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受体论文-王丹丹,陈子乾,王星

气味受体论文-王丹丹,陈子乾,王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味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光熊蜂,工蜂,电镜扫描,气味受体基因

气味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陈子乾,王星[1](2019)在《红光熊蜂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及气味受体基因BiOr11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克隆红光熊蜂气味受体基因、分析蛋白质结构特性与理化性质,确定其在工蜂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差异。以红光熊蜂工蜂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触角感受器,RT-PCR技术扩增获得气味受体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编码蛋白质的结构特性,MEGA7.0软件邻接法构建氨基酸同源性系统进化树;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红光熊蜂气味受体基因 BiOr119在工蜂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工蜂触角具4种感受器,即板型感受器、锥状感受器、毛型感受器和腔型感受器; BiOr119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1.48 ku,理论等电点(pI)7.04,是一种稳定的碱性疏水蛋白;含有6个跨膜结构(7tm-6),蛋白氨基端位于膜内;氨基酸同源性分析,BiOr119与地熊蜂BtOr9a一致性高达96.2%; BiOr119基因在同日龄下触角的基因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1),腹部表达量最低。综上所述, BiOr119具有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卜平,简佐义,岳碧松,范振鑫[2](2019)在《林麝嗅觉受体基因亚家族和特异性气味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嗅觉是哺乳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动物依赖其寻找食物、避开天敌、寻找配偶以及群体交流等。嗅觉由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嗅觉受体蛋白(OR)介导,编码嗅觉受体蛋白的基因家族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多基因家族。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作为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动物,敏锐的嗅觉有利于其捕食和规避风险。为了研究林麝嗅觉受体的基因信息,我们利用本实验室已组装完成的林麝基因组序列,对林麝嗅觉受体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本实验室开发的orfam程序,鉴定出林麝有1378个OR基因,其中完整基因、假基因和片段基因分别为864个、366个、148个,假基因比例约26%;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林麝OR基因可分为Class I和Class II两个类别,进一步通过序列一致性又可分为18个家族和244个亚家族,林麝OR基因家族分化大。对小鼠、人类、犬和林麝的OR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共聚成551个基因簇,4个物种共享185个基因簇,而林麝特有12个基因簇;但对林麝、牛、牦牛和猪的OR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时,林麝仅有2个特有基因簇。林麝OR基因的潜在识别气味分析得出,林麝偏向于识别花香、木香、青草香和脂类等气味,而特有基因则集中在对薄荷和香菜的识别。本研究首次对林麝嗅觉受体基因家族进行描述,了解林麝嗅觉受体基因家族的分化情况,对理解林麝行为与嗅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持,更有利于林麝保护。(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余逸群,任雯雯,郑倩,马明红[3](2019)在《气味受体功能性表达、反应特性和激活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味受体(也被称为嗅觉受体)是生物体识别气味的关键因子。气味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不同的气味受体能够识别不同的气味分子,而受体的功能性表达是揭示其特异性气味配体的关键。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气味受体MOR256-3中介导受体在细胞膜上表达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而这些氨基酸残基同时也调控受体的反应特性(未发表)。通过氨基酸突变,我们实现了受体窄谱性(只识别一个或几个化学结构相似的气味分子)和宽谱性(识别多个具有不同结构的气味分子)的相互转变,而这种转变有赖于受体基础活性的变化(部分结果发表于PNAS)。(本文来源于《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2019年学术与教学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9-07-12)

陈丽慧,李梅梅,陈秀琳,仵均祥,许向利[4](2019)在《梨小食心虫普通气味受体基因GmolOR2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克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触角中的普通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 OR)OR20基因,明确其在不同发育期及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梨小食心虫雌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克隆梨小食心虫OR20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采用qRT-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卵、1-5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虫)、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去除触角的头、胸、腹、足、翅)以及不同日龄(1, 3, 5和7日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梨小食心虫GmolOR20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H898864)。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284 bp,编码42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9.83 kD,理论等电点为8.57,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GmolOR20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CpomOR15和豆荚小卷蛾Cydia nigricana CnigOR15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7%和84%。发育表达模式结果显示,GmolOR20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雌雄成虫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发育期的表达量(P<0.05),但雌、雄虫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组织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molOR20主要在成虫触角中高丰度表达,且雌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P<0.01);GmolOR20在不同日龄成虫的触角中均有表达,且在1和3日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日龄(P<0.05)。【结论】根据GmolOR20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结果,推测GmolOR20可能参与梨小食心虫对植物挥发物和性信息素的识别。(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安兴奎[5](2019)在《绿盲蝽气味受体的鉴定、表达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Bt棉花推广和普及,棉田盲蝽区域性种群剧增,对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前期田间调查发现,绿盲蝽拥有灵敏的嗅觉能准确定位寄主植物,进行不断的转移危害;另外,雄虫也能根据雌虫分泌的性信息素准确定位雌虫,完成交配。在分子水平上,这一嗅觉识别涉及多种蛋白参与,如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等,这些蛋白在嗅觉识别中所起到的具体功能是当前化学感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围绕绿盲蝽嗅觉识别过程的中气味受体基因ORs及其他相关嗅觉基因开展了研究。通过触角转录组测序鉴定出110条气味受体基因(AlucORs)并命名。46条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AlucOrco是最丰富表达的基因。四种组织的半定量结果为:2条AlucORs基因在雌触角特异表达,2条AlucORs基因在雄触角特异表达,10条AlucORs在雌触角高表达,18条AlucORs在雄虫触角高表达。7种不同组织的qPCR结果表明,有40条AlucORs基因在触角中高表达(高于其他身体部位5倍以上),AlucOR91雌触角中的表达量要比其他组织高7.4倍以上,9条AlucORs在雌触角中的表达量比其他组织高5.5~38.1倍。另外,进化树分析预测了一个盲蝽科昆虫保守的性信息素亚支。新鉴定了24条新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7条AlucCSPs、6条AlucGRs、7条AlucIRs和4条AlucSNMPs。7种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分析发现AlucSNMP1b、AlucCSP14和AlucIR41a.2在触角中高表达。另外,有叁个GR基因(AlucGR63a、AlucGR66a、AlucGR66b)和1个IR基因(AlucIR41a.3)在口针中高表达并且雄虫口针的表达量高于雌虫口针。从预测的盲蝽科保守的性信息素亚支中选取了AlucOR4、AlucOR40、AlucOR59,利用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验证发现AlucOR4仅对绿盲蝽两种性信息素气味丁酸己酯和丁酸-反-2-己烯酯有反应,对丁酸-反-2-己烯酯的反应较大;AlucOR40对己酸己酯、己酸叶醇酯、丁酸戊酯、辛酸乙酯、丁酸-反-2-己烯酯有反应,对己酸己酯反应最大;AlucOR59对丁酸-反-2-己烯酯、辛酸乙酯、乙酸辛酯、丁酸辛酯有反应,对丁酸-反-2-己烯酯反应最大。配体气味都为绿盲蝽性信息素或类似物,证明这叁个基因都是绿盲蝽性信息素受体。选择对其中反应谱较窄的AlucOR4进行RNAi试验证明,绿盲蝽雄虫触角EAG结果对两种信息素的反应下降了38%~44%,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绿盲蝽对性诱芯的趋向性没有明显降低。利用电压钳验证了雌雄触角分别高表达AlucOR91和AlucOR21的气味结合功能。AlucOR91对(-)-4-萜品醇、1-十一醇、十二醇、1-十五烷醇、异樟醇有反应,其中对异樟醇的反应最大,但AlucOR21对任何气味都无反应。推测AlucOR91可能与寄主植物定位和选择产卵场所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3-01)

李红卫[6](2018)在《飞蝗口器嗅觉神经元编码特征及一种气味分子受体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是自然界中最庞大的生物类群,已经进化出复杂的嗅觉器官来接收来自周围的各种化学刺激,这种强大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检测和辨别成千上万种气味分子,从而准确地寻找寄主、配偶、产卵地及躲避天敌等。很多证据表明不同的嗅觉器官起着不同的嗅觉功能。对大多数昆虫来说,触角和口器触须是最重要的两个嗅觉器官,目前对昆虫化学感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触角气味分子受体的鉴定及相关功能的研究,对口器触须的嗅觉功能的研究极少。飞蝗作为渐变态昆虫的模式物种,而且是一种具有暴食特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其感受植物挥发物的分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本论文运用昆虫电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明确了飞蝗下颚须嗅觉感器神经元对气味分子的编码特征,并对锥形感器不同亚型进行空间定位;首次鉴定到一条新的飞蝗气味分子受体LmigOR142,并分析其蛋白的序列,并探究了飞蝗口器触须转录组中的气味分子受体的时空表达特征;探明了飞蝗口器触须中高丰度表达的气味分子受体LmigOR12的生理功能。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I.飞蝗下颚须锥形感器嗅觉神经元的气味分子编码特征通过单感器记录技术,对飞蝗下颚须锥形感器嗅觉神经元的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飞蝗下颚须的锥形感器分为8个功能亚型(pb1、pb2、pb3、pb4、pb5、pb6、pb7、pb8),其中pb8亚型中的嗅觉神经元对多种醇类及酮类产生抑制反应,这与其他七种锥形感器亚型在反应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明确了 8种锥形感器亚型的空间分布;明确了 pb1和pb2亚型中嗅觉神经元的梯度依赖反应特征;证明了飞蝗下颚须与下唇须中pbl-L、pb2-L、pb8-L亚型中的嗅觉神经元具有相似的反应编码特征。Ⅱ.基于飞蝗触角和口器触须转录组的气味分子受体基因鉴定与表达差异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飞蝗触角和口器触须的气味分子受体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鉴定出一条新的气味分子受体基因LmigOR142,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为1227 bp,共编码409个氨基酸,具有7个跨膜区(序列号为:KU865301)。通过半定量PCR和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比较了在口器触须转录组中发现的11个气味分子受体基因在五龄蝗蝻触角和口器触须的表达量差异。qRT-PCR的研究结果表明,五龄蝗蝻中的气味分子受体基因LmigOR12在触角中有极低的表达量,而在口器触须(下颚须和下唇须)中大量表达。另外,气味分子受体基因LmigOR13、LmigOR14、LmigOR18在口器触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触角。相反,气味分子受体基因LmigOR15、LmigOR16、LmigOR17、LmigOR19、LmigOR21、LmigOR22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口器触须中的表达量。Ⅲ.飞蝗气味分子受体LmigOR12的生理功能研究采用RNA干扰(RNAi)和电生理技术对LmigOR12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migOR12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后,飞蝗口器下颚须对(E,E)-2,4-庚二烯醛((E,E)-2,4-heptadienal)、己醛(hexanal)、反-2-己烯醛(E-2-Hexenal)这叁类植物醛的感受明显下降,对二,四-己二烯((E,E)-2,4-hexadienal)的反应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阐明了LmigOR1 参与了对2,4-庚二烯醛、己醛、反-2-己烯醛的感受。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阐明飞蝗的化学感受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飞蝗的口器触须在食物的选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飞蝗选择食物的机制,并为新的防控途径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董敏,杜立啸,袁洪振,夏延颖,司军红[7](2018)在《悬铃木方翅网蝽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CcilOrco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研究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嗅觉通讯分子机制和寻求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技术,本研究克隆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CcilOrco,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半翅目昆虫非典型气味受体家族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pEASY-Blunt载体并测序。将克隆获得悬铃木方翅网蝽非典型气味受体Orco的cDNA序列命名为CcilOrco(GenBank登录号:MF56428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cilOrco开放阅读框长1 419bp,编码472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53.25kD,等电点为6.22,序列中有7个跨膜区,N-端在细胞膜内,C-端在细胞膜外。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该基因与已公布的半翅目昆虫的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克隆所获得的基因属于非典型气味受体家族基因。qPCR结果显示CcilOrco主要在雌雄成虫触角中高表达。(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4期)

郭丽娜[8](2018)在《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Or1和Or2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嗅觉是由多种蛋白分子参与的复杂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嗅觉参与昆虫的寻偶、觅食、交配、产卵、种群管理等多种生理活动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其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能在复杂的气味环境中识别群体内化学信号以及区分从食物源散发出的特异性气味分子,而蜜蜂识别气味分子的行为与其嗅觉系统中相关蛋白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1和AcerOr2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华蜜蜂体内外探讨了它们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对其可能参与的Ca2+/CaM/CaMKII信号通路,及其参与调控雄蜂精子活力进行了初探。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饲喂法介导RNAi的方法对气味受AcerOr1和AcerOr2基因在中华蜜蜂体内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饲喂dsRNA后能显着降低中华蜜蜂体内AcerOr1和AcerOr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且AcerOr1沉默效果最好的是218 bp大小的短链dsRNA,而AcerOr2沉默效果最好的是471 bp的长链dsRNA。饲喂中华蜜蜂dsRNA后,对目的基因mRNA表达量干扰效果最佳的是第4天,但是RNAi的抑制效率持续到第9天效果仍很明显,说明dsRNA片段长短及作用时间对RNAi作用明显。触角电位的检测显示,干扰中华蜜蜂AcerOr1和AcerOr2后,也会影响其触角对VUAA1、丁香酚、1-壬醇等气味物质的感受能力,说明这两个基因表达缺失后能严重影响中华蜜蜂对气味物质的识别,初步验证了中华蜜蜂AcerOr1和AcerOr2所行使的功能。(2)通过将气味受体AcerOr1和AcerOr2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后转染Sf9细胞,对其在异源细胞中的功能进行分析。蛋白序列预测发现AcerOr2蛋白质二级结构上包含有CaM结合位点和与离子通道相关的Tyr残基位点,而AcerOr1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不含钙调蛋白结合位点和离子门控通道。重组后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f9细胞发现:AcerOr1既能和Sf9内源性Orco也可与AcerOr2结合在Sf9细胞膜形成具有气味配体门控通道作用的异源二聚体(ORX+Orcoheteromeric complex),当细胞受到外界气味化合物刺激后,能引起Ca2+内流。结果表明:AcerOr1对丁香酚、月桂酸、罗勒烯、1-壬醇、亚麻酸、乙酸己酯、十一酸、1-辛醇和亚麻酸9个化合物钙离子反应敏感,而AcerOr2只对VUAA1反应敏感。该结果一方面表说明Sf9细胞内存在内源性Orco的表达可以激活AcerOr 1对气味分子的反应,另一方面表明Orco能够起到协同的作用,有助于形成(Orco+AcerOr1)异源二聚体和(Orco+Orco)同源二聚体复合物。(3)通过定点突变将预测的AcerOr2钙调蛋白(CaM)结合位点突变后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检测Ca2+及细胞内CaMKII表达量变化,探讨AcerOr2发挥功能与其CaM结合位点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体外转染AcerOr2的细胞受到共受体激动剂VUAA1和CaM抑制剂W7刺激后能显着影响Ca2+浓度,并能影响CaMKII蛋白表达量变化,而CaMKII的激活需要CaM与Ca2+共同作用,同时间接证明了 AcerOr2和CaM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由此推测AcerOr2可能介导了 Ca2+-CaM激酶信号通路,为研究CaM影响AcerOr2功能及进一步探讨Ca2+/CaM/CaMKII信号通路在昆虫嗅觉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4)通过 Real-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AcerOr2、CaM、CaMKII和p-CaMKII在中华蜜蜂的精子和睾丸中均有表达,且在精子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睾丸中的表达量。添加AcerOr2激动剂VUAA1和CaM抑制剂W7对精液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且DNA完整性和精液参数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说明AcerOr2通过Ca2+/CaM/CaMKII信号途径相互作用参与精子的调控。本研究首次对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1和AcerOr2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初步验证了其在中华蜜蜂体内具有的潜在调控作用,为中华蜜蜂其他气味受体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研究蜜蜂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新玥,王凤竹,范伟健,潘丽娜,朱耿平[9](2018)在《白蛾周氏啮小蜂普通气味受体OR1的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气味受体OR在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嗅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平台对其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转录组序列中得到了一个普通气味受体OR1的基因全序列,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周氏啮小蜂OR1基因全长为1 257 bp,编码418个氨基酸.将周氏啮小蜂的OR1氨基酸序列与18种膜翅目昆虫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周氏啮小蜂的OR1氨基酸序列与短管赤眼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均较高,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也表明周氏啮小蜂与短管赤眼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的亲缘关系接近.与寄主单一的对叶榕传粉榕小蜂相比,周氏啮小蜂OR1的同义突变率较低,密码子偏好性也相对较低,主要接受负选择压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乐,江武军,何旭江,曾志将[10](2018)在《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Or1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受体Or10是感受信息素的重要受体蛋白之一。本研究目的是克隆出该受体基因的序列,并分析该基因在雄蜂不同生理状态下触角和大脑中的表达特征,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中华蜜蜂雄蜂触角,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技术克隆中华蜜蜂Or10基因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分析其在巢门口未性成熟雄蜂、巢门口性成熟雄蜂、巢脾上未性成熟雄蜂、巢脾上性成熟雄蜂触角和大脑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到中华蜜蜂Or10基因(命名为Ac Or10)(Gen Bank登录号:MF693365)c DNA序列,长度为914 bp,编码区长738 bp,编码246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为28.163 k D,理论等电点为5.50。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华蜜蜂Ac Or10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Am Or10、小蜜蜂Apis florea Af Or4-like基因聚成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巢门口性成熟雄蜂和巢脾上性成熟雄蜂触角中Ac Or10表达量显着高于巢门口未性成熟雄蜂和巢脾上未性成熟雄蜂触角中的表达量(P<0.05),但前两者以及后两者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巢门口性成熟雄蜂大脑中Ac Or10表达量显着高于巢门口未性成熟雄蜂、巢脾上未性成熟雄蜂和巢脾上性成熟雄蜂大脑中的表达量(P<0.05),但后叁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巢门口未性成熟雄蜂、巢脾上未性成熟雄蜂和巢脾上性成熟雄蜂触角中Ac Or10的表达量都显着高于相同生理状态下大脑中Ac Or10的表达量(P<0.05),但巢门口性成熟雄蜂触角和大脑中Ac Or10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推测Ac Or10与中蜂雄蜂性成熟相关,出巢飞行对触角Ac Or10表达量影响较小,但引起其脑部变化,进而影响雄蜂的交尾行为。(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气味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嗅觉是哺乳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动物依赖其寻找食物、避开天敌、寻找配偶以及群体交流等。嗅觉由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嗅觉受体蛋白(OR)介导,编码嗅觉受体蛋白的基因家族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多基因家族。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作为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动物,敏锐的嗅觉有利于其捕食和规避风险。为了研究林麝嗅觉受体的基因信息,我们利用本实验室已组装完成的林麝基因组序列,对林麝嗅觉受体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本实验室开发的orfam程序,鉴定出林麝有1378个OR基因,其中完整基因、假基因和片段基因分别为864个、366个、148个,假基因比例约26%;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林麝OR基因可分为Class I和Class II两个类别,进一步通过序列一致性又可分为18个家族和244个亚家族,林麝OR基因家族分化大。对小鼠、人类、犬和林麝的OR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共聚成551个基因簇,4个物种共享185个基因簇,而林麝特有12个基因簇;但对林麝、牛、牦牛和猪的OR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聚类分析时,林麝仅有2个特有基因簇。林麝OR基因的潜在识别气味分析得出,林麝偏向于识别花香、木香、青草香和脂类等气味,而特有基因则集中在对薄荷和香菜的识别。本研究首次对林麝嗅觉受体基因家族进行描述,了解林麝嗅觉受体基因家族的分化情况,对理解林麝行为与嗅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持,更有利于林麝保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味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丹,陈子乾,王星.红光熊蜂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及气味受体基因BiOr11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9

[2].卜平,简佐义,岳碧松,范振鑫.林麝嗅觉受体基因亚家族和特异性气味识别[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3].余逸群,任雯雯,郑倩,马明红.气味受体功能性表达、反应特性和激活机制的研究[C].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2019年学术与教学交流会摘要集.2019

[4].陈丽慧,李梅梅,陈秀琳,仵均祥,许向利.梨小食心虫普通气味受体基因GmolOR2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19

[5].安兴奎.绿盲蝽气味受体的鉴定、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6].李红卫.飞蝗口器嗅觉神经元编码特征及一种气味分子受体功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7].董敏,杜立啸,袁洪振,夏延颖,司军红.悬铃木方翅网蝽非典型气味受体基因CcilOrco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植物保护.2018

[8].郭丽娜.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Or1和Or2功能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8

[9].张新玥,王凤竹,范伟健,潘丽娜,朱耿平.白蛾周氏啮小蜂普通气味受体OR1的进化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杨乐,江武军,何旭江,曾志将.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Or1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18

标签:;  ;  ;  ;  

气味受体论文-王丹丹,陈子乾,王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