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革命文艺青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文艺》,革命青年
革命文艺青年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鄢莉[1](2017)在《从革命青年到《长江文艺》编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2015年8月26日地点:广州花都李文老师家中我是1949年的2月和几个高中毕业的同学,还有另外两个大学生,一行七人一起从上海出发到解放区去的。当时淮海战役刚刚结束不久,我们是经过这个战地走过去的,一路上看了很多战地的痕迹,比如战壕,上面还有草盖着的,还有带血的军帽、军衣,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的军鞋。一些炮弹的壳子,四处皆是。路上没有什么行人,主要是来往的军车,给解放区运送(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期刊2017年05期)
马俊江[2](2011)在《泡沫社与北方左联——兼谈北方革命文艺青年的群体构成与社团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泡沫社是后期北方左联领导的文艺团体,参加者多为中学生和流浪青年,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查封。钩沉史实,讲清这个左翼文学社团的群体构成与变迁,可以比较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北京左翼文学运动与以知名作家为主体的上海左翼文学运动的不同展开,也可以重构革命文艺青年打破会馆与校园等城市区隔,凝聚成团体,参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图景。(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1年03期)
马俊江[3](2010)在《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不能只看上海以及上海的左联作家,其他地域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在北平,小报副刊成为革命文艺青年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自留地",这应是左翼文学运动中一个独特的现象。考察此一现象,既可以丰富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图景,也可以揭示不同于上海小报的另一种小报形态,提示北平"文化古城"之外的另一种城市记忆与城市形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0年01期)
马俊江[4](2009)在《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革命文艺青年于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在北平(北京)的文学生活。具体来讲即是,论文以故都革命文艺青年赖以生存的北平小报、会馆以及中学校园等作为观测点,对这一群体的群类构成、生存空间及其文学生活,以及左翼文学在北平的展开做了比较具体深入的考察。选择这一论题的动因有二:换一个空间考察叁十年代兴起的左翼文学运动;以“京派”之外的另一个角度审视叁十年代的北平文坛。关于叁十年代的文学史,通常的研究思路是采取“双城记”式的分类,以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为大本营,分别叙述上海文坛的左翼、现代派和海派叁个作家群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现象,而北平文坛受人关注的则是“京派”文人群体。本文借助对革命文艺青年的历史考察,将左翼革命文学与北平这座城市联系起来,旨在突破上述研究思路与模式,补充并丰富关于左翼文学、北平文坛的文学史想象。对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的历史考察,本文围绕其群体构成以及他们活动的城市空间而展开。城市空间在本文既指会馆、中学、公寓、图书馆等文艺青年栖身和进行文学活动的物质空间,亦指报刊等出版物构成的他们在这座城市的精神空间,小报即是作为革命文艺青年在北平的重要精神空间而进入我们的考察视野。小报这一报类历来声名不佳,但本文第一章的考察证明,在叁十年代大众化运动中,小报,尤其是北平小报,不但为报界关注,而且其文艺副刊也成为革命文艺青年在北平重要的创作园地和凝聚社团的重要空间。论文的其余叁章皆以小报《觉今日报》副刊《文艺地带》为线索进行讨论。第二章以《文艺地带》为例,讨论北平小报文艺副刊的精神眉目、革命文艺青年与京派文人群落的对立、以及在对立中呈现出的文学观念、审美趋向与文体选择。在发现始终未署编者姓名的《文艺地带》与北方左翼团体“泡沫社”之间的联系后,第叁章与第四章以追索这份小报副刊的编者以及“泡沫社”的人员构成为中心,分别考察故都革命文艺青年的亚群体——流浪青年与中学生——在会馆与中学等城市空间的文学活动,并由此展现革命文学运动在北平的历史图景。不管是北平的革命文学,还是北平小报,至今还是学界较少涉足的领域;作为文化符码的会馆,在现代性的视野中也常被视为旧文化的遗迹;比起大学,中学里的文学活动,也鲜为人重视;因此,本文在具体写作策略上,避实击虚,不求全面,而是在大家较少谈及的问题上做较为细致的考察;较多地征引原始文献与后人回忆资料,也是期望能走近历史现场;将革命文艺青年的文学活动置于新闻史、城市史与中等教育史等交错的历史场域中,期待能呈现那一历史时段的时代风习与一代青年文学生活的一角。(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期刊2009-05-01)
[5](1980)在《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炮,机关枪在东叁省响着;中国党国的毛瑟枪盒子炮也就跟着在上海广州的马路上试演,——打死的反正都是该做牛马的工人,小兵,贫民,以及"蠢如鹿豕"的革命青年。而全世界的列国资本代表穿着大礼服在日内瓦扮演连台滑稽大戏;全中国的各派党国要人,据说也要(本文来源于《纪念与研究》期刊1980年00期)
革命文艺青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泡沫社是后期北方左联领导的文艺团体,参加者多为中学生和流浪青年,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查封。钩沉史实,讲清这个左翼文学社团的群体构成与变迁,可以比较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北京左翼文学运动与以知名作家为主体的上海左翼文学运动的不同展开,也可以重构革命文艺青年打破会馆与校园等城市区隔,凝聚成团体,参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图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革命文艺青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鄢莉.从革命青年到《长江文艺》编辑[J].长江文艺.2017
[2].马俊江.泡沫社与北方左联——兼谈北方革命文艺青年的群体构成与社团流变[J].东岳论丛.2011
[3].马俊江.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
[4].马俊江.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北平小报与故都革命文艺青年[D].北京大学.2009
[5]..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J].纪念与研究.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