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农村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语文是一种工具,学好语文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关键。语文的学习必须结合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所以语文需要终身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既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

然而,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现在的农村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因为受各种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习惯比较差,表现为:思维方式的方言化;课内不知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应考;在课外学习方面,不知如何进行听、说、读、写、思。也就是说,相当多的同学在学习方面都没有什么自主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学生也能很好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掌握知识,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呢?本文在通过对农村中学生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教师每接一个新班的语文课,都应向学生明确提出下列要求:不论是作业、课堂练习、笔记本或是其他形式的书面材料,都要书写规范,不写繁体字,不写俗体字,字体端正,字迹清楚。摸底了解全班学生的书写情况,对于书写基础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的基础上,力求书写美观。写字基本功较差的,在加强基础练习的同时,务必把字写清楚。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不厌其烦,不厌其细。除对学生高标准要求外,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做出表率,特别是上课的板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另外,拿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临摹字帖,开展写字指导,举办写字展览,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愿望,在班内形成写字、练字的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这种写规范汉字的习惯会逐步形成。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开口的良师益友。因此,要培养中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规定每个学生配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经典工具书,要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运用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等常用的检字法。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勤用会用工具书”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音像资料、电脑网络等媒体查阅有关资料,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三、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如日常人们使用的数字和文字、声像技术中的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都可以称为媒体。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效果的运用,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降低思维的难度,加深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网络也不例外,它现已成为一个永不陌生的新话题,在网络上学习知识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网络项目。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所讲不到的内容,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能使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网络的最大功能应该就是获取信息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覆盖全球,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网络,能立刻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真可谓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任何最新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布,你想看哪方面的,就看哪方面的,而且都介绍的十分详细。就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们利用网络去查找相关资料,这样一来,学生收获就更多了。

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好问的好习惯

美国的希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陶行知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因此说,鼓励和引导敢于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如果把一个人的已知看成圆的内部的话,那么,人的未知就是圆的外部,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多,即圆越大,它的外切就越大,即一个人的未知就越多,因此,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问”的欲望和学习的动机,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因此形成多思好问的良好习惯,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质疑、好问的学习习惯,应做好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不但要引导学生敢问、乐问、会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农村的学生,一般都比较胆小,不怎么敢接近教师,有了问题想问又不敢。而有相当多的学生,更是因为知识面窄、不懂的东西多而无从问起。这种现状与课程标准上的“自主性学习”相差太远了。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好习惯,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弱点,让其撇开种种顾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接近学生,多与他们交流,跟他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消除害怕心理,并信任你,自然就会敢于发问。第二,要教会学生质疑。质疑是自主学习的标志,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力,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向教材质疑,向教师质疑或向同学质疑。质疑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未知答案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已知答案的问题,已知答案的问题提出后,可以和同学在讨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答案。比如,可以从标点符号、词语或句子的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去问。第三,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质疑气氛。教师要让学生感到提出自己独到的问题是自由而又安全的,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其表现的机会,不对学生的独到问题进行挑剔,而是以鼓励为主,使其消除害怕心理。总之,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凡事多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使他们明白多疑多问是好学深思的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2.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解疑

学生提出疑问之后,往往不愿意自己解决,这时,我们应启发学生从何入手,鼓励他们努力去解答。当然,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果问题涉及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则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深入问题的本质,如果可以有所拓展,不妨放手让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挥,不必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各积极性。“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就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总之,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并且当这种习惯趋于稳定而形成定格时,学生敢于质疑了,会质疑了,乐于质疑了,那么,在语文学习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并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广泛的阅读有利于整体掌握阅读规律;有利于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龄学生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对7~9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的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某些农村中学几乎空白。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课外阅读,忽视知识的积累,结果造成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令人尴尬的事情。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的综合素质测试,就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语文教育的“成果”。那些大都受过基础教育又受过专业教育的优秀歌手,会认为李清照是元代人,也许他们在台上的感受能真切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

基于以上的种种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已成了农村中学教师的当务之急。十几年来的农村中学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作好以下两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没有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从而觉得学习生活太贫乏、太单调。作为中学教师要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为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数量上从“多多益善”到个性化选择阅读;在阅读质量上从“不求甚解”到“知其所以然”;在阅读方法上从“一目十行”到精细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可以活用以下的方法: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物的成才之道,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利用自习课等课堂时间进行课外书籍欣赏、阅读心得交流,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2.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要根据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个人爱好,辅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结合教材内容以及个人时间、精力、爱好等因素,制定阅读目标及大致阅读范围,科学地、完整地、有计划地读一批有质量的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的。二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观。推荐一些有益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动想象的富有故事性、文学性、趣味性的书籍。三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材料的贮存,更能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推陈出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时,对书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典故、优美词语进行圈点批注、摘录,或者把自己的体会、意见写成心得体会甚至书评,同时引导学生对读书笔记进行经常翻阅,以便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另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善于表现生活良好习惯,对于学习语文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途径。

总之,养成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一蹴而就绝不可能。指导学生养成了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就能为语文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嘉玮.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毓明笠.中学语文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山口中学邮政编码:536122

标签:;  ;  ;  

农村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