。当课堂进行地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专家型和实习教师都会进行课后反思,但实习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的频率更高,尤其是以同伴反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时候,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都是在头脑中进行反思,但实习教师有时会写教学日记。提问的课后反思会涉及提问的顺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措辞等。实习教师补充道,他们也会对问题的分配及问题的趣味性进行反思。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表明,造成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差异主要可归结于以下六个因素:教学经验,学生,课堂提问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教师信念和心态。因此笔者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点建议:学习有关课堂提问的理论,尤其是专家型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师信念;形成分析教师提问行为的良好习惯;尽力获取直接或间接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实习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实习教师。本研究通过对课堂提问前的准备、实际课堂中的提问行为、以及提问后的反思叁个大方面对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了对比研究,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提问的理论宝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3](2017)在《华师一附中千名高中生上“吃苦课”》一文中研究指出寒风中徒步七小时、仓库里打地铺睡四晚、洗澡只能用冷水……2017年10月13日至17日,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1200多名学生,体验了5天这样的艰苦生活。据悉,该校这个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到今年已经坚持了28年。每年的体验内容略有不同,但一直被老师和学生称为"吃苦课"。13日清晨7时许,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1200多名学生背着行囊从学校出发了。(本文来源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期刊2017年12期)

龚雪,王丽[4](2017)在《华师一附中国际奥赛金牌总数居全国第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日报讯 (龚雪、通讯员王丽)昨悉,在第4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赛中,来自华师一附中高叁(28)班洪千坦和汪品源两名同学都夺得金牌。至此,该校以30枚国际金牌居全国奥赛金牌榜第一,这两名同学的教练鲁志祥也以10枚金牌成为全国带出物理奥赛金牌最多的教练(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7-07-28)

杜娟[5](2017)在《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个性化教学逐渐发展起来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使用。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了解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课堂观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本文分析了在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中如何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个性化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可以使用的策略。通过在高一信息技术课上开展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和实践效果的分析,发现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可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个性化教学和学习兴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等。第二章是相关理论概述,包括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学习兴趣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等。第叁章分析了在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中如何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出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个性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第四章是对实践案例与实践效果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基础能力和学习需求,设计并实施教学,通过作品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等。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分析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基础,展望未来。(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陈丹[6](2017)在《华师一附中成长型思维模式美术教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所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初级中学的学生们,他们参差不齐的艺术知识素养,对学习艺术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学习艺术的不同思维模式,给高中美术教学带来了困难,也给高中美术教师带来了挑战。艺术知识素养是可以提高的,学习艺术的态度也是可以改变的,而影响着它们改善、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思维模式:学生面对美术学习的思维模式,以及教师面对美术教学的思维模式。基于此,笔者提出将教育心理学成就动机理论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与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期改善、解决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偏低、学生缺乏美术学习动力等问题。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灵活、具体的在美术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中融入这一理论。通过在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美术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应用,以及对实习期间教学效果进行的分析比对,结果表明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指导美术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克服美术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求知欲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丽[7](2015)在《华师一附中:厚德博雅 笃学敏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前身为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由潘梓年、赵君陶等于1950年9月创建。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校训“厚德博雅,笃学敏行”这八个字,体现了华师一附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模式和特色风格,前四个字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后四个(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期刊2015-10-28)

张凌云[8](2015)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了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为理念,其最终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为培养21世纪创新实践型人才做准备。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应用性、基础性、趣味性、整合性的特点以及教学所具备的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不管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参与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项目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是一次课的翻转而是一个项目的翻转,学生利用课前任务清单,借助专门的学习平台(360老师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授,课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课前和课上阶段有着前后相继、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该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指标。在此模式中,学生的参与可分为课前参与和课上参与。论文主要研究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情况,通过文献研究法,借鉴前人对翻转课堂和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提出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针对该模式开展实证研究,制定出学生课前参与和课上参与的具体评价标准。通过实时跟踪学生参与情况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并分析在此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归纳并提出一些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的措施与策略,进而提高项目式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论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对项目式翻转课堂、学生参与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研究的设计,主要涉及到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施模式简介、参与度评价量表的制定、参与度的计算方式、相关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数据的收集、统计及分析方法。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概括,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并对研究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罗丽君[9](2015)在《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实践已证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效果不错。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一个教师需要带多个班级、一节课内容需要讲多遍这样一个现状,如何在减轻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亟需解决。随着MOOC、翻转课堂的出现,研究者开始将教学视频作为研究的重点。教学视频的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学习的机制是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视频是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长在2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称之为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将微视频应用到任务驱动教学中是一个新的尝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梳理,然后在实际课堂中,通过准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及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基于微视频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从前期分析、任务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第叁部分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究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是否有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不同阶段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究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第五部分研究总结与展望。本研究中以制作《荷塘月色》小报为任务,通过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微视频在学习者学习动机中所起的作用不显着,在学习者任务明确程度中所起的作用不显着,在学习者学习效果中所起的作用显着。也就是说在任务驱动教学的创设情境和明确任务阶段中应用微视频对学习者并无太大影响,在自主学习阶段中应用微视频效果好。在自主学习阶段中的教学内容基本以操作性知识为主,因此对于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自主学习阶段中尝试应用微视频,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苏莹[10](2015)在《高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化、信息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这对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然而当前学校教育模式普遍还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全球性,国外流行较为火热的“翻转课堂”逐渐被一些勇于创新的教育研究者引入到中国教育界,它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课下作业”的教学过程,而是将知识内化放在了课外,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掌握,回到课堂上教师辅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进行深入学习,完成知识内化。为此,如何在翻转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基于阅读和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前提下,本文梳理了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实施翻转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寻找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并且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策略的有效性,以期为翻转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研究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翻转课堂与自主学习理论概述。通过文献阅读分别对翻转课堂和自主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第叁部分:翻转教学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一中高一年级的叁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选择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对比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征;调查工具选用编制的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学能力测量表,调查翻转课堂中学生自学情况,发现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角度分别对参与翻转教学的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影响自学能力提升的要点。第四部分:翻转课堂模式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根据调查研究总结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因素,归纳如何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有效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对策。第五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通过教学章节案例展现整个教学改进过程,验证各个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华师一附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教师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最大化。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课堂提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还是一种语言输入,可以刺激学生产生更多的语言输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堂提问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许多研究着眼于课堂提问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提问方式。着眼于高中英语课堂中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之间的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很少,尤其是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的则更少:课堂提问前的准备,实际的课堂提问行为和课堂提问后的反思。本研究旨在从以上叁方面探究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课堂提问的特点和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提高教师提问技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因此,研究问题如下:1)专家型和实习教师在课堂提问前的准备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是什么?2)在实际课堂中,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差异?a)在提问类型方面b)在问题的分配方面c)在提问策略方面3)专家型和实习教师在课后反思方面有什么特点和差异?4)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选取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的两位专家型英语教师和两位华中师范大学的英语实习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全面可靠的数据,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和逐字记录分析法,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法。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在课堂提问的准备方面,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他们都会提前准备问题,教科书和学生是他们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此外,他们会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考虑提问的顺序,问题的措辞和设计问题的目的。但是,专家型教师以思考关键问题为主,而实习教师则会将绝大多数问题都写在他们的笔记本上,或者展示在PPT上。实习教师会尽量设计有趣有深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类型方面,存在叁大差异:实习教师问的非认知层面的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多;实习教师问的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少,分析性,评估性和创造性问题比专家型教师多;此外,实习教师使用非认知类问题不仅是为了引出学生的回答,还用于推动教学进度,解决课堂纪律问题。提问策略方面,专家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提问策略数量远远超过实习教师;在使用提示策略时(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问策略),专家型教师会尝试各种方法来有效地引出学生的回答。除了举例子,简化,描述,释义,翻译和分解之外,还会使用肢体语言,用升调重复学生的答案,以及通过首字母发音及首字母书写等方式提示。此外,专家型教师运用提问策略取得的效果远比实习教师好。从问题的分配来看,专家型教师提问后得到学生回答的问题的平均比例为77.9%,而实习教师则为60%。这意味着,专家型教师能更成功地引出学生的回答。在点名回答,全体回答,自我回答和举手回答中,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使用最多的是点名回答和全体回答,而实习教师使用的自我回答的次数明显比专家型教师多。在使用点名回答时,专家型教师能更公平地将问题分配给所有学生,而实习教师则偏好更积极、学习更努力但鲜在课堂上讲话、或相对调皮纪律性略差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课后反思方面,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存在异同之处。当课堂进行地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专家型和实习教师都会进行课后反思,但实习教师进行课后反思的频率更高,尤其是以同伴反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时候,专家型教师和实习教师都是在头脑中进行反思,但实习教师有时会写教学日记。提问的课后反思会涉及提问的顺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措辞等。实习教师补充道,他们也会对问题的分配及问题的趣味性进行反思。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表明,造成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差异主要可归结于以下六个因素:教学经验,学生,课堂提问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教师信念和心态。因此笔者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点建议:学习有关课堂提问的理论,尤其是专家型教师;建立正确的教师信念;形成分析教师提问行为的良好习惯;尽力获取直接或间接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实习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实习教师。本研究通过对课堂提问前的准备、实际课堂中的提问行为、以及提问后的反思叁个大方面对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了对比研究,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提问的理论宝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师一附中论文参考文献

[1].冯樱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周男.高中英语课堂中专家型教师与实习教师课堂提问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华师一附中千名高中生上“吃苦课”[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7

[4].龚雪,王丽.华师一附中国际奥赛金牌总数居全国第一[N].湖北日报.2017

[5].杜娟.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王陈丹.华师一附中成长型思维模式美术教学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王丽.华师一附中:厚德博雅笃学敏行[N].中国教师报.2015

[8].张凌云.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罗丽君.微视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0].苏莹.高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华师一附中论文-冯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