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前馈补偿论文-朱奇先,王睿敏,董海鹰

预测前馈补偿论文-朱奇先,王睿敏,董海鹰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测前馈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扰动补偿,扩展状态观测器

预测前馈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朱奇先,王睿敏,董海鹰[1](2019)在《基于前馈补偿的钻机系统永磁电机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石油钻机系统的驱动设备时,针对快速响应和强鲁棒性的控制要求以及复杂工况下的外部扰动问题,提出了基于前馈补偿的石油钻机系统PMSM预测控制策略。在该方法中,对电机转速环采用以电机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预测控制,以实现PMSM的快速响应和提高鲁棒性,并引入扩展状态观测器进行扰动前馈补偿。仿真结果表明:与电机转速PI控制和动态矩阵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小,在负载干扰下转速波动小且能更快地恢复至稳定值。(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张勇[2](2016)在《基于前馈补偿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电流预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当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大功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日益成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已成为船舶推进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诸多优点而成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的重要配置。随着推进系统对推进电机控制性能要求的日益提升,传统矢量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基于PI的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模型预测控制(MPC)考虑了控制量对系统未来状态的影响,能够达到更优良的控制性能。尽管MPC已经在过程控制领域取得了普遍的成功应用,但是目前应用到PMSM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船舶推进PMSM的电流预测控制研究能够有效提高PMSM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因而,本文对MPC算法应用到PMSM电流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结构及数学模型,并在研究螺旋桨负载特性和船舶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矢量控制、坐标变换和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建立以船桨为负载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2.通过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利用电压解耦方法设计了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电流预测控制器;针对PMSM参数摄动和未建模动态的不确定性,设计了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扰动电压,通过电压前馈补偿抵消扰动电压,实现更精确的电流控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3.通过设计一种基于饱和函数的离散滑模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实现推进电机转速的调节和外界扰动的估计,进而实现了负载转矩电流前馈补偿,提高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抗风浪流扰动性能。本文提出的基于扰动电压前馈补偿和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电流控制的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船舶永磁推进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05-01)

杨欣宇,王崇,吴迪[3](2014)在《蜂群引导粗糙集前馈补偿动态博弈的交通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网络节点和实体不断增长,对交通智能预测和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方法采用智能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进行交通控制,在交通并行负载无规则增长下,系统输出不能有效跟踪参考轨线,导致负载调度和控制效果不好。结合智能蜂群仿生算法和粗糙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蜂群引导粗糙集前馈补偿动态博弈论的交通智能预测控制算法,建立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前馈补偿动态博弈数学模型,控制参数在动态博弈中实现自适应寻优,迭代修正预测值的不确定性,预测模型收敛到最优解,克服实体无规则增长导致预测控制品质不好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对交通网络进行预测控制,能适用于大规模并行交通网络调度与预测控制,提高控制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4年08期)

王振,张红军,刘长远,刘云松,薛美盛[4](2012)在《基于负荷前馈补偿的主汽温串级广义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火力发电厂某机组的主汽温控制主要采用手动控制或PID串级控制。主汽温过程工艺复杂,迟延现象严重,同时存在负荷变化、压力波动、给水温度和流量变化等多种扰动,导致主汽温剧烈波动难以控制。采用广义预测-PID(GPC-PID)串级控制,并加入负荷前馈补偿,实现了主汽温的先进控制。投运结果表明,基于负荷前馈补偿的主汽温广义预测控制运行平稳,控制效果良好,该算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自动化》期刊2012年06期)

张莹,刘桥云[5](2008)在《数控机床轮廓误差预测前馈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轴加工中心是一种可满足复杂轮廓零件加工的机床,为进一步提高其轮廓加工精度,预测前馈补偿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对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讨论,对误差补偿技术步骤、误差补偿的执行和预测前馈误差补偿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并在MVC510立式加工中心上做了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7%的直线度以及76%的垂直度误差得到补偿。(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08年05期)

张莹[6](2007)在《加工中心轮廓误差预测前馈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轴加工中心是一种可满足复杂轮廓零件加工的机床,为进一步提高其轮廓加工精度,预测前馈补偿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途径。论文以叁轴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建模和误差补偿为题,着重研究叁轴加工中心精度建模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这一理论的多轴数控机床误差检测、软件误差补偿理论和方法。论文简要介绍了研究数控误差补偿的意义,对数控机床的误差来源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误差防止办法做了分析,并介绍了常用误差补偿方法,重点介绍了预测前馈补偿法;说明了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基本定义及特性,并介绍了误差补偿的基本步骤;运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加工中心进行了误差综合建模;采用几何法对几何误差进行了检定,并设计了实验方案,介绍了测量仪器和测量原理;最后在MCV510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轮廓误差补偿实验,对工件进行了切削加工,并对加工误差进行在机检测;对在机检测中的机床几何运动误差进行了分离,并分别用角尺和激光干涉仪对机床的几何运动误差进行了检测实验和比较考核;对加工误差进行了预测前馈补偿,并进行了有补偿和无补偿的切削加工实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67%的直线度以及76%的垂直度误差得到补偿。(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7-03-01)

李鸿,周云飞[7](2003)在《预测前馈补偿在0.1um光刻机硅片台长行程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0.1um光刻机硅片台在扫描曝光过程中要求纳米级的轨迹精度,采用直线电机承担大行程粗动控制和洛沦磁电机承担高精度微动控制的复合运动能满足要求.为减小微动电机的运动范围和加速度,必须提高直线电机的位置控制精度.介绍了高精度永磁直线交流同步电机的IP位置控制算法,提出采用最优预测前馈补偿,提高实时跟踪性能,增强抗干扰能力,以满足直线电机的高速度高精度位置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王东风,韩璞,王国玉,董泽[8](2003)在《基于前馈补偿解耦的多变量汽温系统预测函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过程通道可用一阶加纯滞后模型等价描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了基于前馈补偿解耦设计思想的多变量预测函数控制,首先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在各系统中分别将其它输入量暂视为一种可测干扰,并用预测函数控制原理设计控制器,通过求解多元一 次方程组,实现了多变量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设计。采用该方法对国产200MW火电机组带汽—汽换热器的多变量强耦合再热汽温系统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研究,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其有效性,达到了动态近似解耦、静态完全解耦和无静差跟踪,各种对象和模型失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显示了该算法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因为该方法是基于简化的模型,所推导出的控制算法简单,运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王国玉,王东风,韩璞,翟永杰,周黎辉[9](2003)在《具有对负荷变化前馈补偿的过热汽温系统预测函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具有对负荷变化前馈补偿的过热汽温系统预测函数控制策略 ,控制算法简单 ,易于工程实现 ,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该新型控制策略的系统的动态品质明显优于采用PID串级控制策略的系统 ,而且系统克服负荷扰动的能力比采用PID串级控制策略和未加对负荷变化前馈补偿的PFC -PID串级控制策略的系统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3年02期)

李翔,陈增强,袁着祉[10](1999)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层前馈网络结构进行动态建模,并用Davidon最小二乘法作为在线学习算法,将辨识后得到的模型进行线性化.基于线性化模型设计广义预测控制器。将其与非线性前馈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的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控制器对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预测前馈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当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大功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日益成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已成为船舶推进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诸多优点而成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的重要配置。随着推进系统对推进电机控制性能要求的日益提升,传统矢量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基于PI的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模型预测控制(MPC)考虑了控制量对系统未来状态的影响,能够达到更优良的控制性能。尽管MPC已经在过程控制领域取得了普遍的成功应用,但是目前应用到PMSM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船舶推进PMSM的电流预测控制研究能够有效提高PMSM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因而,本文对MPC算法应用到PMSM电流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结构及数学模型,并在研究螺旋桨负载特性和船舶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矢量控制、坐标变换和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建立以船桨为负载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2.通过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利用电压解耦方法设计了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电流预测控制器;针对PMSM参数摄动和未建模动态的不确定性,设计了扰动观测器来估计扰动电压,通过电压前馈补偿抵消扰动电压,实现更精确的电流控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3.通过设计一种基于饱和函数的离散滑模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实现推进电机转速的调节和外界扰动的估计,进而实现了负载转矩电流前馈补偿,提高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抗风浪流扰动性能。本文提出的基于扰动电压前馈补偿和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电流控制的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船舶永磁推进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测前馈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朱奇先,王睿敏,董海鹰.基于前馈补偿的钻机系统永磁电机预测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2].张勇.基于前馈补偿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电流预测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3].杨欣宇,王崇,吴迪.蜂群引导粗糙集前馈补偿动态博弈的交通预测[J].科技通报.2014

[4].王振,张红军,刘长远,刘云松,薛美盛.基于负荷前馈补偿的主汽温串级广义预测控制[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2

[5].张莹,刘桥云.数控机床轮廓误差预测前馈补偿技术研究[J].煤矿机械.2008

[6].张莹.加工中心轮廓误差预测前馈补偿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7].李鸿,周云飞.预测前馈补偿在0.1um光刻机硅片台长行程电机控制中的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王东风,韩璞,王国玉,董泽.基于前馈补偿解耦的多变量汽温系统预测函数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

[9].王国玉,王东风,韩璞,翟永杰,周黎辉.具有对负荷变化前馈补偿的过热汽温系统预测函数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3

[10].李翔,陈增强,袁着祉.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标签:;  ;  ;  ;  

预测前馈补偿论文-朱奇先,王睿敏,董海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