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电生理论文-马迎春

视电生理论文-马迎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电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RVO,震荡电位,视网膜电流图,分型

视电生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迎春[1](2019)在《视电生理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型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Ob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retinal vein, CRVO)分型中应用视电生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CRVO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106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将患侧眼作为观察组(n=106眼),将健侧眼作为对照组(n=106眼),两组均经暗适应视网膜电流图(Elect Roretino Gram, ERG)及振荡电位检查,对比两组a振幅、b振幅等指标数据,探讨视电生理在CRVO分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a振幅、b振幅、b/a振幅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HR型a振幅(142.32±13.65)μv、b振幅(116.25±15.76)μv、b/a振幅比值(0.83±0.58)明显低于VSR型a振幅(148.35±15.20)μv、b振幅(178.65±16.59)μv、b/a振幅比值(1.24±0.66)(P<0.05)。观察组4个OPS子波振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中HR型4个OPS子波振幅低于VSR型(P<0.05)。结论暗适应ERG检查中CRVO分型VSR型、HR型b/a振幅比值以及OPS子波振幅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临床可将视电生理应用于CRVO分型过程,可用于伴有FFA禁忌征的患者。(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3期)

李浩君,邱飞岳[2](2009)在《基于P-VEP技术的弱视电生理检查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弱视是一种儿童视功能常见疾病,目前使用的主观性检查准确度低,而客观性检查存在着周围环境要求高、刺激次数多等缺点,迫切需要一种实用、稳定的弱视客观性检查方法。在阐述弱视客观性检查P-VEP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特征基础上,提出运用小波迭代最优阈值消噪法处理诱发电位信号,并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优化基于P-VEP技术的弱视电生理检查系统。通过实验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弱视客观性检查和个性化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9年06期)

周薇薇,刘春民[3](2007)在《弱视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是近年来弱视研究的新兴技术,主要包括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偏振激光扫描仪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研究发现弱视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表明这些技术对于研究弱视的视皮质、视觉传导和视网膜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7年18期)

韩志敏,张淑红,步桂英[4](2006)在《子痫前期视电生理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并发眼底改变,其发生率高达70%以上。我院从2000年10月~2002年2月采用电生理检测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检查,从细胞分子水平方面研究。从而探讨子痫前期与视网膜功能之间的关系,达到指导临床的目的。1资料与(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韩志敏,刘春华,任国春[5](200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视电生理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PH)为临床常见病,常合并眼底改变,其发生率高达70%以上。以往EPH的眼科检查,主要采用患者主诉及眼底镜下检查方法,主观成份过大,且不具有量化指标。我们从1996年5月~1997年10月采用无创伤性视电生理检测方法,对EPH病人进行检查,从细胞分子水平方面研究,从而探讨EPH与视网膜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达到指导临床工作这一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通讯》期刊2001年04期)

韩晓丽,童绎,张慧茹,何青,蔡美珍[6](1996)在《视电生理检测评估白内障视机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电生理检测评估白内障视机能韩晓丽,童绎,张慧茹,何青,蔡美珍关键词:白内障,闪光视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视力视电生理是一种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方法。利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可精确地了解屈光介质混浊后方视网膜和视路情...(本文来源于《福建医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王煊,倪伟,郝安平,石一宁[7](1994)在《白内障视电生理检查对术后视力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内障视电生理检查对术后视力的预测西安市四院眼底病研究室王煊,倪伟,郝安平,石一宁白内障系我国致盲眼病之首,可通过手术治疗复明,而术后增视程度如何,深为医患所关注。国内、外已有视电生理检测来评估预后,但其方法不一,例数太少,难以评价。笔者按照国际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期刊1994年12期)

梁忠英,乔健夫[8](1994)在《视电生理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观察了3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患眼(静脉郁滞性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与对侧健眼的暗视ERG及振荡电位。发现①b波波幅及b/a值患眼较对侧眼显着下降,且b波峰时值明显延长。②OPS各波幅患眼较对侧眼显着下降,O1、O2、O4峰时值明显延长。③HR型较VSR型b波波幅及b/a波波幅比值显着下降。④HR型较VSR型O1、O2波幅值显着下降。这些对判断RVO分型有价值,对不能行荧光造影者,以及早期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实用眼科杂志》期刊1994年07期)

骆阁大,郭守一,张作明,郝燕生,姜连英[9](1992)在《视电生理检查在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预测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185例(200只眼)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了视电生理检查,并与临床预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预测好的A组(152只眼)两种方法无差异。临床预测不良的B组(48只眼),视电预测相符率为85.42%,临床预测相符率为35.42%(P<0.01),200只眼的总相符率,视电生理法为94.0%。临床预测法为81.0%(P<0.01)。提示视电生理检查对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预测有更重要的价值。EOG,ERG,VEP反映视系统不同平面的功能,故多项联测(尤其是VEP和ERG)对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预测准确性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王煊,王润生,石一宁,倪伟,郝安平[10](1990)在《用视电生理法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8例(4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病例,行暗适应ERG振荡电位(OPs)检测,其中缺血型26例除5例OPs幅值极低外,21例波幅熄灭;而22例郁滞型OPs则无一例波幅熄灭,两型的OPs波形或幅值有明显不同。证实和补充说明了Hayreh对CRVO分型的正确性,同时对早期区分两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较大价值。(本文来源于《眼科研究》期刊1990年02期)

视电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弱视是一种儿童视功能常见疾病,目前使用的主观性检查准确度低,而客观性检查存在着周围环境要求高、刺激次数多等缺点,迫切需要一种实用、稳定的弱视客观性检查方法。在阐述弱视客观性检查P-VEP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特征基础上,提出运用小波迭代最优阈值消噪法处理诱发电位信号,并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优化基于P-VEP技术的弱视电生理检查系统。通过实验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弱视客观性检查和个性化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电生理论文参考文献

[1].马迎春.视电生理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型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李浩君,邱飞岳.基于P-VEP技术的弱视电生理检查系统优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

[3].周薇薇,刘春民.弱视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

[4].韩志敏,张淑红,步桂英.子痫前期视电生理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

[5].韩志敏,刘春华,任国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视电生理特征的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

[6].韩晓丽,童绎,张慧茹,何青,蔡美珍.视电生理检测评估白内障视机能[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6

[7].王煊,倪伟,郝安平,石一宁.白内障视电生理检查对术后视力的预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4

[8].梁忠英,乔健夫.视电生理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型的临床意义[J].实用眼科杂志.1994

[9].骆阁大,郭守一,张作明,郝燕生,姜连英.视电生理检查在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预测中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

[10].王煊,王润生,石一宁,倪伟,郝安平.用视电生理法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型的探讨[J].眼科研究.1990

标签:;  ;  ;  ;  

视电生理论文-马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