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纳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纳秒脉冲,智能GIS,局部放电,局放IED
亚纳秒论文文献综述
苏春强,李强,王春杰,黄东飞,孙浩[1](2019)在《亚纳秒脉冲用于智能GIS局放IED性能试验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以其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而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GIS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内部绝缘缺陷,并伴随产生局部放电现象,甚至会引起系统故障,因此为保障系统可靠运行,对GIS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局部放电检测具有电学、声学、化学和光学等多种检测方法,其中电学测量手段主要有脉冲电流法和特高频检测法(ultra-high frequency,UHF)。UHF法测量局部放电辐射出来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而脉冲电流法测量局部放电引起的视在电荷。UHF法相较于脉冲电流法可提取信号中的特高频成分,具有灵敏度高,可带电监测,智能GIS局放IED(智能电子设备)采用UHF+IED的局放监测方法。文中研究了采用上升沿时间为253.75 ps、半高宽约为1.15 ns、最大峰值电压为532 V(0 dB)的亚纳秒脉冲进行智能GIS进行局放IED性能试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UHF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局放IED测量结果与亚纳秒脉冲峰值成正相关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当亚纳秒脉冲为30~50dB时,IED测量结果分散性较大;因此亚纳秒脉冲信号可用于进行智能GIS局放IED性能试验。(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9期)
宋洋[2](2019)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北斗亚纳秒级授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时间同步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电网的时间同步技术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采用北斗+GPS双模系统作为卫星授时的方法,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高精度授时技术,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作为单机内部时钟守时,铷原子钟作为外部时钟源守时,各终端之间采用PTN技术传送PTP协议对各终端设备进行守时的亚纳秒级授时系统技术。可以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对精度定位,以及快速和实时定位、导航的要求,未来产品化前景和市场预期良好。(本文来源于《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9——北斗服务全球 融合创新应用》期刊2019-09-10)
岳楠[3](2019)在《亚纳秒时域信号源设计与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不论是能源领域还是医疗方面甚至军事领域的反恐维和事业的发展,均对雷达探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型时域超宽带冲激雷达系统具备频带宽、抗辐射干扰强、分辨力远、功耗和截获率低等优点,在雷达成像探测领域脱颖而出。时域穿墙雷达系统主要分为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叁大架构。本文主要针对系统中的信号源进行各项工作。近年来,对于超宽带信号源来讲,其发展并不十分迅速,信号源的输出电压、半峰值(峰峰值)脉宽、抖动、辐射是其最主要的代表指标,但是多数研究都很难做到将这些指标中的某一个做的很突出。大多是以折中的方式进行。本文首先从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超宽带信号及其频谱特征,并确定了基于高斯上升沿指数下降沿的UWB信号经典模型。随后介绍了叁种主要的电脉冲技术,其中以固态快速器件为代表的电脉冲技术更适合本文。其中着重研究了雪崩叁极管的基本机理与其特性。在第叁章中,确定使用Marx电路作为信号产生电路。从Marx电路的基本器件的选型开始,结合实际电路的动静态特征从充放电两角度对各个元器件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系统地计算、分析、推导。在仿真章节中,对之前分析过的各个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地仿真验证比对,并将比对确定后的结果作为实物的参数。本文的主要新思想是对传统的Marx电路进行改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各器件参数特性,不再像往常一样取随机值来对Marx电路进行模糊的实践。并且在波形整形电路中考虑使用欠电荷耦合法和串联电感法进行脉宽压缩与波形整形,且仿真效果良好。最后,根据仿真和计算得出的参考值完成实际电路的制作。测试的指标及参数符合预期,达到了实验室项目以及科研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蔺玉亭,王晓芳,李国俊,韩春好[4](2019)在《GPS多站组网的亚纳秒实时时间比对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GPS 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时间比对算法依赖精密星历产品、时间延迟较长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组网实时时间比对算法。采用IGU超快速星历产品作为解算输入条件,利用多站联测增加多余观测,将测站钟差和卫星钟差作为未知数统一解算。实验结果表明,比对结果与IGS最终钟差的一致性达到了0.3 ns以内,比对结果的天频率稳定度优于2.5×10~(-15)。(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孙帅,王流火,谭令其,蔡鋆,李军浩[5](2018)在《GIS局部放电模拟用亚纳秒脉冲发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IS内部的局部放电脉冲前沿一般在1 ns以内,文中研究脉冲前沿在1 ns以内的快前沿脉冲发生电路,可以在实验中模拟局部放电信号,用于需要局部放电信号的实验中。文中利用晶体叁极管的雪崩效应,叁极管的雪崩工作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幅值较高,前沿时间较短,可以达到前沿在1 ns之内的要求。选择BFP450型雪崩叁极管,制作电路板测量脉冲信号,可以得到特高频脉冲电压信号,可以通过特高频天线进行传输。通过文中设计的脉冲产生电路,可以得到幅值4 V左右,重复频率20 kHz以内,前沿时间1 ns以内的快前沿脉冲信号。(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8年11期)
黄晓虹[6](2018)在《一种亚纳秒高重频低抖动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域超宽带技术是近数十年来电子领域涌现出的一项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产生的极窄时域脉冲,形成超宽带信号进行应用。超宽带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商用和军用价值,成功应用在无线电通信、雷达、成像和高精度探测定位等系统中。时域超宽带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冲激信号的产生,常见的固态冲激信号源的实现是先将能量储存,然后快速放电,将能量瞬时有效地释放给负载,最终输出高幅值窄脉冲。本文以亚纳秒高重频低抖动脉冲信号发生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产生方式。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时域高斯脉冲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对比不同电路实现的差异,最后针对Marx级联电路的雪崩效应原理等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以及实现方法,最后进行了样机测试试验,验证相关指标。文中设计的Marx级联电路利用雪崩晶体管的雪崩效应实现窄脉冲高电压信号,核心是将电容器并联充电后串联放电,利用电容上电压的迭加在最后一级电路输出高电压窄脉冲。先通过理论计算出电路中器件参数,利用P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优化各项电路参数,验证实现目标。根据仿真结果,选择相应的电路器件,考虑信号的特性进行PCB布线,最后实现实物,完成输出脉冲幅值为382V、脉冲半峰值宽度为560ps、重复频率为10kHz信号的实现,最后编写论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10-30)
杨菲[7](2018)在《亚纳秒前沿脉冲强电场集成光学测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纳秒前沿脉冲强电场具有上升沿短、脉冲宽度窄、电场强度幅值大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基于偶极子接收天线、电光调制结构、光波导结构的集成光学电场传感器。组建了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和脉冲测量系统,分析了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函数、响应时间等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15期)
陆俊,丁建永,贺岩,于广礼,杨彬[8](2018)在《机载激光雷达用高重复频率亚纳秒双波长全固态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晶体材料、腔长、抽运功率等对调Q脉冲宽度的影响,研制了一台基于Nd:YVO4晶体的高效率、结构紧凑的双波长激光器。该激光系统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振荡级产生重复频率为5kHz、脉冲能量为400μJ、脉冲宽度为1.1ns的1064nm基横模激光,通过878.6nm零线抽运的Nd:YVO4级联放大器,脉冲能量和脉冲宽度变为2.72mJ和1.03ns;通过叁硼酸锂(LBO)晶体腔外倍频,获得了脉冲能量为1.54mJ,倍频效率大于56%,激光脉冲宽度小于910ps,峰值功率为1.7 MW的532nm绿光激光输出。(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王一锐[9](2018)在《基于SBS的四倍频266nm亚纳秒紫外激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66nm紫外激光与很多物质都可以发生特殊的反应,利用这一特性主要开展的研究主要有: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指纹检测、DNA处理等。传统的气体紫外激光器由于高维护成本、转化效率低等原因逐渐被以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为核心技术的固体激光器所取代。本文研究的亚纳秒266nm激光由于兼具特殊的时间尺度和较高的峰值功率,是研究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的理想光源。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技术是获取亚纳秒激光的有效手段,它具有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输出光参数可调和可集成化等优点;近些年高质量非线性晶体的不断出现成为谐波产生技术发展的基础。本文整合了SBS和晶体的频率转换技术,实现了纳秒量级的1064nm基频光到亚纳秒266nm四倍频光的转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理论上,以耦合波方程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倍频效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相位匹配理论,对实验中可能用到的非线性晶体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内容包括相位匹配角及其对应的有效非线性系数、晶体内各光波的走离角等,根据实验中的光参数,确定了晶体的加工参数;针对SBS,通过数值模拟对本实验的条件下单池压缩结构可以产生亚纳秒脉冲的可能性进行了验证。实验上,利用叁面共振原理的振荡器输出了脉宽8ns、重频1Hz的1064nm单纵模基频光,单脉冲能量主要分布在3.5~4m J之间。纳秒光被注入到SBS介质池中。采用FC-770作为SBS介质,获得了脉宽580ps、能量0~200m J可调的1064nm亚纳秒光,并获得了能量为高斯分布的光斑;采用10×10×6mm3的KTP晶体XY平面的II类相位匹配(θ=90°,φ=23.5°)获得了能量0~50m J可调的绿光输出,最高转换效率为52.5%;紫外倍频采用8×8×6mm3的BBO晶体I类相位匹配(θ=47.7°,φ=0°),最高实现了48%的532-266nm光光转换效率,输出的266nm紫外激光脉宽为400ps,最高峰值功率可达59.3MW。限制倍频效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BBO晶体对266nm光的线性吸收和双光子吸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任俊杰[10](2018)在《全固态亚纳秒激光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纳秒固体激光器是指脉冲宽度小于1ns的固体激光器,与传统的调Q激光器相比,它具有更窄的脉冲宽度,更高的峰值功率,在微加工与制造、激光医疗与诊断、非线性光学等科研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窄脉宽和单纵模输出可用于高精度测距和叁维成像;它的高峰值功率和高重复频率可用于激光诱导光谱和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它还可以通过倍频的方式得到亚纳秒532nm绿光激光器。在海洋探索和水下通信领域,窄脉宽的绿光由于蓝绿色的弱吸水性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光源,在定义烧蚀气溶胶的数量和化学性质时,绿光激光器的脉冲重复率和能量稳定性起主要作用。因此,高脉冲能量的亚纳秒固体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论文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Nd:YAG/~(4+):YAG键合晶体获得了脉宽为693ps、单脉冲能量为102?J的脉冲输出,再对比端泵和侧泵放大,最终实现了3.8W的脉冲输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介绍了亚纳秒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背景以及从激光测距,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环境监测叁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应用价值。总结了亚纳秒固体激光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节,从光谱特性、能级结构和饱和吸收特性叁个方面介绍了~(4+):(4晶体。阐述了被动调Q的运行机理,并通过求解被动调Q速率方程组,得到了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单脉冲能量和脉冲宽度的表达式。运用脉冲放大理论获得了多程放大的能量输出表达式,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叁章节,通过对Nd:YAG和~(4+):YAG在分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获得了腔长、输出镜透过率和泵浦方式对输出脉宽的影响因素,找到了输出镜的最佳透过率。利用Nd:YAG/~(4+):YAG键合晶体参数分析了脉宽随着腔长和初始透过率的变化曲线,并最终获得脉宽为693ps,输出功率为102mW的脉冲输出。通过压缩占空比和减小耦合比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脉冲的不稳定性。实验论证了~(4+):YAG晶体的偏振特性。第四章节,数值模拟了888nm端泵Nd:YV_4晶体双通放大的输出功率;测量了Nd:YV_4晶体对888nm泵浦源的有效吸收系数和短腔下888nm端泵Nd:YV_4晶体的输出功率和光光转换效率;实验最终得到双通放大输出功率为1.3W。数值计算了侧泵Nd:YAG晶体双程放大功率;实验测量了侧泵Nd:YAG晶体的短腔输出功率和光光转换效率,并采用不对称稳腔法测量了热焦距为400mm;最终获得了双通放大输出功率为3.8W。(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亚纳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时间同步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电网的时间同步技术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采用北斗+GPS双模系统作为卫星授时的方法,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高精度授时技术,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作为单机内部时钟守时,铷原子钟作为外部时钟源守时,各终端之间采用PTN技术传送PTP协议对各终端设备进行守时的亚纳秒级授时系统技术。可以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对精度定位,以及快速和实时定位、导航的要求,未来产品化前景和市场预期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纳秒论文参考文献
[1].苏春强,李强,王春杰,黄东飞,孙浩.亚纳秒脉冲用于智能GIS局放IED性能试验的可行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9
[2].宋洋.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北斗亚纳秒级授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C].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9——北斗服务全球融合创新应用.2019
[3].岳楠.亚纳秒时域信号源设计与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蔺玉亭,王晓芳,李国俊,韩春好.GPS多站组网的亚纳秒实时时间比对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5].孙帅,王流火,谭令其,蔡鋆,李军浩.GIS局部放电模拟用亚纳秒脉冲发生器研究[J].高压电器.2018
[6].黄晓虹.一种亚纳秒高重频低抖动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7].杨菲.亚纳秒前沿脉冲强电场集成光学测试技术[J].电子测试.2018
[8].陆俊,丁建永,贺岩,于广礼,杨彬.机载激光雷达用高重复频率亚纳秒双波长全固态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9].王一锐.基于SBS的四倍频266nm亚纳秒紫外激光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10].任俊杰.全固态亚纳秒激光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