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杜威经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威,经验哲学,教育变革,《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吴全华[1](2019)在《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教育变革的启示——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中,经验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甚至是一个消极的词汇,但杜威的经验哲学恰恰相反。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发现,杜威对"经验"有过详细的论述。他不仅阐释了经验的含义,而且还指出经验的特性,可以概括为主动性、社会性和连续性。了解杜威关于经验的学说对现代教育变革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体现为: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主动参与,注重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沟通,克服教育过程中的二元对立。(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罗雅雯[2](2019)在《理智指导下的经验教育——读杜威《经验与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经验与教育》是杜威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凝结了其40多年在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上的有益成果。杜威的教育观立足于经验,要求教育者从经验生活中挑选适宜学生发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并在理智的指导下,明智地安排种种社会关系,确定实现目的的方法。杜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开创了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对当今的教育具有参考价值。一、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真正的教育来源于经验,但是(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牛婉羽[3](2019)在《杜威经验观对幼儿园主题课程设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认为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所有方式,是人在世界中的行动与其结果的关联,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包含向未来行动的探索。据此,杜威提出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习者经验,以更好地生活;课程内容应尊重学习者生活经验;课程应保证学习者亲身经验。对幼儿园主题课程设计来说,杜威的经验观有以下叁方面启示,第一,幼儿园主题课程以提供促进幼儿生长的经验为课程目标;第二,以幼儿生活经验为课程内容;第叁,要采用"做中学"的经验教学法。(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殷朝晖,王鑫[4](2019)在《杜威经验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创客教育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中小学校争先开展创客教育。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客教育强调动手做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这恰与强调"经验"和"社会"的杜威经验哲学思想高度契合。以杜威经验哲学的视角审视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有利于从更深层面剖析创客教育。利用"做中学"的创客方法积累经验,强调"经验"学习的重要性;以"教育即生长"作为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将创客教育的开展冠以更全面的培养目标;构建"学校即社会"的创客环境,打造适于创客培养的全方位创客环境。(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8期)
何咏俐[5](2019)在《基于杜威经验教育探究高职英语慕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教育)成为了现代高职英语的一种发展迅速的教育形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学习习惯,将网络作为教学的有效途径来开展教学,解决了空间和时间等受限问题,也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从杜威经验教育基础上开展高职英语慕课入手,简要探析开展高职英语慕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8期)
石晋阳,李艺[6](2019)在《从经验视角谈“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基于杜威与胡塞尔哲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争论是近年来教育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梳理学界关于该话题的主流观点,发现部分学者对"生活世界"概念之哲学源出的理解有一定偏颇。通过对杜威自然经验主义和胡塞尔现象学进行思想溯源,澄清"经验"、"生活世界"、"生活"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即"经验"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认识起点,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则指向主体"经验着的"那个"世界"。通过引入经验的视角,揭示了"生活世界"字面后的"生活"和"世界"双重维度,从而更清楚地诠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存在论意义及方法论价值,达成对"走向实践生活的教育经验"和"面向意义本源的教育精神"的双重回归。(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长海[7](2019)在《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经验哲学提示了基于经验改造促进个体道德成长、实现社会道德改进与个体品德提升良性循环的经验德育思路。经验德育论以经验概念为基础建构德育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学习源起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德育应该起于经验,经由经验,促使个体生活经验越来越符合道德。经验德育将在经验中学习看作道德学习的首要和基础形式,要求重视并丰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生活经验,提升学校生活经验的道德属性;德育教材和教学要发挥对基于经验的道德学习的辅助作用,围绕经验来组织。经验德育论与生活德育论既有同源性,又拥有一定的学理优势,有助于将当代中国德育变革向前推进。(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黄欣怡[8](2019)在《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是20世纪公认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杜威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杜威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目前都已有学者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论述,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却一直被学界所忽略。因此,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与历史研究法等方法,深入分析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路径。除结语和绪论外,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整体概述了杜威的经验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核心概念及其主要美学思想。第二章详细探讨了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以改革开放为界,笔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杜威热”与杜威美学自身的前瞻性相矛盾,致使杜威美学在中国的传播陷入困境。改革开放后,由于西方美学界的影响、中国美学界的自身发展需要、杜威译介的整体繁荣、以及杜威美学与传统儒家美学的相似性这四大原因,杜威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再一次兴起。第叁章详细分析了杜威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笔者从历时的角度将其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后这叁个时间段,并详细论述每个时间段中的主要传播媒介及传播特点。第四章归纳、整理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杜威的研究文献,并将其研究领域分为文艺学和比较美学两类。第五章着力探讨了杜威美学在“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两大问题,以及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对陶行知美育思想和21世纪的中国文论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由明慧[9](2019)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杜威伦理学:作为经验的民主》节选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杜威是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学派的主要支持者。杜威没有刻意地构建一种完善的伦理学框架,他的伦理学反而是建立在对传统哲学中“经验”这一概念的改造、对道德经验的批判的基础上。而在《约翰·杜威的伦理学:作为经验的民主》一书中,作者格雷戈里·费尔南多·帕帕斯综合了全部有关杜威伦理学的作品对杜威的道德哲学进行重建,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哲学关于伦理和民主的辩论。本报告基于书中第二章第4节“作为经验的道德”(Morality as Experience)和第5节“什么是道德经验”(The 'What'of Moral Experience)的翻译实践完成,在这两章节中,帕帕斯广泛而开拓性地阐述了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将杜威的经验哲学带到道德思想研究的前沿。本报告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二章对任务文本的主题即杜威伦理学及其道德经验的观点进行阐释;第叁章详述了翻译过程,其中的译前准备工作对任务文本的内容和语言进行拓展性分析——通过阅读平行文本,掌握相关的基本哲学知识和哲学术语;并从词汇、句法层面对任务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节介绍了奈达对等理论的发展和功能对等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的应用;第五章节,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在词汇对等层面,通过使用奈达提出的成分分析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确定任务文本中多义词和同义词的精确含义;在句法对等层面,灵活运用增译、减译和转换技巧解决长难句的翻译,实现译文的逻辑性;最后,作者对本次翻译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了改进办法。作者希望对该书节选内容的翻译内容可以增强相关读者对杜威伦理学思想的了解;同时期望本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哲学文本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张玉琴[10](2019)在《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意义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杜威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经验”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说,杜威是在改造了传统哲学中的“经验”概念的基础上来改造教育的,因此,正确理解杜威的“经验”对于认清杜威教育思想乃至整个哲学都至关重要。而杜威的美学在他一般经验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经验的审美维度是理解杜威哲学中任何思想的关键,探寻杜威以“经验”为核心的审美理论更是理解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独特路径和重要补充。本文认为,杜威审美经验的哲学为教育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把教育当作艺术,把生活当作艺术,都表明经验的理想由此照亮。所谓的民主即是根据人的行为之艺术来理解自身的社群,所谓教育的实现即是借助群体实现经验理想的方式,教育无外乎也是对人类生活意义的体察和如何形成智慧行动的探讨。杜威审美经验提示的教育含蕴无疑对教育中的认知观也起到了警示作用,无疑将教育放置在人类更大的背景去思考带来了重大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背后是以生活经验的重新制定为导向的。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成长,是为了人类更全面的解放,这清楚阐释了人类在乎的那些视野,这些视野提供了教育的确定意义的语境。一个摆在面前的挑战即是,人类怎样包容理解这层语境以及人类怎样践行这一理论的深层蕴意?将审美经验与教育完美融通是较明智的选择,二者着眼于对于人类生活远景的重新塑造,二者结合了审美和教化的特质于一体,以改造群体经验为己任。本文以杜威经验论的艺术审美为视角,探寻审美经验与教育的关系,试图揭示杜威审美经验论丰富的教育实践意蕴。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一章阐明了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内涵。在现实中,人类的经验往往呈现碎片化,不完满,不彻底,杜威提出“审美经验”的概念以标示经验发展的完满阶段,以例证经验可能拥有的高度统一性和完整性。可以说,审美经验是杜威经验论的中心,也是其独具匠心的创见。杜威进一步阐明了艺术的表现是经验完满实现的手段,审美经验或艺术对于杜威来说,意思大致相同,按照杜威的理解,艺术和审美都是为构造“一个”经验来服务的,只不过“艺术”侧重标示做和制造的进程,而“审美”侧重一种欣赏的或享受的体验。所以“一个经验”正是结合了艺术中的“做”和审美中的“受”为圆满表现形式的,“一个经验”正是在“做”与“受”达到完满和谐的状态时呈现的。本章试图首先论述杜威经验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差异,指出其经验哲学之要义,以此梳理杜威经验概念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经验的特征,表明审美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延续,是经验达到完满时的特征,并以此呈现了一个经验的意义。再从经验的艺术维度阐明艺术作为经验的范例,艺术作为构建完满经验的手段,艺术在改造社群经验的作用和构造生活意义的理想。第二章讨论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与教育。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理解经验,往往是被人们忽视的主题,实际上,这正是杜威哲学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哲学不应该仅仅集中于经验的认知价值,而应将人类知识的工程放在更广阔的人类生活工程的语境中。把教育和生活相提并论,是杜威看到了二者之间深层次的一致性,这也许是杜威思想中最为深刻的东西,杜威看到了二者都和人类的幸福密切相关。在杜威那里,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相比,经验富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能给予人们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关于生活的启迪。所以,一方面说明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应以审美经验为榜样,努力使人类获得更好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应视为一种艺术,一种塑造人的最高的艺术。本章先是论述以经验为导向的教育哲学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的生活向度;二是教育的实践向度;叁是教育的人文情怀。其次论述基于审美理论的教育思想内涵,具体表现为:教育寓经验的连续和深度发展为一体;教育寓改造个体与群体经验于一体。第叁章揭露教育中审美经验的缺失。首先指出审美缺失在教育中的表现,一是艺术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欠缺,存在技术与表达脱节、艺术体验不够、学校缺少艺术氛围和艺术精神等问题;二是教育艺术的欠缺,表现为过多地“做”,相对少地“受”,“做”与“受”的结构失衡,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分离等问题。再次指出教育中审美经验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价值的文化和实用的割裂,教育过程和目的的分歧和知识接受与体悟间的隔断。总之,通过案例所揭示的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有的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独立的,指出教育必须以经验为依托,艺术地、审美地进行教育将是我们不变的宗旨。第四章探讨审美经验维度的教育改革。如果教育能够朝向走向完整经验的方向去发展,那么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将重新恢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杜威有关审美与教育的理想将会得到实现。审美经验维度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审美为导向的教育要求学校和所有活动以提供直接的经验为目的。必须将教育问题的探究放置在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去进行,放置在对人的认识理解之上。所有学科内容和方法都是触及人类生活的问题,是每门学科与人类心灵的关系问题。教育要以最大的努力提供给孩子审美满足,这意味着不仅仅关注知识教育的发展,还应关注教育的传道、育人的情感精神方面,将受教育者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人类并不是屈服于超越自身的事物,而是将自身的善以其最大的努力置身于独特的语境中,在这一语境中,人是他自己的目标。正是在教育生活中和人的有价值的生长中,呈现出教育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来。具体来说教育目的中应突出人的实现问题,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贯彻审美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杜威审美经验中特别重视人的主动参与性,认为兴趣、想象、情感、反思与判断等直接与课程教学相关。论文最后提到学者对杜威的批评,并重申杜威将经验的定义超脱传统的认识论的影响,将它着陆于与普通的人类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产物,把经验理解为对于世界参与的,有意义的彼此的回应。然而,杜威并不认为哲学应该局限于经验的认知价值,他指出人类认知的工程应放在更加广阔和丰富的人类生活的更大的语境中去探究,应把知识作为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而非接受事实的过程,他将实用主义的认识观扩展到人类具体的教育、生活领域。为了不把经验主要作为一种认知形式讨论,也不以主观的或还原论的方式来处理经验,这就需要一种理论,以全景的方式来维持经验的全部情境特征和交易特征,从此需要出发,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能反应经验实质的问题为追求理想的知识提供了语境。知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把世界作为构造人类意义的工程来回应,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自然本能带着对审美的感知和意义的实现参与世界,而这正好在审美经验中得以阐明。总之,杜威的立意在于允诺一个既有创造性又有批判的人类生活愿景。时至今日杜威哲学思想中的审美精髓仍将伴随着现代人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光照也将更加夺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杜威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经验与教育》是杜威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凝结了其40多年在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上的有益成果。杜威的教育观立足于经验,要求教育者从经验生活中挑选适宜学生发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并在理智的指导下,明智地安排种种社会关系,确定实现目的的方法。杜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开创了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对当今的教育具有参考价值。一、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真正的教育来源于经验,但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杜威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1].刘爽,吴全华.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教育变革的启示——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罗雅雯.理智指导下的经验教育——读杜威《经验与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
[3].牛婉羽.杜威经验观对幼儿园主题课程设计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4].殷朝晖,王鑫.杜威经验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创客教育审思[J].教育评论.2019
[5].何咏俐.基于杜威经验教育探究高职英语慕课教学的有效途径[J].休闲.2019
[6].石晋阳,李艺.从经验视角谈“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基于杜威与胡塞尔哲学的比较[J].当代教育科学.2019
[7].刘长海.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J].教育研究.2019
[8].黄欣怡.杜威经验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19
[9].由明慧.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杜威伦理学:作为经验的民主》节选翻译报告[D].山东大学.2019
[10].张玉琴.杜威审美经验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