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溧阳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213300)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改进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的形象被认为是无声的教学。职中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塑型时期,价值取向、理想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中折射出来,“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其言传身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这要求教师改变原有观念,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与探索,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3.强化自我创新意识
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有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灵活的教学内容和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自由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有效教学
1.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
现代教育思想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都有做一个好人和学好功课的愿望,在学生身上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长。因此,现代教育思想呼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反对用纪律、分数、侮辱人格的专制办法来强迫学生学习,更反对用各种固定模式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在职业中学这点更为重要。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生应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只能通过他们自己有目的的劳动去实现。教师的劳动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劳动,没有学生自己的劳动,他们就不可能获得知识、掌握技巧、增加才干。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特别不适合职中的学生,上课时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使枯燥的数学课活跃起来。
三、体现数学本身的特性,促进有效教学
1.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活的数学就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在教学时尽可能地联系实际,例如分段函数这节,广泛列举生活事例,买东西、打的、缴纳水电费,等等。要实现“大众数学”的基本目标———“让人人学会有用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教育是双边的活动
数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它是双边的活动,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另一方面,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在学生现实的数学活动中被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学为主,教为辅。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实施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主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模式,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权利,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
四、改革教学策略,促进有效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教学以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目标的激励、学生潜能的开发、引导学生自主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等都构成有效教学的有效行为。
2.情境·体验式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联系,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只有放进一定的教学环境,成为一定的教学情境的组成部分,才能成为教学的积极因素,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体验。
3.过程·活动式
这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学中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情境—思维—活动”为基本步骤。教育活动重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
4.自主·交往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