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蚜科一新亚属一新种(同翅目:蚜科)

中国蚜科一新亚属一新种(同翅目:蚜科)

一、中国蚜科萎管蚜属一新亚属及一新种(同翅目:蚜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田红伟[1](2017)在《中国全脉蚜茧蜂族和蚜外茧蜂族分类研究》文中提出蚜茧蜂亚科Aphidi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是茧蜂科45个亚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亚科,全世界已报道3族66属近650种,广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系。本亚科所有种类均为蚜虫的内寄生蜂,对控制蚜虫的种群发生数量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对中国蚜茧蜂亚科的全脉茧蜂族和蚜外茧蜂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和整理,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回顾了蚜茧蜂亚科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其分类系统、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历史部分具体综述了蚜茧蜂亚科的分类沿革和分类系统,简要介绍了蚜茧蜂亚科的分类系统演变,以及我国的研究现状;形态学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蚜茧蜂亚科常用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进行了简要分析;生物学部分简单介绍了蚜茧蜂亚科寄主情况;生物地理学部分介绍了蚜茧蜂亚科中国已知的属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各论部分主要根据Mackauer(1968)的分类系统,结合vanAchterberg(1997)对属级阶元的一些调整,研究中国蚜茧蜂标本6000余件,鉴定记述全脉茧蜂族和蚜外茧蜂族种类41种,另有未检视到标本的中国已知种类14种,共记述55种,包括1新属,18个新种,2新记录属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每个种都给出了详细的文献引证和分布,提供了部分种类的寄主记录和分布情况。同时,还编制了蚜茧蜂亚科的分属和亚属检索表及每个亚属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特征图。此外,本文分属检索表涵盖了蚜茧蜂族Aphidiini中的1中国新记录属:小痣蚜茧蜂属 Aclitus Forster,1862。新记录属:小痣蚜茧蜂属AclitusForster,1862;网脊蚜外茧蜂属Areopraon Mackauer,1959;近蚜外茧蜂属Pseudopraon Stary,1975。新记录种:蒿蚜外茧蜂Praon artmisaphis Smith,1944。新种:粗角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antennalis Tian et Chen,sp.nov.;小室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areolaris Tianet Chen,sp.nov.;褐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fumeus Tian et Chen,sp.nov.;小痣蚜外茧蜂Praon acarastigma Tian et Chen,sp.nov.;反鞘蚜外茧蜂Praon anocaudatum Tian et Chen,sp.nov.;阔腿蚜外茧蜂 Praon brevifemorale Tianet van Achterberg,sp.nov.;短径蚜外茧蜂Praon breviradiale Tian et Chen,sp.nov.;叉脊蚜外茧蜂 Praon furcatus Tian etvan Achterberg,sp.nov.;狭痣、蚜外茧蜂 Praon leptostigma Tian etChen,sp.nov.;长径蚜外茧蜂Praonlongiradiale Tian et Chen,sp.nov.;黑蚜外茧蜂 Praon nigrum Tian et Chen,sp.nov.;近光滑蚜外茧蜂Praon paraglabrum Tian etChen,sp.nov.;新疆蚜外茧蜂 Praon xinjiangense Tianet Chen,sp.nov.;前叉弓蚜茧蜂Toxares furcatus Tian et Chen,sp.nov.;皱弓蚜茧蜂 Toxares rugosus Tian etChen,sp.nov.。新属:柄痣蚜外茧蜂属AstigmapraonTian et Chen,gen.nov.。

李伟伟[2](2014)在《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化学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为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稀有树种。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Jiang, An, Li&Qiao,2014)是一种青檀新害虫,具有数量多、繁殖和扩散速度快等特点,主要为害青檀的叶片、果实和幼嫩枝条,既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又诱发青檀及周围植物煤污病。本研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对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进行了观察研究,并进行了毒力测定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1.分布与为害及潜在地理分布预测据笔者调查,青檀绵叶蚜目前已见分布于山东、北京、安徽及山西等部分地区,其中在枣庄地区发生和危害较为严重,虫株率最高时达到100%。根据目前青檀绵叶蚜在我国的调查数据,利用Maxent模型结合生态环境变量获得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以及北京和江苏零星区域;中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地;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辽宁、湖北、湖南和浙江以及零星分布在山西、四川和江西等地。2.形态特征卵初产时为橙黄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至黑色,越冬卵为亮黑色,光泽明显。初孵若蚜椭圆形,通体透明,体表无蜡丝蜡粉。若蚜4个龄期,体被长蜡丝蜡粉。成蚜呈椭圆形,活体黄绿色,被白色长蜡丝;干母成蚜无翅,较无翅孤雌成蚜粗短;孤雌成蚜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雌性蚜无翅,雄性蚜有翅。3.生物学目前发现该虫仅危害青檀,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在山东枣庄,越冬卵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份产生干雌,5月份产生孤雌蚜,10月上旬产生性蚜,10月中旬雌雄性蚜交尾后产生受精卵,以卵在青檀上越冬。孤雌蚜无翅型耐饥性强于有翅型。4.生态学青檀绵叶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1代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C=6.40±1.01℃和K=223.11±13.12日度。根据气象资料,预测青檀绵叶蚜在枣庄地区每年发生15~16代。青檀绵叶蚜虫叶率和虫口密度在树冠的的不同层次呈下层>中层>上层,在枣庄市该虫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6月10号、7月30号、9月20,有翅蚜比例明显低于无翅蚜。青檀绵叶蚜的主要天敌有草蛉、瓢虫、食蚜蝇及蜘蛛等,其中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 DeGeer)、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为青檀绵叶蚜的优势天敌。利用青檀绵叶蚜对黄色的正趋性,采用黄板悬挂于树冠中下层诱杀有翅蚜,可减少虫害的传播和蔓延。5.化学防治通过7种新型无公害及植物源农药对青檀绵叶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毒力大小结果为:1.8%阿维菌素EC>0.5%苦参碱AS>4.5%高效氯氰菊酯EC>0.3%印楝素EC>10%吡虫啉WP>1%苦皮藤素EC>2.5%鱼藤酮EC;选用毒力较大的5种药剂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种非植物源杀虫剂速效性较好,而2种植物源杀虫剂0.5%苦参碱AS和0.3%印楝素EC则速效性相对较差,但7d后也均达到了90%以上的防效。

杨晋英[3](2012)在《五倍子蚜一新种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文中提出五倍子蚜是寄生在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盐肤木属Rhus植物上的一类蚜虫。这类蚜虫能够在盐肤木属植物的叶片上形成虫瘿,称为五倍子。五倍子蚜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瘿绵蚜科Pemphigidae五节根蚜亚科Fordinae倍蚜族Melaphidini昆虫,包括6属15种(包含3亚种),除北美分布一单属种外,其余分布东亚。2009年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七星山青麸杨上采集到一未知倍花蚜种,对该五倍子蚜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确定其分类学地位。采集到的五倍子蚜新种虫瘿着生在青麸杨复叶总轴基部,呈粉红色二分叉倍花状,大小约为120mm×1OOmm。选取15头未知倍花蚜对其头、胸、腹各部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描述记录,结果表明:新种触角上的次生感觉圈形状、数目不同于其他五倍子蚜,触角第Ⅲ节有3个环状次生感觉圈,第Ⅳ和Ⅴ节各有1或2个大次生感觉圈,呈椭圆形;将新种与已知的6属15种(包含3亚种)五倍子蚜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根据《中国经济昆虫志》和《中国动物志》上的蚜虫检索表进行检索,鉴定该新种属于瘿绵蚜科Pemphigidae圆角倍蚜属Nurudea种类。由于该新种与圆角倍蚜属的圆角倍蚜、倍花蚜和红倍花蚜的触角次生感觉圈、第一寄主、虫瘿形态不同,所以确定其为圆角倍蚜属一新种。同时,测定该新种mtDNA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共测得新种蚜虫和13种(含3个亚种)五倍子蚜mtDNA COI、tRNA+COII和Cytb部分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1535bp、643bp和433bp,共计2633bp。用软件DNAMAN分别分析14个五倍子蚜种单一基因和联合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与形态学鉴定一致的结果,未知倍花蚜与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的同源性最高。用NJ方法分别构建COI、tRNA+COII和Cytb三者的联合基因和单一基因分子发育系统关系。结果显示:每个单一基因和联合基因对五倍子蚜的聚类关系除了个别五倍子蚜外,总体是一致的。新种除了在tRNA+COII基因构建的NJ树中与倍花蚜聚在一起,红倍花蚜独立成为一支外,其他基因构建的树中,新种和倍花蚜、红倍花蚜三者都聚在一起。总之分子聚类关系与形态学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新种与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的亲缘关系较近,应属于圆角倍蚜属,定名为郑氏倍花蚜Nurudea zhengi Ren sp.。

孙莉[4](2010)在《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资源的初步调查与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我国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的蚜小蜂资源(Aphelinidae)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类研究。检查了采自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约600号标本,对制作玻片的200号标本进行了重点研究,共鉴定描述了蚜小蜂科9属、15种。其中新疆新记录3种,西藏新记录5种,中国新记录2种。本文包括总论和分类记述2部分。总论介绍了蚜小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生习性和寄主范围以及新疆、西藏的自然地理状况及蚜小蜂的研究概况等。分类记述中,首先根据已有标本编制了新疆、西藏蚜小蜂科已知属的分属检索表,然后描述各属种的形态特征。属的描述是按照属名、属征、生物学、分布及研究概况的顺序,每个种是按照种名、异名、形态特征、研究标本、寄主及分布的顺序来描述,并附有形态特征图。研究所用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资源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如下:新疆蚜小蜂科7属10种:(1)蚜小蜂属Aphelinus Dalman Aphelinus sp.(1) Aphelinus sp.(2)(2)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 Howard Archenomus sp.(3)花角蚜小蜂属Azotus Howard长蚧花角蚜小蜂Azotus chionaspidis Howard(新疆新记录)(4)异角蚜小蜂属Coccobius Ratzeburg Coccobius testaceus Masi Coccobius sp.(5)类食蚧蚜小蜂属Coccophagoides Girault Coccophagoides moeris Walker(新疆新记录)(中国新记录)(6)恩蚜小蜂属Encarsia Foerster丽恩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 Encarsia sp.(7)花翅蚜小蜂属Marietta Motschulsky Marietta ghesquieri Yasnosh(新疆新记录)(中国新记录)西藏蚜小蜂科5属8种:(1)蚜小蜂属Aphelinus Dalman Aphelinus sp.(2)(2)黄蚜小蜂属Aphytis Howard桑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 proclia Walker(西藏新记录)(3)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 Howard双色短索蚜小蜂Archenomus bicolor Howard(西藏新记录)东方短索蚜小蜂Archenomus orientalis Silvestri(西藏新记录)(4)恩蚜小蜂属Encarsia Foerster桑盾蚧恩蚜小蜂Encarsia berlesi Howard(西藏新记录)丽恩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西藏新记录) Encarsia sp.(5)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 Eretmocerus sp.

赵琼[5](2009)在《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调查及属的分类(昆虫纲:膜翅目)》文中提出本文对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的茧蜂科Braconidae及蚜茧蜂科Aphidiidae的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属的分类研究。检查了采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30个县、市的标本共约20,000号,重点研究了标本15,242号,共鉴定描述了茧蜂科的9亚科46属及蚜茧蜂科的8属。全文包括总论,茧蜂的地理分布及生物多样性分析,属的分类描述等3部分。总论介绍了茧蜂科及蚜茧蜂科的分类历史及分类沿革、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在害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情况、西北五省区自然地理概况等。地理分布及生物多样性分析部分主要初步分析西北地区不同地理区系、不同生境、不同海拔及不同气候条件下,茧蜂各属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西北五省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在属的种类描述部分,首先根据已有标本编制了各科已知属的分属检索表,然后描述了每个属的形态特征。每个属均按照属名、异名录、属模式种、研究历史及现状、属征以及在西北五省区的分布的顺序记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科及蚜茧蜂科地理分布及生物多样性中国西北五省区不同地理区系茧蜂资源的丰富程度为:古北界>东洋界;华北区>华中区>蒙新区>青藏区;不同生境茧蜂资源的分布为:山地>林区>农田>植物园区>山前草地=荒漠;不同海拔茧蜂资源的分布情况为:1000m-2000m >500m-1000m >2000m-3000m >500m以下>3000m以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为: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高原高寒气候>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样性分析表明青海省茧蜂的均匀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也最高,但优势度指数最低;新疆地区的茧蜂的丰富度最低,多样性指数也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陕西省,甘肃省的茧蜂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各地多样性指标差距不大。2茧蜂科及蚜茧蜂科的属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北五省区茧蜂科Braconidae共有9亚科46属,它们分别是:反颚茧蜂亚科Alysiinae Stephens的反颚茧蜂属Alysia Latreille、缺肘反颚茧蜂属Aphaereta Foerster、开臂茧蜂属Asobara Foerster、巨穴反颚茧蜂属Aspilota Foerster、线痣反颚茧蜂属Dinotrema Foerster、光鞘反颚茧蜂属phaenocarpa Foerster、长痣反颚茧蜂属Tanycarpa Foerster;茧蜂亚科Braconinae Fabricius的阿蝇态茧蜂属Amyosoma Viereck、茧蜂属Bracon Fabricius、柔茧蜂属Habrobracon Ashmead;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 Nees von Esenbeck的革腹茧蜂属Ascogaster Wesmael、甲腹茧蜂属Chelonus Jurine、小甲腹茧蜂属Microchelonus Szepligeti、愈腹茧蜂属Phanerotoma Wesmael、合腹茧蜂属Phanerotomella Szepligeti;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 Forster的矛茧蜂属Doryctes、断脉茧蜂属Heterospilus Haliday、合沟茧蜂属Hypodoryctes Kokoujev、条背茧蜂属Rhaconotus Ruthe、柄腹茧蜂属Spathius Nees;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的蝽茧蜂属Aridelus Marshall、大颚茧蜂属Cosmophorus Ratzeburg、优茧蜂属Euphorus Nees、悬茧蜂属Meteorus Haliday、食甲茧蜂属Microctonus Wesmael、突眼茧蜂属Myiocephalus Marshall、毡腹茧蜂属Pygostolus Haliday、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 Westwood、汤氏茧蜂属Townesilitus Haeselbarth et Loan、赛茧蜂属Zele Curtis;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 Foerster的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 s. str.、盘绒茧蜂属Cotesia Cameron、荻茧蜂属Diolcogaster Ashmead、长颊茧蜂属Dolichogenidea Viereck、刻茧蜂属Glyptapanteles Ashmead、小腹茧蜂属Microgaster Latreille、侧沟茧蜂属Microplitis Foerster;蚁茧蜂亚科Neoneurinae Bengtsson的华蚁茧蜂属Sinoneoneurus He, Chen et van Achterberg;潜蝇茧蜂亚科Opiinae Cresson的闭口茧蜂属Biosteres Foerster、衡痣茧蜂属Eurytenes Foerster、潜蝇茧蜂属Opius Wesmael、胫脊茧蜂属Utetes Foerster、缘脊茧蜂属Fopius Wharton;内茧蜂亚科Rogadinae的脊茧蜂属Aleiodes Wesmael、横纹茧蜂属Clinocentrus Haliday、内茧蜂属Rogas Nees。蚜茧蜂科Aphidiidae Haliday共有8属分别是:蚜茧蜂属Aphidius Nees;少脉蚜茧蜂属Diaeretiella Stary;全脉蚜茧蜂属Ephedrus Haliday;基突蚜茧蜂属Fissicaudus Stary & Schlinger;孔蚜茧蜂属Fovephedrus Chen;长径蚜茧蜂属Lipolexis Foerster;平突蚜茧蜂属Lysiphlebia Stary & Schlinger;蚜外茧蜂属Praon Haliday

杨子祥[6](2006)在《五倍子蚜虫(Homoptera: Aphididae)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提出五倍子系某些蚜虫寄生在盐肤木属(Rhus)的盐肤木、红麸杨和青麸杨等的树叶上,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各种虫瘿的总称,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产品和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在医药、纺织、化工、食品、环保和农业等行业中用途广泛。能形成五倍子的蚜虫,通称倍蚜。倍蚜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蚜总科Aphididae,瘿绵蚜科Pemphigidae,五节根蚜亚科Fordinae,倍蚜族Melaphidini,分属5个属,14个种。综合应用数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性状演化的方向,探讨倍蚜间的亲缘关系,重建系统发育关系树,进而揭示倍蚜真实的演化历史。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识别、保护和利用五倍子资源,给倍蚜提供分类上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以为生物地理学、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材料。 本文采用4种技术手段:数值分类、支序分类、RAPD分子标记和EF1a、COⅡ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9种倍蚜进行研究,构建了倍蚜系统发育树,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倍蚜形态学和生态学研究基础,提出了倍蚜系统发育关系假说。早期的倍蚜首先在食性上分化为寄生于盐肤木的倍蚜和寄生于红麸杨、青麸杨的倍蚜,然后沿着各自的方向演化,前者演化成了圆角倍蚜属和倍蚜属,后者演化成了铁倍花蚜属、小铁枣蚜属和铁倍蚜属。 聚类分析的结果支持现在的分类系统中对属的划分,但在一些种的归属上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倍蚜的形态受环境影响变异较大,形态数据与分子数据存在着差异所引起的。综合比较这两类数据的结果,将铁倍蚜属的4个亚种调整为2个种和4个寄主专化型似乎较为合理。对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RAPD分析结果,种群间具有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这种分化尚停留在种群水平,造成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隔离。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倍蚜触角、后足、翅的形态和比例特征,第一寄主种类、虫瘿形状和着生位置等是倍蚜分类的主要特征。通过将主要性状特征对应到系统发育树上的方法,分析特征演化的路线和方向。其中虫瘿形状和着生位置的演化路线分别为:花状→角状→长枣状、球状;复叶总轴顶端→叶翅→小叶中脉和侧脉。虫瘿形状的演化趋势是向获得更大的虫瘿空间,容纳更多的蚜虫个体,产生更厚的虫瘿外壁的方向进行;着生位置是向着生更多的虫瘿,着生部位的连接更为紧密,更有利于从寄主植物吸取营养物质的方向进行。这样的演化方式是倍蚜长期以来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也是倍蚜数千万年来保持种群繁盛的原因之一。

冯磊,黄晓磊,乔格侠[7](2004)在《福建省蚜虫类昆虫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 ,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生方式和寄生部位等角度探讨了福建省蚜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福建省蚜虫已知 9科 80属 16 4种 ,东洋区种类占明显优势 ;寄主植物种类繁多 ,涉及6 0科 15 8属 ;寄生方式为 3种 ,不形成虫瘿、形成虫瘿和形成伪虫瘿 ;寄生部位多样化 ,以叶片、茎、嫩尖、嫩枝为主要寄生部位。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福建省蚜虫类物种多样性特点 ,很好的反映了蚜虫和其寄主植物的密切关系。

黄晓磊,冯磊,乔格侠[8](2004)在《台湾与大陆蚜虫区系的相似性分析和历史渊源》文中认为文章以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 31省的蚜虫区系组成进行了相似性量化比较 ,结果显示古北界省份和东洋界省份明显聚于不同分支中 ;西藏单独成为一支 ;台湾与福建首先聚合在一起再与四川、浙江聚合 ,然后才与华南区其它省份相聚 ,这表明台湾和福建的蚜虫区系关系最近 ,而与华南区各省的关系较远。通过对台湾和福建省蚜虫区系进一步比较 ,发现两者在属级阶元上有很高的相似性 ,而在种级水平保留了各自的独特性 ,可见台湾和福建的蚜虫区系有密切的历史渊源。

郭一妹[9](2004)在《北京地区观赏植物蚜虫鉴别及药剂对棉蚜与绣线菊蚜毒力测定》文中研究表明蚜虫是农林业上一类重要的害虫,能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蚜虫的危害常引起植物营养恶化,植物畸形生长。其中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桃蚜(Myzus persicae)等数十种蚜虫可造成严重危害,并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植被类型丰富,生态环境复杂,在动物地理区划方面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带北缘,因此本地区蚜虫种类十分丰富,区系组成成分相当独特。 随着城市绿化的加速,为害观赏植物的有害蚜虫数量正逐年增加,蚜虫对于这些植物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容。 关于北京蚜虫的研究,除1949年朱弘复整理过简单的名录外,张广学和钟铁森从1979年开始有过零星报道,直到目前尚未有一本关于北京观赏植物蚜虫的专着。 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多种高毒杀蚜农药相继被限制登记使用。 鉴于此,本论文做以下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采自北京各地区植物上的蚜虫进行了显微鉴定。首次系统全面记述了北京地区观赏植物上的蚜虫种类,共计9科64属148种,列出了蚜虫种类与寄主植物的系统检索表。对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树木上的蚜虫提供了从寄主植物与系统学两方面进行鉴定的田间检索表,从而使使用者在田间可以直接将所采蚜虫鉴定到种。 对危害严重、能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棉蚜和绣线菊蚜做了室内药剂杀蚜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的药效均高于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蚜药剂。且这三种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力较小,残效期长,适用于防治观赏植物害虫,可供植保工作者选择使用。

姜立云[10](2004)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蚜虫类是较大的一类寄生性昆虫,隶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胸喙亚目。世界已知4400余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除倍蚜类外,大多数蚜虫是农林生产上的害虫,少数为重要的农林大害虫,对粮食作物、棉花、蔬菜、油料作物、果树、林木、中草药以及牧草等造成一定危害。其中,棉蚜、桃蚜、麦类蚜虫等数十种常造成严重为害,并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另外,如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麦双尾蚜等为世界性大害虫,是重要的检疫对象。因此,蚜虫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分,也是农林业生产中一类重要害虫,开展蚜虫类的基础研究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必需,更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位于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的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地域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27%。其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分别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山地约占全部面积的48.6%,东南部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全地区贯穿五条河流,植被类型丰富,北部有草原和沙化的植物类型及典型的高山植被,中部、南部及西部是典型的农田景观,东部是向海洋延伸的农田和沿海植物类型。与此相适应,生态环境也相当复杂。加之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风沙盛行,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寒暑适中,冬季严寒少雪。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带北缘,没有明显的地理阻隔,古北界和东洋界的成分在此相互交流渗透,从而形成该地区比较复杂的蚜虫区系和十分丰富的蚜虫资源,区系组成成分相当独特,其东北部是一些典型的古北界物种保存及形成中心,已知蚜虫种类占全国已知种类的1/4。 随着土壤的大面积沙化,该区北部地区的植被已发生明显改变,生态条件恶化,使得整个地区明显受这种恶化的生态环境影响,近年春季多次爆发的“沙尘爆”及严重的干旱便是一些突出的例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首都北京迅速的大都市化、工业化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在这样的条件下,本地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害虫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如近期锈色粒肩天牛危害北京市树国槐及绿化树杨柳等、一些新纪录的或已经绝迹的害虫出现在京城。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从研究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河北、天津)的昆虫物种多样性和历史演变规律这些基础工作做起。 本文记述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蚜虫类共计13科106属251种,是首次对该地区蚜虫类的系统详尽报道;其中包括1中国新纪录属,3中国新纪录种。本文编写中利用GIS技术强大的制图功能,制作了各类群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分布图,并详细分析了区系特点;从种类组成、特有物种多样性、寄主植物多样性等角度,系统研究了本地区的蚜虫物种多样性;探讨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的分布格局和动物地理区划。提供了科、属及种检索表,种上阶元提供了主要鉴别特征,种级分类单元提供了主要文献引证和异名、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生物学资料。分类单元下方的引证基本遵循如下原则:(l)各分类单元的原始出处尽可能引出;(2)除世界广布种外,均提供了所有异名;(3)凡记载河北、北京、天津的文献均列出;(4)国内外有关类群的综合性评述均列出。

二、中国蚜科萎管蚜属一新亚属及一新种(同翅目:蚜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蚜科萎管蚜属一新亚属及一新种(同翅目:蚜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全脉蚜茧蜂族和蚜外茧蜂族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部分 总论
    1 历史研究回顾
        1.1 蚜茧蜂亚科分类沿革和分类系统
        1.2 我国分类研究概况
    2 形态特征
        2.1 头部(head)
        2.2 胸部(mesosoma)
        2.3 翅(wings)
        2.4 足(legs)
        2.5 腹部(metasoma)
    3 生物学特性和寄主关系
    4 地理分布
    5 研究材料和方法
        5.1 标本来源
        5.2 标本采集
        5.3 标本制作与保存
        5.4 标本观察与特征图拍摄
        5.5 种类记述
第二部分 各论
    一 中国蚜茧蜂亚科分族、分属检索表
    二 分类
        (一) 全脉蚜茧蜂族Ephedrini Mackauer,1961
        1 全脉蚜茧蜂属Ephedrus Haliday, 1833
        1.1 全脉蚜茧蜂亚属Ephedrus (Ephedrus) Haliday,1833
        (1) 粗角全脉蚜茧蜂,新种Ephedrus (Ephedrus) antennalis Tian et Chen,sp.nov.
        (2) 小室全脉蚜茧蜂,新种Ephedrus (Ephedrus) areolaris Tian et Chen,sp. nov.
        (3)陈氏全脉财重蜂(五/?A?/rHs)dwii‘ShirfChen,2001
        (4)橘全脉财苴蜂2001
        (5)褐全脉蚜茧蜂,新种eEphedrus(Ephedrus)fumeus Tian et Chen,sp.nov.
        (6)江苏全脉财茧蜂 Ephedrus(Ephedrus)jiangsuense Chen,2001
        (7)强臂蚜茧蜂 Ephedrus(Ephedrus) lacertosus(Haliday,1833)
        (8)黍蚜茧蜂 Ephedrus(Ephedrus) nacheri Quilis,1934
        (9)莲蚜茧蜂 Ephedrus (Ephedrus) nelumbtts Dong et Wang,1996
        (10)黑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Gautier,Boimamour et Gaumont,1929
        (11)东方全脉蚜茧蜂母Ephedrus(Ephedrus) orientalis stary et schlingr,1967
        (12)麦蚜茧蜂 Ephedmis (Ephedrus)plagiatof (Nees,1811)
        (13)方柄全脉蚜茧蜂 Ephedrus(Ephedrus)quadratumShi,2001
        (14)钝鞘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robusus Liu, 1968
        (15)长鞘全脉蚜茧蜂Ephedrus(Ephedrus)tanycoleosus Chen,2001
        (16)毛长管全脉蚜茧蜂 Ephedrus(Ephedrus)trichosiphoniellae Takada, 1968
        1.2 孔蚜茧蜂亚属Ephedrus(Fovephedrus)Chen,1986
        (17)长痣蚜茧蜂Ephedrus(Fovephedrus)longistigmus(G?rdenfors, 1986)
        (18)桃蚜茧蜂Ephedrus(Fovephedrus)persicae(Froggatt,1904)
        (19)辐脊蚜茧蜂 Ephedrus (Fovephedrus) radiatus (Chen,1986)
        (20)皱蚜茧蜂Ephedrus(Fovephedrus)rugosus(Chen,1986)
        (21)横脊蚜茧蜂Ephedrus(Fovephedrus)transversus(Chen, 1986)
        2 弓外茧蜂属Toxares Haliday,1839
        (22)前叉弓蚜茧蜂,新种Toxares furcatus Tian et Chen,sp.nov.
        (23)皱弓蚜茧蜂,新种Toxares rugosus Tian et Chen,sp.nov.
        (24)史氏弓蚜茧蜂Toxares shigai Takada,1965
        (二)蚜外茧蜂族 Praini Mackauer,1961
        3 网脊蚜外茧蜂属Areopraon Mackauer, 1959 (中国新记录)
        (25)祝氏网脊蚜外茧蜂,新种Areopraon chui Tian et Chen, sp. nov.
        4 柄痣蚜外茧蜂属,新属Astigmapraon Tian et Chen, gen. nov.
        (26)何氏柄痣蚜外茧蜂,新种Astigmpraon hei Tian et Chen, sp. nov.
        5 蚜外茧蜂属Praon Haliday, 1833
        (27)排遗蚜外茧蜂Praon abjectum(Haliday, 1833)
        (28)苦艾蚜外茧蜂Praon absinthii Bignell,1894
        (29)小痣蚜外茧蜂,新种Praon acarostigma Tian et Chen,sp. nov.
        (30)反鞘蚜外茧蜂,新种Praon anocaudatum Tian Chen,sp. nov.
        (31)蒿蚜外茧蜂Praon artemisaphis Smith, 1944 (中国新记录)
        (32)保定蚜外茧蜂Praon baodingense (Ji et Zhang, 1992)
        (33 )须蚜外茧蜂Praon barbatum Mackauer,1967
        (34)短角蚜外茧蜂Praon brachycerum(Ji et Zhang, 1992)
        (35)阔腿蚜外茧蜂,新种Praon brevifemorale Tian et van Achterberg,sp.nov.
        (36)短径蚜外茧蜂,新种Praon breviradiale Tian et Chen, sp. nov.
        (37)背侧蚜外茧蜂Praon dorsale (Haliday, 1833)
        (38)成熟蚜外茧蜂Praon exsoletum(Nees,1811)
        (39)黄蚜外茧蜂Praon flavinode(Haliday, 1833)
        (40)叉脊蚜外茧蜂,新种Praon furcatus Tian et van Achterberg,sp.nov.
        (41)法蚜外茧蜂 Praon gallicum Stary,1971
        (42)湖北蚜外茧蜂Praon hubeiense Chen et Shi, 1999
        (43)狭痣蚜外茧蜂,新种Praon leptostigma Tian et Chen,sp.nov.
        (44)长径蚜外茧蜂,新种Praon longiradiale Tian et Chen,sp.nov.
        (45)毁灭蚜外茧蜂Praon necans Mackauer,1959
        (46)黑蚜外茧蜂,新种Praon nigrum Tian et Chen,sp.nov.
        (47)东方蚜外茧蜂Praon orientale Stary et Schlinger,1967
        (48)近光滑蚜外茧蜂,新种Praon paraglabrum Tian et Chen,sp.nov.
        (49)横脊蚜外茧蜂 Praon pequodorum Viereck,1918
        (50)豆长管蚜外茧蜂Praon pisiaphis Chou et Xiang,1982
        (51)杏蚜外茧蜂Praon prunaphis Chou et Xiang,1982
        (52)缢管蚜外茧蜂Praon rhopalosiphum Takada,1978
        (53)翼蚜外茧蜂Praon volucre(Haliday,1833)
        (54)新疆蚜外茧蜂,新种Praon xinjiangense Tian et Chen,sp.nov.
        6 近蚜外茧蜂属,新记录 Pseudopraon Stary,1975
        (55)何氏近蚜外茧蜂,新种 Pseudopraon hei Tian et Chen,sp.nov.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件
图版
附录Ⅰ
附录Ⅱ

(2)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青檀概述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利用价值
        1.1.3 地理分布与生境
    1.2 蚜虫类及青檀绵叶蚜研究现状
        1.2.1 蚜虫概述
        1.2.1.1 蚜虫分类学
        1.2.1.2 蚜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1.2.1.3 蚜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1.2.1.4 蚜虫行为学研究
        1.2.2 斑蚜科研究概况
        1.2.2.1 斑蚜科的组成
        1.2.2.2 斑蚜科的地理分布
        1.2.2.3 斑蚜科寄主植物多样性
        1.2.3 绵叶蚜属研究概况
        1.2.4 青檀绵叶蚜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青檀绵叶蚜分布与为害及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2.1.1 分布与为害
        2.1.2 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2.1.2.1 环境数据
        2.1.2.2 研究方法
    2.2 青檀绵叶蚜形态特征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虫来源
        2.2.3 观察方法
    2.3 青檀绵叶蚜生物学
        2.3.1 生活史
        2.3.2 主要习性
        2.3.2.1 食性及寄主范围
        2.3.2.2 耐饥性
        2.3.2.3 其他习性
    2.4 青檀绵叶蚜的生态学特性
        2.4.1 有效积温
        2.4.2 温度对体型大小的影响
        2.4.3 在寄主上的分布规律
        2.4.4 种群动态
        2.4.5 天敌调查
        2.4.6 黄板试验
    2.5 青檀绵叶蚜的化学防治
        2.5.1 室内毒力测定
        2.5.2 林间药效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檀绵叶蚜分布与为害及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3.1.1 分布与为害
        3.1.2 潜在地理分布
        3.1.2.1 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于环境变量的关系
        3.1.2.2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3.2 青檀绵叶蚜的形态特征
        3.2.1 卵
        3.2.2 若蚜
        3.2.3 成蚜
    3.3 青檀绵叶蚜的生物学
        3.3.1 生活史
        3.3.2 生活习性和行为
        3.3.2.1 食性
        3.3.2.2 耐饥性
        3.3.2.3 其他习性
    3.4 青檀绵叶蚜的生态学
        3.4.1 有效积温
        3.4.2 温度对体型大小的影响
        3.4.3 在寄主上的分布规律
        3.4.4 种群动态
        3.4.5 天敌种类
        3.4.6 黄板诱集
    3.5 青檀绵叶蚜化学防治
        3.5.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5.2 林间药效试验
4 讨论
    4.1 青檀绵叶蚜的为害与分布及潜在地理分布
        4.1.1 分布与为害
        4.1.2 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4.1.3 Maxent小容量样本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4.1.4 模型预测准确度评价指标
    4.2 青檀绵叶蚜生物学
    4.3 青檀绵叶蚜生态学
        4.3.1 温度的影响
        4.3.2 空间分布规律
        4.3.3 种群动态
    4.4 青檀绵叶蚜综合防治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五倍子蚜一新种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五倍子蚜概述
    1.2 形态分类及分子鉴定
        1.2.1 形态分类
        1.2.2 分子鉴定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形态特征观察
        2.2.2.1 分类特征的选取
        2.2.2.2 玻片标本的制作
        2.2.2.3 形态特征的观察及描述
        2.2.3 分子鉴定
        2.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2.2.3.2 PCR扩增及检测
        2.2.3.3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2.2.3.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
        3.1.1 新种蚜虫的形态描述
        3.1.2 鉴别特征
    3.2 分子鉴定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
        3.2.2 DNA序列分析
        3.2.2.1 碱基的组成
        3.2.2.2 同源性分析
        3.2.3 系统发育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形态特征
        4.1.1 玻片标本的制备
        4.1.2 鉴定新种的形态学特征
    4.2 分子鉴定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DNA序列的分析
    4.3 新种分类地位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资源的初步调查与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总论
    2.1 蚜小蜂科形态特征
    2.2 蚜小蜂科生物学特性
    2.3 新疆地理特征、昆虫天敌及蚜小蜂研究概况
        2.3.1 新疆地理概况
        2.3.2 新疆昆虫天敌及蚜小蜂研究概况
    2.4 西藏地理特征、昆虫天敌及蚜小蜂研究概况
        2.4.1 西藏地理概况
        2.4.2 西藏昆虫天敌及蚜小蜂研究概况
    2.5 研究方法
        2.5.1 标本采集
        2.5.1.1 寄主饲养
        2.5.1.2 扫网采集
        2.5.2 玻片标本制作
        2.5.3 显微摄影
        2.5.4 形态描述
3 分类记述
    3.1 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科已知属种及分属检索表
    3.2 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已知属种分类描述
        3.2.1 蚜小蜂属 Aphelinus Dalman
        3.2.1.1 Aphelinus sp.(1)
        3.2.1.2 Aphelinus sp.(2)
        3.2.2 黄蚜小蜂属 Aphytis Howard
        3.2.2.1 桑盾蚧黄蚜小蜂 Aphytis proclia Walker
        3.2.3 短索蚜小蜂属 Archenomus Howard
        3.2.3.1 双色短索蚜小蜂 Archenomus bicolor Howard
        3.2.3.2 东方短索蚜小蜂 Archenomus orientalis Silvestri
        3.2.3.3 Archenomus sp
        3.2.4 花角蚜小蜂属 Azotus Howard
        3.2.4.1 长蚧花角蚜小蜂 Azotus chionaspidis Howard
        3.2.5 异角蚜小蜂属 Coccobius Ratzeburg
        3.2.5.1 Coccobius testaceus Masi
        3.2.5.2 Coccobius sp
        3.2.6 类食蚧蚜小蜂属 Coccophagoides Girault
        3.2.6.1 Coccophagoides moeris Walker
        3.2.7 恩蚜小蜂属 Encarsia Foerster
        3.2.7.1 桑盾蚧恩蚜小蜂 Encarsia berlesei Howard
        3.2.7.2 丽恩蚜小蜂 Encarsia formosa Gahan
        3.2.7.3 Encarsia sp
        3.2.8 桨角蚜小蜂属 Eretmocerus Haldeman
        3.2.8.1 Eretmocerus sp
        3.2.9 花翅蚜小蜂属 Marietta Motschulsky
        3.2.9.1 Marietta ghesquieri Yasnosh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调查及属的分类(昆虫纲:膜翅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总论
    2.1 分类历史与分类沿革
        2.1.1 茧蜂科的分类历史与分类沿革
        2.1.2 蚜茧蜂科的分类历史与分类沿革
    2.2 形态特征
        2.2.1 头部
        2.2.2 胸部
        2.2.3 翅
        2.2.4 足
        2.2.5 腹部
    2.3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2.3.1 寄主类型
        2.3.2 寄生现象
        2.3.3 主要寄主
    2.4 系统发生关系
    2.5 研究利用前景
    2.6 中国西北地区茧蜂科的研究概况
    2.7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7.1 标本来源
        2.7.2 标本的采集
        2.7.3 标本的制作
        2.7.4 标本的观察和绘图
        2.7.5 形态特征描述规格
3 中国西北地区茧蜂的地理分布及区系成分分析
    3.1 中国西北五省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2 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科及蚜茧蜂蜂科的分布类型与特征分析
        3.2.1 不同地理区系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的分布情况
        3.2.2 不同生境中国茧蜂资源的分布情况
        3.2.3 不同海拔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的分布情况
        3.2.4 不同气候类型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分布情况
        3.2.5 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科及蚜茧蜂科的分布情况及生物多样性
4 分类记述
    4.1 蚜茧蜂科 Aphidiidae Haliday
        蚜茧蜂属 Aphidius Nees
        少脉蚜茧蜂属 Diaeretiella Stary
        全脉蚜茧蜂属 Ephedrus Haliday
        基突蚜茧蜂属Fissicaudus Stary & Schlinger
        孔蚜茧蜂属 Fovephedrus Chen
        长径蚜茧蜂属 Lipolexis Foerster
        平突蚜茧蜂属Lysiphlebia Stary & Schlinger
        蚜外茧蜂属Praon Haliday
    4.2 茧蜂科Braconidae
        反颚茧蜂亚科Alysiinae Stephens
        反颚茧蜂属Alysia Latreille
        缺肘反颚茧蜂属Aphaereta Foerster
        开臂反颚茧蜂属Asobara Foerster
        巨穴反颚茧蜂属Aspilota Foerster
        线痣反颚茧蜂属Dinotrema Foerster
        光鞘反颚茧蜂属phaenocarpa Foerster
        长痣反颚茧蜂属Tanycarpa Foerster
        茧蜂亚科Braconinae Fabricius
        阿蝇态茧蜂属Amyosoma Viereck
        茧蜂属Bracon Fabricius
        柔茧蜂属Habrobracon Ashmead
        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 Nees von Esenbeck
        革腹茧蜂属Ascogaster Wesmael
        甲腹茧蜂属 Chelonus Jurine
        小甲腹茧蜂属Microchelonus Szepligeti
        愈腹茧蜂属Phanerotoma Wesmael
        合腹茧蜂属Phanerotomella Szepligeti
        矛茧蜂亚科 Doryctinae Forster
        矛茧蜂属 Doryctes Haliday
        断脉茧蜂属 Heterospilus Haliday
        合沟茧蜂属 Hypodoryctes Kokoujev
        条背茧蜂属Rhaconotus Ruthe
        柄腹茧蜂属Spathius Nees
        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 Foerster
        蝽茧蜂属Aridelus Marshall
        大颚茧蜂属Cosmophorus Ratzeburg
        优茧蜂属Euphorus Nees
        悬茧蜂属Meteorus Haliday
        食甲茧蜂属Microctonus Wesmael
        突眼茧蜂属Myiocephalus Marshall
        毡腹茧蜂属Pygostolus Haliday
        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 Westwood
        汤氏茧蜂属Townesilitus Haeselbarth et Loan
        赛茧蜂属Zele Curtis
        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 Foerster
        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 s. str
        盘绒茧蜂属 Cotesia Cameron
        荻茧蜂属 Diolcogaster Ashmead
        长颊茧蜂属 Dolichogenidea Viereck
        刻茧蜂属 Glyptapanteles Ashmead
        小腹茧蜂属 Microgaster Latreille
        侧沟茧蜂属 Microplitis Foerster
        蚁茧蜂亚科 Neoneurinae Bengtsson
        华蚁茧蜂属Sinoneoneurus He, Chen et van Achterberg
        潜蝇茧蜂亚科Opiinae Cresson
        闭口茧蜂属Biosteres Foerster
        衡痣茧蜂属Eurytenes Foerster
        潜蝇茧蜂属Opius Wesmael
        胫脊茧蜂属Utetes Foerster
        缘脊茧蜂属Fopius Wharton
        内茧蜂亚科 Rogadinae Foerster
        脊茧蜂属 Aleiodes Wesmael
        横纹茧蜂属Clinocentrus Haliday
        内茧蜂属Rogas Nees
参考文献
致谢

(6)五倍子蚜虫(Homoptera: Aphididae)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五倍子和五倍子蚜虫概述
        1.2.1 五倍子和五倍子蚜虫的种类
        1.2.2 倍蚜的寄主
        1.2.3 倍蚜的分布
        1.2.4 倍蚜的生活周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我国古代对五倍子的观察与认识
        1.3.2 我国现代对五倍子和倍蚜的研究
        1.3.3 国外五倍子研究概况
        1.3.4 倍蚜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第二章 昆虫系统发育的研究方法
    2.1 数值分类方法
    2.2 支序分类方法
    2.3 分子系统学方法
        2.3.1 RAPD方法
        2.3.2 DNA序列分析
    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2.4.1 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2.4.2 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2.4.3 距离法(Distance Methods)
    2.5 系统发育树的可靠性检验
第三章 倍蚜的数值分类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样品的选择
        3.1.2 材料来源
        3.1.3 仪器和试剂
        3.1.4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3.1.5 分类特征选取
        3.1.6 特征的测量和观察
    3.2 数据的处理
        3.2.1 数据矩阵的获得
        3.2.2 数据的标准化
        3.2.3 欧氏距离的计算
        3.2.4 相关系数的计算
        3.2.5 聚类分析
        3.2.6 主成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量度特征分析
        3.3.2 比例特征
        3.3.3 性状转化为数值的特征
        3.3.4 基于欧氏距离的系统发育分析
        3.3.5 基于相关系数的系统发育分析
        3.3.6 主成分分析
    3.4 结论和讨论
        3.4.1 数值分类对传统分类的提示和补充
        3.4.2 数值分类的参数和聚类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倍蚜的支序分类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特征的定义
        4.1.3 分类特征选取
        4.1.4 特征的测量和观察
    4.2 数据的处理
        4.2.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2.2 行为学、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树的对应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于支序分类数据构建的倍蚜UPGMA系统发育树
        4.3.2 基于支序分类数据构建的倍蚜MP、NJ系统发育树
        4.3.3 倍蚜主要特征与系统发育树的对应
    4.4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倍蚜系统发育和角倍蚜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来源
        5.1.2 仪器和试剂
        5.1.3 倍蚜基因组DNA的提取
        5.1.4 PCR扩增
        5.1.5 产物检测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5.2.2 倍蚜种间RAPD扩增结果
        5.2.3 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扩增结果
        5.2.4 基于RAPD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
        5.2.5 角倍蚜地理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5.2.6 倍蚜不同分类阶元之间的遗传距离
    5.3 结论和讨论
        5.3.1 倍蚜形态学分类与RAPD结果的比较
        5.3.2 角倍蚜种群分化的原因
        5.3.3 RAPD技术在倍蚜研究中的价值
第六章 基于EF1α和线粒体COⅡ基因的倍蚜系统发育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来源
        6.1.2 仪器和试剂
        6.1.3 基因组DNA提取
        6.1.4 PCR扩增
        6.1.5 DNA测序
        6.1.6 序列的拼接和比对
        6.1.7 数据分析和系统发育关系树重建
        6.1.8 行为学、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树的对应
    6.2 结果与分析
        6.2.1 PCR扩增结果
        6.2.2 序列特征
        6.2.3 基于EF1α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6.2.4 基于COⅡ线粒体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6.2.5 基于EF1α、COⅡ基因联合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6.2.6 倍蚜行为学、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树的对应
    6.3 结论和讨论
        6.3.1 倍蚜的分类系统评述
        6.3.2 倍蚜和寄主植物的关系
        6.3.3 铁倍蚜属4个亚种分类地位的讨论
        6.3.4 倍蚜的生活方式及其成因
第七章 倍蚜的系统发育假说
    7.1 虫瘿的形成和演化路线
        7.1.1 倍蚜虫瘿的演化路线
        7.1.2 倍蚜虫瘿演化路线分析
    7.2 倍蚜的系统发育假说
        7.2.1 假说的提出
        7.2.2 假说的证据和分析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8.1 倍蚜种群繁盛的原因
    8.2 倍蚜研究中的形态数据和分子数据比较
    8.3 系统发育重建方法评述
参考文献
图版
    1、几种常见的五倍子
    2、角倍蚜接种后虫瘿长大的过程
致谢
附录
    1、论文中的缩写词表
    2、导师简介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福建省蚜虫类昆虫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研究鉴定
    1.2 研究方法
        1.2.1 蚜虫物种的统计
        1.2.2 寄主植物
        1.2.3 寄生部位
2 结果
    2.1 蚜虫种类的多样性
    2.2 蚜虫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2.3 蚜虫寄生方式和寄生部位的多样性
    2.4 蚜虫特有性与寄主植物
3 讨论
    3.1 蚜虫的多样性
        3.1.1 蚜虫多样性和寄主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3.1.2 蚜虫特有性分析
4 蚜虫的多样性物种研究

(8)台湾与大陆蚜虫区系的相似性分析和历史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属数和蚜虫物种的统计
        1.2.2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类分析
    2.2 台湾省和福建省蚜虫区系对比
        2.2.1 台湾省和福建省蚜虫区系概况
        2.2.2 台湾省和福建省蚜虫区系组成的相似性
        2.2.3 台湾省和福建省蚜虫区系的特异性
        2.2.4 台湾省蚜虫区系的历史渊源

(9)北京地区观赏植物蚜虫鉴别及药剂对棉蚜与绣线菊蚜毒力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蚜虫研究概况
        1.1.1 蚜虫的为害及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1.1.2 蚜虫的化学防治
    1.2 蚜虫的分类
        1.2.1 蚜虫的分类地位
        1.2.2 蚜虫形态分类特征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3.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2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
    2.1 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
    2.2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试验
3 北京观赏植物蚜虫种类及检索表
    3.1 北京几种常见树木蚜虫田间检索表
        3.1.1 北京杨树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1.2 北京柳树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1.3 北京榆树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1.4 北京梨树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1.5 北京桃树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1.6 北京樱桃类蚜虫田间检索表
    3.2 北京观赏植物蚜虫种类列表
    3.3 北京观赏植物蚜虫种类记述及系统检索表
        (一) 球蚜科 Adelgidae
        (二) 根瘤蚜科 Phylloxeridae
        (三) 瘿绵蚜科 Pemphigidae
        (四) 平翅绵蚜科 Phleoomyzidae
        (五) 群蚜科 Thelaxidae
        (六) 大蚜科 Lachnidae
        (七) 斑蚜科 Callaphididae
        (八) 毛蚜科 Chaitophoridae
        (九) 蚜科 Aphididae
4 化学药剂对蚜虫的毒力测定试验
    4.1 几种化学药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毒力试验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结论与建议
    4.2 几种药剂对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的毒力试验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结论与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
致谢

(10)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一、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概况
    二、 蚜虫分类地位及分类系统
        (一) 分类地位
        (二) 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三) 本文采用的分类系统简介
    三、 蚜虫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比较形态学
        (一) 经济价值
        (二) 生物学特性
        (三) 外部形态
    四、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
        (一) 类群多样性
        (二) 物种多样性
        (三) 寄主植物多样性
    五、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地理分布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布格局分析
        (三)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动物地理区划
    六、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 材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各论 蚜虫类分科检索表
    Ⅰ 、 球蚜总科Adelgoidea
        一、 球蚜科Adelgidae
        二、 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Ⅱ 、 蚜总科Aphidoidea
        三、 瘿绵蚜科Pemphigidae
        (一) 绵蚜亚科Eriosomatinae
        (二) 五节根蚜亚科Fordinae
        (三) 瘿绵蚜亚科Pemphiginae
        四、 纩蚜科Mindaridae
        五、 扁蚜科Hormaphididae
        六、 平翅绵蚜科Phloeomyzidae
        七、 群蚜科Thelaxidae
        八、 毛管蚜科Greenideidae
        九、 短痣蚜科Anoeciidae
        十、 大蚜科Lachnidae
        (四) 长足大蚜亚科Cinarinae
        (五) 大蚜亚科Lachninae
        十一、 斑蚜科Callaphididae
        (六) 粗腿蚜亚科Macropodaphidinae
        (七) 角斑蚜亚科Myzocallidinae
        (八) 叶蚜亚科Phyllaphidinae
        (九) 跳蚜亚科Saltusaphidinae
        十二、 毛蚜科Chaitophoridae
        (十) 五节毛蚜亚科Atheroidinae
        (十一) 毛蚜亚科Chaitophorinae
        十三、 蚜科Aphididae
        (十二) 粉毛蚜亚科Pterocommatinae
        (十三) 蚜亚科Aphidinae
        (十四) 长管蚜亚科Macrosiphinae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

四、中国蚜科萎管蚜属一新亚属及一新种(同翅目:蚜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全脉蚜茧蜂族和蚜外茧蜂族分类研究[D]. 田红伟. 浙江大学, 2017(01)
  • [2]青檀新害虫—青檀绵叶蚜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化学防治[D]. 李伟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3]五倍子蚜一新种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D]. 杨晋英. 山西大学, 2012(10)
  • [4]新疆、西藏部分地区蚜小蜂资源的初步调查与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D]. 孙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5]中国西北五省区茧蜂资源调查及属的分类(昆虫纲:膜翅目)[D]. 赵琼.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6]五倍子蚜虫(Homoptera: Aphididae)的系统发育研究[D]. 杨子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 [7]福建省蚜虫类昆虫多样性研究[J]. 冯磊,黄晓磊,乔格侠. 动物分类学报, 2004(04)
  • [8]台湾与大陆蚜虫区系的相似性分析和历史渊源[J]. 黄晓磊,冯磊,乔格侠. 动物分类学报, 2004(02)
  • [9]北京地区观赏植物蚜虫鉴别及药剂对棉蚜与绣线菊蚜毒力测定[D]. 郭一妹.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10]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姜立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中国蚜科一新亚属一新种(同翅目:蚜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