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军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王占元,夏寿康,孙振家,军政关系
地方军政论文文献综述
李坤睿[1](2019)在《北洋时期的地方军政关系与军绅博弈——以1920—1921年湖北政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至1921年的湖北政潮,是观察北洋时期军权与绅权、军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窗口。士绅及其推戴的省长夏寿康试图与地方军权分庭抗礼,构成了对"军绅政权"逻辑的挑战。在"鄂人治鄂"省籍意识与军民分治理念的激荡下,士绅成为鄂籍文职省长夏寿康的权力支柱。直系军阀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矛盾,掌握中央政府的军阀对政潮采取静观态度,这是士绅得以挑战地方军权的前提。士绅的分化则成为夏寿康下台、军政合一传统复归的重要因素。由于掌握中央政府的军阀领袖操控着湖北政潮的全过程,士绅无法从北洋政权内部找到改良军人政治的出口。(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9年04期)
蔡晓军[2](2017)在《进一步密切军队地方关系 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蔡晓军报道:7月22日,在建军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副省长吴晓军率省“八一”慰问团专程走访慰问驻饶96713部队官兵。他强调,地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建设,积极做好拥军优属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密切军队与地方关系,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市委常委(本文来源于《上饶日报》期刊2017-07-23)
陈默[3](2016)在《战时地方的军、政对立——以第五战区与湖北省府的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各个地方推行的"军人治政"并未促进地方的军、政关系,反而因为军队"派系化"问题激发出较为严重的军、政对立。第五战区久驻湖北,逐渐体现出"桂系化"的特征,并发展为一个军事利益集团。严重代理湖北省主席时尚能与第五战区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出身中央军嫡系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兼理湖北省政后,军、政双方迅速走向对立。围绕着鄂东的人事任免问题和鄂北的军粮征集问题,第五战区和湖北省政府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和争斗。在这类军队系统侵夺地方行政大权所引发的军、政对立中,派系因素始终是其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胡云池,遇红涛[4](2015)在《地方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保障力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5年10期)
刘鑫[5](2015)在《营造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 共促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刘鑫)在羊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昨(6)日,我市与63820部队开展军地座谈交流,畅叙军民鱼水深情,深化军地交流合作。63820部队部队长阮祥新、政委张源明,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参(本文来源于《绵阳日报》期刊2015-02-07)
黄传荣[6](2012)在《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特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湖北地方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举借了各种用途的军政外债共10笔,这些外债具有放贷人涉及范围广、牵涉的国家多、利息高、偿还期限长、担保物多种多样、实际用途特殊、偿还能力弱、政治性较强等特点。文章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史料的研究和剖析,运用历史、统计、经济等多学科和多方法,全面分析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特点,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出其外债的全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史学界对其研究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黄传荣[7](2012)在《论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湖北地方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举借了各种用途的军政外债共10笔,这些外债对债权方和湖北地区均产生了双重影响,体现了外债的二重性。对债权国而言,各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得湖北债务的放贷权而矛盾加剧,同时,他们通过对湖北放贷以拉拢、扶植自己的势力,从多方面向湖北地区渗透和扩张;对湖北地区而言,这些军政外债既带有明显的"恶债"性质,又是湖北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黄传荣[8](2012)在《浅谈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基本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1900至1911年间,湖北地方政府因购买军事武器、操练军队、偿还旧债等举借了10笔军政外债。根据外债的具体用途,笔者大体将其分为军事外债、为偿还旧债的新债、其他外债叁类。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史料的研究和剖析,运用历史、统计、经济等多学科和多方法,通过着重论述每一笔军政外债举借的具体原因、外债商定的大体经过、数额、利息、折扣、还款期限、担保以及偿还情况等,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出其外债的全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史学界对其研究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李世源,傅婉娟[9](2010)在《军政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构中的体制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军政委员会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走过了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设立的集体领导机构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历史轨迹。作为党在军队设立的领导机构,它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地方政权组织,它在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建构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党在地方政权建构中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国家政权建设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王蕊[10](2009)在《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与西晋后期政局》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晋统治阶层十分关注和重视青徐兖地域(包括青州、徐州、兖州),有较多的宗室诸王出镇这一地域。西晋前期,中央政权对青徐兖地域的控制较强,基本不任用本土人士担任地方军政长官,有力限制了本土割据势力的发展。西晋后期由于政争、内乱与外侵,中央政权逐渐丧失对青徐兖地域的统治权,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或依附于宗室诸王和地方割据势力,或为其所署,或本身已发展成为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他们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西晋后期政局的走向。(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09年10期)
地方军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蔡晓军报道:7月22日,在建军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副省长吴晓军率省“八一”慰问团专程走访慰问驻饶96713部队官兵。他强调,地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建设,积极做好拥军优属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密切军队与地方关系,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市委常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军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坤睿.北洋时期的地方军政关系与军绅博弈——以1920—1921年湖北政潮为例[J].安徽史学.2019
[2].蔡晓军.进一步密切军队地方关系谱写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N].上饶日报.2017
[3].陈默.战时地方的军、政对立——以第五战区与湖北省府的关系为例[J].抗日战争研究.2016
[4].胡云池,遇红涛.地方高校国防生军政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5
[5].刘鑫.营造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共促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发展[N].绵阳日报.2015
[6].黄传荣.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特点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
[7].黄传荣.论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影响[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黄传荣.浅谈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基本情况[J].枣庄学院学报.2012
[9].李世源,傅婉娟.军政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构中的体制创新[J].天中学刊.2010
[10].王蕊.青徐兖地方军政长官与西晋后期政局[J].东岳论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