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论文-黑海,王继芬

精神活性物质论文-黑海,王继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活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色胺,新精神活性物,毒理性质,检验方法

精神活性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黑海,王继芬[1](2019)在《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结构相似的化合物,通过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在体内的生理药理作用与5-羟色胺相似,因具有致幻作用,被越来越多吸食者非法滥用,致使人类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毒性、成瘾特性和滥用情况,对其毒理学性质、体内代谢机理以及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色胺类物质成分检验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并简要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徐仿敏,李海波,刘凌云,魏万里,徐若沦[2](2019)在《新精神活性物质二苯基乙基哌啶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检验新精神活性物质二苯基乙基哌啶。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进行GC-MS检测得到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样品研磨后经ATR附件直接进行FTIR分析得到红外光谱图,样品经氘代氯仿溶解后进行NMR分析得到~1H NMR谱图。结果二苯基乙基哌啶主要的断裂方式为α断裂,特征碎片离子(m/z)为174.1、91.0、65.0,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为3 257.81、3 161.72、2 513.09、1 456.07、782.64、764.12、742.68、718.31、705.64、536.02cm~(-1),与SWGDRUG提供的标准图谱比对结果一致。最终,经过1H NMR确证,证实该样品为二苯基乙基哌啶。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二苯基乙基哌啶的检验。(本文来源于《刑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春光,刘宸琪[3](2019)在《欧盟药物滥用监测和新精神类活性物质预警研究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欧盟药物滥用监测机制与模式,为我国完善药物滥用制度及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欧盟官方网站、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欧盟现阶段药物滥用监测法规、技术手段以及发展趋势。结果随着新精神类活性物质的出现,欧盟尝试加强主动监测,建立新精神类活性物质使用预警系统,加强信息交流和风险评估控制新精神类活性物质的使用。结论我国应完善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创建科学的监测工作方法,提高监测预警工作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警戒》期刊2019年10期)

钱振华,赵彦彪,贾薇,刘翠梅[4](2019)在《新精神活性物质哌异丙基酯的识别与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和核磁共振(NMR)法识别未知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方法未知样品分别用合适的溶剂溶解,运用UPLC-Q-TOF MS、GC-MS和NMR分析检测。结果综合UPLC-Q-TOF MS、GC-MS和NMR的分析结果,最终确认该物质为哌醋甲酯、哌乙酯的类似物-哌异丙基酯,并对其在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解离(CID)和电子轰击源(EI)模式下的碎裂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结论新精神活性物质层出不穷,该方法可为同类样品的推断、鉴定提供较好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9年05期)

赵彦彪,郑晓雨,郑珲,钱振华,高利生[5](2019)在《新精神活性物质5F-AMB和策划药Diclazepam的GC-MS检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5F-AMB属于合成大麻素类新型精神活性物质,Diclazepam是一种苯二氮?类新型策划药,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大陆出现的5F-AMB电子烟油和Diclazepam片剂,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并阐述其在EI离子源轰击下的分子裂解机理。方法未知样品混合均匀后用甲醇提取,吸取上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通过GC-MS分析分别测得两个目标样本中未知组分的质谱特征碎片峰及保留时间信息,经与相关标准物质的质谱图和保留时间比对,最终认定两个目标样本分别含有5F-AMB和Diclazepam成分,并对其在电子轰击源(EI)模式下的碎裂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5F-AMB和策划药Diclazepam的检验。(本文来源于《刑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周志刚[6](2019)在《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不断增多,列管速度不断加快,对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提出了迫切需求。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是依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的危害和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重要科学依据论证是否列入管制。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的原则包括:风险的双重定义、风险的独立性、物质的潜在用途、参照已知的物质、数据的质量、权衡可靠性和相关性等。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机制构建应以新精神活性物质技术报告为基础,建立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方法,制定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程序,组建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专家组,并形成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报告。(本文来源于《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柔嘉,向平,于治国,施妍[7](2019)在《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致幻作用的化合物,作为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一大类,新型色胺类物质与传统的管制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却披着"合法的"外衣,对个体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色胺类物质常见副作用为焦虑、恶心以及抑郁,并且在过去几年中,有关使用新型色胺类物质导致中毒和死亡的报道不断出现,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色胺类物质的关注。但是由于不同色胺类物质的作用效力不同,在生物体内存在含量差异,加之缺乏相应的处理和分析等技术手段,从而使得对于此类物质的检测变得困难,因此,通过综述多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体内过程、样品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以期为司法鉴定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9年04期)

范跃红,赵云[8](2019)在《向境外快递数十公斤“啃脸药”“丧尸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范跃红 通讯员赵云)近日,浙江省高级法院依法裁定驳回吴某等4人的上诉,维持杭州市中级法院对被告人吴某以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等的一审判决。至此,这起由公安部督办的浙江省首起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跨国毒品大案画上句号。(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06-28)

徐布一,蒋和平,黄浩东,王周丽,王燕军[9](2019)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叁维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合成和滥用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提出将叁维荧光光谱法用于4种常见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5-二甲氧基苯乙胺(2C-H)、3,4-亚甲基二氧甲基卡西酮(MDMC)、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和氯胺酮有不同的荧光光谱特征,荧光强度最大处的荧光峰位置(λex/λem)分别为284/326、282/430、282/430、270/392nm。2C-H荧光分析法灵敏度最高,氯胺酮的灵敏度最低。在尿样内源荧光物质干扰下,利用叁维荧光光谱法与平行因子算法相结合提取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荧光信号,解析出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与标准品的实测光谱较为一致,样品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1.3%~111.2%。(本文来源于《刑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李振辛[10](2019)在《二十世纪美国LSD的滥用经验教训对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管控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异军突起。新精神活性物质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是,由于种类多、发展快,滥用问题在我国开始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在2018年6月26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①中指出,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较为严重,且有着更久远的历史。美国20世纪的LSD (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的缩写,以下简称LSD)滥用同我国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美国20世纪LSD滥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将其与我国当前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现状进行比较,试图从中获得启示。(本文来源于《云南警官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精神活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检验新精神活性物质二苯基乙基哌啶。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进行GC-MS检测得到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样品研磨后经ATR附件直接进行FTIR分析得到红外光谱图,样品经氘代氯仿溶解后进行NMR分析得到~1H NMR谱图。结果二苯基乙基哌啶主要的断裂方式为α断裂,特征碎片离子(m/z)为174.1、91.0、65.0,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为3 257.81、3 161.72、2 513.09、1 456.07、782.64、764.12、742.68、718.31、705.64、536.02cm~(-1),与SWGDRUG提供的标准图谱比对结果一致。最终,经过1H NMR确证,证实该样品为二苯基乙基哌啶。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二苯基乙基哌啶的检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活性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黑海,王继芬.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方法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2].徐仿敏,李海波,刘凌云,魏万里,徐若沦.新精神活性物质二苯基乙基哌啶的检验[J].刑事技术.2019

[3].刘春光,刘宸琪.欧盟药物滥用监测和新精神类活性物质预警研究与启示[J].中国药物警戒.2019

[4].钱振华,赵彦彪,贾薇,刘翠梅.新精神活性物质哌异丙基酯的识别与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19

[5].赵彦彪,郑晓雨,郑珲,钱振华,高利生.新精神活性物质5F-AMB和策划药Diclazepam的GC-MS检验方法研究[J].刑事技术.2019

[6].周志刚.新精神活性物质风险评估[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

[7].王柔嘉,向平,于治国,施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司法鉴定.2019

[8].范跃红,赵云.向境外快递数十公斤“啃脸药”“丧尸药”[N].检察日报.2019

[9].徐布一,蒋和平,黄浩东,王周丽,王燕军.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叁维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研究[J].刑事技术.2019

[10].李振辛.二十世纪美国LSD的滥用经验教训对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NPS)管控的启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精神活性物质论文-黑海,王继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