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相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大相岭构造带,构造变形
大相岭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志[1](2019)在《四川盆地西南缘大相岭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和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变形是探讨高原向东扩展隆升的方式、过程和机制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构造带和川滇构造带内主干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分析上,而对川滇构造带向东与扬子克拉通的过渡边界的构造变形研究相对薄弱。大相岭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是龙门山和川滇构造带的交接区,也是川滇构造带到四川盆地的弥散型过渡边界,其构造变形特征迄今尚不清晰。本文综合运用野外构造解析、构造古应力场和磁组构等理论和方法,对大相岭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形成过程和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区域构造解析结果查明:大相岭构造带自南向北以石棉断裂、金坪断裂、叁合-凤仪断裂和大河-青龙断裂为界,可以划分为南(石棉)、中(九襄)和北(荥经)叁个主要构造带及一个外缘变形带(天全-雅安)。这些主干断裂带走向北西,主要表现为向北东方向扩展的高角度脆-韧性逆冲断裂,局部为逆冲推覆构造,且伴有一定的左旋走滑分量;其间的石棉、九襄和荥经等构造岩片主要表现为挤压缩短褶皱构造,天全-雅安外缘变形带以北北东向褶皱和南北向断鼻构造为主;荥经和天全-雅安外缘变形带发育北东-北北东向高角度右旋走滑挤压断裂,与大相岭北西向主干断裂呈共轭关系,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在荥经-雅安地区横跨迭加。断层滑移矢量数据反演的古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为挤压构造应力场,早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外缘带为北西-南东向;晚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普遍为近东西向。(2)九襄构造岩片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顺磁性矿物在磁组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岩石磁组构分析表明,磁化率椭球形态以压扁型为主,极少部分为拉长型。区内主要发育初始变形和铅笔状构造两类磁组构,大部分磁线理走向近北西,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部分为构造磁组构,发育近南北走向的磁面理和磁线理。研究区内磁组构主要受构造变形作用影响,表明盆地内主要经历了北东-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挤压构造作用。(3)结合已有的区域年代学结果认为,大相岭构造带初始变形始于晚白垩世晚期至新生代早期,主要表现为区域缓慢隆升;渐新世中晚期是其最主要的构造变形时期,为挤压构造阶段,形成大规模北西走向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其间构造岩片褶皱变形,这期构造塑造了其现今的主要构造面貌;中新世中期以来,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转变,以主压应力为东西向的走滑挤压构造为主。综合深部和浅部结构特征认为,大相岭构造带是青藏高原向东生长的前锋带,其以浅部层次卷入基底的高角度走滑挤压断裂的方式,和中下地壳层次向南南东方向运动的管道流的形式,向四川盆地方向扩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后强[2](2019)在《大相岭应是《西游记》“黄风岭”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叁月分别到雅安的汉源县和荥经县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地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关于西游记的民间传说,并且还有地名、县志、出土石器等记载和为证,比如流沙河、晒经石、太湖石、花果山、水帘洞、黄风岭、白石猴等,因此,我们认为神话小说《西游记》原型集中在四川,故事主要发(本文来源于《企业家日报》期刊2019-03-26)
小五[3](2018)在《成都大熊猫野化放归进入崭新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6日,雅安市荥经县以南的山林云雾缭绕,空气格外清冽。因为凌晨时分的一场降雪,位于其间的大相岭自然保护区一片银装素裹,风景如画。当天下午,随着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2号适应场的大门缓缓打开,成都大熊猫野化个体“星辰”“和雨”在四处观察后,警惕地(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8-12-07)
刘维,盛利[4](2018)在《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投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成都12月6日电 (刘维 盛利)6日下午,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揭牌投用,成都大熊猫野放个体“星辰”“和雨”入住新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介绍,大熊猫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野化放归、复壮野外小种群。本次野化放归基地落成,有助于(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2-07)
[5](2018)在《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落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让大熊猫回归自然是一切努力的终极意义。12月6日下午,“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投用揭牌暨大熊猫入住仪式”在四川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举行。大熊猫“和雨”和“星辰”入住该基地,将接受进一步野化训练,这意味着成都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即(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8-12-07)
杜权[6](2016)在《荥经县大相岭区域旅游地学景观评价及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荥经县大相岭区域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南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区内保持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难恢复性,同时区内的自然性良好,有着独特的旅游地学资源体系。荥经县大相岭区域是四川地学的重要研究区域,重要的地理界限、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生物类型,是区域旅游地学景观的突出特点。荥经县大相岭区域的旅游地学景观,有科研价值、审美价值及科普价值,但区内的旅游地学景观相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保护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与不足,本文立足县荥经大相岭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旅游地学景观展开分类与评价,提出了荥经县大相岭区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的系列措施,探索出适合自然生态观光型旅游目的地长远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借鉴前人的旅游地学景观分类基础上,将荥经县大相岭区域的旅游地学景观分为7大主类、11大亚类、18大基本类型。对区内的各类旅游地学景观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主要旅游地学景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性、自然性、多样性、组合性、集中度、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品牌价值、市场影响范围、市场可游时间、地理区位、文化区位、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保护现状、保护资金这16个评价因子进行旅游地学景观综合评价。最后,本文依据旅游地学景观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分区保护及重点保护工程两大措施。根据旅游地学景观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平面利用与垂直开发两大保护性开发措施。保护措施及保护性开发措施相辅相成。(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魏成武,杨期祥,覃礼貌,廖昕,巫锡勇[7](2015)在《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埋长大高水压隧道涌突水潜在的危险部位往往位于隧道经过的断层及其影响带内,对断层处高压突水预测已经成为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分析隧址区围岩储水空间、导水通道条件、涌水量、水头分布及水力梯度,对各断层高压突水危险性作出初步评价,在考虑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突水机制(或模式)将高压突水划分为直涌型突水模式、冲蚀型突水模式及破裂型突水模式。进而分别讨论各种突水模式在大相岭隧道穿越各断层处的基本条件和突水可能性,对其高压突水危险性作出综合预测。(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侯宁,赵成,晏婷婷,魏玲,冉江洪[8](2015)在《近40年大相岭山系景观格局变化及与大熊猫活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格局变化对动物种群的结构和分布有着强烈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相岭山系为研究地,以1975年、1992年、2000年以及2010年4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图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制作成景观格局图,探讨其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规律,利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斑块、斑块类型和景观叁个层次的景观指数,包括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等,对40年来大相岭山系景观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和空间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大相岭山系景观格局在近40年间发生明显变化,七八十年代破碎化严重,九十年代末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水平开始不断增加,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质量变好。(2)大熊猫分布在以阔叶林、针叶林为优势景观的成片森林中,景观特征表现为森林面积大,斑块数目少,斑块密度低,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高,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低,破碎化指数小。(3)大熊猫活动痕迹密度同各景观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在不同区域相关性有所不同。(4)2000年斑块密度较高,破碎化程度较大。2010年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加,破碎化降低,形状越来越规则,斑块结合性更强。由于海拔低、人为干扰强烈,大相岭南坡的适宜栖息地较为破碎。2010年相较2000年大相岭南坡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北坡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加。本研究结果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18)
李群善[9](2015)在《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区域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相岭泥巴山深埋特长隧道区域温度场为研究目标,应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场区的温度场特征,得出了一些结论,为该隧道及类似的深埋、特长及地质复杂的隧道设计、施工开挖、通风、运营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5年13期)
侯宁,戴强,冉江洪,焦迎迎,程勇[10](2014)在《大相岭山系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境廊道是促进基因交流,避免生物小种群灭绝的有效手段.大相岭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数量都很少的山系,泥巴山是大相岭大熊猫核心种群与邛崃山大熊猫种群的关键连接区域.为了探讨大熊猫生境廊道的设计方法,促进泥巴山廊道的建设,有效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利用全国第叁次大熊猫调查(2000-2001年)资料和2011-2012年的野外调查资料,采用Maxent模型、Linkage mapper廊道设计软件和最小成本路径法(Least-cost path,LCP),对大相岭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进行设计.研究结果显示:所设计廊道位于海拔1 400-3 000 m,宽度设置为2 250 m,长度为15.76 km,面积为38.5 km2.廊道内部植被以阔叶林、灌丛和针叶林为主;其中74.19%的面积为相对适宜栖息地,25.29%的面积为不适宜栖息地,0.52%的面积为适宜栖息地.本研究表明,廊道内部适宜栖息地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需要对廊道进行改造并加以保护,使不适宜的栖息地转变为适宜栖息地,保障大熊猫的顺利通行.(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大相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今年叁月分别到雅安的汉源县和荥经县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地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关于西游记的民间传说,并且还有地名、县志、出土石器等记载和为证,比如流沙河、晒经石、太湖石、花果山、水帘洞、黄风岭、白石猴等,因此,我们认为神话小说《西游记》原型集中在四川,故事主要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相岭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传志.四川盆地西南缘大相岭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和演化[D].西北大学.2019
[2].李后强.大相岭应是《西游记》“黄风岭”原型[N].企业家日报.2019
[3].小五.成都大熊猫野化放归进入崭新阶段[N].四川日报.2018
[4].刘维,盛利.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投用[N].科技日报.2018
[5]..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落成[N].成都日报.2018
[6].杜权.荥经县大相岭区域旅游地学景观评价及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7].魏成武,杨期祥,覃礼貌,廖昕,巫锡勇.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
[8].侯宁,赵成,晏婷婷,魏玲,冉江洪.近40年大相岭山系景观格局变化及与大熊猫活动的关系[C].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9].李群善.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区域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建筑.2015
[10].侯宁,戴强,冉江洪,焦迎迎,程勇.大相岭山系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设计[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