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特征加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布式计算,生物特征认证,口令辅助认证,同态加密
生物特征加密论文文献综述
姚海龙,王彩芬,许钦百,李文婷[1](2019)在《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分布式生物特征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生物特征认证系统因不依赖弱口令或硬件标识物而获得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但也因生物特征存在永久失效和隐私泄露的风险而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生物特征认证方案允许特征向量在密文域匹配以保护向量安全和用户隐私,但也因此要在密文域执行昂贵的乘法运算,而且还可能因为向量封装不当而遭受安全攻击.在Brakerski等人同态加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安全向量匹配方法,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口令辅助的生物特征同态认证协议.该协议无需令牌等硬件标识物,注册时只需将带有辅助向量的特征模板密文和辅助向量外包存储,认证时服务器使用辅助向量匹配法完成模板向量和请求向量的相似性评估即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基于Dolev-Yao攻击者模型变种和分布式生物特征认证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攻击手段对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通过和另外2个基于RLWE(learning with error over ring)同态的生物特征认证协议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新协议在隐私保护和向量匹配效率方面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9年11期)
游林,梁家豪[2](2018)在《基于同态加密与生物特征的安全身份认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研究适应于复杂网络环境的安全身份认证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基于传统生物特征的认证技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同态加密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借助基于RLWE的同态加密技术和一种消息编码技术,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加密后外包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过程在加密域进行。方案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随机数,用于抵抗重放攻击。文章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多种典型的攻击手段对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证明,结果表明方案对复杂网络环境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8年04期)
梁家豪[3](2018)在《基于同态加密或分段Logistic映射的安全生物特征认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数据即是财富,而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是用户享有专有信息和服务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以其安全便捷的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的发展也给传统服务模式下的数据隐私安全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方式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所以研究安全的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对用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重点在于生物特征模板的保护。解决用户对生物特征数据存储于第叁方服务器的安全性担忧,研究隐私保护的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是本文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安全生物特征认证方案和基于混沌映射的可撤销生物特征模板认证方案。方案改变了传统生物特征模板明文存储的方式,可在加密域下实现生物特征的存储与匹配,提高了开放网络环境下生物特征认证的安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生物特征保护的关键技术:生物特征加密技术和生物特征变换技术。然后从密码学对数据的强保护性角度出发,研究了同态加密技术以及混沌理论,分析了每种技术的特点以及对生物特征信息保护的适用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安全生物特征认证方案。方案将基于环上错误学习的Somewhat同态加密技术和一种改进的消息编码方法相结合,先将提取的生物特征数据用消息编码方法打包,再将打包后的生物特征用同态加密技术加密,将加密后的数据存储为模板,待认证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模板的匹配在加密域进行。方案采用汉明距离进行相似度匹配,在加密域上计算汉明距离只需一次乘法计算,减少了匹配计算时间,方案还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加入随机数信息保护中间数据传输。经实验仿真及系统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在加密域上实现生物特征认证,计算量小、耗时短,并且可抵抗服务器内部攻击、重放攻击、窃取中间数据攻击等,对复杂网络环境有良好的适用性。3.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可撤销生物特征模板认证方案。方案使用改进的分段Logistic映射系统产生叁个密钥序列对用户的生物特征模板进行加密。改进的分段Logistic映射系统达到混沌状态时,分支参数的可选范围比传统Logistic映射系统更大,安全性更高。方案使用指静脉特征进行有效性验证。实验仿真表明:方案可在加密域实现生物特征认证,改进的分段Logistic映射系统有良好的初值敏感性,系统极小的参数变化也会导致加密后模板的巨大差异性。方案可在生物特征模板被攻击泄露后及时撤销并生成新的特征模板,保证生物特征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李洵[4](2018)在《基于指纹与人脸特征级融合的多生物特征加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特别是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身份认证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安全的实现方式。然而,由于人体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生物特征模板一旦遭到泄露将是永久性地丢失。特别是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存储的多个生物特征的模板信息,模板的丢失对用户隐私带来的危害就更大。为了提高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性和身份认证的可靠性,根据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指纹特征与人脸特征,本文将针对由这两种生物特征组成的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进行多生物特征加密算法的研究,提出基于Bloom过滤器的可撤销多生物特征模板生成算法和基于指纹与人脸特征级融合的模糊金库方案,在保障指纹特征与人脸特征模板安全的同时实现可靠的身份认证,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分析了指纹细节点提取算法的各个部分,包括指纹图像的预处理以及指纹细节点的提取。然后,分析了主成分分析算法(PCA)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对人脸图像提取特征。最后,总结归纳了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所用到的融合技术,就信息量、实现难度和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性对每一种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2)针对当前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多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Bloom过滤器的可撤销多生物特征模板生成算法。该算法以分组结合的方式运用异或运算将经过二值化的指纹特征与人脸特征融合为一个模板,并基于Bloom过滤器对融合模板进行不可逆变换,通过更新随机矩阵实现融合模板的可撤销性和多样性。最后,使用遍历匹配的方式进行模板间匹配得分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对指纹图像进行配准,可以在加密多生物特征模板的同时对多生物特征模板进行压缩,保障认证的可靠性与多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性。(3)针对当前现有的基于生物特征的模糊金库易受相关攻击导致密钥和生物特征模板丢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指纹与人脸特征级融合的模糊金库。该方案对指纹特征与人脸特征分别使用离散对数进行变换,并基于Diffie-Hellman算法在特征级将变换的指纹与人脸特征融合为一个模板。最后,将所得的融合模板构建模糊金库,通过更新随机矩阵的方式使金库具备可撤销的特性。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多生物特征在特征级融合易造成维数灾难和基于生物特征的模糊金库易受相关攻击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并提高了多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魏阳[5](2018)在《联合生物特征密钥的光学图像加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图像加密技术因具有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并行度的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安全领域。光具有波长,振幅,相位,偏振等多种属性,因此光可以作为一种多维的信息载体,这就为光学图像加密技术的密钥系统提供了多种选择,增加了加密自由度,并且具有极大的保密性。由于人体具有各自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比如指纹,虹膜,人脸,声音等,因此利用人体的生物特征进行信息加密可以提高光学图像加密系统的安全性。本论文调研了目前光学图像加密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光学图像加密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联合生物特征密钥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人体生物特征密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加密的安全性,增加了加密结构的复杂性,为新型的光学图像加密技术提供了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介绍了光学扫描全息(OSH)的基本原理及其光学实现方式,着重分析了OSH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并对扫描物体的光斑—菲涅尔波带片和光学扫描全息成像进行仿真模拟和分析。2.针对加密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生物特征密钥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介绍了gyrator变换的光学实现方式,阐述了联合加密方案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分析了其密钥的敏感度和抗攻击能力等安全性问题。3.针对加密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阵列密钥的光学扫描全息加密方法,阐述了其加密和解密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其密钥的敏感度和抗攻击能力等安全性问题。4.针对叁维目标的加密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生物特征密钥对叁维目标进行光学加密的方法,阐述了其加密和解密的基本原理,采用对叁维目标用垂直切片的处理方法将其转换成多个二维平面目标加密的过程,并对整个加密解密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祁娜[6](2017)在《基于多重生物特征的文档图像水印加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量的数字信息如视频、图像、邮件、文档等通过网络传播,但随之发生的非法侵权及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数字水印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数字水印技术在多媒体数据中得以实现,主要依赖于这种载体信息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而电子文档图像的数据冗余度相对于其他多媒体数据非常有限,这也使得基于文本图像的数字水印技术发展较为局限,存在嵌入容量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并改进了一种新的方案。通过对电子文档8位灰度图像像素值的分析,选择其中大量存在的白色像素点,使其作为新的载体图像,并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技术,将水印图像嵌入到新的载体图像中,再通过像素位置复原的方法,将新嵌入水印的图像还原到原始电子文档中。为了做到有效的版权保护和侵权追踪,本文嵌入的水印图像采用版权所有者的手掌或人脸等生物特征图像。实验数据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嵌入容量,并改善了鲁棒性。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多重生物特征的数字水印技术,可嵌入多个生物特征图像作为水印信息,以保障版权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多个不同部位的生物特征能够进一步保证认证的安全性。合同等需要两方甚至叁方的文档材料,涉及多个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而多重生物特征的水印嵌入也解决了多方认证的问题,所以本文算法为涉及多方的版权追踪及身份认证提供了极大帮助。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文档图像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加密算法,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做加密运算。该算法使用Logistic混沌映射和DNA序列对图像进行像素位置置乱,并扰乱其像素值,再使用叁维Lorenz混沌系统进行像素值融合,生成加密图像。在本文提出的算法中,使用水印图像像素值作为密钥组成部分,使算法具有更好的密码学性能。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相关的实验,通过与其他算法对比以及相关的评测指标,结果证明本文算法表现出更好的加密效果,密钥空间大,且敏感性强,能够抵抗穷举攻击和统计攻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魏阳,闫爱民,胡志娟,张敬涛[7](2017)在《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加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加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信息加密并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和将生物特征加密与光学加密相结合的技术.讨论了加密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人体生物特征加密技术发展的障碍.最后对新的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加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蒋广涵[8](2017)在《基于指纹的生物特征加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特征因其独有性、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在身份认证系统中。但是,生物特征模板不能像经典密钥一样便捷地撤销和重新发布。为保证用户隐私,将密码学和生物特征认证结合形成的生物特征加密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基于辅助数据的生物特征加密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模糊金库和模糊承诺是最成熟的实用方案。然而,现有的加密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传统的模糊承诺无法抵抗交叉匹配攻击等问题。本论文以指纹加密为例,对传统模糊金库和模糊承诺方案分别进行改进。其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论文阐述了生物特征加密系统的分类和基本模型,介绍了传统的模糊金库和模糊承诺方案。同时,本文选择以指纹加密为切入点,实现指纹特征提取方案,并根据指纹分类进行中心定位的设计,同时利用提取到的中心作为坐标原点,进行坐标变换,实现指纹对齐。本文利用FVC2004指纹库DB1_A中的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并给出了经过图像处理算法后的指纹效果图。第二,实现快速模糊金库方案。首先,利用特征点周围的灰度图像方差和方向图等信息设置特征可信度,解决模糊金库在解密阶段耗时长的问题;其次,利用用户口令生成变换函数,实现第一层加密,从而避免了交叉匹配攻击。通过以上两种改进,形成了可撤销的指纹模板,实现了快速安全的模糊金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多项式次数为8时,能达到GAR和FAR分别为94.2%、0.11%的性能,对比原始指纹模糊金库算法GAR性能和FAR性能分别优化了3.2%和0.1%。第叁,设计了针对指纹的扇区特征编码的方法,利用射线和同心圆将指纹图像分割为不同区块,结合每一区块中细节点个数、类型、方向,完成指纹特征和二进制有序序列的对应。同时,在扇区特征编码的基础上实现指纹的模糊承诺方案。首先,利用纠错码将指纹特征序列进行空间变换,实现安全的映射过程。其次,利用BCH码的纠错性能,完成生物特征认证中模糊性的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纠错能力,可以动态调节识别系统的安全级别。本文采用扇区短编码和长编码方案生成指纹码,并利用BCH(15,7,2)和BCH(15,5,3)分别进行译码时的纠错,当匹配分数设置为70时,短编码方案能达到GAR和FAR分别为93.8%和0.75%,长编码方案达到GAR和FAR分别为91.6%和0.57%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高莹,郑长春,张凯,陈洁[9](2016)在《更高效的指纹生物特征加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愈加深入,生物特征所涉及到的人的隐私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生物特征加密结合了生物识别技术和加密技术,将生物特征和密钥融合,使得密钥和生物特征本身都很难从系统存储的模板中获取,当且仅当活体生物特征提交给系统时密钥才会重新生成.生物特征加密的天然模糊性必然要求相应的加密技术具备容错性,基于模糊身份的公钥加密可自然用于生物特征加密.为弥补直接使用模糊身份加密造成的开销大的不足,也为了更精确的进行指纹识别,本文从模糊身份加密出发,构造了一个标准模型下新的自适应安全的模糊身份加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密钥共享算法构造了双阈值的指纹生物特征加密方案.与已有的指纹加密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不仅在开销上优于直接使用模糊身份加密的指纹加密,还能分别从全局与局部两方面完成指纹的识别与加密,使得方案更具实用性.同时经过数学证明,本文提出的加密方案在标准模型下是自适应安全的.(本文来源于《密码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朱斌瑞,秦静,韩斐[10](2016)在《基于生物特征的可搜索加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将自己的数据保存到云服务器中,既使用方便又减少了自己存储所带来的费用。但云服务器不一定安全可靠,因此,为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常以密文的形式储存在云服务器中。可搜索加密重点专注于搜索过程的安全可靠及搜索效率,保证用户能够保密地进行密文数据的检索,同时又不影响其使用体验。生物密码相对于传统密码更便于携带且不会遗忘。构造基于生物特征的可搜索加密新体制,基于不同的困难问题假设给出两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可搜索加密构造方案。相对于已有的搜索加密方案,基于生物特征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将生物特征和可搜索加密结合起来,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本文所提方案满足选择关键词不可区分和限门不可区分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生物特征加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研究适应于复杂网络环境的安全身份认证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基于传统生物特征的认证技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同态加密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借助基于RLWE的同态加密技术和一种消息编码技术,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加密后外包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过程在加密域进行。方案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随机数,用于抵抗重放攻击。文章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多种典型的攻击手段对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证明,结果表明方案对复杂网络环境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特征加密论文参考文献
[1].姚海龙,王彩芬,许钦百,李文婷.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分布式生物特征认证协议[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
[2].游林,梁家豪.基于同态加密与生物特征的安全身份认证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8
[3].梁家豪.基于同态加密或分段Logistic映射的安全生物特征认证技术[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
[4].李洵.基于指纹与人脸特征级融合的多生物特征加密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
[5].魏阳.联合生物特征密钥的光学图像加密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6].祁娜.基于多重生物特征的文档图像水印加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7].魏阳,闫爱民,胡志娟,张敬涛.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加密技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蒋广涵.基于指纹的生物特征加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9].高莹,郑长春,张凯,陈洁.更高效的指纹生物特征加密[J].密码学报.2016
[10].朱斌瑞,秦静,韩斐.基于生物特征的可搜索加密[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