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功能成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成像技术,非人灵长类动物,时间分辨率
脑功能成像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怡婧,李胜光,刘荣,杨戈,张弢[1](2019)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功能超声成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大脑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大脑如何工作的理解,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然而,它们都有一些局限性。MRI虽然具有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但只有秒级的时间分辨率。相反,脑电图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但只有厘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它们都不能提供关于脑血流的准确信息。医用超声具有时空分辨率高的优点,与MRI相比,它更经济、便携。近年来,基于平面波的成像序列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为功能超声脑成像开(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王宇军[2](2019)在《基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筛查及指导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已多项研究表明颈部血管异常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强关联,但传统的CT、MRI无法检测出早期脑卒中患者大脑血流异常,难以仅通过颈部血管检查结果指导预防及治疗急性脑卒中,急需探(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于宏,赵艳辉[3](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在化疗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心脏损伤是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及时发现化疗患者心肌损害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主要评价二维斑点追踪自动功能成像技术(AFI)在化疗后心肌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患恶性肿瘤且完成手术,预期生存超过12个月的化疗患者,与首次化疗后半年行AFI检查和常规胸超检查心脏功能,对比两种检测的手段对患者心肌损坏的敏感性,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方法对心功异常的诊出效果。结果 42例化疗患者中,其中35例患者AFI牛眼图提示左室缺血,占比83.33%,而普通胸超仅提示10例患者发生LVEF减低,检出率为23.81%,AFI对化疗患者心肌损害的敏感性显着高于胸超,两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1,P<0.01)。结论AFI对化疗患者的心肌损害检出率显着高于胸超,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杨立光,周倩,李启霖,刘新疆[4](2019)在《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所处的肿瘤分期息息相关,新辅助化疗因其能降低乳腺癌的分期、缩小病变体积,使其达到手术或保乳的目的,越来越多应用于肿瘤的术前治疗。能反映病灶微观变化的功能成像技术可以优先于肿瘤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反映肿瘤血管系统和代谢的变化从而及时评估乳腺癌患者对于新辅助化疗反应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效帮助。因此本文对于功能成像技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化疗反应的优缺点及其前景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分子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齐治,刘雪梅[5](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入组患者射血分数(EF),并且从3个心尖切面18个左室节段评价左室长轴应变。计算整体长轴应变(GLS)及每个节段应变达峰时间之变异程度(Dispersion)。结果纳入40例a-SAH患者。按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将其分为高cTnI组(cTnI≥0.3 ng·mL~(-1),n=12)及低cTnI组(cTnI<0.3 ng·mL~(-1),n=28)。2组急性期晚期GLS与Dispersion值较急性期早期有明显改善(P<0.05),低cTnI组的改善程度较高cTnI组更为显着(P<0.05)。结论 GLS以及反映左室局部运动不协调的指标Dispersion与表现为cTnI升高的a-SAH心脑损伤密切相关。对比EF等常规超声指标评价a-SAH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GLS与Dispersion更加敏感,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吴丹[6](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叁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张宇,邢钰,邢军辉,秦石成,李凌[7](2019)在《左室心肌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应变参数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室心肌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应变参数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100例。应用AFI获得左心室壁17个节段应变牛眼图,测量各冠状动脉分支对应节段的局部峰值纵向应变(LLPS)和左心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PS)。结果:各支冠脉的LLPS和GLPS均有随狭窄程度增高而下降的趋势。前降支、回旋支中或重度狭窄组LLPS和GLPS均小于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组(P <0. 05);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GLPS小于无狭窄组(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LPS可判定前降支和回旋支中度以上狭窄,AUC(95%CI)分别为0. 719(0. 619~0. 818)和0. 755(0. 678~0. 873);对右冠状动脉狭窄的判定无统计学意义; GLPS可用于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的判定,AUC(95%CI)为0. 823(0. 738~0. 907),截断值为20. 2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 5%和74. 6%。结论:AFI能够反映患者狭窄冠状动脉对应心肌的应变参数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W.Zha,S.K.Nagle,R.V.Cadman,M.L.Schiebler,S.B.Fain[8](2019)在《采用强氧性MRI技术的囊性肺纤维化叁维各向同性功能成像:与超极化~3He-MRI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叁维超短回波时间(UTE)强氧性(OE)MRI与超极化氦3(~3He)MRI在对囊性肺纤维化(CF)病人定量通气测量中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该前瞻性研究纳入2013(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宏杰[9](2019)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步评价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选择可疑恶性乳腺肿块且未经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患者195例,病灶206处,对病例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检查,观察图像特征并记录其血值、氧值,对经上述方法检查的乳腺肿块进行活检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恶性乳腺癌的血含量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的血含量(t=4.796,P<0.001),而恶性乳腺癌的氧含量低于良性乳腺病变的氧含量(t=2.397,P=0.018);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8.83%,敏感度为90.10%,特异度为87.62%。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能对判断乳腺病变提供重要参考,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损伤的技术,能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杨万英[10](2018)在《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针刺不同穴位的脑功能成像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库等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针刺不同穴位脑区功能效应的研究文献,分析其脑功能成像特点并对单穴针刺刺激后脑功能成像特点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针刺穴位可特异性地激活相应的脑区;针刺不同的穴位,所激活的脑区是有差异的。发现目前关于单穴针刺研究较少,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健康人,研究内容上相对单一,试验设计和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92期)
脑功能成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已多项研究表明颈部血管异常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强关联,但传统的CT、MRI无法检测出早期脑卒中患者大脑血流异常,难以仅通过颈部血管检查结果指导预防及治疗急性脑卒中,急需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功能成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董怡婧,李胜光,刘荣,杨戈,张弢.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功能超声成像技术研究[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2].王宇军.基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筛查及指导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学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3].于宏,赵艳辉.二维斑点追踪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在化疗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J].世界复合医学.2019
[4].杨立光,周倩,李启霖,刘新疆.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9
[5].齐治,刘雪梅.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脑功能损伤程度[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6].吴丹.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9
[7].张宇,邢钰,邢军辉,秦石成,李凌.左室心肌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应变参数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8].W.Zha,S.K.Nagle,R.V.Cadman,M.L.Schiebler,S.B.Fain.采用强氧性MRI技术的囊性肺纤维化叁维各向同性功能成像:与超极化~3He-MRI的比较[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9].李宏杰.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
[10].杨万英.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针刺不同穴位的脑功能成像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