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王升,张琰,武永强

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王升,张琰,武永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患者复发率

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升,张琰,武永强[1](2019)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监测及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监测及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MRD)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且分析治疗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相关免疫的表型(LAIP),同时对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变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130例初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分析,有120例具有明确的LAIP,有18例具有单一的LAIP类型,有112例具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LAIP类型;50例进行诱导化疗并且达到完全缓解且2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MBD检测结果为,27例检测诱导MRD(Post-Ind MRD+)中,有20例患者复发,23例Post-Ind MRD-中,有8例复发,Post-Ind MRD+和Post-Ind MRD-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巩固治疗后MRD (Post-Cons MRD+全部复发,28例Post-Cons MRD-有6例复发,Post-Cons MRD+和PostCons MRD-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st-Ind MRD和Post-Cons MRD与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有关,且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MRD并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复发率。(本文来源于《实验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阳文捷,林金盈,李学军,李永敢,许力[2](2019)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为彻底治愈白血病提供依据和判断预后。方法定期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后不同时期的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并根据MRD水平分成阴性组,低水平组以及高水平组;随访3年,了解患者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组与疾病复发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首次缓解后MRD阴性组和低水平组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大,分别为6/23以及1/13;在巩固治疗期间,MRD水平会出现波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MRD。结论用流式的方法检测MRD简易方便,有助于判断预后,以及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0期)

孙丽丽,李慧波,孔德胜,陈文佳,徐秉岐[3](2019)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AML患者,在诱导治疗第8天,第21天,每次巩固治疗前1天,结束化疗随访过程中,检测骨髓形态学变化和应用MFC监测患者骨髓MRD,并动态随访。定义未发现异常表型细胞(MRD<10~(-4))为阴性,其余为阳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3到16个月),早期MRD(诱导化疗第8天)阴性的患者占58.33%,MRD阳性的患者占41.67%。MRD阴性的患者在诱导治疗接受第21天100%达到CR,MRD阳性的患者80%达到CR。第一次巩固治疗结束后,MRD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MRD阳性的患者好。结论:动态监测MRD对预测AML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霍莹莹,李艳[4](2018)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以造血干细胞分化减弱、克隆增殖、原始细胞大量聚集为特点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与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比,AML近几十年仍无关键性药物被批准使用并从中获益,治疗上始终是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经典"7+3"诱导治疗方案~([1])。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提出,解答了完全缓解的患者再次复发的根本原因,并根据这一(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冯友繁,魏小芳,张启科[5](2018)在《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微小残留病检测意义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白血病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和血液细胞学达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白血病细胞,因此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被认为与患者的复发有高度相关性。MRD状态是否会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存,仍是争议的焦点。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MRD检测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Embase数据库,查找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MRD检测意义相关临床研究。采用STAT 12.0进行数据分析,应用HR及其95%CI表示其关联强度。结果与结论:共纳入8项研究,涉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908例,其中MRD阳性患者227例,MRD阴性患者681例。Meta分析发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MRD阳性患者总生存期(HR=11.81,95%CI:4.76-29.31,P=0.000 1)、无疾病进展期(HR=10.75,95%CI:3.73-30.96,P=0.000 1)、累积复发率(HR=44.15,95%CI:13.20-147.69,P=0.000 1)、非复发死亡率(HR=2.14,95%CI:1.48-3.10,P=0.001)均明显劣于MRD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MRD阳性可能提示不良预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检测MRD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29期)

霍莹莹[6](2018)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循证医学方法评价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完全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的相关性;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导完全缓解后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自2005年1月1日到2017年10月31日公开发表的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完全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关系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搜索,应用revman5.3及stata12.0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0项研究合计2215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成人AML患者中,MRD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较MRD阴性患者明显降低,其复发率较MRD阴性组的患者明显升高,在亚组分析中,根据检测时间点选取的不同将纳入研究分为诱导治疗后、巩固治疗后、骨髓移植前3个亚组,亚组分析后异质性明显下降,提示研究间的异质性可能源于检测时间点的不同;将纳入的研究分为MRD阈值≥0.01%和阈值≥0.1%2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亚组分析后各研究间异质性明显下降,提示研究间的异质性可能来源于MRD阈值设定不同。结论:在成人AML患者中,流式细胞术证实为MRD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较MRD阴性组患者低,其复发率较MRD阴性组患者明显升高,为不良预后因素。不同检测时间点、不同阈值的亚组分析中,MRD阳性均为AM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1-01)

谢石云[7](2017)在《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复发最主要的根源是骨髓中微小残留病的持续存在。国内外学者大多数选择化疗后某个时间点检测MRD,较少对MRD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动态监测CR后和巩固化疗后多个时间点微小残留病与复发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微小残留病在监测病程的发展、临床疗效评估、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51例),其中男30例(58.8%),女21例(41.2%),中位年龄40岁(14~66岁),其中M1 1例(2%),M2 9例(18%),M3 11例(21%),M4 18例(35%),M5 12例(24%)。对5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平均每3个月(1-6个月)用FCM检测其骨髓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随访至形态学复发或随访终止,平均跟踪随访12个月,得出完全缓解病人的MRD平均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监测CR后和巩固化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3个不同时间点微小残留与复发的关系。根据AML患者经诱导治疗达CR时的MRD值分为:MRD≤10-4、10-4<MRD<10-3、10-3≤MRD≤10-2、MRD>10-2 4组,评估不同时间点MRD水平在AML患者预后中的价值。MRD>10-4为微小残留病阳性标准。结果:51例AML患者经化疗达到CR后测得MRD最大值4.97%,最小值0.0062%,平均值0.57%;巩固治疗1疗程后测得MRD最大值4.72%,最小值0.0053%,平均值0.38%,其中47例AML患者CR后MRD检测呈阳性(>10-4)结果,4例AML患者CR后MRD检测出阴性(<10-4)的结果。巩固治疗2疗程后测得MRD最大值3.11%,最小值0.0037%,平均值0.21%;巩固化疗第2个疗程后MRD阳性患者中有5例患者MRD由阳性转为阴性,1例由阴性转为阳性。选择不同时间点平均随访12个月(0-24个月)后获得骨髓形态学复发例数:MRD≦10-4组复发1例,复发率1.96%;10-4<MRD<10-3组复发4例,复发率7.84%;10-3≦MRD≦10-2组复发8例,复发率15.69%;MRD>10-2组复发14例,复发率27.45%。用Kaplan-Meier法分析四组的无复发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10-4组,10-4<MRD<10-3组,10-3≦MRD≦10-2组,MRD>10-2组,平均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分别为23.1个月、14.3个月、9.1个月、3.5个月。结论:1.MRD是治疗过程中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与复发的重要指标之一,以FCM动态监测AML CR后的MRD变化情况,可为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2.FCM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CR后MRD的差异较大,不能作为评价临床预后的单一指标。3.通过上述临床研究结果分析,MRD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MRD小于10-4复发可能性小,大于10-4提示疾病复发可能性大,且MRD值越小无复发生存期越长。随着巩固化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时间的延长,骨髄MRD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6)

李丽君[8](201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微小残留病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中易复发,而复发的根源是体内白血病细胞残留的持续性存在。因此必须检测白血病细胞微小残留病(MRD),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是目前检测急性白血病MRD应用最普遍的方法。MRD可提示AML对化疗的反应,其与化疗敏感性有关。而影响AML化疗敏感性的原因以ABC家族膜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最重要,其中涉及多药耐药的以ABCB1、ABCC1、ABCC4及ABCG2 4种基因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初诊AML患者化疗前检测同一骨髓样本中4种耐药基因及其中部分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同时动态监测患者MRD水平,以明确AML中微小残留病(MRD)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52例初诊AML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化疗前同一患者骨髓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BCB1、ABCC1、ABCC4和ABCG2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其中15例初诊AML患者及6例骨髓正常者为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化疗前同一患者骨髓和骨髓正常者骨髓中ABCB1、ABCC1和ABCG2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水平。所有患者进行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期间使用MFC动态监测52名患者MRD水平,检测时间点为:诱导化疗后及化疗3、6和9个月后。结果:1.通过real-time PCR检测ABCB1、ABCC1、ABCC4和ABCG2多药耐药基因在初诊AML患者和正常人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BCB1、ABCC1、ABCC4和ABCG2基因表达水平在AML患者中均高于正常人,其中ABCC1(P<0.05)和ABCG2(P<0.01)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FCM检测ABCB1、ABCC1和ABCG2多药耐药蛋白在初诊AML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BCB1(P<0.05)蛋白表达水平在初诊AML患者中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BCC1(P>0.05)和ABCG2(P>0.05)蛋白表达水平在初诊AML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诱导化疗后MRD高表达组的ABCB1(P<0.01)、ABCC1(P<0.01)、ABCC4(P<0.05)和ABCG2(P<0.05)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MRD低表达组。4.9个月内MRD持续阴性者的ABCB1、ABCC1、ABCC4和ABCG2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9个月内任意时间点MRD转阳者(P<0.01)。结论:1.ABCB1、ABCC1、ABCC4和ABCG2多药耐药基因在初诊AML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其中ABCC1和ABC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B1和ABC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BCB1蛋白表达水平在初诊AML患者中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ABCC1和ABCG2蛋白表达水平在初诊AML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AML患者化疗后MRD水平与初诊时ABCB1、ABCC1、ABCC4和ABCG2基因的表达显着正相关。动态监测MRD有助于早期提示复发和评估治疗反应,初诊时检测到AM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高表达提示AML预后不良、复发风险高,可考虑及早调整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3-01)

高海涛,张茵,陈玉清,陈香丽,牛晓娜[9](2016)在《微小残留病监测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残留病监测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42例t(8;21)AML患者,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连续监测患者的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以此代表微小残留病(MRD),分析其动态变化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水平等临床特征与初诊时的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无关。1个疗程巩固治疗后,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比诊断时下降小于3个对数级者,与下降大于3个对数级者相比,3年的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46.3±9.2)%和(73.4±8.7)%(P=0.017),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49.2±10.7)%和(75.9±9.8)%(P=0.013)。治疗结束随访期间,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持续低于0.001%者均未复发。结论 RQ-PCR技术连续动态监测t(8;21)AML的MRD水平,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魏佳,李惠民[10](2015)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具有不同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通过化疗能使大部分AML患者缓解,完全缓解(CR)率达50%~80%[1],但仍有约65%的患者最终在3~5年内复发,提示目前的治疗方案尚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病变细胞,而这些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即微小残留病灶(MRD),是最终复发的根源[2-3]。目前用于MRD(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26期)

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为彻底治愈白血病提供依据和判断预后。方法定期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缓解后不同时期的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并根据MRD水平分成阴性组,低水平组以及高水平组;随访3年,了解患者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组与疾病复发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首次缓解后MRD阴性组和低水平组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大,分别为6/23以及1/13;在巩固治疗期间,MRD水平会出现波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MRD。结论用流式的方法检测MRD简易方便,有助于判断预后,以及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升,张琰,武永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监测及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

[2].阳文捷,林金盈,李学军,李永敢,许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孙丽丽,李慧波,孔德胜,陈文佳,徐秉岐.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霍莹莹,李艳.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8

[5].冯友繁,魏小芳,张启科.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微小残留病检测意义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6].霍莹莹.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

[7].谢石云.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意义[D].青岛大学.2017

[8].李丽君.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微小残留病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D].兰州大学.2017

[9].高海涛,张茵,陈玉清,陈香丽,牛晓娜.微小残留病监测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6

[10].魏佳,李惠民.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中的运用[J].重庆医学.2015

标签:;  ;  ;  ;  

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论文-王升,张琰,武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