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百口泉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岩石相,构型分析
百口泉组论文文献综述
潘进,张昌民,庞雷,李鹏,朱锐[1](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沉积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最具规模的油气聚集带与勘探区,发育以砾岩为主、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粗粒沉积复杂地层。对粗粒沉积体的精细刻画有助于研究沉积体内部的非均质性特征。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对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沉积体内部9个级次构型要素的几何形态、大小、方向以及相互之间的迭置关系进行了表征,识别出12种岩石相类型以及10种由岩石相组合而成的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分析沉积微相在垂向、平面上的不同组合特征,扇体的类型受沉积环境影响发生变化,逐渐由冲积扇、河流扇转换为扇叁角洲,整体反映了湖平面上升或沉积物供给量逐渐减小的沉积背景。分析夏子街扇区各期次的扇体特征,包括长轴、短轴距离、长轴短轴比、扇根与扇缘厚度变化、扇体坡度变化、扇体最大粒径变化等,认为扇体顺物源方向有以下变化趋势:沉积物粒径大小随河道搬运逐渐减小,减小的幅度受扇体坡度影响,坡度越陡沉积物粒径减小的越快;河道数量减少,流量降低;河道沉积物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连通性逐渐降低;砂岩、砾岩厚度逐渐减小,泥岩厚度逐渐增加,湖相沉积变得较为发育。总结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的各期次扇体共可归纳出6种扇体模式:冲积扇、冲积—河流扇、河流—末梢扇、河流扇—扇叁角洲、扇叁角洲、大型河流扇。(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康,柴明锐,朱锐,瞿建华,双棋[2](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绿帘石分布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重矿物中绿帘石占绝对优势,且含量变化大。为了解研究区绿帘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利用重矿物、能谱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借助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绿帘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绿帘石含量可将研究区划分为绿帘石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2)绿帘石高值区位于扇叁角洲前缘亚相,中值区和低值区主要位于扇叁角洲平原亚相,且低值区比中值区更靠近物源;(3)绿帘石高值区不仅有岩浆绿帘石,自生绿帘石也普遍发育,因此绿帘石含量高;中值区绿帘石主要为岩浆绿帘石;低值区地层遭受了抬升剥蚀,溶蚀淋滤作用对搬运沉积的绿帘石破坏强烈,故显示低值。(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永,周路,吴勇,尤新才,牛志杰[3](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迭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叁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叁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叁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迭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付晗,张云峰,王小宇[4](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玛湖凹陷斜坡区在勘探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在百口泉组所打的多口井试油均见到了丰富的油气显示,展现了该地区的勘探潜力。在岩心的观察描述、测井、录井、粒度分析、薄片鉴定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标志识别以及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百口泉组为近物源的粗粒扇叁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前扇叁角洲、扇叁角洲前缘和扇叁角洲平原叁种亚相,以及前扇叁角洲泥、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泥石流、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8种微相,为优选有利区带及下一步勘探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9年05期)
何文军,郑孟林,费李莹,吴爱成,杨彤远[5](2019)在《陆相坳陷盆地边缘沉积区古地貌恢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侧重于利用地层厚度反映古地貌形态,而忽略沉积前由于盆地差异沉降导致地层厚度反映古地貌的不准确性。笔者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为例,提出一种沉积趋势校正的新方法。百口泉组沉积前为一种陆缘剥蚀区—过渡区—沉积区背景下的冲积扇—扇叁角洲陆—湖相逐渐过渡的沉积体系,以地层厚度反映的古地貌形态能较好地刻画湖盆水下部分,较难合理地刻画陆上的古地貌特征。结合研究区资料情况,优选残余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开展古地貌恢复工作。首先获取叁迭系百口泉组地层真厚度,经过压实、古水深校正之后,对陆上部分的古地貌进行沉积趋势校正。校正后的古地貌较前人研究结果更加合理,对准噶尔陆相坳陷盆地的复杂源-汇沉积体系分析的指导更加准确。(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菁[6](2019)在《鱼骨分支井布置方案及井眼轨道设计——以玛湖凹陷下叁迭统百口泉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为超深、特低渗、中等孔隙度致密砂砾岩油藏,区块内主要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取得明显的开发效果。同时,新疆油田也具有开发鱼骨分支井的经验。鱼骨分支井的布置方案决定了鱼骨井的产油能力,但同样决定了钻井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消耗。在满足鱼骨井布置方案要求的同时,降低钻井风险和成本尤为重要。所以,尝试分析将鱼骨分支井作为玛湖油藏新开发思路的可行性,通过建立产量预测模型,模拟不同布置方案对鱼骨井产油能力的影响。此外,以各布置方案为基础,设计一系列鱼骨井分支井眼轨道,分析不同造斜率对滑动钻进工况下钻柱所受摩阻以及分支井眼各分段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水平井,鱼骨分支井能有效地提高单井产量,其中增大分支井眼长度和分支数最为明显。采用6°/30 m和7°/30 m的造斜率在能够保证多数鱼骨井实钻井眼能够达到设计指标的同时,减少分支井眼扭方位段长度和钻柱所受摩阻,进而可降低分支井眼的钻进成本和钻井风险。(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08期)
朱宁,操应长,葸克来,吴松涛,朱如凯[7](2019)在《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以玛湖凹陷北斜坡区叁迭系百口泉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化对砂砾岩储层非均质的认识,以玛湖凹陷北部斜坡区叁迭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背散射、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及孔渗测试等技术,结合埋藏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度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孔隙度,对比不同区块储层孔隙演化特征、油气充注差异,综合试油解释成果,总结出3种成因类型的储层,其中Ⅰ类强压实改造型储层和Ⅱ_1类早期碳酸盐强胶结改造型储层勘探潜力最差,Ⅲ类强溶蚀改造型储层勘探潜力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强,整体为特低孔低孔-超低渗储层,经历了碱性—酸性—弱碱性—酸性—弱酸性的成岩环境变化,成岩作用类型复杂,主要的成岩序列为绿泥石膜胶结→菱铁矿/方沸石胶结→凝灰质杂基/长石/岩屑/菱铁矿/方沸石溶蚀,自生高岭石/孔隙充填式绿泥石沉淀/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铁白云石/片钠铝石胶结→凝灰质杂基/长石/岩屑/早期方解石/铁白云石溶蚀,自生高岭石/孔隙充填式绿泥石沉淀→晚期方解石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压实作用贯穿整个埋藏过程.孔隙演化定量恢复结果显示,Ⅰ类储层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最大,其减孔量占总减孔量的93.89%,溶蚀作用绝对增孔量为1.29%;Ⅱ_1类压实作用占总减孔量的78.44%,早期碳酸盐胶结减孔量占总减孔量的21.56%.Ⅱ_2类晚期碳酸盐强胶结改造型储层在第2期油气充注过程中致密,含油性较好,勘探潜力中等.Ⅲ类强溶蚀改造型储层溶蚀作用绝对增孔量约为6.83%,且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且保存较好,现今为中低孔储层,为优先勘探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锋,王林生,汤传意,张小栓,齐洪岩[8](2019)在《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一文中研究指出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油藏开发过程中油水分布规律复杂,开发过程中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存在诸多矛盾。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开展叁迭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并建立统一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呈现为基准面上升及湖侵的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MSC1、MSC2、MSC3等3个中期旋回,其中MSC2旋回厚度最大,为最有利含油层段,垂向上多层含油,T_1b_2~2、T_1b_2~1为主力油层。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层序发育与演化明显受控于构造作用,自盆地边缘向盆地方向存在外坡折、中坡折和内坡折叁个坡折带。通过建立统一的叁迭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指导剩余油挖潜和加密井部署。(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06期)
刘明杨,张永波,谭建华,路建国,沈伟[9](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成藏特征——以陆梁油田YB4井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成因理论,精细剖析了YB4井区已发现油气的成藏特征与条件。揭示该区百口泉组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岩性型,主要受控于"发育上倾尖灭的扇根河道或辫状河道砂体"、"上倾方向有泥石流封堵"、"上覆有高水位泥质盖层"和"下倾方向有沟通油源的断层"4个基本因素,其中"泥石流封堵"和"高水位泥质盖层"是其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该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百口泉组水进体系域上部的百二段顶部与百叁段底部,是今后玛东斜坡区主要找油目标。(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卢志远[10](2019)在《艾湖油田玛18井区百口泉组叁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湖油田玛18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构造较为简单,整体为一向东南倾斜的平缓单斜。随着勘探开发的加快,百口泉组扇控大面积连片含油模式已较为明确,百一段和百二段都已得到开发。前期认为百叁段主要以前扇叁角洲泥岩相为主,开发价值较小。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百叁段部分小层砂体发育较好,录井和试油资料有油气显示,能否作为储层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而沉积相研究是储层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区各井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从而构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划分为基础的地层格架。对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和沉积特征分析,结合前人观点,确定艾湖油田玛18井区百口泉组叁段的沉积相~微相类型,建立了微相、测井相对应关系,沉积亚相为扇叁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叁角洲亚相,沉积微相细分为扇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席状砂主体、席状砂、席状砂边缘、河口坝、远砂坝以及前扇叁角洲泥,并对各类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在以超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内开展了沉积相平面研究,编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图。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百叁段沉积相垂向和平面上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百叁段沉积相模式。研究过程中对各级次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类型划分及描述:综合运用标准井特征、区内骨架剖面优选、井震结合层序控制等方法建立研究区百口泉组叁段1个中期旋回、2个短期旋回、4个超短期旋回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研究区超短期旋回沉积微相特征,并对主要的超短期旋回砂体平面展布和垂向切迭特征进行了描述,完成储层物性和夹层分布特征、含油饱和度等基本特征分析。根据储层的主控因素,对研究区试油、构造、物性、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百口泉组叁段有利层位。(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5-25)
百口泉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重矿物中绿帘石占绝对优势,且含量变化大。为了解研究区绿帘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利用重矿物、能谱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借助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绿帘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绿帘石含量可将研究区划分为绿帘石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2)绿帘石高值区位于扇叁角洲前缘亚相,中值区和低值区主要位于扇叁角洲平原亚相,且低值区比中值区更靠近物源;(3)绿帘石高值区不仅有岩浆绿帘石,自生绿帘石也普遍发育,因此绿帘石含量高;中值区绿帘石主要为岩浆绿帘石;低值区地层遭受了抬升剥蚀,溶蚀淋滤作用对搬运沉积的绿帘石破坏强烈,故显示低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百口泉组论文参考文献
[1].潘进,张昌民,庞雷,李鹏,朱锐.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沉积演化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9
[2].赵康,柴明锐,朱锐,瞿建华,双棋.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区叁迭系百口泉组绿帘石分布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19
[3].宋永,周路,吴勇,尤新才,牛志杰.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4].付晗,张云峰,王小宇.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沉积微相研究[J].中国锰业.2019
[5].何文军,郑孟林,费李莹,吴爱成,杨彤远.陆相坳陷盆地边缘沉积区古地貌恢复: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叁迭系百口泉组为例[J].古地理学报.2019
[6].李菁.鱼骨分支井布置方案及井眼轨道设计——以玛湖凹陷下叁迭统百口泉组为例[J].能源与环保.2019
[7].朱宁,操应长,葸克来,吴松涛,朱如凯.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以玛湖凹陷北斜坡区叁迭系百口泉组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8].刘文锋,王林生,汤传意,张小栓,齐洪岩.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J].中外能源.2019
[9].刘明杨,张永波,谭建华,路建国,沈伟.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成藏特征——以陆梁油田YB4井区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9
[10].卢志远.艾湖油田玛18井区百口泉组叁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