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流密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光特性,数值模拟,集热效率
能流密度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君[1](2019)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管能流密度分布特性与传热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化石能源利用过程带来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新型能源在能源战略中地位的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太阳能集热器也因其众多的优点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有关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与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其中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由于其应用范围最广,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而成为太阳能光电转换领域最热门的集热器类型。本文针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如下研究:(1)利用Trace Pro软件对集热器中集热管管周的热流密度进行模拟分析。Trace Pro软件是一款基于蒙特卡罗追踪法(MCRT)的光线模拟软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照强度对槽式太阳集热器能流密度的影响规律;(2)建立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管的传热流动数学模型,将前文中所得到的集热管表面圆周方向热流密度的分布特性作为边界条件,使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不同的载热工质,管壁粗糙度、集热器入口流体温度及流速对集热器集热效率、流经集热管的流体温升、压损等集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集热管表面圆周方向温度分布特性,并得出集热器入口流体温度及流速对管壁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3)提出了一种优化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结构的方案,并对优化后集热器进行模拟研究,初步判定优化后方案能够改善集热管管周的热流密度分布,使得热流密度更加均匀。以上的研究结果将会对新型集热器的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繁茂,饶再兴,张磊[2](2018)在《直接照射式吸热器管能流密度空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为使直接照射式吸热器得到更均匀、差异更小的能流密度分布,提出了表征吸热器管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均匀程度的性能指标参数,并采用OPTISWORKS软件,对1 kW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吸热器管结构参数对其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吸热管间有一定间隙能有效改善管表面的能流密度分布均匀程度和差异性,仿真结果中管间隙为2. 4 mm效果最佳;吸热器管径为6~7 mm,管数为28或24时,吸热器管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均匀性最佳。(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耿广旭,闫素英,王峰,刘海波,韩晓飞[3](2018)在《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能流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降维计算方法分析了吸热管壁面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搭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测量装置,对集热器聚焦区域能流密度分布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太阳入射角θ所对应的吸热管壁面能流密度分布及峰值大小均不同,随系统跟踪偏差的增大,壁面能流密度分布趋势呈现错位形态分布;根据测试得到集热管能流分布的灰度和彩虹图,分析集热系统焦面能流分布规律及各项偏差因素对能流密度测试的影响,以及该能流密度分布测量系统主要测量不确定度,得到该系统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5.39%。(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邓明,景建恩,郭林燕,罗贤虎,黄建宇[4](2017)在《MCSEM电磁场能流密度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海洋可控源电磁方法进行海底油气和水合物的勘查,需事先在海底布放接收机阵列,而后用一艘携带深拖缆的科考船将大功率电磁发射机牵引至海底,沿预设路线慢速走航,并将大功率电磁场导入海底.海底的人工电磁场中,空气波和直达波对提取勘探目标体的异常信息不做贡献.只有当折射波经过被测目标体时,产生电磁感应,海底的接收机对此感应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经数据处理,揭示被测目标体的几何大小和物理属性.异常体的有用信息与导入海底电磁场的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致于后者决定了前者的有效探测范围、有效带宽以及尽可能达到的最佳测量精度.能流密度在海底的分布情况十分复杂,但在均匀全空间中可较清楚地认识其分布特征,可为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作理论铺垫.以此推广,在水平层状介质的地电条件下,建立能流密度的数理模型,利用海洋生产作业中的典型物性与几何参数,对海底以下有覆盖层的高阻体(可模拟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进行正演,建立电磁场能流密度分布特征与数据采集技术的有机联系,为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闫素英,常征,王峰,田瑞[5](2017)在《积尘对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及聚光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灰尘对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光学效率和金属管能流分布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积尘对聚光器光学效率的影响,对槽式太阳能聚光镜积尘工况进行了模拟,应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和有限元体积对抛物槽式集热系统传热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金属管周向温差(CTD)和能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积尘对反射光线方向和金属管壁面能流影响较大,由积尘改变壁面能流密度的分布对CTD有一定影响。针对CTD对抛物槽式集热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在常规抛物槽式集热器基础上添加一个二次均光反射镜的方法,二次反射镜的添加使金属管周向能流分布趋于均匀,并使金属管的CTD显着降低,减小了积尘工况对聚光集热系统的影响,这一方法为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进军,王侠[6](2016)在《菲涅尔透镜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间接检测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中菲涅透镜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方法,搭建了检测实验装置,通过标定相机像素灰度值与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值的比例因子k,介绍了从聚焦光斑灰度图提取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具体过程。对检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方法得到的光斑峰值能流密度相对误差小于2.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聚光光伏发电聚焦光斑的能流密度分布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6年06期)
赵辰辰[7](2016)在《强磁场中遵从幂律分布的Lorentz等离子体的能流密度和热导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系统的输运现象在经典的Boltzmann统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发现经典统计理论对于描述长程相互作用复杂系统等具有局限性,因此诞生了更加适用于描述存在长程相互作用或牛顿引力系统的非广延统计理论,用非广延统计理论研究具有幂律分布等离子体中的新性质成为当前国际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理论问题。本文应用非广延统计理论研究幂律分布下Lorentz等离子体的输运性质,通过输运方程和幂律分布函数,研究了强磁场中遵从幂律q-分布的Lorentz等离子体的能流密度和热导率。研究过程中,考虑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且带电粒子只有电子和离子,并假定Lorentz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和离子都服从幂律分布,且有不同的q参数幂律分布函数。经过一系列的数学推导和运算,可以准确的得到遵从幂律分布的强磁场中等离子体能流密度和热导率的新形式。结果表明,新的表达式依赖于非广延参数q,并且当取极限q→1时,可以回到Boltzmann统计下强磁场中等离子体的能流密度和热导率公式。(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马保宏,葛素红,李守义[8](2015)在《槽式抛物面聚光器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研究了槽式反射聚光器上平面光伏电池表面可获得的能流密度的分布。研究发现,平面光伏电池板上能流密度的分布呈叁个区域,由中心向两侧依次是能流密度为0的区域、能流密度大于入射光区域和小于入射光的区域。对能流密度分布曲线拟合发现,平面光伏电池板上能流密度由中间向边缘呈指数函数减弱,且平面光伏电池板越接近抛物反射面的焦点,平面光伏电池板的半宽越小,平均能流密度越大,但衰减越快,能流密度的分布越不均匀。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8期)
靳周[9](2015)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焦能流密度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站由于其稳定性和性价比,在近些年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槽式、碟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设计和建造需要进行太阳能聚光密度分布分析。关于聚光器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计算,常见的有两种方法,即“光锥法”和“蒙特-卡洛光线跟踪”法。光锥法从数学角度上具有解析、明确的意义,然而由于这些公式比较晦涩,不够直观,工程分析和设计时使用不够方便。而蒙特-卡洛法光线是随机产生,收敛速度慢,而且该方法是4重积分运算,导致其计算量非常大,且耗时。同时需要编制比较复杂的计算程序或者采用专业的软件。基于此,本项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创新的降维算法,基于辐照分布与集热管轴向无关的先验知识,推导出辐照分布的两重积分。相比蒙特-卡洛方法,本方法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在软件规模和计算量上可以取得突破性的精简。传统计算机仿真软件数小时的计算案例,本软件在数秒内完成。该软件操作简单,计算迅速,是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工程师的强大、便捷的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降维算法原理和计算流程,接着给出该算法与以往经典文献的计算结果对比,然后给出了聚光器参数变化时的集热管上的辐照分布,以及非理想条件下的辐照分布分析。同时,文中介绍了一种匀光镜措施,可以使得接收器上受到均匀的辐照分布。讨论部分验证了本算法的计算精度的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3-01)
许成木,李明,季旭,蔡伟平[10](2013)在《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的频数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计算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的一种新方法。根据抛物槽式聚光器(PTC)的几何光学特性,给出了入射光线在接收平面上(沿宽度方向)的入射点坐标计算公式,将太阳的圆盘模型(Buie模型)改写成轴对称的线性模型,采用Origin软件中的频数统计工具对平面焦线的能流密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并利用CCD工业相机进行了实测实验。该计算方法函数关系较为简单明确,无需编程,计算量少,且适用于任意面型的槽式聚光器和线性接收器,可为槽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能流密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为使直接照射式吸热器得到更均匀、差异更小的能流密度分布,提出了表征吸热器管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均匀程度的性能指标参数,并采用OPTISWORKS软件,对1 kW四缸双作用斯特林发动机吸热器管结构参数对其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吸热管间有一定间隙能有效改善管表面的能流密度分布均匀程度和差异性,仿真结果中管间隙为2. 4 mm效果最佳;吸热器管径为6~7 mm,管数为28或24时,吸热器管外壁能流密度空间分布均匀性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流密度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君.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管能流密度分布特性与传热流动特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9
[2].刘繁茂,饶再兴,张磊.直接照射式吸热器管能流密度空间分布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8
[3].耿广旭,闫素英,王峰,刘海波,韩晓飞.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研究[J].应用科技.2018
[4].邓明,景建恩,郭林燕,罗贤虎,黄建宇.MCSEM电磁场能流密度分布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7
[5].闫素英,常征,王峰,田瑞.积尘对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及聚光优化[J].光学学报.2017
[6].王进军,王侠.菲涅尔透镜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检测方法[J].半导体光电.2016
[7].赵辰辰.强磁场中遵从幂律分布的Lorentz等离子体的能流密度和热导率[D].天津大学.2016
[8].马保宏,葛素红,李守义.槽式抛物面聚光器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9].靳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聚焦能流密度分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10].许成木,李明,季旭,蔡伟平.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焦面能流密度分布的频数统计分析[J].光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