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溶液论文-张俊,许磊,陶然,虞琳,姚平

生物溶液论文-张俊,许磊,陶然,虞琳,姚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溶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多酚提取物,纳米银,催化性能,C.I.直接橙26

生物溶液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许磊,陶然,虞琳,姚平[1](2019)在《溶液pH对茶多酚纳米银生物制备及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茶多酚提取物通过生物还原制备纳米银粒子,并讨论溶液pH对茶多酚纳米银生物还原制备的影响。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茶多酚纳米银的SPR峰在412 nm处,提高溶液pH有利于提高茶多酚纳米银的产率。随着反应溶液pH的升高,茶多酚纳米银溶液的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平均粒径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测定茶多酚纳米银的催化性能,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C.I.直接橙26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催化还原降解实验。在不添加纳米银的条件下,硼氢化钠无法有效还原降解C.I.直接橙26;而在较高pH条件(pH=9.2)下制备的茶多酚纳米银粒子,由于平均粒径更小且产率更高,表现出更强的催化活性。反应27min后,C.I.直接橙26的降解率达到86%左右。(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11期)

唐宝玲,李盟,陈胜文,王利军[2](2019)在《生物炭负载零价纳米铁对溶液中的Cr~(6+)去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炭(biochar, BC)作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 nZVI)形成复合吸附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材料、初始溶液初始p H、不同初始浓度、去除剂的投加量对BC负载nZVI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BC的加入提高了nZVI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同时提升稳定性,对于水中Cr~(6+)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r~(6+)的初始浓度为15 mg/L,去除剂的投加量为2.5 g/L, pH=4的条件下,其去除率达到了98%;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最大吸附量为209.93 mg/g。(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晓晓,贾毅飞,段真真,何宗霖,杨世忠[3](2019)在《不同浓度大蒜素溶液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X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大蒜素(512,256,128,64,32,16,8,4,2,1μg/m L)处理对不同生长时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浓度与OD450值呈反比。512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强烈抑制作用;256,128,64,32,16,8,4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明显抑制作用;2,1μg/m L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微弱抑制作用。说明大蒜素浓度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菌生物被膜的主要因素,大蒜素浓度为512μg/m L时呈现明显的杀菌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4期)

张瑜[4](2019)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显化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以“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为例,从明确评价目标、设置评价任务、制订评价标准3个环节,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策略,凸显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9年09期)

陈森,张晴蕾,杨小虎,邓中山,刘静[5](2019)在《类生物计算:基于液态金属溶液体系的智能计算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经典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遭遇前所未有的理论挑战,发展变革性全新计算模式日趋迫切。柔性和溶液体系是自然界几乎所有生命的共同特征,这与现有的刚性人造智能机器截然不同。在各种可能方案中,具备优异柔性、变形性和多功能性的液态金属作为一大类新兴物质,蕴藏着诸多生物学行为。受此启发,本文尝试提出并构造一种无需编程的新型计算模式:类生物计算,并剖析其基本架构。(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杜铮[6](2019)在《生物炭对溶液中钾离子吸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选用小麦秸秆、小麦玉米混合秸秆作为原料,在350℃下限氧控温热解分别制成生物炭,将两种原生物炭经水洗释放钾素后得到的两种水洗生物炭作为吸附剂,采用吸附模拟实验,研究两种水洗生物炭对溶液中钾离子的吸附特性,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和扫描电镜技术(SEM)分析生物炭吸钾前后表面官能团和形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由红外光谱谱图和扫描电镜结果可知,生物炭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隙结构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其能通过物理和化学过程吸附钾离子。由吸附等温线可知,两种生物炭对钾离子的吸附量随平衡浓度增加而增加,呈现非线性过程,可用Frendlich方程对吸附曲线进行拟合,且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对钾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综上所述,生物炭具有良好的钾素吸附性能,在农田系统中可作为钾素淋溶控制材料。(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范金琪,侯本祥[7](2018)在《血液、血清和次氯酸钠溶液对生物陶瓷材料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血液、血清和25 g/L次氯酸钠溶液对ProRoot MTA和iRoot BP Plus的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ProRoot MTA和iRoot BP Plus两种材料固化时所接触的不同实验试剂将其随机分为4个大组,8个亚组(n=5),分别为:对照组(接触蒸馏水固化)、次氯酸钠组、血清组和血液组;首先测量两种材料在不同实验试剂作用下的固化时间,然后再测量其固化7 d后的抗压强度,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25 g/L次氯酸钠溶液作用下,可使iRoot BP Plus的固化时间显着缩短,抗压强度显着增加(P <0. 05);而在血液和血清的作用下,则可使两种材料的固化时间显着延长,抗压强度显着降低(P <0. 05);两种材料的固化时间相比,无论在何种试验条件下,均以ProRoot MTA的固化时间明显短于iRoot BP Plus(P <0. 05);两种材料的抗压强度相比,除在血清组作用下两者的抗压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外,其他3组中均以ProRoot MTA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iRoot BP Plus(P <0. 05)。结论:血液和血清的存在可使ProRoot MTA和iRoot BP Plus的固化时间延长,抗压强度降低,临床充填后应避免早期承受咬合力。(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王亚萍[8](2018)在《植酸溶液中钛合金表面涂层生物相容性及锌铜进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钛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弹性模量低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加工成形性,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外科植入物用较理想的功能结构材料。但是,作为外科植入材料,钛合金材料有生物活性差且不具有抗菌性两大缺点。通过微弧氧化表面改性,既可以保留钛合金原有的优良性能,又能有效提升其生物活性。电解质组成是影响氧化膜性能的主要因素。磷是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因而含磷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另外,锌和铜是骨头中的微量元素,它们不仅对骨生长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抗菌性,但它们的用量须严格控制,过量则引起副作用。本文应用仿生学原理,以环保型有机含磷物植酸作为基本电解质,添加含铜、锌物质,制备含磷、含锌以及铜锌共同掺杂的微弧氧化膜。研究了在仅含植酸溶液中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生物相容性,揭示了锌以及锌铜进入氧化膜的机制,清晰了涂层中锌含量对生物相容性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以植酸为基本溶液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的涂层,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在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合金表面的细胞活性、粘附、增殖和分化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在植酸溶液中制备的微弧氧化(MAO)样品可用作矫形应用的植入物。(2)采用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含EDTA-ZnNa2,KOH和植酸对Zn、P含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如下结论:①MAO涂层中的磷元素与锌元素以Zn3(PO4)2形式存在,磷主要通过扩散进入氧化膜中;②影响氧化膜中锌含量的主次顺序为:植酸浓度>KOH浓度>EDTA-ZnNa2浓度>处理时间。随植酸浓度增加,氧化膜中的锌含量增加。影响氧化膜中磷含量的主次顺序为:植酸浓度>KOH浓度>处理时间>EDTA-ZnNa2浓度;③植酸有助于氧化膜的形成;而KOH不利于氧化膜的形成。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或KOH浓度的减少,氧化膜中的锌含量增加;④锌含量在2.86-8.81wt.%范围内的微弧氧化样品无细胞毒性,满足用作生物材料要求。(3)利用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分析了Cu和Zn共同进入氧化膜的机理,得到以下结果:①铜主要以Cu或Cu2O的形式存在于氧化膜中,并随溶液中KOH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锌主要以Zn3(PO4)2形式存在氧化膜中,并与植酸的含量相关;②铜盐能抑制锌进入氧化膜中,表明锌和铜相互竞争进入氧化膜中。(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贝贝[9](2018)在《N-2-羟丙基-3-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生物多糖体系溶液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碱性多糖,也是自然界中含量第二多的生物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亲水性、抗菌性等性质,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环境保护、水处理、绿色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但是,其水难溶性限制了壳聚糖应用。本文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主要工作分为五部分: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溶液性质综述。介绍了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性质、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立项意义。2、N-2-羟丙基-3-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的制备及其流变性。将壳聚糖溶于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离子液体(AmimCl),以2,3-环氧丙基叁甲基氯化铵通过均相反应改性壳聚糖,制备了N-2-羟丙基-3-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考查了HTCC浓度和取代度(DS)、温度、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对HTCC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不同无机盐条件下HTCC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流变所测试结果表明HTCC溶液呈现剪切稀释性,为假塑性流体,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有弱凝胶性质。3、HTCC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流变性及其成膜性。考察了不同配比、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取代度的HTCC对混合溶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成膜溶液表现出剪切稀释性,且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体系。配比为10%的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成膜溶液,在动态流变特性下的稳定剪切和最低交叉频率处出现了最高的表观粘度,因为HTCC和CMC分子间存在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缠结。温度加剧了HTCC和CMC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热运动。高取代度的HTCC与CMC易于形成不同的缠绕,溶液的表观粘度明显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证明了两种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且配比为10%时,其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幅度最大。4、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N-2-羟丙基-3-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流变学性质的测定表明,不同质量比的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成膜溶液(FFSs)均表现出剪切稀释性行为和典型的假塑性。此外,还研究了温度、添加剂(甘油和聚乙烯醇)和pH指示剂(花青素)对膜形成溶液的影响。HTCC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流变特性和HTCC/羧甲基纤维素钠薄膜的理化性质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采用FTIR、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纯的HTCC薄膜、纯羧甲基纤维素钠薄膜和共混膜进行了表征。5、HTCC调控CaCO_3晶体。以气体扩散法调控CaCO_3在HTCC溶液中结晶,考察了HTCC浓度、Ca~(2+)和Mg~(2+)、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透射电镜,X-衍射线,傅里叶转换光谱和热重分析方法表征了碳酸钙粒子,结果显示HTCC与Ca ~(2+)之间存在着强静电引力,HTCC分子间以及分子内的作用力对CaCO_3晶体的外貌和聚晶型物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8-05-25)

张小玲,乔玉辉,李花粉[10](2018)在《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溶液体系中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在废水处理中针对不同重金属吸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物炭修复方案,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和500℃下热裂解得到2种生物炭,通过试验模拟研究生物炭在单组分溶液体系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500℃下得到的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更强;2)对于同种吸附材料,单组分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饱和吸附量的顺序均为:Ni ~(2+)<Zn~(2+)<Cd~(2+)<Pb~(2+)<Cu~(2+);3)但在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条件下,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炭吸附能力;同时Cu~(2+)和Pb~(2+)2种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竞争力更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生物溶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炭(biochar, BC)作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 nZVI)形成复合吸附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材料、初始溶液初始p H、不同初始浓度、去除剂的投加量对BC负载nZVI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BC的加入提高了nZVI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同时提升稳定性,对于水中Cr~(6+)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r~(6+)的初始浓度为15 mg/L,去除剂的投加量为2.5 g/L, pH=4的条件下,其去除率达到了98%;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最大吸附量为209.93 mg/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溶液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俊,许磊,陶然,虞琳,姚平.溶液pH对茶多酚纳米银生物制备及催化性能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9

[2].唐宝玲,李盟,陈胜文,王利军.生物炭负载零价纳米铁对溶液中的Cr~(6+)去除的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9

[3].吴晓晓,贾毅飞,段真真,何宗霖,杨世忠.不同浓度大蒜素溶液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4].张瑜.实施表现性评价,显化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以“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9

[5].陈森,张晴蕾,杨小虎,邓中山,刘静.类生物计算:基于液态金属溶液体系的智能计算模式[J].科学.2019

[6].杜铮.生物炭对溶液中钾离子吸附特性研究[J].吉林农业.2019

[7].范金琪,侯本祥.血液、血清和次氯酸钠溶液对生物陶瓷材料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

[8].王亚萍.植酸溶液中钛合金表面涂层生物相容性及锌铜进入机制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9].王贝贝.N-2-羟丙基-3-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生物多糖体系溶液的性质[D].齐鲁工业大学.2018

[10].张小玲,乔玉辉,李花粉.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溶液体系中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生物溶液论文-张俊,许磊,陶然,虞琳,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