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琦,李红萍,陈文习,任宏宇,刘俊[1](2021)在《ME-NBI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NBI放大胃镜(ME-NBI)在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其病变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异位胰腺的患者,ESD前均行超声内镜(EUS)和ME-NBI检查,EUS检查和ME-NBI检查无先后顺序,随机进行;比较EUS与ME-NBI诊断胃异位胰腺准确率的差异。[结果]80例中76例病变位于胃窦部,4例病变位于胃体部,EUS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率为93.75%(75/80);ME-NBI诊断胃异位胰腺准确率为85.0%(68/8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73);[结论]ME-NBI可显示胃异位胰腺表面微小导管开口,对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刘晓春,胡文麒,曹佳懿[2](2021)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爱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异位胰腺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X线钡餐透视试验,观察组应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对胃异位胰腺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漏诊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液淀粉酶、脂肪酶均低于胰腺管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提供相应的治疗方式,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田凤娟[3](2021)在《胃异位胰腺的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胃异位胰腺(GEP)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特点。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邵逸夫医院收治的21例GEP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分析病灶大小、部位、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及瘤周脂线;测量病灶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强化比值(强化幅度/平扫CT值)],并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21例GEP病灶长径(20.80±11.44)mm,短径(15.14±5.96)mm,长径/短径比值1.34±0.25;多呈类圆形[12例(57.1%)],多位于胃体[12例(57.1%)],多呈腔外生长[12例(57.1%)];6例(28.6%)可见瘤周脂线;仅1例(4.8%)见囊变。GEP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模式,平扫CT值为(40.99±8.51)HU,动脉期CT值为(78.11±18.27)HU,静脉期CT值为(93.87±15.14)HU,强化比值1.41±0.75。平扫CT值与强化比值呈负相关(r=-0.74)。结论多排螺旋CT可很好地显示GEP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囊变、瘤周脂线及强化特点等,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李艳乐[4](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eas,EP)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依赖于病理学确诊,但既往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极少,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单中心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消化道异位胰腺的相关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病理明确诊断,收集的资料包括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组成、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全距)的方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 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结果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中,男性为106例(50.72%),女性为103例(49.28%),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为40(6-77)岁。常见的症状有腹痛(41例,19.62%)、腹胀(43例,20.57%)、纳差(16例,7.66%)等,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0例,14.35%)。209例病例确诊的消化道异位胰腺病例中,有1例(0.48%)位于食管,159例(76.08%)位于胃部,13例(6.22%)位于十二指肠,24例(11.48%)位于空肠,12例(5.74%)位于回肠。159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者128例(80.50%),胃体15例(9.43%),胃角6例(3.77%),胃底10例(6.29%)。普通内镜检查中:158例隆起性病变中,仅45例(26.95%)可在病变顶端见脐样凹陷或病变开口,病灶表面多光滑,色泽同正常粘膜,仅8例(4.79%)病变表面可见充血、水肿,3例(1.80%)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2.99%)病变表面略粗糙。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多起源于粘膜下层(85例,62.96%)和固有肌层(35例,25.93%),以低回声(77例,57.04%)和中等回声(51例,37.78%)多见。病灶边界多清楚(130例,96.3%),仅5例(3.7%)边界欠清。172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153例行内镜下治疗。小肠异位胰腺患者共36例,分别为男19例,女17例,男:女=1.12:1,年龄45岁(25-72岁),其中空肠24例,回肠1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1.消化道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小肠,胃部以胃窦大弯多见;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征性内镜表现,顶端有脐样凹陷患者比例低;2.超声内镜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多起源于粘膜下层,混合回声多见;3.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可行内镜下治疗,小肠病变多行外科手术切除。第二部分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背景与目的消化道异位胰腺最常见于胃部,虽内镜下可见病变顶端有脐样凹陷,但仅少部分患者可观察到此特征,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而胃间质瘤亦是常见的一种胃粘膜下肿物,因具有潜在恶性,需要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可靠。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样本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相关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差别,从而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48例胃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所在部位、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n(%)表示,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症状者亦不少见。两组患者的病变均表现为粘膜下隆起,并可发生于胃的各个位置,但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而胃间质瘤多发生于胃体和胃底(P均<0.05);胃异位胰腺表面可见脐样凹陷或粘膜光滑,而胃间质瘤病变表面多粘膜光滑或糜烂(P均<0.05)。共130例胃异位胰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2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结果显示,胃异位胰腺主要来源于胃粘膜下层(85例,65.38%),其次为粘膜层和固有肌层;胃间质瘤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175例,77.78%)(P<0.05)。胃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以肌壁内为主(102例,78.46%),而胃间质瘤以肌壁内、腔内和腔外为主(P<0.05)。胃异位胰腺的长径/短径比值高于胃间质瘤(1.86±0.24 vs 1.12±0.18,P<0.05)。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147例,94.23%),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P<0.05)。结论1.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胃间质瘤多位于胃体、胃底;2.胃异位胰腺多为肌壁内生长模式、混合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下层;胃间质瘤多为腔内生长模式、均匀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超声内镜下测量的胃异位胰腺长径/短径比值多高于胃间质瘤;3.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背景与目的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存在困难,但其放射学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可有助于诊断。钡剂造影检查显示为中央凹陷的圆形缺损,但发生比例较低;增强CT并无明确诊断价值,仅显示肠壁或粘膜层增厚。尤其是空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更为困难,小肠镜检查在临床并未普及,因此该病的诊断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病例特点,以及病理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空肠异位胰腺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0例空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收集和分析了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CT表现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相关分类的比例,分析比例时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 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P<0.05提示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空肠异位胰腺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并发现相应的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和黑便等,其中有6例患者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多位于空肠近段(15例,75%),直径为2.32±0.63cm(0.8cm-3.5cm),常见的形状为圆形(8例,40%)。多数病灶边界清楚(18例,90%),病灶本身呈小叶状(17例,85%),生长方式各异。仅在5例病变中观察到导管样结构,本研究中的病变表面未见凹陷性表现。空肠异位胰腺的强化模式,与正常位置胰腺相比,在动脉期有13例(65%)患者出现相同强化,在门脉期多数患者出现明显强化(8例,40%)或相同强化(8例,40%)。与空肠相比,多数病变在动脉期(16例,80%)和门脉期(18例,90%)均出现明显强化。空肠异位胰腺患者病变肉眼和镜下特点有:多呈淡黄色,有或无白色病灶,可见多个小叶,未见出血或囊性病灶,15例(75%)患者出现了异位胰腺和空肠之间的微导管相通。微观组成,其中导管优势者5例(25%),腺泡优势者15例(75%)。与正常胰腺强化模式相同或明显强化或强化均匀,病变多以腺泡为主;若表现为弱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则病变多以导管为主。结论1.空肠近端异位胰腺直径多<3cm,呈卵圆形或扁平状,CT上可见多个小叶状结构;2.空肠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不尽相同,病变导管结构少见;3.CT强化模式与正常胰腺类似,但与病变的结构组成有关。
莫亚斯尔·热合木拉[5](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异位胰腺及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位胰腺临床特症、发生部位、病灶大小、发现年龄等临床资料,观察HP在普通胃镜及腹部增强CT下的表现,分析HP的超声内镜图像,对比超声内镜下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特点,研讨超声内镜对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了解治疗异位胰腺的方法。结果:①异位胰腺好发于胃,超声胃镜显示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及黏膜下层,边界基本清楚,回声反射性多样,部分内部可见管状结构样回声。②累及固有肌层相对非累及固有肌层的异位胰腺病变回声反射性低回声较多。③胃异位胰腺较胃间质瘤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多在胃窦及胃体部。胃体部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异位胰腺易误诊为间质瘤。④内镜下治疗是治疗异位胰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结论:异位胰腺好发于胃(胃窦及胃体)。超声内镜对异位胰腺肿物的检出率和正确率都远高于CT检查。胃体部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异位胰腺易误诊为间质瘤,鉴别两者为临床难点。
聂静,刘杰,彭学,於常吉,樊超强,杨歆,柏建鹰,虞弘,唐映梅[6](2019)在《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证实为异位胰腺的96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发生在胃的异位胰腺88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8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2 (15~68)岁,包括行ESD 87例,行EMR 2例和EFTR 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观察表面特点及超声内镜下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并发症。结果 46例表现上腹疼痛, 26例表现为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4例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为检查意外发现病灶;多为单发病变,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完整,典型病例可有中央脐样凹陷,占44.8%(43/96);镜下观察大小均<3cm,其中直径<1cm占28.1%(27/96),1~2cm占62.5%(60/96),>2cm占9.4%(9/96);超声内镜观察大多来源第三层,占70.8%(68/96),部分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多呈不均匀低回声,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9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创面单纯予电凝或止血钳预止血48例,单用钛夹封闭9例,钛夹联合尼龙皮圈缝合37例,OTSC封闭2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8例占8.3%,腹痛31例占32.3%;发热占10例10.4%,为中低热,最高温38.8℃;穿孔6例占6.25%,其中术中穿孔4例均为局部全层切开,ESD术后穿孔1例为钛夹部分脱落,均于内镜下行钛夹联合皮圈缝合处理,另1例为EFTR术后穿孔继发腹腔弥漫性腹膜炎转外科行修补术,无严重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内镜可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治疗方式,有利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对于侵及粘膜下深层甚至外向生长的病变,除外转移,可行EFTR,可预见的"人工穿孔"有益于早期内镜下干预巩固创面处理,从而减少穿孔引起腹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下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少,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安全有效,可取代外科手术,尤其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粘膜下病变,可视为更为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张程[7](2019)在《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胃黏膜下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内镜探查到的胃黏膜下病变多为良性病变,却也存在少数恶性或潜在恶性病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手段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进行诊断与鉴别。普通内镜对于对胃黏膜表面显示良好,但无法评估黏膜下病变。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结合了胃镜与超声技术的优势,可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起源层次、大小、回声结构进行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主要探讨胃黏膜下病变诊疗特点及超声内镜对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2005-2017年间在我院内镜中心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资料,总结各种胃黏膜下病变内镜及超声特点、影像学检查、诊疗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随访情况。结果:2005-2017年间,我院内镜中心行EUS检查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5201例,男女比例为1:1.50,患者年龄在12-89岁之间,中位年龄55岁。EUS初步诊断为胃黏膜下病变者中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发病率最高(60.35%),异位胰腺(21.17%)、脂肪瘤(6.65%)次之,其余病种均较少见。EUS下胃GISTs主要多位于胃底、胃体,起源于固有肌层;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胃脂肪瘤多位于胃窦、胃体,起源于黏膜下层;胃平滑肌瘤多位于贲门处,主要起源于固有肌层;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位于胃体、胃底,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炎性纤维性息肉均位于胃窦,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孤立性胃曲张静脉好发于胃底,起源于黏膜下层为主;胃神经鞘瘤、胃囊肿、深在性囊性胃炎及胃血管相关病变因术后病理符合例数过少,难以汇总病变特征。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EUS对各类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各不相同,胃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最高(70.83%),间质瘤次之(67.14%),胃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3.75%、29.41%,其他病变因样本量过少难以进行有效的总结与统计。随访发现胃黏膜下肿瘤病灶在随访期间体积常无明显增长或增长缓慢,术后多无复发,仅少量胃GISTs病例术后随访发现复发。本组胃GISTs发病率最高,样本量最大。EUS初诊胃GISTs并接受切除治疗者中,共计378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与EUS初步诊断相一致。EUS初诊胃GISTs而术后病理结果不符合者共计185例,误诊病种达23种,以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最为常见。病理组织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获得,内镜手术成功率稍低于外科手术(P<0.001),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657)。在性别、年龄、瘤体≥3cm、病灶表面糜烂或溃疡、出血、钙化、内部液化坏死等特征中寻找与胃GISTs良恶性相关的因子,发现瘤体≥3cm(P<0.001)、表面糜烂溃疡(P<0.001)、液化坏死(P<0.001)、出血(P=0.042)、患病年龄(P=0.025)与间质瘤高侵袭风险有关。另一方面,肿瘤内部钙化(P=0.263)、患者性别(P=0.646)与侵袭危险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胃黏膜下病变好发于中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涉及病种广泛,胃GISTs最为多见。EUS可有效评估各类胃黏膜下病变的部位、起源层次、内部回声、边界等信息。EUS的诊断符合率因病种而异,对于脂肪瘤、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对胃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断价值仍有待提高。手术与内镜治疗均为胃黏膜下病变的有效处理方式。胃黏膜下病变多进展缓慢,临床上常表现为良性进程,但也存在小部分恶性表现。对于胃GISTs、神经内分泌肿瘤、深在性囊性胃炎,术后定期随访是必要的。EUS在胃黏膜下病变的随访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可评估疾病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朱胜男[8](2019)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分布特点及超声内镜特点。2.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各类型病变后续治疗方式的指导意义。3.研究超声内镜对鉴别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共457处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收集每个病变的一般情况、普通电子胃镜特点、超声内镜表现、后续治疗方式及病理结果,计算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总符合率并分析误诊误判情况,并选取病理结果为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其一般情况及超声内镜特点。结果:1.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多分布于胃,尤其是胃底、胃窦,其次为食管,尤其是食管下段,分布最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食管病变多起源于粘膜肌层,贲门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及固有肌层,胃隆起性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及固有肌层,十二指肠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平滑肌瘤多位于食管(109/160),间质瘤多位于胃(61/68),息肉多见于胃(34/51),囊肿多见于食管(28/40),异位胰腺多见于胃(23/31),脂肪瘤多见于胃(21/28),炎性增生多见于胃(11/13),腺瘤多见于十二指肠(13/13),癌多见于胃(9/12);腔外压迫多见于胃,可为肝脏、脾脏、结肠及腹腔占位性病变导致,也常见于食管,多为胸主动脉、气管隆突等导致,十二指肠较为少见,可为腔外血管、胰腺等。2.EUS诊断例数138例,病理结果符合例数为102例,总符合率为73.91%;各病变类型在EUS下的表现: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特点为起源于粘膜肌层或者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影,内部回声均匀,远场观察清晰。间质瘤主要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影,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息肉的超声内镜特点为起源于粘膜层的高回声影,内部回声均匀;囊肿则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的无回声影,内部无回声;腺瘤多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的高回声影,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异位胰腺多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团块影,回声高低不等,可为高回声,也可为低回声或混杂回声;本组病例多采用ESD术处理,尤其是起源层次深和(或)体积较大的病灶。起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病灶可采用EMR切除,而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病灶因位置较深多采用ESD法切除,层次显示不清的病灶多为恶性肿瘤,多采用ESD及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并发出血2例,穿孔1例,可能与病灶体积过大、位置较深及手术者技巧有关。3.病理明确诊断为平滑肌瘤的病例共24例,其中18例位于食管(75.00%),1例位于贲门(4.17%),5例位于胃(20.83%);6例行EMR治疗(25.00%),18例行ESD治疗(75.00%)。平滑肌瘤与间质瘤患者的性别、病变表面是否光滑或糜烂溃疡、边缘有无粘膜桥、生长方式、回声高低、内部有无点片状高回声影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大小、起源、内部回声均匀与否及远场观察是否清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1、<0.001、<0.001、0.041),间质瘤患者相较于平滑肌瘤患者年龄更大,肿瘤体积更偏大,更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结论:1.EUS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可明确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起源、病变的大小、浸润的深度等,并可对表现典型的病例进行诊断,在治疗方面对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具有指导意义。2.超声内镜对于鉴别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具有指导意义,间质瘤患者相较于平滑肌瘤患者年龄更大,肿瘤的长径或体积更大,更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
曹耀丹[9](2018)在《胃固有肌层病变的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将Photoshop技术与超声内镜结合,使用Photoshop量化胃固有肌层病变超声内镜图像的回声强度及回声均匀程度,将主观判断指标转换为客观数据,探索提高胃固有肌层病变诊断准确率的新途径。回顾性归纳总结“困难操作病例”的超声内镜图像及病理等特征,以求增加超声内镜对识别“困难操作病例”的辨别力,指导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情况,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加完整切除率,进一步保障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第一部分:以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偏低回声病变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将病变分为胃间质瘤、胃平滑肌瘤、胃神经鞘瘤、胃异位胰腺四类,先主观判断回声强度分级,再使用Phototshop量化其灰度值代表回声强度的客观量化值,分别比较各个病理类型病变相同回声级别的灰度值均值差异,然后比较四大类病变之间的灰度值均值差异;同样先主观判断四类病变回声情况,指标为均匀、欠均匀、不均匀,再使用Phototshop量化其灰度标准偏差代表回声均匀程度的客观量化值,分别比较各个病理类型病变相同均匀程度之间的灰度标准偏差均值差异,然后比较四大类病变之间的灰度标准偏差均值差异。第二部分:选取所有行内镜下治疗的固有肌层病变,筛选出操作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因并发症(如大量出血及无法修补的穿孔等)转外科手术、ESD术中穿孔的病例作为困难操作病例为研究对象,归纳该类病变的超声内镜图像特征、不同病理类型所包含的困难操作病例特征、不同直径范围所包含的困难操作病例特征、不同操作方式处理的困难操作病例特征。结果:1)1级回声四类病变灰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P=0.000);2级回声四类病变灰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P=0.003);3级回声中,胃间质瘤组、胃平滑肌瘤组、胃异位胰腺组的3级回声的灰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P=0.047);四类病变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9,P=0.000)。2)不均匀回声中,四类病变的灰度标准偏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9,P=0.023);均匀回声中,四类病变的灰度标准偏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1,P=0.000);欠均匀回声中,胃间质瘤组、胃神经鞘瘤组及异位胰腺组的灰度标准偏差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P=0.020);四类病变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0,P=0.000)。3)病变直径与“困难操作病例”的关系中:直径d﹤1 cm的病变穿孔率最高,入组的直径1≤d﹤2的病变共18例,其中3例在操作中将ESD改为EFTR,穿孔病例5例;入组的直径2≤d﹤4的病变共12例,有2例因出血原因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入组的3例4≤d﹤5的病变均转外科手术。4)超声内镜图像特征与“困难操作病例”的关系:类圆形及梭形较为规整的形态、腔内外突出病例较多见,但形态不规整的病例的操作难度更大,且边界多不清,多向腔外突出;满足术中出血量入组的病例共29例,使用超声探查到血流的有15例,其中9例病例术中小心操作及止血,避免了过多出血,有3例病变紧贴肝脏,均行EFTR治疗,术中均未损伤肝脏。5)病理类型与“困难操作病例”的关系:间质瘤所占比例最高,其次神经鞘瘤及异位胰腺。6)治疗方式与“困难操作病例”的关系:STER治疗贲门固有肌层病变,虽操作时间长,但无穿孔病例,且出血少,无中转外科病例;EFTR操作时间较长,但其出血病例较ESD操作少,仅1病例因术中病变周围反复出血影响继续操作中转外科;入组病例中,ESD的穿孔率高。结论:Photoshop技术可在超声内镜对胃固有肌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一项无创、经济的检查手段,有临床推广前景价值。胃固有肌层病变“困难操作病例”的超声内镜特点: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直径大于3cm、腔外生长;胃神经鞘瘤及胃异位胰腺内镜下操作困难高;小于2cm的胃底固有肌层病变建议行EFTR治疗,贲门固有肌层病变可考虑行STER治疗;直径2-3.5cm的胃固有肌层病变行EFTR治疗较ESD安全。
刘晖,胡坚方,陈建勇,龚志斌[10](2017)在《胃异位胰腺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胃异位胰腺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常于行胃镜检查时发现,由于病变多位于黏膜下层,胃镜病理活检难于确诊,临床确诊依赖于超声内镜及内镜下治疗后术后病理活检。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由于黏膜下剥离术能完整大块地切除病变组织,获得病理诊断,黏膜下剥离术成为胃异位胰腺有效且安全的诊治手段。
二、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ME-NBI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器材 |
1.2.2 EUS检查流程 |
1.2.3 ME-NBI检查流程 |
1.2.4 ESD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2)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 |
2.2 胃液与胰腺管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比较 |
2.3 胃异位胰腺临床表现 |
2.4 异位胰腺分布情况、内镜检查特点 |
2.5 异位胰腺形态、位置与图像特征 |
2.6 胃镜图像表现 |
3 讨论 |
(4)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异位胰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手术器械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械 |
1.3 医务人员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及设计 |
2.2 异位胰腺诊断方法 |
2.3 异位胰腺治疗方法 |
3. 质量控制 |
3.1 研究对象的控制 |
3.2 研究人员及检查方法 |
3.3 数据记录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器械 |
三、电子胃锐及超声内镜检查 |
四、手术方法 |
五、标本处理 |
六、治疗后处理 |
结果 |
一、异位胰腺发生的部位 |
二、异位胰腺发生的性别年龄分布 |
三、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 |
四、并发症及其处置 |
讨论 |
(7)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超声内镜检查 |
2.4 胃黏膜下病变的处理 |
2.5 病理诊断 |
2.6 临床数据收集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胃GISTs |
3.2 胃异位胰腺 |
3.3 胃脂肪瘤 |
3.4 胃囊肿 |
3.5 胃孤立性静脉曲张 |
3.6 胃平滑肌瘤 |
3.7 胃血管相关病变 |
3.8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3.9 深在性囊性胃炎 |
3.10 炎性纤维性息肉 |
3.11 胃神经鞘瘤 |
4 讨论 |
4.1 胃GISTs |
4.2 胃异位胰腺 |
4.3 胃脂肪瘤 |
4.4 胃囊肿 |
4.5 胃孤立性静脉曲张 |
4.6 胃平滑肌瘤 |
4.7 胃血管相关病变 |
4.8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4.9 深在性囊性胃炎 |
4.10 炎性纤维性息肉 |
4.11 胃神经鞘瘤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EUS检查方法 |
1.4 扫描内容 |
1.5 病变判定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病理标本处理 |
1.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特点 |
1.1 病变的部位分布 |
1.2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起源 |
1.3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部位分布 |
1.4 外压病例的部位分布 |
2 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病理诊断和治疗 |
2.1 EUS诊断符合率 |
2.2 EUS下各类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特点 |
2.3 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情况 |
3 胃镜以及超声内镜下平滑肌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特点分析 |
3.1 平滑肌瘤及胃肠道间质瘤部位分布及治疗方法 |
3.2 平滑肌瘤与胃肠道间质瘤胃镜、超声内镜特点及分析 |
讨论 |
1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疾病分布特点 |
2 超声内镜对各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指导意义 |
3 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瘤鉴别诊断的指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胃固有肌层病变的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Photoshop结合超声内镜技术在胃固有肌层病变鉴别诊断中应用的探索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操作困难病变超声内镜特征及其治疗方案选择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超声内镜及相关技术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
参考文献 |
(10)胃异位胰腺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1 异位胰腺的病因 |
2.2 好发年龄及部位 |
2.3 临床表现 |
2.4 胃镜表现 |
2.5 超声内镜特征 |
2.6 病理特征 |
2.7 治疗 |
四、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E-NBI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J]. 李建琦,李红萍,陈文习,任宏宇,刘俊.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1(06)
- [2]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J]. 刘晓春,胡文麒,曹佳懿.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4)
- [3]胃异位胰腺的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分析[J]. 田凤娟.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1)
- [4]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D]. 李艳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5]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D]. 莫亚斯尔·热合木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J]. 聂静,刘杰,彭学,於常吉,樊超强,杨歆,柏建鹰,虞弘,唐映梅. 云南医药, 2019(03)
- [7]胃黏膜下病变诊疗分析及超声内镜在其中的应用价值[D]. 张程. 浙江大学, 2019(03)
- [8]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 朱胜男. 苏州大学, 2019(04)
- [9]胃固有肌层病变的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D]. 曹耀丹.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
- [10]胃异位胰腺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 刘晖,胡坚方,陈建勇,龚志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