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闲暇论文-杜鹏

农民闲暇论文-杜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闲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伦理,闲暇体验,乡村社会

农民闲暇论文文献综述

杜鹏[1](2019)在《情之礼化:农民闲暇生活的文化逻辑与心态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不仅是一种时间状态,而且是一种生活心态。文章从农民的闲暇体验出发,立足乡村社会基础,考察闲暇秩序的生成机制。农民的闲暇体验兼有情感和伦理属性,作为一种能动性的文化实践,闲暇体验镶嵌于"时间消费—社会交往—仪式互动"的闲暇生活结构之中,并依托家庭动力和村庄脉络实现"情之礼化",构造了富有公共性的闲暇秩序与平和的心态秩序。伴随着农村熟人社会变迁,闲暇体验日益碎片化和空洞化,农民的情感体验逐渐退回到主体精神世界,"情之礼化"机制的断裂导致村庄心态秩序失衡。通过面向闲暇体验的文化治理实现家庭伦理与村庄情理的均衡,是重建农民日常生活秩序的根本之道。(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唐凤[2](2019)在《农民比采集者更忙碌?》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考虑到人类社会进化时,农业往往被视为一种逃避艰苦觅食生活的方式。有研究显示,从采集狩猎到耕作的过渡与粮食供应和生育率的增加有关,尽管饮食广度和整体健康水平在下降。在40年前的一篇开创性着作中,美国人类学家Marshall Sahlins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5-28)

张帆[3](2019)在《生活结构视角下的当代农民闲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闲暇与生活结构的张力这个微观视角来论述闲暇问题,通过对湖北Z村的个案研究和对该村村民的深度访谈,考察了当代农民生活结构、闲暇方式的现状和变迁,最终得出下列结论:1.在如Z村那样的中部欠发达农村地区,不同年龄段和打工经历的农民,其生活结构的变迁呈现了如下的总体特征。(1)留守农民,生活结构渐渐解体:当他们的劳动不再对家庭生计做出重大经济贡献时,所在村庄的社会结构开始忽视他们,而社会结构这个强力纽带的弱化将会使其生活结构中劳动与闲暇的关联也趋于断裂。(2)流动农民工,生活结构解体与重建:他们通过城市里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村庄共同体场域并嵌入城市雇佣关系中,却又通过工作之外的闲暇重新嵌入到了村庄共同体场域中,这就导致他们的社会关系徘徊于城市场域与村庄场域之间,其生活结构在新学闲暇技能的帮助下得以重建。(3)永久返乡农民工,生活结构断裂:长期远离家乡并生活在城市中,与邻居、家人之间缺乏定期联系交流遑论更深入的情感互动,返乡后反而难以适应乡村生活,他们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结构之重建在既定村庄场域中几乎无法完成了。2.在闲暇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下,闲暇开始从一种几无市场交换价值的消费行为变成了一种劳动产品进而变成了一种商业服务或公共服务。农民的闲暇需求本来是可以在村庄这个自然社区中自给自足的,但现在却越来越依赖其所处自然社区之外的(政府和)市场来供给、满足。3.随着农民群体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从留守农民到永久返乡农民工再到流动农民工,他们闲暇生活的变化显出如下趋势。(1)集体性闲暇的预期参与者中主导群体(即青壮年村民)长年不在场,日常生活的组织化程度降低。(2)生活场所的私密化:村民更愿意待在家里自娱自乐,与邻居互动的频次渐渐减少了。(3)生活日程的规整化:村民在受到打工期间的时间纪律影响后,开始学着按照机械的时间尺度来规整地、固定地安排自己的劳动与闲暇。(4)生活形式的多样化:新媒体(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入村无疑丰富了村民的闲暇生活。(5)生活观念从注重生存伦理转变为注重生活品质:较年轻村民比老年村民更舍得消费,希望通过更多、更优的消费来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4.在以生产性劳动为重心的生活结构中闲暇(而不再仅仅是劳动)的重要性渐渐突显,生活结构的时间配置比例开始由劳动/生计向闲暇部分倾斜,基础性闲暇渐渐被发展型闲暇代替,农民的闲暇方式越来越具有都市化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4-30)

蔡平[4](2018)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与教育支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也失去就业依靠与文化、精神寄托,导致失地农民闲暇精力过剩,闲暇时光最终演变成闲暇危机。闲暇危机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的浪费、闲暇活动的低俗化以及闲暇心态的失衡。导致闲暇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个体选择不自由、社会及文化应对能力不足以及体制困境有直接关系。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需要借助公共文化场所开展社会教育、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教育以及政府主导开展职业补偿教育,进而转变失地农民的闲暇观、丰富其闲暇生活以及提升其就业技能。(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刘向东[5](2018)在《农民闲暇生活的优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加。以豫东平原的农村为例,10年前,小麦从收割到储存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自从农民开始租用联合收割机以来,基本上数个小时即可完成收割,甚至可以现场封存和销售。然而,目前农民一些消遣闲暇的方式,既耗损农民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7-06)

刘勤,余柳娟[6](2018)在《传统“年例”与农民闲暇生活——基于粤西庵里村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年例在粤西有久远历史,至今仍旧盛行。基于庵里村的田野,调查围绕年例期间的消费、交往、娱神,发现年例已经成为粤西农民的主要闲暇生活方式。与其他村庄相比,年例增加了更多的仪式消费;不同阶层在年例中维系了社区内外的社会交往;再生产着阶层分化与区隔。娱神中娱人,年例营造了村庄生活的热闹场景,实现了神圣与世俗的融合共生。(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曾幼亮[7](2018)在《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闲暇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农民个体生活体验、村落社区的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在他们持续迁移中,造成了大量乡村的空心化,形成了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的巨大变革。空心村农民在逐步实现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对提升闲暇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诉求。研究选择了中部省份河南信阳的圈堰村为田野调查地点,依托典型个案的闲暇生活描述,呈现当前空心村农民的闲暇生活现状。这包括闲暇时间变化、空间特征,日常闲暇活动方式、闲暇生活诉求等。在此基础上,研究闲暇在空心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以及村庄空心带来的闲暇生活变革,分析村民目前闲暇生活困境,初步提出改善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状况,提升闲暇生活质量的一些建议,以促进空心村乡村社会的和谐健康运转。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空心村的闲暇生活进行了研究。具体而言,包括:首先,闲暇生活在空心村生活中的功能分析。认为在村庄人口、文化等空心化背景下,闲暇生活具有维系社会认同、维持村落稳定、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空心村村民的闲暇生活表征,包括村民闲暇生活的时间、空间、方式、观念四大维度。研究认为空心村村民闲暇时间相当充裕,但是利用效率不高,高质量的闲暇活动较少。在空间上,村民的闲暇活动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外扩散,离家庭越远,闲暇活动涉足越少,闲暇活动范围随意且封闭。闲暇活动方式上,村民的闲暇方式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但仍然以消遣时间为主,碍于闲暇资源的匮乏,闲暇生活较为单调。在闲暇生活观念上,城市的闲暇消费观念在悄然入侵,对于工作与闲暇的区隔在老中青叁代中也产生了差别。再次,分析空心村村民的闲暇生活困境。在人口的外流、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下,村庄优秀传统文化流失,闲暇越轨泛化,闲暇资源匮乏。这些不利条件导致空心村农民的闲暇生活的现代化转型面临困难,闲暇生活异化。最后,提出构建新型和谐文明闲暇生活的建议。村民闲暇生活的现代化有赖于加强基层自治制度,带动村民闲暇生活观念的转变,同时发展乡村经济,更新闲暇设施,重建乡土文化,打击闲暇越轨。(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8-05-30)

丁彩翠,袁帆,宫伟彦,宋超,陈征[8](2017)在《2010~2012年中国农民闲暇时间锻炼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国成年农民闲暇时间锻炼情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有效调查对象71 140名。采用"身体活动调查问卷",询问了调查对象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结果我国农民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率为3.8%,男性为3.6%,女性为3.9%;中小城市农民锻炼率为5.3%,高于普通农村(4.3%)和贫困农村(2.4%);不同年龄组中,65~74岁组最高(5.0%),25~34岁组最低(2.6%);不同劳动方式中,务农者最低(2.0%)。锻炼参加者每次持续至少10min的中高强度锻炼天数为4.4d/w,平均每天30 min;每周累计的中高强度锻炼时间为180 min。锻炼参加者中,26.1%进行20min以上的高强度锻炼,每周高强度锻炼天数的中位数为0。结论 2010~2012年我国成年农民的锻炼参与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运动意识和技能。(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乐,涂艳国[9](2017)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与教育支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无数农民纷纷失去土地。"经济失业"、"文化失根"和"心理失范"使失地农民的过剩精力无以释放,美好的闲暇时光演变成了一场群体性的闲暇危机,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的资源浪费、闲暇活动的低俗化和闲暇精神状态的心无羁绊。产生闲暇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个人、文化和社会的整体性无力,包括选择的非自愿性导致闲暇自由本质的异化、文化不适导致失地农民闲暇认知与能力的偏狭,以及体制性"近视"导致社会闲暇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从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补偿教育叁个方面构建综合的教育支持系统,鼓励各类场馆(所)参与转变闲暇观念,借助基层组织丰富闲暇生活,利用行政制度安置闲暇精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郑航,方青[10](2017)在《乡土文化视阈下的农民闲暇生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文化蕴含在我国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和约束着农民的闲暇生活。探讨文化影响下的农民闲暇生活,分析其中延续传承的乡土色彩,有助于挖掘乡土文化与农民闲暇的深层联系。在指出农民闲暇生活受乡土文化变迁影响呈现之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利用乡土文化再造提升农民闲暇生活水平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民闲暇生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农民闲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考虑到人类社会进化时,农业往往被视为一种逃避艰苦觅食生活的方式。有研究显示,从采集狩猎到耕作的过渡与粮食供应和生育率的增加有关,尽管饮食广度和整体健康水平在下降。在40年前的一篇开创性着作中,美国人类学家Marshall Sahlins指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闲暇论文参考文献

[1].杜鹏.情之礼化:农民闲暇生活的文化逻辑与心态秩序[J].社会科学研究.2019

[2].唐凤.农民比采集者更忙碌?[N].中国科学报.2019

[3].张帆.生活结构视角下的当代农民闲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蔡平.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与教育支持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8

[5].刘向东.农民闲暇生活的优化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6].刘勤,余柳娟.传统“年例”与农民闲暇生活——基于粤西庵里村调查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曾幼亮.空心村农民闲暇生活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

[8].丁彩翠,袁帆,宫伟彦,宋超,陈征.2010~2012年中国农民闲暇时间锻炼情况分析[J].营养学报.2017

[9].王乐,涂艳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与教育支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

[10].郑航,方青.乡土文化视阈下的农民闲暇生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

标签:;  ;  ;  ;  

农民闲暇论文-杜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