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电子关联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超分子,有机杂金属,可编程自组装
强电子关联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于澍燕[1](2019)在《稀土-过渡f-d电子关联的有机杂金属超分子体系的新颖设计与可编程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超分子在分子光转换开关、荧光探针和磁共振成像以及现代医疗诊断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近二十多年,金属导向配位自组装合成超分子结构已经取得相当规模的成功。具有鲜明对照的是,稀土超分子的可控自组装进展相当缓慢,仍然存在多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超分子器件的应用推广。即使一些稀土的同多核超分子组装体陆续报道了,但是功能导向的稀土-过渡杂金属f-d电子关联的超分子体系非常罕见。与过渡金属不同的是,稀土离子的配位数和对称性难于控制,水解pH范围窄,这种杂金属超分子的自组装合成方法存在严重挑战。我们设计合成同体异功能的吡唑基-吡啶,吡唑基-β-二酮,吡唑基-羧酸等质子开关多功能配体,利用配体不同功能基对金属离子的亲和性差异来控制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组装次序,自组装合成稀土-过渡维尔纳-科顿混合型有机杂金属功能超分子,探讨分级、自分类的多层次自组装机理,建立有机杂金属超分子的"逆组装分析",测试其光电功能和磁性,探讨作为分子器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徐海超,牛晓海,叶子荣,封东来[2](2018)在《铁基超导体系基于电子关联强度的统一相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基超导和铜基超导具有诸多相似性,这为建立统一的高温超导机理图像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对铁基超导体系中无论是进行电荷掺杂、还是等价掺杂来改变化学压力,都能产生定性上类似、而细节上纷繁复杂的相图,这对建立统一的图像造成了困难.研究化学掺杂效应如何在微观上影响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区分主导超导电性演化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建立统一图像和揭示高温超导机理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对铁基超导体系中化学掺杂效应的一系列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涵盖了基于FeAs和FeSe面的多种代表性铁基超导体系,包括异价掺杂、等价掺杂、在元胞不同位置的化学掺杂,及其对电子体系在费米面结构、杂质散射、电子关联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关联性或能带宽度是多个铁基超导相图背后的普适参数,不同的晶格和杂质散射效应导致了并不重要的复杂细节,而费米面拓扑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关联并不强.这些结果对弱耦合机理图像提出了挑战,并促使人们通过局域反铁磁交换作用配对图像在带宽演化层面上统一地理解铁基超导.(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薛冰[3](2015)在《电子关联体系角分辨光电子谱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角分辨光电子谱是一种研究固体材料中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结构十分有效的实验手段,在研究高温超导材料,巨磁阻效应,重费米子体系,拓扑绝缘体和量子阱等低维的电子结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角分辨光电子谱也是研究二维表面系统的理想的工具。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谱的测量,我们可以得到结合能作为给定动量的函数。随着高强度、高亮度、高准直性、能量可调的先进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角分辨光电子谱的角度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使得角分辨光电子谱能够精确的测量多体作用下材料内部的电子能带的精细结构。在高温超导体等材料之中,多电子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对材料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使得传统的单电子近似无法对这些体系进行有效的描述,也难以对实验上这些材料的角分辨光电子谱进行有效的解释。为更好地理解这些材料的性质,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考虑多电子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本文在考虑电子间相互关联作用的情况下,采用Hubbard模型,通过计算单粒子谱函数来从理论上模拟多电子关联体系的角分辨光电子谱。由于计算复杂度随系统尺寸指数增长的限制,为了提高k空间的分辨率,使用了团簇微扰理论的方法。本研究工作通过计算得到的局域态密度可以看到,随着电子间库仑相互作用强度的变化以及系统中赝能隙的改变,系统本身逐渐从金属态变化到莫特绝缘体。通过计算系统的单粒子谱函数,从而模拟了多电子关联下系统的角分辨光电子谱,可以观察到不同波矢方向能隙随的变化,同时也能观察到Luttinger液体中的自旋电荷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5-05-01)
程诚,张小乐,高翔,李家明[4](2009)在《类镁等电子系列~(1,3)D,~(1,3)P,~(1,3)S能级精细结构——强电子关联效应体系的全相对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最外层有两个价电子的类镁等电子系列,电子结构相对于氢,类氢和类钠等电子系列更为复杂。实验已经发现类Mg体系的n~3D_(1,2,3)里德堡态能级精细结构的次序存在很有趣(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7-11)
乔豪学[5](1999)在《强磁场中电子关联体系的能谱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B样条有限基矢方法推广到双电子原子体系的电子关联计算,并用这一方法计算了零场下氦原子等二电子序列的基态能,所得结果优于用Slater基所得的结果。从而表明了B样条方法在电子关联计算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运用B样条方法,我们发展了一套适合处理中等强度磁场下的双电子原子体系的新方法,在这一方法中,所有的矩阵元计算都只包括解析积分和一维数值积分,使得计算变得简单,所得到的结果比普遍的球坐标和柱坐标中的展开方法所得的结果要好。 运用修正的Slater基计算了氢负离子和氦原子在零场和有磁场情况的基态及低激发态的能量和结合能。在磁场中对氢负离子束缚态计算所得的能量及结合能是目前精度最高的结果。 运用全实加关联的思想,我们发展了一套计算磁场中叁电子原子体系的方法,并计算了磁场下锂原子1S~22S和1s~22p态的能量。这是目前首次用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比自旋限制Hartree-Fock方法计算结果的精度要高两个量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期刊1999-06-01)
孙鑫,吴长勤,刘晶南,傅柔励[6](1990)在《低维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电子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维和二维体系的费米面会呈现迭套(nesting),于是,晶格结构和电子状态的重新调整(使费米面和布里渊区边界相互重合)可使体系能量降低而形成新的基态,这使低维体系具有不稳定性并产生相变,同时还会形成多种新型元激发(电荷密度波(CDW)、自施密度波(SDW)、孤子(soliton)、极化子(polaron)、分数电荷,spin bag,位相子等)。许多重要的低维体系(导电高分子、二维电子气、氧化物超导体的铜氧层等)都具有强电子耦合5研究电子关联对体系不稳定性的影响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此领域内,有两派相反的观点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会增强晶格不稳定性,而且增强得很多,以致不稳定性主要来自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电子-晶格相互作用是次要的。另一派则认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会减弱晶格不稳定性,而不稳定性是由电子-晶格相互作用产生的。 本文首先描绘低维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各种基态及元激发的物理图象,接着介绍争论双方的论点,随后分析两派分歧的产生原因,进一步指出如何澄清这场争论。从中将说明,Hubbard模型的局限性会带来问题,解决争论的关键是正确地描述电子相互作用,由屏蔽效应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力程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屏蔽较弱时(长程相互作用),电子相互作用的非对角部分比对角(本文来源于《物理学进展》期刊1990年04期)
毛辉明,邵金山,汪鸿伟,冯伟国,孙鑫[7](1990)在《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的变分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库仑相互作用的准一维电子体系,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得到了准一维体系的电子有效库仑势形式。在相关基函数理论框架下,根据电子气的集体振荡行为,给出该体系的多体波函数,并得到不同密度的电子体系的关联函数和关联能,本文得到的关联函数是恒正的,且满足归一化条件。(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冯伟国,孙鑫[8](1987)在《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库仑相互作用的准一维电子体系,本文根据电子气的集体振荡行为给出了该体系的多体波函数,并由此求出了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函数g(|z_(12)|。(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87年09期)
强电子关联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铁基超导和铜基超导具有诸多相似性,这为建立统一的高温超导机理图像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对铁基超导体系中无论是进行电荷掺杂、还是等价掺杂来改变化学压力,都能产生定性上类似、而细节上纷繁复杂的相图,这对建立统一的图像造成了困难.研究化学掺杂效应如何在微观上影响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区分主导超导电性演化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建立统一图像和揭示高温超导机理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对铁基超导体系中化学掺杂效应的一系列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涵盖了基于FeAs和FeSe面的多种代表性铁基超导体系,包括异价掺杂、等价掺杂、在元胞不同位置的化学掺杂,及其对电子体系在费米面结构、杂质散射、电子关联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关联性或能带宽度是多个铁基超导相图背后的普适参数,不同的晶格和杂质散射效应导致了并不重要的复杂细节,而费米面拓扑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关联并不强.这些结果对弱耦合机理图像提出了挑战,并促使人们通过局域反铁磁交换作用配对图像在带宽演化层面上统一地理解铁基超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电子关联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于澍燕.稀土-过渡f-d电子关联的有机杂金属超分子体系的新颖设计与可编程自组装[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2].徐海超,牛晓海,叶子荣,封东来.铁基超导体系基于电子关联强度的统一相图[J].物理学报.2018
[3].薛冰.电子关联体系角分辨光电子谱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
[4].程诚,张小乐,高翔,李家明.类镁等电子系列~(1,3)D,~(1,3)P,~(1,3)S能级精细结构——强电子关联效应体系的全相对论计算[C].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
[5].乔豪学.强磁场中电子关联体系的能谱计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1999
[6].孙鑫,吴长勤,刘晶南,傅柔励.低维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电子关联[J].物理学进展.1990
[7].毛辉明,邵金山,汪鸿伟,冯伟国,孙鑫.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的变分计算[J].物理学报.1990
[8].冯伟国,孙鑫.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函数[J].物理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