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腾伯格论文-陈涛,刘丽丽

斯腾伯格论文-陈涛,刘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斯腾伯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论文文献综述

陈涛,刘丽丽[1](2019)在《基于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的视角的高校辅导员能力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和指导者,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工作协调能力强及管理业务精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十分迫切的。基于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研究,对提升我国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02期)

王洁[2](2015)在《斯腾伯格智力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阔了新的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理念和方法,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文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5年22期)

胡中锋,王红[3](2015)在《斯腾伯格的WICS教育领导力模型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余年来,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及其团队致力于教育领导力模型的研究,提出了着名的WICS教育领导力模型,在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WICS教育领导力模型包括智慧、智力、创造力与综合的能力四个因素。这一模型的提出对我国教育领导力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当然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管理》期刊2015年09期)

黄炳超[4](2015)在《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深入探析大学生内在的创造性特质,深入了解创造性特质的构成基础、表现以及内涵,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为大学生的成才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柳强,霍涌泉,戴东阳[5](2013)在《斯腾伯格的心理学整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以"叁元智力理论"闻名于世,而在理论心理学方面,一直以来,斯腾伯格十分关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斯腾伯格和格里戈连科认为学科分类的固定化是造成心理学分裂的主要原因,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要以探究心理现象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实行多元融合的整合思想,为解决心理学分裂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心理学理论整合方面,斯腾伯格他们以意向性和建构主义为哲学根基,提出了用"编织"的方法来构建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学的理论整合打开了新的视野。斯腾伯格等人的整合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操作价值,对深陷分裂困境的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斯腾伯格的整合心理学思想以研究心理现象为目的,克服了"以方法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模式对心理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把探究心理现象和通过发现人类的心理现象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视为心理学家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南和参照线索。其次,在理论构建上,斯腾伯格紧贴科学哲学发展,重视心理学理论的非实证主义构建模式,提倡多元化地诠释心理本质,给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整合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王晓宁[6](2012)在《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斯腾伯格在智力研究领域孜孜以求叁十余年,他提出的叁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为智力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对斯腾伯格的叁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进行了简介,评述了二者的贡献,进而指出了斯滕伯格智力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实践意义,以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罗萍[7](2012)在《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的质疑与量表的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斯腾伯格认为思维风格是个体运用智力的偏好方式,是个体智力差异的重要方面。为了研究个体思维风格的差异,并探索有关的教育问题,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资源的“自我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着名的“思维风格调查表”。此后,包括斯腾伯格本人在内的研究者对该理论的结构、测量工具的信效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一步发现:思维风格量表部分分量表的信度未达到测量学要求;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因子结构与斯腾伯格提出的五因素结构不一致。更重要的是,斯腾伯格理论与工具中使用的术语过于“管理学化”或“行政学化”。本研究尝试对该工具进行修订,并使用更适合于思维范畴的术语来表达。以大学生为样本,对修订量表进行了测量学的特征分析,并考察了大学生思维风格在性别、年级、专业和校际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修订版思维风格量表包括“创新-习惯”、“整体-局部”“能动惰性”、“言语-表象”和“逻辑-直觉”五个维度,因子负荷在0.345-0.703,解释方差总变异的31.28%,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9-0.868,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量表的结构效度。(2)大学生思维风格各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思维风格各个维度校际差异不显着。(4)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创新-习惯”“言语-表象”和“逻辑-直觉”维度存在文理科间的显着差异(t=-2.522,p<.05;t=-2.122,p<.05;t=-2.489,p<.05),理科生得分均高于文科生。理科生思维风格更倾向创新、言语、逻辑的特质;文科生更倾向习惯、表象和直觉的特质。(5)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创新-习惯”、“能动-惰性”、“言语-表象”和“逻辑-直觉”维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t=-2.684,p<.01;t=2.415,p<.05;t=2.138,p<.05;t=4.505,p<.001),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男生思维风格更倾向创新、能动、言语和逻辑的特质;女生更倾向习惯、惰性、表象和直觉的特质。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思维风格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测量。(2)大学生的思维风格相对较为成熟,大学教育已经较难引起学生思维风格的改变。(3)未发现不同院校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校际差异,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及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去风格化”问题。(4)大学生思维风格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表现出创新、能动思维倾向,喜欢用言语表征信息,偏好逻辑的思考方式;女生表现出习惯、惰性的思维倾向,喜欢用表象表征信息,偏好直觉的思考方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3-15)

崔小迪[8](2011)在《斯腾伯格——启发智力研究的新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2003),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教授。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智力的叁元理论。此外,他还致力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与概念。(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1年08期)

李湘祁,黄建伟[9](2011)在《试析比较视野中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纵比和横比两个维度,将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分别与美国传统的英才教育观、同时代伦朱利、加德纳的英才教育观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在比较视野中的特性。(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杜娟[10](2010)在《权衡利弊关系 赢得共同利益——斯腾伯格智慧平衡理论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智慧平衡理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时,需要通过平衡个人内部的、人际间的、个人外部的短期与长期的利益,运用成功智力与创造力达到共同利益。在适应、塑造与选择新环境的过程中,个体能否智慧地进行思考、做事情,关键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以及个体在平衡各种利益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反应。(本文来源于《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斯腾伯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阔了新的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理念和方法,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文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斯腾伯格论文参考文献

[1].陈涛,刘丽丽.基于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的视角的高校辅导员能力结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2].王洁.斯腾伯格智力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探析[J].高教学刊.2015

[3].胡中锋,王红.斯腾伯格的WICS教育领导力模型述评[J].中小学管理.2015

[4].黄炳超.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

[5].柳强,霍涌泉,戴东阳.斯腾伯格的心理学整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6].王晓宁.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简述[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

[7].罗萍.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的质疑与量表的修订[D].南京师范大学.2012

[8].崔小迪.斯腾伯格——启发智力研究的新世界[J].大众心理学.2011

[9].李湘祁,黄建伟.试析比较视野中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杜娟.权衡利弊关系赢得共同利益——斯腾伯格智慧平衡理论评介[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斯腾伯格论文-陈涛,刘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