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管理中植入人性化理念的方式与意义探究

医院护理管理中植入人性化理念的方式与意义探究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2000)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人性化理念的护理管理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人性化管理前后各6个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45例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45例采取植入人性化理念的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28名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及护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5.6%,观察组满意度为9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增强、护理水平提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P<0.05)。结论:植入人性化理念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性化理念;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275-02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对临床护理安全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工作中,护理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足、工作人员负担重等现象给临床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护理管理,缓和医患关系,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至关重要[1]。为提升医院护理效果及工作质量,本研究对基于人性化理念的护理管理方式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8名护理人员及人性化管理前后各6个月的9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7.4±1.2)岁;工作年限1~5年,平均时间(2.6±0.8)年;专科20名,本科8名。人性化管理前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4.6±5.8)岁;外科患者30例,内科患者15例。人性化管理后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4.9±5.4)岁;外科患者29例,内科患者16例。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护士长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学习新的护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操作技术,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增强科室护理团队的凝聚力。(2)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一方面满足科室成员的自身发展需要,一方面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3)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情况,增加沟通与交流,予以心理关怀和安慰,帮助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出现的实际困难,继而调整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加热情饱满地开展护理工作。(4)细化护理规章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有效执行,确保护理技术熟练而又准确,从而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完善奖惩制度,采用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业绩出色的护理人员适当给予奖励,业绩较差的护理人员予以教育和指导。(5)医患纠纷发生时,护士长应要求护理人员保持冷静,并代表医院向患者表达歉意,以此缓和紧张气氛;同时,切实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细心收集相关证据,配合医院对纠纷事件进行处理。

1.3效果评价

(1)根据护理规章制度标准对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及护理水平等情况进行评价。(2)采用问卷表对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设置“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2],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均录入至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分析,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评价结果的对比

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增强、护理水平提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就医质量的重中之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满足护理工作需求、解决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是当前卫生系统关注的热点问题。既往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很难满足患者的就医要求,导致临床护理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常规护理管理缺乏人文关怀,管理者与成员的交流存在障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高;护理人员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大,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护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业绩出色的护理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奖励,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不高;护理人员缺乏学习机会,护理操作水平得不到提升。在护理管理中植入人性化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思想,因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效率[3]。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加强沟通,可以及时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及生活状态,同时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心理不良状态,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和负担,一方面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可以有效发挥护理人员的创造性;积极开展学习活动,掌握新的护理理念和操作技术,能够提升护理水平及工作质量;完善奖惩制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中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可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本次研究中,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增强、护理水平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表明运用人性化理念实施护理管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队伍整体水平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护理安全性及工作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任资颖.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7):157-160.

[2]王丽,李继平.基于文献计量学我国人性化护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57-59.

[3]马变青.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8):1905-1906.

标签:;  ;  ;  

医院护理管理中植入人性化理念的方式与意义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