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很难在一段时间内适应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增加,而且渐渐显示出了很多缺陷。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有效缓解企业中的生产和工作压力,并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电力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利基础。我国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水平依旧有待提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1信息化程度高
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信息化等等。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控制系统的操作范围得到延伸,对于相应的软件系统要求也更加苛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则更多的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近期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已经较为深化。
1.2操作控制方面便捷
电气自动化能够在多个领域进行广泛应用得益于其操作控制方面的便捷性。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首先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以此来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更新和完善。操作的便捷性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属性,因此要不断创新研究,以更加便捷简单的操作使电气自动化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得以发展和推广。
1.3简单易维修
当前较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需依赖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大多城在于集成电路,其小巧轻便的特性使其更加灵活。正因为电气自动化其优势所在,所以在进行维修维护方面更为简易,相较于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简捷方便。
2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
2.1应用于仿真系统
仿真系统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的模拟实验,主要用来帮助测试新装置的质量与效率。在仿真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为模拟仿真系统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在多种控制装置中形成相对闭合系统,达到灵活进行输电控制的目标,这对于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监测,实现实时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建模,在仿真环境中进行电力系统数据实验,满足电力系统未来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也是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2.2自动保护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有关自动化保护的研究已经取得快速发展,自动保护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等级的电站保护,可以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以及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有效的拓展自动化应用水平,从而在电站设备的自动保护预警方面提高便利性。通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使新保护装置有更强智能化特点,能够通过感应设备实现对电力设备自动控制。
2.3人工智能方向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引进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在电力系统中自主进行故障检测,可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方面的提供新研究方向。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模糊逻辑、专家系统与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设计当中,从而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水平,开发出新的高效应用软件,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基础上,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3.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不同层级电网以及不同单位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将各个子系统进行合理分配,让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层级电网,以及各个子系统和其他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统一集成处理,对电力系统进行统筹规划,让整个电网系统在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下稳定运行。
3.2PLC技术
PLC技术除了可靠性较高外,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PLC技术应用的内部控制能够将电气接线的开关接点控制精确到千分之一,从而大大缩小了故障发生率。同时,PLC系统还自带自我故障处理系统,在自我故障诊断与报警的同时,进行自我调节,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利用该技术来对电力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处理,并且在指令下对电网进行控制,以此来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对输送量、载荷进行控制,进行成本的压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信息集成处理。设计人员需要将电网系统运行的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和处理,将当前的环境进行综合考量并进行数据筛选,通过相关的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相关的检索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搜集和计算,并通过一些程序的编辑来对方案进行生成和评价,从而将数据衍生结果反馈到相关的节点中。自动化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人们可以利用自动化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的效率。
(2)系统顺序控制。电力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多个层级电网共同构成的,而这其中又包含了若干的独立模块。PLC技术可以通过对顺序的控制来将这些独立模块进行有效连接,对信息流进行集成处理,让各个独立模块都能够有序运行,从而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3)系统的模拟闭环控制。电网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因为电能输送所涉及的区域较为广泛,而且电能输送本身就较为特殊,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电网运行中的温度、载荷、输送量、压力等因素都会造成电网运行的不稳定,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对电网的运行环境进行模拟。通过建模来对电网进行系统的管理,在建模中模拟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根据建模情况来对电网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运行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4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4.1以国际标准为发展方向
在电气系统自动化领域,国外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人们的需求促使人们开始重视该技术的研究。尤其体现在对IED技术的深入研究,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实现管理信息共享和操作,获得更好的性能。为了促进该系统的应用,国际已经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国际标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已达到开始研制IEC61850标准的起步阶段。
4.2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的三位一体
加大研究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大幅度提高电力控制的智能化和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推进电力系统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使用。创新就是发展,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的电力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车站内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5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日常需求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接受着考验。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创新发展意识和以往工作经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杰.试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236-237.
[2]郑坤民.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2):31+33.
[3]于晓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3):214-215+220.
[4]王孔怀.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3):46-47.
[5]赵战强.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