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熄风通脉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卒中,熄风通络颗粒,经皮穴位电刺激,肢体功能
熄风通脉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邹云涛,张伦忠[1](2018)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接受穴位安慰刺激,试验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方法,持续2周。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TCM)、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观察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得到改善,Fugl-Meyer评分得到提高,MEP潜伏期及波幅得到改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患者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8年10期)
毛晓红[2](2017)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接受穴位安慰刺激,试验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方法,持续2周。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TCM)、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观察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得到改善,Fugl-Meyer评分得到提高,MEP潜伏期及波幅得到改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患者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7年20期)
赵少忠,康珊[3](2016)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年县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熄风通络颗粒组40例和联合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熄风通络颗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熄风通络颗粒组和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熄风通络颗粒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MEP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熄风通络颗粒组与联合组患者ME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MEP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邹云涛,张伦忠[4](2015)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波立维治疗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联合波立维治疗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按照病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及波立维进行治疗。连续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波立维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文霖[5](2010)在《熄风通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IL-10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枢神经细胞坏死和再灌注损伤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和偏瘫等严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脑缺血后继发的炎症与免疫反应是ACI神经元损伤、变性、凋亡的重要病理机制。新近研究表明,ACI触发的炎症反应不仅受促炎因子的影响,而且还与炎症负性调控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调节密切相关。ACI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熄风、化痰、通络法是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急性期主要方法,我科运用熄风通络汤治疗中风病十余年,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熄风通络颗粒,治疗急性期中风临床效果较好,但其作用机理还未完全诠释,仍缺少随机对照的疗效评估,其作用机理是否与其影响中风后的炎症反应有关,亟需深入展开探讨。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对ACI患者的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外周血中IL-10的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月期间,发病在72小时内,入住佛山中医院神经内科且被确诊为ACI的患者38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把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基础治疗+熄风通络颗粒)2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18例;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SFMA)等方法评价两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③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天血清IL-10含量,另选健康人组13例作参考值。结果:①ACI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L-10含量(2.2769±1.1668)均显着高于健康人组(1.5196±1.10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05);②治疗组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改善(3.1±1.3338)明显优于对照组(1.8889±1.182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0.01),治疗组治疗后14天的SFMA评分改善(12.75±8.3362)优于同期对照组(9.6667±5.8511),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1960>0.05)。③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血中IL-10含量(3.0529±2.1912)高于治疗前(2.3010±1.43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血中IL-10高于同期对照组(2.40241.0617),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2>0.05)。结论:负性炎症调节因子IL-10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上调,参与了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熄风通络颗粒能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本次小样本研究提示尚不能认为熄风通络颗粒可上调炎症负性调控因子IL-10,但发现熄风通络组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调。我们期望以后能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6-01)
刘晓林[6](2010)在《熄风通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sCD40L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疗效及外周血s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发病72小时内入住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并被确诊为风痰瘀阻型ACI的患者38例,根据入院时间的顺序编号,采用SPSS软件把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基础治疗+熄风通络颗粒)2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18例;另选健康人组13例,仅作参考值测定;②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由专人综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的临床疗效;③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两组A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④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d血sCD40L水平;⑤按Pullicino公式计算所有入选患者影像学(CT或MRI)脑梗死体积(CIV),并分析CIV与治疗前血sCD40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ACI患者sCD40L水平(8.0061±5.00198)n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组(1.5353±1.0005)ng/mL,二者差异有显着性(T=109.0,P=0.0000);②治疗前治疗组血清sCD40L水平(7.9999±3.6966)ng/ml与对照组(8.0130±6.2596)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966);在治疗后第7d时,治疗组sCD40L水平(6.4123±3.3168)ng/ml,低于对照组(7.4238±5.2296)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96,P=0.4764);③治疗前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67.2500±31.5593)与对照组(62.7778±20.52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14,P=0.6122);治疗后第14d时,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80.2500±27.7429)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74.1667±17.7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28,P=0.0000);④大梗死组sCD40水平(10.0960±2.2117)ng/ml明显高于中小梗死组(7.6143±5.2981)ng/ml,差异有显着性(P<0.01),中小梗死组(7.6143±5.2981)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353±1.0005)ng/ml,差异有显着性(P<0.01);⑤中重型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水平(8.0762±3.4356)ng/mL高于轻型患者(7.8712±7.3149)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5000,P=0.214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353±1.0005) ng/ml,差异有显着性(P<0.01);⑥脑梗死体积与BI指数成负相关(r=-0.582,p=0.000)。结论:①sCD40L是ACI脑缺血损伤的重要炎性致病因素之一,sCD40L的水平高低与ACI患者病情轻重、脑梗死灶体积大小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可能有助于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②熄风通络颗粒可改善ACI患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趋向;③熄风通络颗粒用于风痰瘀阻型ACI的治疗,其显着进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5-01)
王月[7](2008)在《熄风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阳亢风动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熄风通脉颗粒对中风病中经络(脑梗死)阳亢风动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疗效,对其作用的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熄风通脉颗粒试验组45例,脑血康片对照组15例。以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分析:试验组总显着进步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显着进步率为13.3396,总有效率66.66%,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分析:试验组愈显率为17.78%,总有效率为68.89%;对照组愈显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60.00%,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脑梗死)阳亢风动证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总的生活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较对照组亦无明显不良反应;熄风通脉颗粒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王英锋,张建军,茹凯,康玉君[8](200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熄风通脉颗粒剂中天麻甙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熄风通脉颗粒剂中天麻甙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甲醇直接超声提取 ,以甲醇 水 冰醋酸(2∶97∶1)为流动相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天麻甙含测线性范围 0 .42~ 1.6 8μg ,加样回收率为 98.3% ,RSD 3.12 %。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 ,空白无干扰 ,重现性好 ,可作为熄风通脉颗粒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0年05期)
熄风通脉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接受穴位安慰刺激,试验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方法,持续2周。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TCM)、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观察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得到改善,Fugl-Meyer评分得到提高,MEP潜伏期及波幅得到改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在患者中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熄风通脉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邹云涛,张伦忠.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
[2].毛晓红.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
[3].赵少忠,康珊.熄风通络颗粒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
[4].邹云涛,张伦忠.熄风通络颗粒联合波立维治疗风火上扰型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5].陈文霖.熄风通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IL-10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6].刘晓林.熄风通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sCD40L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王月.熄风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阳亢风动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8].王英锋,张建军,茹凯,康玉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熄风通脉颗粒剂中天麻甙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