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寇龙

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寇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措施布局

水土环境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寇龙[1](2019)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与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将严重影响公路沿线原地貌及植被、扰动表土覆盖结构,导致土体稳定性降低,进而加剧区域水土流失。本研究以西商高速公路为例,采用野外勘察、实地调查、定点监测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估算了各分区的水土流失量,根据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结果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了合理布局,阐明了高速公路不同建设阶段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过程,评价了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成因。山区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特点为水土流失线状分布、类型多样、时空分布差异大、发生时段集中。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的机械施工碾压以及路堑开挖、隧道开挖、路堤填筑、取土弃渣、架桥、砌涵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及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稳定性和抗蚀性降低;同时,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及施工临建用地等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不到位也将加剧水土流失。(2)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评价了各分区的水土流失风险。按地形地貌特征,西商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区可以划分为阶地区和中低山区两个一级分区;按施工区域及其防治措施,将西商高速公路上述两个水土流失防治区一级分区细化为主线工程防治区、沿线附属设施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和临时工程防治区五个二级分区。经估算,西商高速水土流失防治区水土流失背景值为7.07万t,扰动后的水土流失量为22.83万t;建设期新增水上流失总量为15.76万t,其中阶地区10.87万t、中低山区4.89万t。根据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结果,主线道路工程区的水土流失风险最高,且阶地区主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风险大于中低山区;阶地区的附属工程区、取土场、弃土场和临时施工区的水土流失风险小于中低山区。(3)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对策。西商高速公路主线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渣场工程防治区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辅以植物防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沿线附属设施防治区以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为主;临时工程防治区以临时工程防护措施为主。重点设计了西商高速公路取土场、弃渣场、土地整治等的工程防护措施,并进行了配套水土保持植物的种类优选;各水土流失防治区的边坡和场面应采用灌草或乔草结合的植物防护方式并进行了典型设计。(4)阐明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不同阶段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过程。估算结果表明,中低山区土壤侵蚀模数高于阶地区;建设期、植被恢复期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后的弃渣场土壤侵蚀模数均最大,取土场和主线工程区次之,附属工程区最小。随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益的逐步发挥,西商高速公路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土壤侵蚀强度逐步降低。建设初期、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后的西商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85199t、46727t、5621t。(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郭少飞[2](2018)在《生态脆弱区风电场建设对环境影响及水土流失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范围日益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能源开始被世界各个国家广泛推广和应用。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较,建设成本较低、生产运营周期短、维护修理方便、能够补充当地电网电力、增加当地旅游业收入,更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发电方式,对于年累计风能数量较大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风能发电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风电场的建设容易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问题。这种破坏具备隐蔽性和持续性并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且影响范围较广。因此,论文主要从土地利用分析入手,研究风电场的建设对水土保持方面的影响。论文以姬塬风电场为例,通过生态环境调查、资料查阅等相关工作,整理研究区的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分析等方法,得出研究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和应对策略。对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区分时段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各项防治指标均高于预期,表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已经初步发挥了作用,有效控制了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达到了保水保土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王凡[3](2018)在《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盐渍化农田作物生长及水土环境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葵花覆膜滴灌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的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处理,研究对土壤理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以及对作物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寻求在非生育期灌水洗盐结合生育期膜下滴灌条件下的适宜改良剂施用量,以期为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与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土壤理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使表层土壤容重降低3.25%~10.86%,增大土壤孔隙度;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作物的生长;显着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通过减少速效养分的溶解迁移避免其被淋洗,并持续而缓慢地释放,从而达到保持肥力的效果。当生物炭施用量为15和30t/hm~2,木醋液施用量为300L/hm~2(pH=3.2)时,复配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2)适宜的生物炭与木醋液施用量可以满足降盐抑盐的效果,有效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的积聚;施用木醋液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非生育期春汇洗盐结合改良剂改良,可以提高脱盐率,满足生育期内作物对盐分的阈值要求。春汇对盐分的淋洗效果总体表现为0~40cm土层深度脱盐,60~100cm土层深度积盐,且表层土壤在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条件下盐分淋洗效果更好。说明在改良剂的作用下,结合春汇洗盐对改善盐碱土具有重要的作用。(3)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施用能显着促进葵花的株高、茎粗、根系的生长,提高干物质累积量,对葵花的产量构成要素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复配施用的效果优于单一改良剂。当木醋液施用量为300L/hm~2,生物炭量为15t/hm~2时,产量可提高19.82%。(4)生物炭与木醋液能降低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的排放通量和排放强度。各处理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性,较对照组降低幅度为38.63%~68.20%,表明施用生物炭与木醋液可以降低GWP。生物炭与木醋液作为秸秆的副产物,能实现资源利用化、降低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绿色发展可持续农业。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质与作物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经济生态效益,说明结合非生育期灌水洗盐,适量的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盐碱土可以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春汇时间为4月中旬,灌水定额为2250m~3/hm~2,生物炭的施用量为15t/hm~2,木醋液的施用量(pH=3.2)为300L/hm~2时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保周[4](2017)在《浅谈水电站的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杨家河二级水电站工程的建设为例,分别从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建设,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7年12期)

谢磊,刘俊,黄景灏[5](2017)在《浅谈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在豫北地区水泥灰岩矿闭矿生态恢复中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豫北地区的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其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相应投资落实情况,指导闭矿后的生态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7年04期)

苑艺琳[6](2016)在《杨家杖子矿区环境影响分区与Mo在水土中的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家杖子矿区是大型的钼矿开采地区,具有近百年的矿产开采历史,当地水土环境已遭到明显的破坏,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生命健康。为全面认识杨家杖子矿区环境污染特征及规律,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一、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研究区水、土、植被环境质量现状、污染分布特征,明确了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组分,并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地表水超标组分主要包括Mo、SO42-、硬度;地下水环境良好、优良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白杨木沟山区,极差区为中部莲花山及榆树沟一带及上黑鱼沟及矿湖一带,特征污染组分为Mo、SO42-、硬度、NH4+、NO2-;土壤环境大多表现为中度污染以上,西北部、北部等地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Mo;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存在中等至较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植被环境大多表现为清洁,但在局部的地带如黑鱼沟一带表现为严重污染,超标组分仅有Hg。二、基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的环境质量特征,选取特征污染组分,构建了研究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综合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区,分析了综合环境质量不同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研究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Ⅰ级清洁级区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东南部山区;Ⅱ级较清洁区主要集中在白杨木沟南部及叶家屯一带,仅白杨木沟南部地下水叁氮超标,叶家屯一带地表水中NO3-污染较严重;Ⅲ级轻污染区大面积分布在杨家杖子镇、上长茂、下长茂一带,其中杨家杖子镇地区土壤重金属Mo、Pb、Zn污染较为突出,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SO42-、硬度及Mo,地表水中NO3-含量偏高,上长茂至下长茂一带地表水中NO3-超标较严重,地下水中叁氮含量偏高;Ⅳ级重污染区:由北到南分布在黑鱼沟以北、莲花山至榆树沟一带。该地带水环境中Mo、Fe、SO42-、硬度以及土壤环境中Mo、Pb、Zn、Fe明显超标。叁、通过野外调查,在研究区不同位置采集了代表性土样,并基于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在p H=3,温度为25℃条件下,开展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得到了研究区不同位置土壤中典型污染组分(Mo6+)迁移的关键参数。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土壤对Mo6+的静态吸附均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土壤静态吸附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为86.96 mg/kg和19.57 mg/kg,分别位于上长茂、上黑鱼沟一带;土壤分配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2.73 L/kg和0.56 L/kg,分别位于黑鱼沟、矿湖一带。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动态吸附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为57.66 mg/kg和12.79 mg/kg。土壤分配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1.44 L/kg和0.54 L/kg。其吸附量、分配系数的最大、最小值所在位置与静态实验结果相同。四、基于实验获得的研究区特征污染组分Mo6+迁移的相关参数,构建了Mo6+在源头区尾矿砂中的垂向迁移,及在尾矿坝下河床潜流带中水平方向上迁移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预测了Mo6+的垂向迁移与水平向迁移特征。由尾矿砂中垂向迁移数值模型的模拟结果,得到了降水淋滤作用下源头区矿湖废渣中Mo6+在不同深度上开始迁出与完全迁出时间,结果显示,Mo6+完全淋滤所需时间随尾矿土深度增加而增长,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了不同深度Mo6+淋滤时间的数学模型;水平向河床潜流带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o6+迁移并吸附于源头区1.2km(上黑鱼沟)距离内,黑鱼沟及其南部地带河床潜流带中的Mo的主要来源为白沙河的下渗补给,并利用达西定律对模拟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得到的河床潜流带中Mo6+的迁移距离(1.2km)小于地下水质点的迁移距离(1.6km),符合Mo6+在迁移过程中受吸附作用影响的客观现实。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利依据和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宋野[7](2015)在《灯塔灌区改造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灯塔灌区位于辽宁省中部,辽阳市的东北部。灌区至今已运用了30多年,渠道渗漏、渠系建筑物损坏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灌区的农业灌溉,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章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从总体分析来看,工程修建效益显着,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为工程建设提供详实依据和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李莹[8](2015)在《对话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原巡视员牟广丰 项目环评,为什么会水土不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环境:今年年初,中央巡视组向环境保护部党组反馈了专项巡视情况。反馈意见中提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目前在项目环评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牟广丰:环评制度一直备受诟病,主要原因有叁个:一是未批先建问题。什么样的项目都必须进行环评审批。一方面,增加了审批程序,拉长了审批时间;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人创(本文来源于《环境经济》期刊2015年ZC期)

姚懿容[9](2015)在《我市加快推进“引黄入常”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姚懿容)6月29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引黄入常”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要将“引黄入常”项目列入“十叁五”规划,加大“引黄入常”工程投入,加快规划编制和完善前期工作,尽快确定项目方案,完成项目立项及工程报建(本文来源于《常德日报》期刊2015-07-06)

蒙志良[10](2015)在《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综合分析对水土保持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特定的特点,经过对其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后,研究出了针对综合治理项目实行环境评价的完备体系,对我国综合治理工程的和谐、生态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5年07期)

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范围日益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能源开始被世界各个国家广泛推广和应用。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较,建设成本较低、生产运营周期短、维护修理方便、能够补充当地电网电力、增加当地旅游业收入,更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发电方式,对于年累计风能数量较大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风能发电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风电场的建设容易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问题。这种破坏具备隐蔽性和持续性并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且影响范围较广。因此,论文主要从土地利用分析入手,研究风电场的建设对水土保持方面的影响。论文以姬塬风电场为例,通过生态环境调查、资料查阅等相关工作,整理研究区的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水土保持现状分析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分析等方法,得出研究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和应对策略。对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区分时段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各项防治指标均高于预期,表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已经初步发挥了作用,有效控制了研究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达到了保水保土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寇龙.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与防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郭少飞.生态脆弱区风电场建设对环境影响及水土流失防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王凡.生物炭与木醋液复配对盐渍化农田作物生长及水土环境影响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王保周.浅谈水电站的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评价[J].四川水泥.2017

[5].谢磊,刘俊,黄景灏.浅谈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在豫北地区水泥灰岩矿闭矿生态恢复中的指导作用[J].河南建材.2017

[6].苑艺琳.杨家杖子矿区环境影响分区与Mo在水土中的迁移研究[D].吉林大学.2016

[7].宋野.灯塔灌区改造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

[8].李莹.对话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原巡视员牟广丰项目环评,为什么会水土不服?[J].环境经济.2015

[9].姚懿容.我市加快推进“引黄入常”工作[N].常德日报.2015

[10].蒙志良.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

标签:;  ;  ;  ;  

水土环境影响论文-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