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压循环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循环,HRB400E钢,硬化行为,滞回曲线
拉压循环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云,陆大敏,莫德凯,匡正,张克实[1](2019)在《对称拉压循环对HRB400E钢弹塑性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HRB400E钢在单向拉伸、拉压循环和循环后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0.3%、0.4%、0.5%、0.6%、0.7%、0.8%、0.9%和1%八种对称应变幅对HRB400E薄壁圆管试件施加100周次拉压循环载荷,循环后施加单轴拉伸载荷直至试件断裂。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循环加载过程中HRB400E钢前10周应力应变曲线曲率明显变小,峰值应力明显下降,呈现循环软化特性,随着应变循环幅值的增大,循环滞回曲线稳定所需循环周次逐渐减小。HRB400E钢在不同应变幅循环后的拉伸弹性模量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约为3%~8%,屈服应力会随着预循环应变幅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预循环应变幅增大材料的硬化效应有所减弱。与单轴拉伸相比,循环后拉伸的强度极限和断裂应变无明显变化,塑性变形能力没有明显下降,破坏为典型的塑性剪切断裂模式,薄壁圆管试件断口中的断裂纤维区和剪切唇区位于接近管壁处,断面径向中部的断裂扩展区中,在大韧窝周围存在多个较小韧窝。(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钰轲,黎冰[2](2019)在《扭剪作用下饱和软黏土轴向纯压循环变形及模量软化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主应力轴连续旋转下软黏土的轴向纯压循环变形特性,基于空心圆柱扭剪仪(HCA)模拟了交通等类似荷载作用下的圆形应力路径,开展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循环应力比(CSR)下循环次数达5 000次的主应力轴连续旋转试验.研究了饱和软黏土试样的应变累积、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模量软化等特性,得到了不同循环应力比和不同围压条件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引起的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土体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有明显的差异,土体剪切模量不断降低.相同有效围压时,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土体的软化指数逐渐减小;相同循环应力比时,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试样受到的侧向约束增大,土体的软化指数减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家顺,王来贵,张向东,李学彬,张建俊[3](2019)在《部分排水时饱和粉质黏土变围压循环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压循环变化将引起土体孔压累积,加剧土体累积塑性应变,导致地基灾变事故。为研究围压循环变化对饱和粉质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GDS双向振动叁轴仪,进行部分排水时饱和粉质黏土的变围压循环叁轴试验,研究不同应力路径斜率和循环动应力比时饱和粉质黏土的孔压、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和体应变发展规律,建立部分排水条件时考虑循环围压和循环动应力耦合作用的地基粉质黏土累积应变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部分排水时饱和粉质黏土孔压、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和体应变均随循环动应力比和应力路径斜率的增大而增大;动孔压比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明显分为急剧增加、快速下降和持续平稳3个阶段;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和体应变均随振动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加载次数超过2 500次时,粉质黏土孔压趋于平稳,变形速率略有降低,但变形持续增加。补充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将为交通循环荷载导致的地基灾变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福刚,孙兆军,刘红艳,许天福,靖晶[4](2016)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低渗储层在围压循环增减条件下渗透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CO_2)地质储存灌注过程大都具有间断性、多期次注入的特点。多期次注入造成储层应力反复积累和消散,储层水平方向的有效应力也将呈现反复加载和卸载效应。通过实验,分析了两个岩石学特征相似的岩心样品在围压循环加、卸载并考虑注入间断期应力消散条件下岩石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多次围压加、卸载刺激下渗透率显着下降,降幅可达到20%~40%;间断期应力消散对渗透率的影响很大,实际的注入工程数值模拟计算中应给予充分重视;渗透率变幅在高围压区小,在低围压区域大;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黏土矿物含量在10%左右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低渗储层在多期次围压加、卸载过程的渗透率量化方程,为CO_2地质储存工程多期次注入同类型储层储存潜力评价和CO_2储层监测数据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徐秀娟[5](2012)在《冻融循环后湿筛混凝土双轴拉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冻融0、50、100、150、200、250、300次后的湿筛混凝土试件进行-0.05∶1、-0.1∶1、-0.25∶1、-0.5∶1和0五个应力比的双轴拉-压强度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并测得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分析了极限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为寒冷地区处于双轴拉压荷载作用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强度分析提供设计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2年08期)
刘丰,白国良,柴园园,吴淑海[6](2010)在《再生混凝土受压循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眼于再生混凝土的应用,为了解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损伤性能的差别,进行了本次试验研究。采用0%,50%和100%3种取代率,70mm×70mm×148mm棱柱体试件,电-液伺服试验机,等位移速率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残余应变时再生混凝土的损伤系数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朱斌,任宇,陈仁朋,陈云敏,王振宇[7](2009)在《竖向下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及累积沉降特性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力及变形特性均不同于静荷载情况。利用浙江大学自行研制的大型地基与边坡工程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单桩基础竖向下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大比例模型试验,获得了不同侧/端阻比下桩基的循环承载力及桩顶循环累积沉降。试验发现:存在一最小循环荷载比,当循环荷载比小于该值时,桩顶不会发生循环累积沉降;一定循环次数内桩顶循环累积沉降基本与循环次数成正比,且循环累积沉降与循环次数的比值近似与桩顶循环荷载比呈线性关系。通过给定单桩循环破坏标准,绘出了模型桩的循环承载力曲线,发现侧/端阻比较大的桩基更易发生桩顶循环累积沉降;通过拟合桩顶无量纲沉降,可预测桩基循环累积沉降的发展。最后提出了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的工程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杰古阿萨[8](2007)在《汽油机最爆压循环变动规律及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油机的循环变动是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一大特征,它的存在限制了汽油机的运转范围,严重地影响着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深入研究汽油机的循环变动规律,减小汽油机的循环变动水平,是内燃机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汽油机最高爆发压力的循环变动进行了研究。基于大样本容量的试验数据,研究了采样数对最高爆压循环变动评价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进行最高爆压循环变动试验时的合理采样数需满足的条件,并根据该条件提出在各工况点下进行最高爆压循环变动试验的合理采样数应为2000个循环左右。试验证明,在合理采样数下得出的循环变动规律与大采样数下得出的循环变动规律一致。根据不同转速,负荷,空燃比,点火提前角下共315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4000个循环的最高爆发压力数据,运用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研究了汽油机最高爆发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未出现爆震趋势的工况区域,汽油机的最高爆发压力服从威布尔分布,分布的参数受到负荷,转速,点火提前角,空燃比的影响。在合理的采样数下进行试验,研究了最高爆压的循环变动随转速,负荷,空燃比,点火提前角变化的规律。除验证了前人总结的规律外,发现了一条新的规律:在低负荷,稀混合气(负荷=30%,空燃比=15.6,16.6)的工况下,随着点火提前角增大, p z增大,σpz增大, COV pz先增大后减小。发动机在稀混合气工作时,点火提前角应该避开COV pz最大值的点。最后建立了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最高爆发压力循环变动的多元回归模型和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本论文作为汽油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得出的结论对汽油机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7-01-01)
王立成,刘汉勇,王海涛[9](2006)在《冻融循环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拉(劈拉)压强度试验和破坏准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海水中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拉(劈拉)压状态下的强度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表面裂缝的走向特征。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双轴拉压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劈拉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和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主应力空间的破坏准则和考虑冻融循环影响的八面体应力空间的统一破坏准则,为寒冷海洋环境条件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在经受拉压组合荷载作用时的强度分析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S2期)
拉压循环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主应力轴连续旋转下软黏土的轴向纯压循环变形特性,基于空心圆柱扭剪仪(HCA)模拟了交通等类似荷载作用下的圆形应力路径,开展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循环应力比(CSR)下循环次数达5 000次的主应力轴连续旋转试验.研究了饱和软黏土试样的应变累积、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模量软化等特性,得到了不同循环应力比和不同围压条件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引起的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土体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有明显的差异,土体剪切模量不断降低.相同有效围压时,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土体的软化指数逐渐减小;相同循环应力比时,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试样受到的侧向约束增大,土体的软化指数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压循环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云,陆大敏,莫德凯,匡正,张克实.对称拉压循环对HRB400E钢弹塑性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9
[2].王钰轲,黎冰.扭剪作用下饱和软黏土轴向纯压循环变形及模量软化特性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刘家顺,王来贵,张向东,李学彬,张建俊.部分排水时饱和粉质黏土变围压循环叁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9
[4].王福刚,孙兆军,刘红艳,许天福,靖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低渗储层在围压循环增减条件下渗透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6
[5].徐秀娟.冻融循环后湿筛混凝土双轴拉压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
[6].刘丰,白国良,柴园园,吴淑海.再生混凝土受压循环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
[7].朱斌,任宇,陈仁朋,陈云敏,王振宇.竖向下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及累积沉降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
[8].杰古阿萨.汽油机最爆压循环变动规律及试验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9].王立成,刘汉勇,王海涛.冻融循环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拉(劈拉)压强度试验和破坏准则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