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孙井梅,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

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孙井梅,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泥修复,高通量测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协同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孙井梅,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1](2019)在《微生物-生物促生剂协同修复河道底泥——促生剂投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5个110L的模拟河道反应器,在投加菌剂的基础上(底泥稳定后向底泥和水中分别注射浓度为0.09%和0.03%的菌剂),生物促生剂投量分别设计为0.08,0.09,0.10和0.11g/L,单独投加菌剂组作为空白实验.通过为期四十余天的实验研究微生物与促生剂协同作用时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促生剂投量为0.10g/L时,上覆水COD去除率69%高于其余各组;各协同修复组上覆水中NO_3~--N基本无积累,且促生剂投量为0.11g/L时NO_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40d内各组底泥TOC,TN含量变化不显着,延长反应时间至84d,各协同修复组底泥TOC,TN去除率均有明显提升.各协同修复组脲酶活性均波动下降,蛋白酶活性在15d左右时达到峰值,增幅可达106%~237%.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43d时Desulfuromonas,Pseudomonas,Treponema_2,Blvii28_wastewater-sludge_group等主要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与空白实验组相比均增加,且促生剂投量为0.10g/L可使微生物群落向更适宜降解去除氮素及有机质的方向演替,有效改善底泥环境.协同修复对底泥,上覆水水质及微生物群落有良好改善效果,且促生剂投量为0.1g/L时整体修复情况更为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汤茵琪[2](2017)在《河道底泥的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河道污染严重,底泥中污染物长期累积,对上覆水的水质的影响持久,所以底泥污染的治理十分必要。由于单一修复技术存在局限性,联合修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技术综合,成为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所以,本课题采用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技术进行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在优化硝酸钙投量的实验中,硝酸钙投量为0.15 g/L时,菌剂和硝酸钙联合修复对底泥的氮素和有机物的效果较优,对底泥全氮的去除率为16.5%,总可转化态氮从0.097 mg/g升高到0.109 mg/g,而且脲酶活性增强,说明底泥中更多的氮具有被降解的潜能。底泥中的有机物部分被直接降解去除,部分由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说明底泥中的难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浓度下降。底泥的生物多样性在后期最高,主要功能菌参与氮循环和有机物的降解,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说明底泥的微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在优化促生剂投量的实验中,促生剂投量为0.1 g/L时,菌剂和促生剂联合修复的效果较优,对底泥全氮有14.7%的去除率,而且总可转化态氮由0.097 mg/g升高到0.166 mg/g,脲酶活性增强,说明底泥中有更多的氮将会被降解利用。菌剂和促生剂协同修复对底泥有机物的降解无明显作用,但能提高上覆水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底泥的生物多样性在后期最高,微生态环境良好,自净能力得到提高。菌剂、硝酸钙和促生剂叁者协同修复时,叁者同时投加对上覆水和底泥的修复效果最优,经过70天的处理后,底泥全氮含量由初始状态的1.52 mg/g下降到0.97 mg/g;底泥TOC从初始状态0.430%下降到120天时的0.251%。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说明经过协同修复,底泥中可利用的氮素大部分得到降解,在反应初期内还能增强底泥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叁者协同修复能改善底泥微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而且有持久的效果。菌剂、硝酸钙和植物协同修复、菌剂、促生剂和植物协同修复均能在前期将上覆水中的氮素并沉淀固定在底泥中,后期底泥全氮含量下降,能提高底泥ORP,改善底泥环境,还能促进磷元素固定在底泥中,而且菌剂、促生和植物协同修复还能提高对底泥有机质的去除。植物能引导底泥微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植物协同生长的细菌的相对丰度在后期会升高。而且,协同修复能提高植物体内总氮、可溶性糖类、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等物质的累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吕梦怡[3](2016)在《河道底泥的化学—生物协同修复效果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城市河道污染严重,直接导致了底泥的严重污染。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底泥就成为了河道污染的内源,所以底泥污染的治理十分必要。原位修复技术以其成本小、对河道生态环境破坏小等优点,成为了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单一种类的修复技术存在局限性,联合修复技术可通过优势互补和技术综合等,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优势,成为底泥治理的重要手段。所以,本课题采用化学-生物协同修复技术进行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首先,本实验在设置的促生剂最大投量下,通过水体、底泥的氮素及有机质指标等探究促生剂种类对河道底泥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购买的固态生物促生剂(生物促生剂、硝化制剂和反硝化制剂)较液态生物促生剂(生物促生剂、生物营养剂和营养增效剂)对水体总氮的影响小。其中,投加反硝化制剂的实验组效果较好,实验时间内,水体氮指标较低,且底泥氮素有小幅度削减。然后,本实验对硝酸钙投加浓度、反硝化制剂投加浓度及硝酸钙和反硝化制剂的投加顺序进行初步的探究。结果表明,硝酸钙投加浓度为0.75 g/L的实验组水体和底泥的氮素升高较少,且降低较快,水体和底泥的总氮较实验初始值分别降低了20%和34%,效果明显;反硝化制剂投加浓度为0.1 g/L的实验组效果较好,总氮降解率等较其他浓度有明显优势,水体和底泥的总氮较实验初始值分别降低了81%和40%,效果显着;先投加硝酸钙后投加反硝化制剂的实验组在水体和底泥的修复效果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氮素降低较快,较初始的水体和底泥总氮降低了约87%和40%左右。最后,本实验设计搭建了模拟河道小试装置,深入探究硝酸钙和反硝化制剂投加浓度对河道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时间内,水体总氮浓度因硝酸钙的投加出现升高,但有降低的趋势。底泥总氮约有3%的削减,TOC变化不大,与底泥中脲酶活性有少量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相吻合。底泥氮素在成分上有明显变化,SAEF-N和WAEF-N以有机氮的形式向IEF-N转化,氮素结合力变弱,有利于微生物的吸收降解;投加反硝化制剂的实验组水体总氮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其中,反硝化制剂投加浓度为0.1 g/L的实验组效果较好。底泥总氮和TOC存在波动,总量变化不大,与底泥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的变化规律一致。底泥的可转化态氮形态有所变化,WAEF-N和SAEF-N总量减小,IEF-N总量增加,说明发生了氮素形态由强结合态向弱结合态的转化,底泥氮素变得容易释放,进而可被微生物吸收、降解。(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刘畅,庞磊,吕梦怡,常素云,孙井梅[4](2016)在《生物化学法协同修复受污染底泥及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底泥-上覆水系统,采用生物-化学法联合修复受污染底泥,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修复条件。选择化学药剂、温度、投菌比例、投菌顺序及生物促生剂为影响因素,依据氮和有机物修复结果,分析正交试验数据并确定各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依据底泥-上覆水系统修复效果,提出一种优化的生化协同修复方案:首先向底泥中投加Ca(NO_3)_2,待稳定后向水体中均以1.50‰的比例注入好氧反硝化菌和酵母菌,菌剂浓度均为10~8cfu/m L,同时,分别以0.35‰和0.70‰的比例向水体和底泥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6年10期)

杨晓杰[5](2015)在《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受污染底泥的效果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原位修复技术以耗资少、对生态破坏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单一种类修复技术存在自身局限性,协同修复能够充分集合并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优势,成为底泥治理的重要途径。课题分离筛选高效脱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种,开展受污染底泥的原位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研究。试验针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筛选,以及菌种硝化性能和反硝化性能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小试试验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与生物促生剂、化学药剂和植物的不同协同修复形式修复受污染底泥,研究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底泥的效果与修复前后底泥有机污染评价。试验从稳定运行的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高活性且性能良好的菌株。试验筛选出一株菌,对其菌落形态、革兰氏试验、碳源和氮源利用情况以及硝化性能和反硝化性能等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菌种对碳源需求量较大,在30℃下初始C/N=10,氨氮浓度为50mg/L,pH=7时硝化性能最佳,24h总氮去除率为70.67%;30℃下初始C/N=10,硝酸盐氮浓度为100mg/L,pH=7时,反硝化作用性能最佳,24h总氮去除率为74.52%;该株菌在弱碱性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性能,具有较为广泛的pH耐受范围。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试验中,微生物菌剂浓度为108cfu/mL,投量为50mL;分别设置生物促生剂投量为0.06‰、0.08‰、0.10‰叁个梯度,硝酸钙投量为50、70和100gNO3--N/m2叁个梯度;植物种植5株。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生物促生剂协同修复对底泥脲酶活性影响最为显着,微生物菌剂与投量为0.08‰的生物促生剂协同作用下,脲酶活性增量最高,为9.33mg/(kg·h),TOC去除率为6.02%,对底泥有机质污染修复效果最佳。微生物菌剂与硝酸钙协同修复对底泥TOC和TN去除效果最佳,微生物菌剂与投量为50gNO3--N/m2的硝酸钙协同作用下,底泥TN去除率最高,达23.33%;微生物菌剂与投量为100gNO3--N/m2的硝酸钙协同作用下,底泥TOC去除率最高,达25.49%,修复后底泥有机指数评价等级由Ⅳ级上升为Ⅲ级,治理效果最佳。微生物菌剂与水葱协同修复下底泥TN去除率达22.70%;微生物菌剂与芦苇协同修复使底泥脲酶活性增量达4.86mg/(kg·h)。(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王小慧[6](2011)在《受污染底泥的生物化学协同修复及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大量废水排入城市河道,对河道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污染物质在底泥中逐渐积累,并通过一定的交换作用重新释放,影响和制约上覆水质。因此,污染底泥的治理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微生物技术以耗资少、对生态破坏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单一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终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见效慢、受环境影响较大等。考虑到化学技术恰好能弥补微生物技术的不足,以及联合修复有利于集中各项技术的优势,本课题开展受污染底泥的原位生物-化学协同修复研究。本试验在模拟河道反应器中研究生化协同修复的效果以及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对底泥修复的贡献。研究表明,化学药剂能改善河道的氧化环境,进而促进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降解作用。其中Ca(NO3)2的作用优于CaO2,好氧反硝化细菌(ADB)和酵母菌的菌剂组合对氮磷污染物、有机物的修复效果较好。研究还表明,ADB能在好氧环境中利用NO3-作电子受体,强化系统的反硝化作用,促进水体中的铵态氮的向硝态氮的转化,加快水体水质的净化过程。其次,本研究还通过正交试验对底泥修复条件进行优化,为实际河道修复提供科研参考。数据分析表明,化学药剂和温度对系统氮磷污染物、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显着性较高,菌剂投加比例仅对系统磷污染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显着性较高。综合考虑水体水质、底泥污染物降解和迁移以及其他因素,初步提出一种经济有效的生化协同修复方案,即首先向底泥中以2.4g/L的投量加入Ca(NO3)2,待稳定后(约2~4个星期后)向水体和底泥中均以0.15?和0.45?的投加比例分别注入的ADB和酵母菌菌剂(菌剂浓度108cfu/mL),投菌顺序为先投加ADB后投加酵母菌或者同时投加,并且同时投入生物促生剂(水体和底泥分别为0.35?和0.70?)。(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张承东,齐建超,陈威[7](2010)在《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酵母菌与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比较了生物刺激(BS)、添加细菌(BB)、添加酵母菌(BF)、添加细菌-酵母菌复合菌(BFB)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酵母菌与细菌在对总石油烃(TPH)与多环芳烃(PAH)(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刘魏魏[8](2009)在《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协同修复及有机废物调控强化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局部地区农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并日趋严重。PAHs是一类由多个苯环稠合而成的有机物的统称,低分子量的PAHs(<4环)有剧烈的毒性,一些高分子量的PAHs(≥4环)已被证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叁致”效应,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文紧密结合江苏无锡某农田土壤PAHs污染状况,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协同修复和有机废弃物调控强化修复的研究,主要包括PAHs)亏染土壤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根际协同修复作用以及有机废弃物对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的调控作用,旨在为PAHs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协同修复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温室土培实验,研究了单独或联合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Bacillus sp.; Flavobacterium sp.)(DB)和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H)强化微生物修复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添加鼠李糖脂能明显促进土壤中PAHs总量和各组分PAHs的降解。经过90d培养后,DB、RH和RH+DB处理土壤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21.3%、32.6%、36.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33.0%、563.3%、633.0%。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对高分子量PAHs的降解促进作用大于对低分子量PAHs的。此外,随着苯环数的增加,土壤中15种PAHs平均降解率逐渐降低。同时也发现DB、RH+DB处理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显着高于CK、RH处理,但是CK与RH处理没有显着差异,说明PAHs专性降解菌、鼠李糖脂在促进土壤中PAHs的降解方面有不同的机制。(2)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PAHs专性降解菌、AM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 L)和鼠李糖脂对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联合根际协同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47.9%)的修复效果好于单接种菌根真菌(46.4%)和单添加鼠李糖脂(30.0%);两两因素联合修复作用显着提高了PAHs降解率,其中PAHs专性降解菌与菌根真菌协同修复效果较好;紫花苜蓿-PAHs专性降解菌-菌根真菌-鼠李糖脂组合的根际生物协同修复效果最好。降解率最高达到66.7%。另外,随着苯环数的增加,土壤中15种PAHs的平均降解率逐渐降低。添加鼠李糖脂、接种微生物能够促进各环PAHs的降解,其中对高分子量PAHs降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低分子量PAHs的降解促进作用。土壤PAHs降解率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添加鼠李糖脂、接种微生物提高了土壤脱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从而促进了土壤PAHs的降解。(3)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添加造纸干粉和发酵牛粪、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研究了利用有机废弃物对紫花苜蓿-PAHs专性降解菌修复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添加造纸干粉和发酵牛粪能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在添加低含量有机废弃物时效果最佳。培养60d后,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添加造纸干粉(低、高含量)和发酵牛粪(低、中、高含量)对PAHs降解率分别为25.8%、34.9%、32.0%、43.7%、27.7%、21.9%,均高于对照处理(5.6%)。另外,随着PAHs苯环数的增加,其平均降解率逐渐降低,但是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添加造纸干粉和发酵牛粪对高分子量PAHs的降解促进作用大于低分子量PAHS。同时也发现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与土壤PAHs的降解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1-01)

单保庆,刘红磊[9](2008)在《生物/生态技术协同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武汉动物园鹤岛水体的污染状况,结合景观建设,采用生物滤罐和生态型岸边带相结合的生物/生态技术对该水体进行循环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净化系统对鹤岛水体水质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解决了以前水体混浊、夏季水体中藻类浓度高的问题,景观功能明显提高。该系统中生物滤罐起主要作用,夏季净化效果较好,对于总氮(TN)、总磷(TP)、COD、溶解态氮、氨态氮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冬季效果略差,以过滤作用为主,对溶解态污染物去除作用微弱。岸边带在冬季基本没有净化效果,夏季则净化作用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李建军,王恩波,孙鸿斌,韩冬,王欢[10](2007)在《生物可降解支架协同纤维蛋白凝胶运载BMP-2基因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BMP-2腺病毒载体(Ad-BMP-2)与纤维蛋白凝胶混合后复合PLA/PCL(聚乳酸/聚己内酯)支架,移植修复骨缺损。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造成1.5 cm骨缺损,采用四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Ad-BMP-2+纤维蛋白凝胶+PLA/PCL;B组:重组BMP-2+纤维蛋白凝胶+PLA/PCL;C组:对照基因(Ad-Lacz)+纤维蛋白凝胶+PLA/PCL;D组:纤维蛋白凝胶+PLA/PCL。结果表明,术后12周A组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着优于B组,其骨缺损得到了较彻底的修复。C、D两组均不能产生骨性愈合。PLA/PCL协同纤维蛋白凝胶运载BMP-2基因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河道污染严重,底泥中污染物长期累积,对上覆水的水质的影响持久,所以底泥污染的治理十分必要。由于单一修复技术存在局限性,联合修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技术综合,成为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所以,本课题采用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技术进行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在优化硝酸钙投量的实验中,硝酸钙投量为0.15 g/L时,菌剂和硝酸钙联合修复对底泥的氮素和有机物的效果较优,对底泥全氮的去除率为16.5%,总可转化态氮从0.097 mg/g升高到0.109 mg/g,而且脲酶活性增强,说明底泥中更多的氮具有被降解的潜能。底泥中的有机物部分被直接降解去除,部分由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说明底泥中的难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浓度下降。底泥的生物多样性在后期最高,主要功能菌参与氮循环和有机物的降解,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说明底泥的微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在优化促生剂投量的实验中,促生剂投量为0.1 g/L时,菌剂和促生剂联合修复的效果较优,对底泥全氮有14.7%的去除率,而且总可转化态氮由0.097 mg/g升高到0.166 mg/g,脲酶活性增强,说明底泥中有更多的氮将会被降解利用。菌剂和促生剂协同修复对底泥有机物的降解无明显作用,但能提高上覆水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底泥的生物多样性在后期最高,微生态环境良好,自净能力得到提高。菌剂、硝酸钙和促生剂叁者协同修复时,叁者同时投加对上覆水和底泥的修复效果最优,经过70天的处理后,底泥全氮含量由初始状态的1.52 mg/g下降到0.97 mg/g;底泥TOC从初始状态0.430%下降到120天时的0.251%。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说明经过协同修复,底泥中可利用的氮素大部分得到降解,在反应初期内还能增强底泥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叁者协同修复能改善底泥微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而且有持久的效果。菌剂、硝酸钙和植物协同修复、菌剂、促生剂和植物协同修复均能在前期将上覆水中的氮素并沉淀固定在底泥中,后期底泥全氮含量下降,能提高底泥ORP,改善底泥环境,还能促进磷元素固定在底泥中,而且菌剂、促生和植物协同修复还能提高对底泥有机质的去除。植物能引导底泥微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植物协同生长的细菌的相对丰度在后期会升高。而且,协同修复能提高植物体内总氮、可溶性糖类、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等物质的累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孙井梅,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微生物-生物促生剂协同修复河道底泥——促生剂投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汤茵琪.河道底泥的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7

[3].吕梦怡.河道底泥的化学—生物协同修复效果及作用机制[D].天津大学.2016

[4].刘畅,庞磊,吕梦怡,常素云,孙井梅.生物化学法协同修复受污染底泥及条件优化[J].现代化工.2016

[5].杨晓杰.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受污染底泥的效果及评价[D].天津大学.2015

[6].王小慧.受污染底泥的生物化学协同修复及条件优化[D].天津大学.2011

[7].张承东,齐建超,陈威.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酵母菌与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2010

[8].刘魏魏.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协同修复及有机废物调控强化修复技术[D].南京农业大学.2009

[9].单保庆,刘红磊.生物/生态技术协同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

[10].李建军,王恩波,孙鸿斌,韩冬,王欢.生物可降解支架协同纤维蛋白凝胶运载BMP-2基因修复节段性骨缺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

标签:;  ;  ;  ;  

生物协同修复论文-孙井梅,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