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杨保文

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杨保文

河南省舞钢市第一高中杨保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走科研性、创造性发展之路,要以培养创造性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的发展潜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它能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一,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第二,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第三,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前提。(1)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2)克服教育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不怕出错;(3)对学生标新立异,不合乎标准的回答,不简单否定,而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寻求正确答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预习是树立并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良好途径。(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明确预习要求。(2)预习要求尽可能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质疑。(4)以宽容、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以质疑教学为主体,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五,教师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标签:;  ;  ;  

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杨保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