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声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声放电,发射光谱法,载体气体,光谱强度,钢中,氮分子,脱水剂,脱气剂,辉光放电,高导热性
无声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适[1](2018)在《测定钢中氮含量的无声放电发射光谱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2012年开始的世界性氦供应危机,目前虽然有所缓解,但氦短缺的潜在危机依然没有消除。氦是具有高导热性、低沸点、低比重等特性的稀有惰性气体,被广泛用于医疗、化学等诸多领域。大气中几乎不含氦。氦是天然气的副产物,产量很少。仅少数国家生产氦,因(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8-01-09)
岳建堡[2](2017)在《无声放电CO_2激光器流场与换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冷却无声放电CO_2激光器是一种新颖的高性能、低成本工业CO_2激光器,由于采用的是方向相反的对流冷却横向流动方式,对流场均匀性以及换热性能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得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以及性能稳定的激光输出,对激光器流道关键结构进行了优化,使放电区流场均匀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设计了激光器的换热系统,引入涡流发生器对换热器进行强化换热。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建立了激光器流道结构计算模型,结合边界层理论与射流流动理论对激光器流道导流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流道的压损,减小了风机负荷,增大了体积流量,从而可以使激光器换热性能和转换效率得以提升,并且得到的放电区流场横向场均匀性提高了1.9%,纵向均匀性提高了4.5%,对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以及激光功率的稳定性会有一定的提升。利用换热器计算基本理论公式,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建立了换热器计算的图形用户界面,便于对不同结构的激光器换热器进行理论设计。并且对理论设计的换热器进行数值建模,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较小,在10%以内。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换热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新型换热系统小幅提高了风机工作区域的温度,风机仍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内,与此同时换热器结构得到了一定简化,整体换热器压降降低了14%。介绍了强化传热理论,利用一个开环的风洞实验平台研究了长方形小翼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并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数据的可靠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长方形、梯形和叁角形叁种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并且针对换热性能较好的梯形小翼涡流发生器高长比过长的特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梯形双小翼涡流发生器,其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综合换热性能高于梯形单小翼涡流发生器,并且和平直翅片相比,换热量提高了16%。(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喻文烯,曾克思,余奇[3](2012)在《电晕耦合无声放电脱硫脱硝反应器结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非热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提供理想的反应器,分析了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它与电晕放电结构的静电场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电晕放电结构和无声放电结构产生的非热等离子体特点,发现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大气压非热等离子体产生结构,同时分析了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及其优点。通过耦合放电结构和电晕放电结构的静电场数值模拟,发现阻挡介质板的加入提高了放电区域的电场强度,放电区域内电场强度的增大有利于流光放电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折合电场强度,进而提高了放电产生的电子能量,有助于生成更多的活性自由基。(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李忠明[4](2008)在《双极性脉冲无声放电降解气态混合VOCs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之后,又一大类空气污染物。大多数VOCs有毒,许多为化学致癌物,因而其污染问题及有效控制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气态VOCs降解处理已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技术可以实现常温常压下,非常短的时间内,对浓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多种气态污染物进行同时降解。等离子体是实现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低能耗、高降解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法中的无声放电法对混合VOCs降解展开应用研究。根据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建立无声放电实验系统,选取工业生产中经常同时产生的苯和间二甲苯的混合气态VOCs作为目标物。首先从电源配置的角度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源对无声放电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工频交流高压和双极性脉冲高压两种电源的供电特性,进而对双极性脉冲高压电源的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成形电容等供电参数对能量注入和VOCs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气体参数和反应器结构配置对VOCs降解效果和能量的注入都有很大影响。同时还简单探讨了无声放电协同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作用对VOCs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声放电系统对气态混合VOCs苯/间二甲苯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VOCs的降解与有机物分子的键能和活性粒子的能量有关,在实验中苯比间二甲苯更难降解。混合气体降解时不同气体分子之间互相影响,苯受间二甲苯影响较大。与单一组分污染物的降解特性相比,苯最大降解率由单一组分时的85.4%下降到75.2%,而间二甲苯的降解受苯的影响不大,降解特性基本保持不变。(2)双极性脉冲高压电源比工频交流高压电源更有助于能量的注入,放电间隙增大有利于峰值电压的加大,能量密度随之增大。高压电极结构相同时,功率密度越大,VOCs的降解效果越好。增大放电长度可有效增加反应时间,提高VOCs的降解效果,同时控制进气浓度可达到气体降解率和能量效率上的平衡。合理的脉冲成形电容匹配,能更好地向反应器注入能量,本实验系统选择2 nF脉冲成形电容与反应器匹配较为合理,能量注入和降解效果均比较理想。(3)无声放电协同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大大提高VOCs的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催化剂以7%Mn╱γ-Al_2O_3的催化效果最好,同时催化剂在反应器出气口处的催化效果要好于进气口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12-15)
李锻,李忠明,吴彦,李杰,李国锋[5](2008)在《双极性脉冲高压无声放电法降解间二甲苯/苯》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双极性脉冲高压和工频交流高压分别引入无声放电反应器,对混合气态污染物间二甲苯/苯进行了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性脉冲高压的引入对间二甲苯/苯的降解非常有效,间二甲苯与苯的去除率分别为100%、75.2%.气体成分不同降解特性不同,间二甲苯比苯容易降解.与单一组分相比,混合气体中苯受间二甲苯影响较大,最大降解率由单一组分的85.4%降到75.2%;而间二甲苯受苯的影响不大,降解特性基本不变.双极性脉冲高压供电中的脉冲形成电容对放电能量的注入和降解特性产生影响,当脉冲形成电容为2nF时与反应器匹配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08年11期)
余刚,顾宁,蒋彦龙,曾克思[6](2007)在《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电极配置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通过对线-板式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静电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线-板电极配置下的电场分布,结合流光形成、发展和传播所需的静电场条件,分析了电极配置。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放电电压和线-板间距,存在一个较优的线电极直径,使之既满足于电晕放电的起晕,又满足于流光放电的发生、发展及稳定传播。对于一定的线-板间距,线-线间距存在一个有效范围。(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李锻,王洪昌,张娣,吴彦,李杰[7](2007)在《用无声放电同时降解气态混合污染物四氯乙烯/间二甲苯》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四氯乙烯,间二甲苯气态混合物同时引入无声放电反应器,加工频正弦交流高压对混合污染物进行放电分解实验.结果发现:与单一组分污染物的降解特性相比,混合气体中四氯乙烯的降解率变化较大,最大降解率由单独处理时的76%下降到27%,而间二甲苯的降解率基本保持不变,最大降解率可达90%左右;相同条件下,不锈钢棒高压电极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要略好于螺纹钢棒电极;3种电极间距对混合气体的降解效果依次为5 mm>7.5 mm>10 mm.(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刘明辉[8](2006)在《介质阻挡无声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气态污染有机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的污染问题及其有效控制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对于气态低浓度的VOCs用放电等离子体进行降解处理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高度关注。该技术可以实现常温常压下,非常短的时间内,对浓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多种气态污染物进行同时降解。等离子体催化是实现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低能耗、高降解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文开展了介质阻挡无声放电结合催化剂在多种电源作用下(首次将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介质阻挡无声放电反应器)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应用研究。根据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催化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介质阻挡无声放电结合催化的实验系统,选取甲苯/氯苯作为目标物进行了降解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交流高压、单极性脉冲高压、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无声放电反应器时,甲苯/氯苯的降解特性;探讨了放电与催化剂的多种结合方式;研究了高压供电方式与反应器的匹配形式;此外,还对放电等离子体催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1) 有效能量输入(能量密度)直接影响VOCs的降解率:有效能量输入随电场强度、电压重复频率而增加,甲苯和氯苯降解率也随之提高。相同供电参数下,VOCs供气浓度越大,降解率越小;VOCs供气流速越大,降解率越小;电极间距越大,能量密度越小,降解率越小。 2) 将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介质阻挡无声反应器,可以高效注入能量,兼有脉冲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无声放电的特点。双极性脉冲高压36kV时,对流速0.56L/min的600ppm甲苯、氯苯最高的降解率97%、67%,所对应得能量效率分别可达12.7g/kWh和10.7g/kWh。 3) 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无声放电可以产生瞬间大功率放电和高能粒子、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有效激活置入余辉区(放电区外侧)的催化剂,获得了最高的降解效果。实现了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氯苯的相乘效果。其中,使用Mn-La催化剂时,流速0.70L/min的425ppm氯苯最大降解率为85.5%,对应的能量效率达12.1g/kWh。 4) 尽管4A分子筛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等离子体催化作用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催化特性和催化机理,但是这两类都可促进VOCs的降解反应,提高能量效率。(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6-05-20)
李铁锚,朱天宇[9](2003)在《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臭氧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器具消毒等领域内应用广泛.以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臭氧合成方法——无声放电法为例,介绍了国内外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一些研究动态,对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元件结构、介质材料、供电电源和空气预处理装置等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姜涛,李明伟,李阳,许根慧,刘昌俊[10](2002)在《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转化温室气体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条件下 ,研究了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放电形式下反应得到不同的产物 .甲烷、二氧化碳电晕放电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合成气 ,无声放电反应的产物包括合成气、烃、含氧化物和高聚物等 ,类似于Fischer- Tropsch合成的产物 ,但分布不符合 Schulz- Flory方程 .在实验条件下 ,电晕放电反应体系的能量产率是 2 .2 6 mol/ (k W· h) ,无声放电反应体系的为 0 .34 mol/ (k W· h) .输入功率对等离子体反应影响较显着 ,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随体系输入功率的提高而很快增加 .将 13X分子筛催化剂引入无声放电反应 ,提高了烃类产物选择性 ,抑制了炭黑和高聚物的生成 ,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分别由 6 4.3%和 5 5 .4%降低至 5 1.6 %和 41.7% ,合成气的H2 / CO比由 1.7降至 1.4(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无声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流冷却无声放电CO_2激光器是一种新颖的高性能、低成本工业CO_2激光器,由于采用的是方向相反的对流冷却横向流动方式,对流场均匀性以及换热性能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得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以及性能稳定的激光输出,对激光器流道关键结构进行了优化,使放电区流场均匀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设计了激光器的换热系统,引入涡流发生器对换热器进行强化换热。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建立了激光器流道结构计算模型,结合边界层理论与射流流动理论对激光器流道导流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流道的压损,减小了风机负荷,增大了体积流量,从而可以使激光器换热性能和转换效率得以提升,并且得到的放电区流场横向场均匀性提高了1.9%,纵向均匀性提高了4.5%,对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以及激光功率的稳定性会有一定的提升。利用换热器计算基本理论公式,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建立了换热器计算的图形用户界面,便于对不同结构的激光器换热器进行理论设计。并且对理论设计的换热器进行数值建模,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较小,在10%以内。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换热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新型换热系统小幅提高了风机工作区域的温度,风机仍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内,与此同时换热器结构得到了一定简化,整体换热器压降降低了14%。介绍了强化传热理论,利用一个开环的风洞实验平台研究了长方形小翼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并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数据的可靠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长方形、梯形和叁角形叁种涡流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性能,并且针对换热性能较好的梯形小翼涡流发生器高长比过长的特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梯形双小翼涡流发生器,其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综合换热性能高于梯形单小翼涡流发生器,并且和平直翅片相比,换热量提高了1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声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高宏适.测定钢中氮含量的无声放电发射光谱法[N].世界金属导报.2018
[2].岳建堡.无声放电CO_2激光器流场与换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3].喻文烯,曾克思,余奇.电晕耦合无声放电脱硫脱硝反应器结构模拟[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
[4].李忠明.双极性脉冲无声放电降解气态混合VOCs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5].李锻,李忠明,吴彦,李杰,李国锋.双极性脉冲高压无声放电法降解间二甲苯/苯[J].中国环境科学.2008
[6].余刚,顾宁,蒋彦龙,曾克思.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电极配置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
[7].李锻,王洪昌,张娣,吴彦,李杰.用无声放电同时降解气态混合污染物四氯乙烯/间二甲苯[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刘明辉.介质阻挡无声放电结合催化降解气态污染有机物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9].李铁锚,朱天宇.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3
[10].姜涛,李明伟,李阳,许根慧,刘昌俊.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转化温室气体比较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