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苏州作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范小青,现代诗人,当代作家,苏州市,外壳,丁帆,言语,青年诗人,文学创作,臧棣
当代苏州作家论文文献综述
袁欢[1](2018)在《打破地域诗歌群共同的言语外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苏州讯 古老的江南城市之一苏州,在一方水土之上,滋养出了一批文人学者。以诗歌来看,从古代至当代,苏州诗歌因姑苏此城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而形成了独有的群体风貌。作为一个地域群体诗歌群,苏州诗歌到底形成了何种艺术样式?它与其他地域诗歌间构成怎样的对话(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8-11-29)
张连义[2](2014)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当代苏州作家的创作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苏州作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仅以创作的独特风格丰富着当代文学,也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显示出当代文学创作的多元。"吴文化"贯穿于苏州作家的创作,使其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从陆文夫到苏童、范小青再到荆歌、朱文颖、叶弥等,苏州作家一直延续着"吴文化"的经脉,显示出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共同特征。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探讨。(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施晓平[3](2012)在《文坛“大腕” 把脉苏州文学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报讯( 施晓平)苏州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昨天举行,全国50余位着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把脉苏州文学创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出席。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孕育了范仲淹、冯梦龙、金圣叹、叶圣陶等文豪、大家。当代苏州文坛则既有陆文夫(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2-11-18)
戴俊艳[4](2008)在《论当代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陆文夫、范小青和朱文颖叁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苏州作家为例,来深入探究当代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古城苏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形成了苏州以柔性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精神,具体呈现出婉约、从容、淡然,含蓄、内敛、幽远,精致、风雅、诗意等特征。苏州地域文化精神对当代苏州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也由此具有浓郁的苏州地域文化色彩。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苏州文学生长的背景进行探析,从苏州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概论和地域文化的嬗变与作家创作的变异叁方面来分析。第二章从苏州地域文化的外在显示——作家对地域风情的描绘来探究当代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作家对自然风物的描画,民俗风情的描画,“苏州人”的刻绘和“苏州味”的语言追求四方面来分析。第叁章从苏州地域文化的深层蕴涵——作家“苏州味”的精神底蕴来探究当代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作家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含蓄、内敛、幽远的艺术风格和苏州文化精神的个性呈现叁方面来探究。结语部分分析当代苏州作家创作的文学史意义及其缺陷。(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当代苏州作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苏州作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仅以创作的独特风格丰富着当代文学,也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显示出当代文学创作的多元。"吴文化"贯穿于苏州作家的创作,使其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从陆文夫到苏童、范小青再到荆歌、朱文颖、叶弥等,苏州作家一直延续着"吴文化"的经脉,显示出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共同特征。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苏州作家论文参考文献
[1].袁欢.打破地域诗歌群共同的言语外壳[N].文学报.2018
[2].张连义.地域文化影响下当代苏州作家的创作特色[J].小说评论.2014
[3].施晓平.文坛“大腕”把脉苏州文学创作[N].苏州日报.2012
[4].戴俊艳.论当代苏州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