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论论文-张佑民,牛华传

有机论论文-张佑民,牛华传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论,整体视觉环境,交互,艺术

有机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佑民,牛华传[1](2019)在《视觉环境有机论在绘画艺术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环境有机论是20世纪70年代,基于系统论提出的一种设计理论,主要强调视觉环境中各个元素与结构的整体有机性,各个视觉元素之间的协调性与互相映照关系。对于绘画艺术展示来说,视觉环境有机论可以指导其建立有机而整体的视觉环境,扩展绘画的表现范围,提高其传达能力。在绘画艺术展示中,一些不能移动、直接在最终展示环境中创作的作品,其创作过程应与展示环境相协调,使作品天然存在与展示环境的协调性,这样能够对作品的展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提高绘画艺术展示过程中视觉环境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该文作者认为能从将展示设计纳入绘画创作过程、塑造展示空间气氛并安排语意相关视觉元素、间接提高整体联系性这几方面入手,这样也能提高绘画艺术展示的传达效果。(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郑天[2](2019)在《理解库利:一个有机论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库利的研究多半集中于对首属群体、镜中我等概念的讨论之上,而真正研究库利思想来源和理论背景的文章较少。本研究从库利的文章中发现其明显的有机论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理解社会知识和研究方法之上。文章通过对库利有机论思想的解读和深挖,以期对现有的库利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1期)

沈艳萍[3](2018)在《后现代整体有机论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反思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后现代整体有机论视角下,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只强调其工具性及人文性、脱离中国文化之根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建构一种具有学科整体性、专业联系性和选择自由性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8年04期)

林亚杰,周晓成,佘育丹[4](2017)在《基于画面有机论的剪纸造型动画运用方法推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剪纸造型历史悠久且具有较强的文化传达性,剪纸风格的角色造型和场景的运用是动画设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画面有机论的相关成果为基础进行推演,得出限制剪纸造型运用于动画造型设计的差异点:剪纸造型的平面性、独立性、静态性与动画造型设计的空间性、相关性、动态性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后,通过设计创作和对比投放的方法,证实本文得出的方法具有正确性和一定的实践指导效果。(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SMNE 2017)》期刊2017-10-19)

钟燕[5](2017)在《水球有机论与蓝色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实为水球。在人类转向海洋大开发,海洋频频陷入生态困境的二十一世纪,受问题驱动的生态批评亟须一种阅读海洋、关注水球环境的新视野。如果说传统的生态批评是"阅读大地"的"绿色批评",那么关注以海洋为主体的水球环境的生态批评则可称为"阅读水球"的"蓝色批评"。从哲学、生态学和生态文学角度论析蓝色批评中水球有机论这一核心话语,可以洞察新时期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郭滢[6](2016)在《从黑格尔有机论的视角论英语词汇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以黑格尔的有机论为例,考察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于英语词汇教学所可能具有的启发作用。黑格尔的有机论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传统机械论的掣肘,将整个词汇看成一个生成的、有联系的和运动中的有机体,从而在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一些新颖的可行性教学与学习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6年05期)

崔丽娜[7](2015)在《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思想是在批判地继承康德人类社会互为目的与手段的有机体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黑格尔的有机论思想是以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观而表征出来的:他把有机体作为一个根本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考察,认为社会、自然以及精神都是客观精神的外化,是一个自我保持自我发展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涵括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有机体;市民社会形成需要体系的有机体;历史发展是一种有内在必然联系的、有规律的过程的思想。其内蕴的有益思想质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真正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借鉴。(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5年03期)

黄桂萍,山彤彤[8](2014)在《从“有机论”视角看《舌尖上的中国2》》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国人对纪录片的观看热情,时隔两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更是在观众们的期待声中拉开帷幕。导演陈晓卿一贯坚持的"通过美食讲人物",在第二季中,这一意识显得愈加强化。对此,一部分观众认为这种人文情怀的渲染使人们更能为之触动心灵,达到"泪水与口水齐飞"的观看效果;也有观众认为这种使食物沦为配角和道具的做法违背了《舌尖2》作为一部纪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纪录)》期刊2014年07期)

赵迪[9](2014)在《芒福德有机论技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脚步,先进的技术创造了大量财富,人的贪婪性则极大的体现在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上。芒福德作为美国杰出的技术哲学家,他的技术哲学是以技术史的脉络为基准来扩展研究的。同时,芒福德作为一位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他不仅关注技术本身,且关注点多集中在技术与人的问题上,并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将技术与人的本性的关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芒福德在历史学、社会学、建筑评论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突出成就,为他在研究技术问题上提供了多领域的理论研究背景。本篇文章以芒福德有机论技术哲学观为主旨,围绕技术与人的本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述。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不同角色,技术的发生、发展是人类文化构成的一部分,对于技术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技术与人的关系。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技术本身也依赖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而进步。然而,现代技术的过快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处于非正常状态下运转,人整日围绕机器忙碌,极度缺乏主动的、积极的生产意识和行为,机器代替工人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器以一种无所不能的架势侵占人类生活,人类过度依附机器的结果是沦为机器的“奴隶”,被机器所主宰。对这种现代单一技术的“巨机器”时代,芒福德通过寻求有机技术模式来缓解由“巨机器”引发的人与技术的矛盾。芒福德主张从人的心灵出发,按照心灵的指向回归人的本性状态,找回人生活的世界。他认为,发展生活的技术是改变现代“巨机器”下人类状态的出路。但遗憾的是芒福德对于解决现实中“巨机器”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执行措施,所以这也是他的有机论技术观的局限所在。通过对芒福德的有机论技术观的研究,针对现代技术出现的问题,笔者希望给予人足够的警示。因为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技术的演变关乎着人类社会的走向。所以,面对现代技术的状况与未来道路,人类对技术必须做到有效的调整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人类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人健康的、多样的生活状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桑靖宇[10](2013)在《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西方主流学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执,李约瑟毅然提出,朱熹理学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而激发了莱布尼茨独特的有机论哲学,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有机论世界观。尽管这一设想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理解和历史考证等),但李约瑟深刻地洞察到中国古典自然观与西方现代有机论哲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契合,这无疑对我们反思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具有重大启发。(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有机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针对库利的研究多半集中于对首属群体、镜中我等概念的讨论之上,而真正研究库利思想来源和理论背景的文章较少。本研究从库利的文章中发现其明显的有机论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理解社会知识和研究方法之上。文章通过对库利有机论思想的解读和深挖,以期对现有的库利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佑民,牛华传.视觉环境有机论在绘画艺术展示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

[2].郑天.理解库利:一个有机论者[J].长江丛刊.2019

[3].沈艳萍.后现代整体有机论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反思与重构[J].决策探索(下).2018

[4].林亚杰,周晓成,佘育丹.基于画面有机论的剪纸造型动画运用方法推演[C].Proceedingsof2017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martMaterialsandNanotechnologyinEngineering(SMNE2017).2017

[5].钟燕.水球有机论与蓝色批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郭滢.从黑格尔有机论的视角论英语词汇学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

[7].崔丽娜.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初探[J].南方论刊.2015

[8].黄桂萍,山彤彤.从“有机论”视角看《舌尖上的中国2》[J].中国电视(纪录).2014

[9].赵迪.芒福德有机论技术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桑靖宇.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

标签:;  ;  ;  ;  

有机论论文-张佑民,牛华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