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交流损耗论文-胡波,周进,张跃,谢志辉,黄绍波

绕组交流损耗论文-胡波,周进,张跃,谢志辉,黄绍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绕组交流损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流电动机,介质损耗,单支线圈,模拟绕组

绕组交流损耗论文文献综述

胡波,周进,张跃,谢志辉,黄绍波[1](2019)在《交流电动机单支线圈与整机绕组介质损耗复合计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建立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与整机绕组介质损耗数值的关系,确保模拟线圈与整机绕组之间的介质损耗计算的近似度,降低整机绕组设计、制造与验证的成本,本文以额定电压10kV的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层电介质的介质损耗复合计算模型及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工程近似的数学计算公式并进行实际数值计算,为该类型电动机的定子线圈与整机绕组介质损耗数值计算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大电机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黄娜,杜光辉,宋晓茹[2](2019)在《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交流损耗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高频损耗严重,计算较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供电频率、不同并绕根数以及通风槽口高度对交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电流频率的增大会导致绕组交流损耗增大;多根并绕可以减小导体的集肤效应,但同时也增加了导体的临近效应,选择并绕根数是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适当的增大槽口高度可以有效的减小绕组的交流损耗。(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胡波,梁智明,漆临生,黄绍波,任东滨[3](2014)在《GVPI交流电动机无防晕系统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GVPI高压交流电动机无防晕系统的定子绕组线圈槽部与端部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对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与电容(C)随施加电压(U)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并将绕组介质损耗因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及其增量与电容及其增量成正比,同时由模型电路计算的介质损耗因数与试验实测值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4年04期)

陈志福,张敬因,魏子镪,王立中,信赢[4](2014)在《并绕铜带对高温超导绕组交流损耗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许多超导电力设备的应用中,超导绕组的机械性能和电流过载能力是关乎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现实问题。利用铜线(或铜带)与高温超导带材平行绕制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但这种方案有可能带来额外的交流损耗。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制作了两个尺寸相同的超导绕组,绕组内径70mm,外径90mm,高45mm,其中一个绕组由超导带与铜带并绕而成,另一个则由超导带材单独绕制而成。两个样品使用的超导带材均为一代Bi-2223/Ag高温超导带,宽4.6mm,厚0.22mm;铜加强带宽5mm,厚0.1mm。采用了卡路里法对比研究了两个样品的交流损耗。实验结果显示加入铜带没有明显增加超导绕组的交流损耗。因此,超导绕组中并绕铜带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超导绕组机械性能和过载能力的方法,在超导电力设备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4年07期)

胡波,漆临生,黄绍波,任东滨[5](2014)在《GVPI交流电动机无防晕系统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GVPI高压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定子线圈槽部与端部无防晕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绕组介质损耗与电容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机介损及其增量与绕组电容及其增量成正比,同时该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东方电机》期刊2014年01期)

杨松[6](2010)在《高温超导电枢绕组交流损耗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超导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工材料,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超导材料虽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直流电流,但在传输交流电流或处于交变磁场下时会产生交流损耗,因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超导材料的应用。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应用到电机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不同于传统超导电机将超导绕组作为励磁线圈,本文研究的超导电机采用了超导电枢绕组的新型结构,此时超导材料不但通入交流电流而且还工作在交变磁场下。因此,研究交流损耗对电机整体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温超导材料产生交流损耗的机制,并对交流损耗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不同工作条件下交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传输损耗、交变垂直场下无传输电流时的磁化损耗、平行交变外场下传输直流电时的交流损耗和平行交变外场下传输交流电时的交流损耗。此外还介绍了一种数值计算交流损耗的方法。根据带材生产中,利用加入铁磁物质来减小交流损耗的方式,我们联想到在超导电枢绕组周围采用同样的手段,来减小超导电枢绕组的交流损耗。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模,对引入铁磁物质前后带材宽带面上的垂直磁场分量进行了对比。将高温超导带材交流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和电机槽内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超导电枢绕组交流损耗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超导电枢绕组交流损耗的上限和下限。对于交流损耗的测量,本文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经过对比我们选择了电磁结合的测量方法。然后对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交流损耗进行测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丁秀华,祝景,龚春英,邓翔[7](2009)在《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平面磁性元件绕组的一维模型,分析利用初、次级交叉换位技术减少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绕组电流的上升(或下降)斜率与绕组交流损耗的关系。比较了CCM与DCM模式下绕组的交流损耗,得出在相同输出功率下,DCM比CCM的交流损耗更大。DCM和CCM两种工作模式下应用交叉换位技术减少绕组交流损耗的效果均很明显,且减少的比例相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实验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09年03期)

丁秀华,祝锦,龚春英,邓翔[8](2008)在《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平面磁性元件绕组的一维模型,分析利用原副边交叉换位技术减少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绕组电流的上升(或下降)斜率与绕组交流损耗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工作模式(CCM、DCM)下绕组的交流损耗,得出在相同输出功率下DCM模式比CCM模式具有更大的交流损耗,DCM和CCM两种工作模式下应用交叉换位技术减少的绕组交流损耗的效果均很明显,且减少的比例相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实验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1-01)

绕组交流损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高频损耗严重,计算较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供电频率、不同并绕根数以及通风槽口高度对交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电流频率的增大会导致绕组交流损耗增大;多根并绕可以减小导体的集肤效应,但同时也增加了导体的临近效应,选择并绕根数是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适当的增大槽口高度可以有效的减小绕组的交流损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绕组交流损耗论文参考文献

[1].胡波,周进,张跃,谢志辉,黄绍波.交流电动机单支线圈与整机绕组介质损耗复合计算初探[J].大电机技术.2019

[2].黄娜,杜光辉,宋晓茹.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绕组交流损耗计算[J].电子世界.2019

[3].胡波,梁智明,漆临生,黄绍波,任东滨.GVPI交流电动机无防晕系统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研究[J].绝缘材料.2014

[4].陈志福,张敬因,魏子镪,王立中,信赢.并绕铜带对高温超导绕组交流损耗影响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4

[5].胡波,漆临生,黄绍波,任东滨.GVPI交流电动机无防晕系统定子绕组的介质损耗特性研究[J].东方电机.2014

[6].杨松.高温超导电枢绕组交流损耗的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7].丁秀华,祝景,龚春英,邓翔.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J].电力电子技术.2009

[8].丁秀华,祝锦,龚春英,邓翔.反激式平面变压器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C].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8

标签:;  ;  ;  ;  

绕组交流损耗论文-胡波,周进,张跃,谢志辉,黄绍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