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张贺喜

保山市天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建筑结构主体设计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运营安全性、稳定性与功能的实现,但在当前的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中仍然存在问题,影响了建筑的稳定与安全,因此,文章总结了当前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建筑结构主体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主体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社会提供性能更完善、功能更全面的建筑,所以,需要通过改进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保障建筑性能与功能的实现,从而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但性能与功能的增加,导致建筑结构主体设计的内容越来越复杂,这也为建筑结构设计增加了难度,导致设计问题广泛存在于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中。为此,对问题的总结以及解决措施的探究对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屋面梁与配筋设计上存在问题。在进行建筑结构主体设计时,很多设计人员为了提升设计效率,在上下层梁结构设计上直接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完成整体的屋面梁设计,导致建筑上下层梁结构的设计完全一致,根本未体现出屋面梁在不同位置上的荷载差异,从而导致配筋过程中,荷载大的位置配筋数量少,无法保障建筑屋面梁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而且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经常导致屋面梁出现安全问题,建筑结构表面也因配筋数量不足出现裂缝等问题。另外,在进行受扭屋面设计过程中,未进行腰筋设置。普通梁通常发挥的是保障建筑结构钢筋骨架刚度的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在收缩应力以及温度应力作用下,骨架的稳定性与整体结构受到影响,从而也避免因应力变化出现的裂缝问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板下梁的高度如果高处45cm的范畴,必须设置腰筋,而且腰筋的距离应控制在20cm内,这样通过拉筋之间的勾连,使腰筋形成统一的整体,提升钢筋骨架整体的性能[1]。但很多设计人员都忽视这个问题,导致设计过程中缺少腰筋设计内容。

二是,楼层平面刚度设计上存在问题。现阶段,建筑工程结构主体设计主要依托于计算机软件程序,如果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不存在特殊要求,则要以刚性楼面层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合理的提升楼层平面刚度,而且结构设计简化,不会对结构的整体性造成影响[2]。但如果存在特殊要求,如进行变形楼板设计时,这种设计方法则存在问题,尤其是在计算变形程度上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数值以供变形楼板设计参考,从而导致设计结构出现不合理的问题,无法达到建筑设计对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需要。

三是,楼板设计上存在问题。首先,设计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流程,未充分考虑楼板的受力情况,只是将其受力作为简单的单向板进行考虑,导致计算结果失真,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合,而且会导致配筋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使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其次,在进行楼板承载线性荷载弯矩计算过程中,建筑的用途不同,计算的要求也不同,但很多设计人员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计算,导致结果与工程建设不相符合[3]。最后,设计过程中双向板高度取值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双向板的两个方向会产生弯矩,所以,设计上通常会通过纵横叠放的方式呢进行配置,将短跨方向置于钢筋的下层位置,长跨方向置于短跨钢筋上层位置上,从两个方向取高度值,一般情况下高度值会存在差异,但很多设计人员为了方便计算,高度值取值中会取两个相同的值,从而影响配筋,为结构设计遗留安全隐患。

二、解决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保障配筋合理,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时,钢筋混凝土内隔墙有时会出现与外墙垂直的情况,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两项内容进行综合考量,如果外墙扶壁柱的面积较大,配筋过程中应采用双向板的方式,而外墙不存在特殊性,则在配筋过程中使用纵向单项板的方式,保障连接位置处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得到提升;如果外墙扶壁柱的纵向力承受能力较弱,可以通过增加外侧主筋的方式,提升外墙的性能[4]。布置外墙的横向配筋过程中,应将扶壁柱实际截面积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适当增加短筋,优化结构整体的配筋情况。

其次,有效提升地下室结构设计水平。地下室作为建筑主体的构成部分,其对建筑主体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地下室结构设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性能与安全。为此,在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地下室结构设计,根据建筑建设要求以及实地勘察与勘测的各项参数,仔细计算地下室结构的各项参数内容,完善地下室结构的细节设计,例如,其外墙厚度应控制在25cm范围内。而在进行普通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精准控制其强度,混凝土等级的合理性,避免水泥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因温度应力造成结构出现裂缝或收缩;但在高层建筑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升混凝土等级,但要根据混凝土用量合理使用配筋,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5]。

最后,提升变形楼板的抗变形能力。为了保障设计能够符合实际施工中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能力,应在设计中尽可能的缩小与实际施工情况之间的误差,从而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变形楼板控制,提升其抗变形能力,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在楼面刚性符合施工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为此,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开始设计阶段,要严格控制设计质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变形楼面层,从而也避免施工单位过分追求建筑美观性,为工程建设留下安全隐患。同时,结构布局设计与配筋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在保障建筑性能与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以及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在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要有效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设计人员作为建筑结构主体设计的行为主体,其对设计内容以及所有设计细节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会产生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并由设计单位组织设计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掌握先进的设计知识,并能够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创新建筑理念,创新设计方法,并大力引入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提升设计过程中各项计算的精准性,提升设计工艺的科技水平,尽量减少设计上出现的问题,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总结了当前在建筑行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有效的解决对策,降低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为建筑施工留下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从而为建筑工程的稳定运营提供坚实的支持。此外,希望建筑行业能够提高对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重视,不断完善设计方法,提升设计水平,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到建筑建设的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曹亮良,郑建灿.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33):335.

[2]蓝樯.分析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业,2016,27(5):125-126.

[3]张艳霞,张贺昕,刘安然,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性能化设计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7,31(4):1-9.

[4]王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33(3):191.

[5]张亚英,赵春荣,崔炜.多层砖混建筑的轻钢结构加层设计和抗震计算模式对比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26(4):136-140.

标签:;  ;  ;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