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陕西水源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承载力,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度,水源区
陕西水源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磊,张雅琪,郭冬[1](2018)在《陕西水源区城镇化质量与资源承载力协调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城镇化质量与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协调发展,促进西部水源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将因子分析法与协调度模型相结合,测算了陕西南部安康、商洛、汉中叁市2011—2015年城镇化质量、资源承载力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陕南叁市城镇化质量和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协调发展度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起伏变化.安康市为资源承载力超前发展型,汉中市为城镇化质量超前发展型,商洛市为二者交替发展型.通过分析陕南水源区城镇化质量与资源承载力水平之间的作用关系与协调发展程度,寻求影响水源区城镇化质量与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水源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合理调控和提升以及推进水源区城镇化质量和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起到决策支持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钟原,陈菊红,马安妮,杜金柱,王星[2](2016)在《南水北调陕西水源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水源区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衡量了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水土保持项目改善了陕西水源区整体质量,但在不同效益之间存在差异。基础效益方面表现最优,治理度、土地利用率、道路硬化率等有大幅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次之,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提高率和资金产投比等提升不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项目对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等拉动不足。该研究为南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党澎,李小惠,党群,张娜[3](2015)在《水土保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水土保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为陕西水源区水土保持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构建水土保持对该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相互间的区间判断矩阵以及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系统评价水土保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样本地区产业影响评价得分的排序依为留坝县、丹凤县、宁强县、白河县、商南县、旬阳县、镇安县、洋县、宁陕县。[结论]陕西水源区的产业增长水平与水土保持的投资占比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王蕾,关建玲,丁强,姚志鹏,解宏[4](2015)在《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染源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8~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对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所在的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水污染源排放特征及其源贡献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污染源中生活源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源和工业源,垃圾处理源占比最小。近年来研究流域废水、COD和NH3-N排放总量均呈增加趋势,其排放量增加主要来自生活源、农业源和垃圾处理源;工业源废水和COD排放量呈降低趋势,NH3-N排放量基本保持稳定。研究流域农业和工业污染源排放行业特征明显,污染物排放量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10期)
何会文[5](2015)在《津陕对口协作正式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西安专电( 何会文)3月20日,从“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按照中央要求,为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天津、陕西对口协作正式启动,由天津向陕西提供的首期2.1亿元协作资金于2014年年底已拨付到位。目前,该资(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5-03-21)
李孝地,胡克,邢斌,刘琦[6](2015)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保持工程既是生态工程、经济工程,同时也是社会工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源区居民生活条件,并且能够加速水源区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从关注城镇化数量阶段发展到质量阶段,注重的是反映城镇化的优劣程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土保持工程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该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和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王星,李晓风,曹龙[7](2014)在《南水北调陕西水源区白河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白河县为例,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了白河县以水土保持工程为依托,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山坡地为双重目的农业发展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总结了白河县水土保持工作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水土保持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适合于在陕南丘陵山区推广。(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4年30期)
雷淑珍,王艳[8](2014)在《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保持工程对陕南水源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小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在工程实施和引导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水保资金补助,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水保工程相关技术,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对策与建议,以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本文来源于《发展研究》期刊2014年07期)
张军,林嵬,田建军[9](2012)在《陕西商洛破解水源区尾矿治理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陕西省商洛市通过产业化“吃旧”,使4000多万吨尾矿废渣开始远离“输京清水”;通过循环式“治新”,有效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叁废”。全市已建成尾矿废渣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30多个,年可利用尾矿、废渣600多万吨,(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2-12-31)
杨寅群,李怀恩,杨方社[10](2013)在《基于数学模型的陕西黑河水源区植被过滤带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运用数学模型进行植被过滤带效果评估的方法,以陕西黑河水源区为例,通过植被过滤带水文及泥沙输移模型,分析了植被过滤带的带宽及坡度对入流泥沙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植被过滤带设置方法,并采用污染负荷~泥沙关系法对植被过滤带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草地植被过滤带带宽以3~5 m为宜,且应设置于坡度小于60°的河岸岸坡;在黑河水源区内的可设带区域全部设置植被过滤带后,将削减泥沙负荷的21.7%,TP负荷的12.4%和TN负荷的14.3%,植被过滤带能够在黑河水源区的水质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1期)
陕西水源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陕西水源区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衡量了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水土保持项目改善了陕西水源区整体质量,但在不同效益之间存在差异。基础效益方面表现最优,治理度、土地利用率、道路硬化率等有大幅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次之,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提高率和资金产投比等提升不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项目对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等拉动不足。该研究为南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陕西水源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兆磊,张雅琪,郭冬.陕西水源区城镇化质量与资源承载力协调性分析[J].河南科学.2018
[2].钟原,陈菊红,马安妮,杜金柱,王星.南水北调陕西水源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6
[3].党澎,李小惠,党群,张娜.水土保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
[4].王蕾,关建玲,丁强,姚志鹏,解宏.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染源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
[5].何会文.津陕对口协作正式启动[N].天津日报.2015
[6].李孝地,胡克,邢斌,刘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5
[7].王星,李晓风,曹龙.南水北调陕西水源区白河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4
[8].雷淑珍,王艳.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探析[J].发展研究.2014
[9].张军,林嵬,田建军.陕西商洛破解水源区尾矿治理难题[N].经济参考报.2012
[10].杨寅群,李怀恩,杨方社.基于数学模型的陕西黑河水源区植被过滤带效果评估[J].水科学进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