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稳定性论文-尚福强

杂交稳定性论文-尚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杂交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家系,树高

杂交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尚福强[1](2019)在《白桦杂交半同胞子代家系在辽东地区生长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隶属函数法以及基因型分组法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子代家系优劣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的生长优劣和稳定系存在这差异,生长最优的家系为"203""310""313""316"和"325",而"310"为生长高产稳产型家系,为适合辽宁丹东地区生长的优良家系,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白桦优良家系的评价和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2](2019)在《利用配合力分析研究杂交粳稻的产量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2014年利用6个水稻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2014—2015年利用9个水稻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模式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水稻小区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并对新选育恢复系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选取部分杂交粳稻组合在长叁角地区进行多点鉴定,对杂交粳稻组合的产量变异系数与对应的配合力相对效应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申恢26和申恢415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连续两年均大于3. 27%,是一般配合力较为理想的粳型恢复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6’和‘申优415’在不同鉴定点的产量变异系数低于对照品种‘花优14’,产量高于‘花优14’,表现优质、高产、产量稳定性好,在长叁角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杂交粳稻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着正相关。对稳产、强优势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来说,一般配合力的重要性大于特殊配合力,育种过程中应首先注重亲本一般配合力的改良。(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旺景,敖长金,丁赫,哈斯额尔敦,丹妮[3](2018)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P<0.05),料重比显着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着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着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着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着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延芳,赵晴晴[4](2018)在《分泌猪PD-L1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筛选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2个细胞融合而成的细胞是杂交瘤细胞,基因表达不稳定,培养传代或冻存过程中,轻易会缺失或大幅度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下降,所以在筛选出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后的一段时间内,要多次检测其分泌抗体的能力。一般实验室研究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前期筛选出一株能分泌猪PD-L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5,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deficient assay,ELISA)来测定杂交瘤细胞3B5分泌单克隆抗体的上清效价,来研究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杂交瘤细胞株3B5在冻存后30天、60天和90天复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胡英迎,祖红月,邓艳雪,李佩瑶,董晓杰[5](2018)在《转精氨酸酶基因ZmARG玉米株系AKF65的杂交组合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玉米精氨酸酶基因ZmARG的T_4代株系AKF65为试材,配置杂交组合,对组合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性状鉴定,并将F_1进行回交,采用PCR分子检测手段分析ZmARG基因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合344×AKF65和WY-1-2×AKF65在株高、穗位高等性状上,与非转基因对照组合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在产量、单穗重、穗长等性状上显着高于对照组合,百粒重、粒宽和粒厚等性状上显着高于常规对照品种克玉15。BC1F1回交世代中ZmARG基因分离比例均接近1∶1,表明外源ZmARG基因为显性并稳定插入到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蒋林峰,姚超,雷宏声,章志国,谢文刚[6](2016)在《鸭茅杂交F_2代遗传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系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具草质柔嫩、叶量丰富、适应性强、耐荫性强、适口性好等特性,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种植[1]。野生鸭茅四倍体因其具有分蘖多、适应性强、植株高大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栽培应用,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我国已发现野生鸭茅生长地24个,生境条件多样,遗传基因蕴藏丰富,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种植业多元结构,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2]。我国鸭茅育种工作起步(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08-19)

谢振宇,沈建凯,贺治洲,尹明,林秋云[7](2016)在《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种不同施肥量和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大田定位试验,分析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及干物质的生产特点。结果表明:粤优589分蘖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和红泰优996分蘖数、有效穗数在年际间差异极显着;粤优589在中肥水平产量最高,红泰优996在高肥水平最高;粤优589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粒重和红泰优996分蘖数、有效穗、每穗粒数与收割产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粤优589每穗粒数与收割产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系,红泰优996结实率、粒重与收割产量的正负相关性均不显着;粤优589抽穗期、成熟期的总干物质与收割产量存在负相关系,红泰优996抽穗期、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生产量与收割产量存在正相关系。2个杂交水稻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小,具有一定的稳产性;不同施肥量水稻产量差异不显着;粤优589以中等施肥量为宜,红泰优996高施肥量为宜。(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吴雯雯,欧杨虹[8](2016)在《应用AMMI模型对玉米杂交组合多点试验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育高产并适应某一区域的玉米品种需要进行多年多点试验,正确地分析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对育种家能做出正确抉择尤其关键。本研究以24个玉米组合在6个地点的产量试验为对象,应用METAR和AMMI模型,对这些试验基本参数和玉米组合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METAR能方便地对多点试验进行基本分析;利用AMMI模型分别以1个到多个IPCA主成分轴分析G×E交互作用效应,发现当用2个主成分进行分析时,2个IPCA达极显着水平;AMMI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24个参试玉米组合中,5号组合、8号组合和3号组合应为本试验中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的组合,而组合23产量最低且稳定性最差,为本试验表现最差组合。(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刘宇,徐焕文,李志新,滕文华,张连飞[9](2015)在《白桦杂交子代家系生长变异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幼龄林时期开展早期稳定性选择研究,为各造林地点及环境条件相似的毗邻地区选择优树,是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21个白桦家系为材料,分别在庆安、尚志、辉南、丹东等4个试验点营建子代测定林,对2年生白桦树高和地径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地径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家系间以及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在庆安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1、203等家系;在尚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206、201、312、316、205等家系;辉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家系;在丹东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325、203、310、204、201、316等家系。采用Tai模型对参试家系的地径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203与201家系是生长表现优异、稳定性强的最优家系;309、308、205、316、302和206等6个家系生长表现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是较好家系;311家系受环境条件影响大,为敏感型家系;325家系生长表现在各点均不一致,为不稳定家系。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家系的评价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优良亲本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刘艳侠,侯珺,郭振升,张慎举,侯乐新[10](2015)在《夏玉米杂交种主要数量性状的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线性回归Eberhart和Russell模型,对13个夏玉米杂交种的9个数量性状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玉米杂交种的数量性状表现整体上与环境指数呈显着或极显着的线性关系。产量稳定性与穗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的稳定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百粒质量及穗粒质量的稳定性可作为夏玉米杂交种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杂交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3—2014年利用6个水稻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2014—2015年利用9个水稻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模式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水稻小区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并对新选育恢复系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选取部分杂交粳稻组合在长叁角地区进行多点鉴定,对杂交粳稻组合的产量变异系数与对应的配合力相对效应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申恢26和申恢415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连续两年均大于3. 27%,是一般配合力较为理想的粳型恢复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6’和‘申优415’在不同鉴定点的产量变异系数低于对照品种‘花优14’,产量高于‘花优14’,表现优质、高产、产量稳定性好,在长叁角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杂交粳稻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着正相关。对稳产、强优势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来说,一般配合力的重要性大于特殊配合力,育种过程中应首先注重亲本一般配合力的改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交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尚福强.白桦杂交半同胞子代家系在辽东地区生长的稳定性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19

[2].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利用配合力分析研究杂交粳稻的产量稳定性[J].上海农业学报.2019

[3].刘旺景,敖长金,丁赫,哈斯额尔敦,丹妮.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4].李延芳,赵晴晴.分泌猪PD-L1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研究概述[J].饮食科学.2018

[5].胡英迎,祖红月,邓艳雪,李佩瑶,董晓杰.转精氨酸酶基因ZmARG玉米株系AKF65的杂交组合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J].玉米科学.2018

[6].蒋林峰,姚超,雷宏声,章志国,谢文刚.鸭茅杂交F_2代遗传稳定性分析[C].第四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2016

[7].谢振宇,沈建凯,贺治洲,尹明,林秋云.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6

[8].吴雯雯,欧杨虹.应用AMMI模型对玉米杂交组合多点试验的稳定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6

[9].刘宇,徐焕文,李志新,滕文华,张连飞.白桦杂交子代家系生长变异及稳定性分析[J].植物研究.2015

[10].刘艳侠,侯珺,郭振升,张慎举,侯乐新.夏玉米杂交种主要数量性状的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的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  ;  ;  

杂交稳定性论文-尚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