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剩余寿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粒子滤波,在线预测
疲劳剩余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严刚,汤剑飞[1](2019)在《基于粒子滤波的疲劳裂纹扩展和剩余寿命预测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应用粒子滤波在线预测疲劳裂纹扩展和剩余寿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ASTM标准制作了紧凑拉伸(CT)试件,结合MTS疲劳测试系统进行了Q235钢的疲劳裂纹扩展实验。通过将传统的Paris模型嵌入到贝叶斯状态估计的框架中,采用粒子滤波方法,结合裂纹张开位移(COD)引伸计不断获得的裂纹监测信息,在线预测未来时刻疲劳裂纹扩展情况并更新剩余寿命。实验结果验证了粒子滤波对疲劳裂纹扩展和剩余寿命在线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粒子滤波不仅能进行在线预测,还能给出预测结果的置信区间;随着监测信息的增多,剩余寿命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窦伟元,张乐乐,周挺,刘长青,张海峰[2](2019)在《基于仿真分析和疲劳试验的服役铸铝横梁剩余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分段累积损伤与剩余寿命(运行里程)的关系,通过台架疲劳试验得到的累积损伤对某型动车组服役铸铝横梁剩余寿命进行等效表征。以多工况线路条件下动力学仿真获得的铸铝横梁外载荷为边界条件,在静载试验校验铸铝横梁有限元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由瞬态仿真分析外推得到铸铝横梁应力谱;基于标准线路工况10~7次等幅循环疲劳试验获得铸铝横梁累积损伤基准,根据运营里程与累积损伤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外推计算线路工况累积损伤与台架疲劳试验损伤等效时的运营里程即为铸铝横梁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铸铝横梁采用与车体等寿命设计,10~7次台架疲劳试验后未产生疲劳裂纹扩展,动力学—有限元联合仿真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结果均表明铸铝横梁实际承载造成的累积损伤不显着,预测的剩余寿命仍满足运营里程1.2×10~7 km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秦庆斌,吴圣川,胡雅楠,刘宇轩,康国政[3](2019)在《高速动车组S38C车轴疲劳强度及剩余寿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验获得S38C车轴的残余应力场、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采用表面单位压力法及二次迭代,在实物车轴中重建出径向梯度分布的压缩残余应力,基于实测载荷谱进行含缺陷S38C车轴的剩余寿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残余压应力对裂纹扩展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深度小于4 mm的初始裂纹不扩展;经典Paris方程和NASGRO方程估算寿命分别约为28.5万公里和89.3万公里.当深度大于7 mm时,裂纹扩展速率迅速增大,因此,把7 mm作为S38C车轴损伤容限分析止裂判据比较合理.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含缺陷表面强化铁路车轴的疲劳强度及剩余寿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高云,杨柳青,刘帅,陈文华,周迅[4](2019)在《齿轮齿根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和剩余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渐开线圆柱齿轮为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对其齿根疲劳裂纹的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通过对一对健康齿的啮合分析确定其啮合过程中齿根部位弯曲应力最大点,并将其作为裂纹起始点。据此将其分割为裂纹块和非裂纹块。在裂纹块预制初始裂纹并重生网格,裂纹块网格采用等参奇异单元,裂纹块和非裂纹块之间通过多点约束连接不匹配节点。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裂纹扩展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变化情况,并根据最大周向应力准则计算疲劳裂纹扩展角度,模拟齿根裂纹扩展轨迹,依据Paris公式对齿根疲劳裂纹剩余寿命进行预估。分析了载荷大小和初始裂纹长度对剩余寿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3期)
方仁贵,郑露,刘洋,王长龙[5](2019)在《吊机主结构疲劳剩余寿命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热点应力法及Miner累积损伤理论,应用强度分析得出的应力值,推导出在役吊机疲劳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并以箱体式吊机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疲劳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5期)
朱永梅,姚祥,倪路瑶,唐文献,贾兰俊[6](2019)在《抽筒子疲劳裂纹扩展研究及剩余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炮闩机构的抽筒子爪部出现疲劳断裂的问题,研究抽筒子的疲劳裂纹扩展及剩余寿命预测。针对抽筒子材料45CrNiMoVA,开展室温下断裂韧度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测试材料的断裂韧度,结合实验数据拟合得到Paris断裂公式。通过对抽筒子裂纹扩展因素的研究得到:应力由300 MPa减小至200 MPa时,剩余寿命增幅最大,增大约3.2倍;初始裂纹长度从0.5 mm增大到1 mm时;剩余寿命减小幅度最大,减小约1.8倍;当材料的断裂韧度越大,剩余寿命越大,且增长的趋势越来越缓慢。(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明明[7](2019)在《含初始分层复合材料结构剩余强度与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无法避免一定程度的初始损伤,常见的如分层、孔隙等,其中分层是复合材料的重要损伤形式。初始分层损伤会降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层间力学性能,导致层合结构在承受低于设计值的载荷时,发生整体结构的破坏。因此,为了提高层合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含初始分层缺陷复合材料结构剩余强度和疲劳性能的研究相当必要。本文以T300/BMP316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开展含初始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静强度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对于含初始分层的层合板,现有的层间模型和分层准则较多,但关于不同的层间模型及其适用的分层准则的对比分析很少,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叁种层间模型和相应的分层准则,并基于此建立层合板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分析模型与预测方法,以对不同的层间模型及其分层准则的适用性和正确性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含初始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采用节点合并、节点耦合和叁维实体单元等叁种方式建立层间模型,并对不同的模型分别选用分层失效准则。节点合并模型选用叁维Hashin分层准则,节点耦合模型选用幂指数准则,叁维实体模型用基于裂纹带模型并与能量释放率相关的准则判断分层损伤。2.基于逐渐损伤分析方法,引入静强度的叁种层间模型及相应的分层失效准则,结合Hashin静强度面内失效准则和材料性能退化方式,建立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强度的分析模型和预测方法。3.基于逐渐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引入疲劳的叁种层间模型及相应的分层失效准则,结合Hashin疲劳面内失效准则,材料性能退化方式,剩余刚度模型和剩余强度模型,建立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的分析模型和预测方法。4.针对T300/BMP316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试验研究,获得?型和П型层间断裂韧性,为基于能量释放率的幂指数准则提供相关参数。5.结合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试验结果,对所预测的损伤规律、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所采用的叁种层间模型和分层失效准则的适用性与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杨海宾,朱涛,肖守讷,阳光武,杨冰[8](2019)在《基于结构应力法的车体结构疲劳裂纹扩展与剩余寿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弥补名义应力法不能针对具有初始裂纹的焊接结构进行评估的不足,采用结构应力法,在断裂力学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裂纹扩展增量的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以复铰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名义应力法确定了典型工况下车体疲劳强度薄弱焊缝的位置,并基于结构应力法提取了该位置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并应用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对车体薄弱位置的焊缝进行了剩余寿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裂纹的存在导致车体寿命远低于设计寿命(1E7),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服役空间,可以利用焊缝裂纹扩展计算方法对含有缺陷的结构进行剩余寿命评估,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19年01期)
胡效东,杜祥美,梁泽华,杨熠成,吕福玮[9](2018)在《变压吸附器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承受周期性疲劳载荷的一种压力容器——变压吸附器,对其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基于断裂力学,求出裂纹初始深度和临界深度。利用ABAQUS中的扩展有限元功能确定变压吸附器裂纹萌生的位置,并得到裂纹深度a与应力强度因子幅ΔK的关系式,利用Pairs公式得到裂纹扩展寿命。结果表明:计算得到裂纹初始深度为0.9 mm,临界深度为12.9 mm。将ABAQUS仿真得到的裂纹深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幅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两者的关系表达式。将该关系表达式及其它相关参数带入到Pairs公式,得到裂纹从初始深度扩展到临界破坏深度对应的设备剩余工作年限为1.3年。该评估结果为变压吸附器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4期)
曹露露,刘奎,王严,樊浩[10](2018)在《面向再制造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工程机械再制造、疲劳寿命预测、面向再制造的寿命预测等叁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面向再制造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现状,归纳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疲劳剩余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分段累积损伤与剩余寿命(运行里程)的关系,通过台架疲劳试验得到的累积损伤对某型动车组服役铸铝横梁剩余寿命进行等效表征。以多工况线路条件下动力学仿真获得的铸铝横梁外载荷为边界条件,在静载试验校验铸铝横梁有限元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由瞬态仿真分析外推得到铸铝横梁应力谱;基于标准线路工况10~7次等幅循环疲劳试验获得铸铝横梁累积损伤基准,根据运营里程与累积损伤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外推计算线路工况累积损伤与台架疲劳试验损伤等效时的运营里程即为铸铝横梁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铸铝横梁采用与车体等寿命设计,10~7次台架疲劳试验后未产生疲劳裂纹扩展,动力学—有限元联合仿真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结果均表明铸铝横梁实际承载造成的累积损伤不显着,预测的剩余寿命仍满足运营里程1.2×10~7 km的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剩余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1].严刚,汤剑飞.基于粒子滤波的疲劳裂纹扩展和剩余寿命预测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9
[2].窦伟元,张乐乐,周挺,刘长青,张海峰.基于仿真分析和疲劳试验的服役铸铝横梁剩余寿命预测[J].中国铁道科学.2019
[3].秦庆斌,吴圣川,胡雅楠,刘宇轩,康国政.高速动车组S38C车轴疲劳强度及剩余寿命评价[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4].高云,杨柳青,刘帅,陈文华,周迅.齿轮齿根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和剩余寿命研究[J].机械强度.2019
[5].方仁贵,郑露,刘洋,王长龙.吊机主结构疲劳剩余寿命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6].朱永梅,姚祥,倪路瑶,唐文献,贾兰俊.抽筒子疲劳裂纹扩展研究及剩余寿命预测[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9
[7].王明明.含初始分层复合材料结构剩余强度与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8].杨海宾,朱涛,肖守讷,阳光武,杨冰.基于结构应力法的车体结构疲劳裂纹扩展与剩余寿命评估[J].铁道机车车辆.2019
[9].胡效东,杜祥美,梁泽华,杨熠成,吕福玮.变压吸附器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10].曹露露,刘奎,王严,樊浩.面向再制造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综述[J].装备制造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