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斜肌论文-彭汉伟,林建英,郭海鹏,刘木元

腹内斜肌论文-彭汉伟,林建英,郭海鹏,刘木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腹内斜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颌骨,旋髂深动脉,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口腔肿瘤

腹内斜肌论文文献综述

彭汉伟,林建英,郭海鹏,刘木元[1](2018)在《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based iliacinternal oblique musculofascial chimeric flap,DCIA-IIOF)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DCIA-IIOF修复11例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疾病:下牙龈癌7例(T3N1M0 2例、T3N2M0 1例、T4N0M0 2例、T4N2M0 2例),鼻咽癌放疗后下颌骨坏死2例,下颌骨中心性鳞癌(T4N0M0)1例,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下颌骨切除后缺损长度7~10 cm,平均8 cm;黏膜缺损面积5 cm×3 cm~7 cm×4 cm。术前彩色超声定位DCIA及其升支,顺行解剖血管制备DCIA-IIOF,其中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腹内斜肌及其筋膜修复软组织及黏膜缺损。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75个月,中位时间37个月。术后DCIA-IIOF全部成活,均无髂骨瓣及腹内斜肌筋膜瓣坏死发生。1例术后颌下区轻度感染,经引流使用抗生素后痊愈。术后1个月口内腹内斜肌筋膜瓣黏膜化明显,颜色质地与口腔黏膜相近,无明显挛缩,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2例放疗后下颌骨坏死患者张口改善不明显,接受术后放疗的4例中1例张口受限,其余患者均无张口受限,进食正常。随访期间3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其他疾病(脑出血1例、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余6例均无瘤生存;均无腹壁疝发生。结论DCIA-IIOF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安全可靠,术后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创面质地柔软,是中型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修复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王慧珊,张陈平,曲行舟,徐立群,刘剑楠[2](2018)在《应用两亚单元塑形法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全上颌骨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正常上颌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明确上颌骨形貌特征和规律,指导移植骨瓣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研究方法:收集40例华东地区正常上颌骨CT据(Dicom格式),应用Proplan CMF 2.0软件行上颌骨叁维重建、标志点设定(6个标志点、确定6条线段及2个平面)。采用SPSS软件包对上颌骨外形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确定上颌骨外形参数(δ)和塑形方法并指导髂骨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研究结果:以鼻根点和上颌第二双尖牙远中牙槽嵴顶连线将一侧上颌骨前壁划分为鼻旁区和眶下区两个亚单元。两亚单元前夹角(δ)为150°,无性别差异(p=0.1527)且个体变异度小。临床应用两亚单元划分法行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塑形,即鼻旁叁角形骨瓣及眶下区四边形骨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获得满意外形效果,二期行鼻旁亚单元的种植牙植入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研究结论:两亚单元髂骨复合组织瓣塑形能够准确地重建上颌骨外形并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于淼,王慧珊,韩婧,胡龙威,刘剑楠[3](2016)在《应用两亚单元塑形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行全上颌骨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对正常上颌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明确上颌骨形貌特征和规律,指导移植骨瓣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方法:收集40例华东地区正常成人上颌骨CT数据(Dicom格式),其中男22例、平均年龄23岁;女18例、平均年龄21岁。应用Proplan CMF 2.0软件行上颌骨叁维重建,设定上颌骨6个外形标志点、6条线段及2个平面。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上颌骨外形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确定上颌骨外形参数(δ)。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亚单元塑形法并指导移植骨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结果:上颌骨线性变量的变异系数显着大于角度变量。以鼻根点和上颌第二前磨牙远中牙槽嵴顶连线将上颌骨外形划分为鼻旁区和眶下区2个亚单元。两亚单元前夹角(δ)为150°,无性别差异(P>0.05),总变异系数(CV)为2.74%。临床应用两亚单元法行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切开塑形,修复全上颌骨缺损获得满意的外形效果。二期行鼻旁亚单元的种植牙植入,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最大牙尖交错位(MIP)状态下,前牙及前磨牙区咬合力恢复至健侧的82%。结论:两亚单元塑形髂骨-腹内斜肌瓣能够准确重建上颌骨外形,封闭口-鼻交通,重塑腭穹窿,为上颌骨功能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祁佐良[4](2010)在《腹内斜肌瓣治疗游离移植面瘫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urpose:To study the modified surgical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with multi-pedicel neurovascular musculus obliquus intemus abdominis flaps.Methods:Forty-two patients with long-term established unilateral facial paralysis were(本文来源于《第二十次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5)

张晓琳,周燕春,许小萍,谢惠琴,祁佐良[5](2010)在《腹内斜肌神经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采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48例的治疗及护理要点。结果 4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肌瓣成活率为100%,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0~14周开始恢复肌肉运动功能。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加强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保障。(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0年14期)

欧阳东,黄鹤光[6](2008)在《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腹内斜肌中的表达与老年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老年IH患者为研究组,20例无IH的老年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术中取同一解剖部位的腹内斜肌活组织,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及显微镜图象分析的方法,观察HE染色下肌组织的形态及免疫组化下检测肌细胞内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含量。结果(1)HE染色图像分析表明:两组肌肉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经分级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表明:老年IH患者中结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老年IH患者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IH腹内斜肌的肌组织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其肌细胞内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老年IH发病的机理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08年03期)

欧阳东[7](2007)在《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中肌细胞内的骨架蛋白结蛋白和肌细胞膜中的骨架蛋白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含量的检测及相关性的研究,分析阐述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肌细胞胞浆和胞膜中骨架蛋白微结构的改变,探索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与老年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老年IH患者为研究组,20例无IH的老年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术中取同一解剖部位的腹内斜肌活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肌细胞内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含量。结果:1、HE染色图像分析表明:对照组肌肉组织由彼此紧密相连的肌纤维构成,肌束间含有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血管及神经等结构。其中肌纤维为均染的粉红色,细胞核位于肌纤维的周边,肌纤维无变性坏死表现。老年IH组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较为稀疏,零星呈岛状分布,被较丰富的纤维结缔组织充填、取代,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明显萎缩,着色不均,有较多的核中心移位,个别肌纤维有角形变和空泡变性。两组资料分级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表明:①老年IH患者中结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②老年IH患者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形态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老年腹股沟疝腹内斜肌的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的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可能是老年腹股沟疝发病的机理之(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07-12-01)

毛驰,俞光岩[8](2007)在《游离髂嵴-腹内斜肌瓣在口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A)和静脉(DCI V)为血管蒂的游离髂嵴瓣移植自1979年[1,2]首次被介绍以来,一直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提供足够的骨量,髂嵴独特的外形与一侧下颌骨很相象,(本文来源于《现代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祁佐良,王炜,时锋,邹丽剑,戴传昌[9](2007)在《多神经血管蒂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陈旧性面瘫生理性动力性的修复方法,完善吻合多神经血管蒂的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面瘫的新术式;方法:选择单侧陈旧性面瘫的患者18例,采用吻合多神经血管蒂的腹内斜肌瓣移植术,重建面部表情肌功能。手术分成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切取健侧第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为神经蒂,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腹内斜肌瓣。另一组解剖健侧面神经颊支和颧支的二级以下分支,解剖患侧颞浅动、静脉作为供区血管,分离肌瓣移植床。第11肋间神经与健侧面神经颧支的二级以下分支吻合,肋下神经与健侧面神经颊支的二级以下分支吻合,旋髂深动静脉的腹壁肌支与患侧颞浅动静脉吻合;结果:手术后经过2-7年随访,其中14例, 移植肌瓣获得不同程度的肌肉收缩,微笑、咀嚼、鼓气等动作有对称性的运动,下眼睑眼轮匝肌的肌张力提高, 肌电图检测有收缩期动作电位;4例在静态下,口角和上唇基本对称;结论:吻合多神经血管蒂的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面瘫,有2-3个神经蒂,肌瓣可以分肌束,能够多方位重建表情肌功能,增加轴突再生的概率,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技术上是创新的术式。(本文来源于《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4-01)

胡永杰,钟来平,张陈平[10](2006)在《髂骨-腹内斜肌瓣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髂骨-腹内斜肌瓣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采用带腹内斜肌的游离髂骨骨肌瓣修复7例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5例缺损包括下颌骨体部、升支及其周围软组织,2例缺损包括下颌骨体部及周围软组织。结果:7例患者中,除1例出现局部轻度(本文来源于《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12-01)

腹内斜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通过对正常上颌骨形态的测量与分析,明确上颌骨形貌特征和规律,指导移植骨瓣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研究方法:收集40例华东地区正常上颌骨CT据(Dicom格式),应用Proplan CMF 2.0软件行上颌骨叁维重建、标志点设定(6个标志点、确定6条线段及2个平面)。采用SPSS软件包对上颌骨外形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确定上颌骨外形参数(δ)和塑形方法并指导髂骨塑形和全上颌骨重建。研究结果:以鼻根点和上颌第二双尖牙远中牙槽嵴顶连线将一侧上颌骨前壁划分为鼻旁区和眶下区两个亚单元。两亚单元前夹角(δ)为150°,无性别差异(p=0.1527)且个体变异度小。临床应用两亚单元划分法行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塑形,即鼻旁叁角形骨瓣及眶下区四边形骨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获得满意外形效果,二期行鼻旁亚单元的种植牙植入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研究结论:两亚单元髂骨复合组织瓣塑形能够准确地重建上颌骨外形并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内斜肌论文参考文献

[1].彭汉伟,林建英,郭海鹏,刘木元.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

[2].王慧珊,张陈平,曲行舟,徐立群,刘剑楠.应用两亚单元塑形法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全上颌骨重建[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3].于淼,王慧珊,韩婧,胡龙威,刘剑楠.应用两亚单元塑形血管化髂骨—腹内斜肌瓣行全上颌骨重建[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

[4].祁佐良.腹内斜肌瓣治疗游离移植面瘫的临床研究[C].第二十次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5].张晓琳,周燕春,许小萍,谢惠琴,祁佐良.腹内斜肌神经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

[6].欧阳东,黄鹤光.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

[7].欧阳东.结蛋白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内斜肌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7

[8].毛驰,俞光岩.游离髂嵴-腹内斜肌瓣在口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

[9].祁佐良,王炜,时锋,邹丽剑,戴传昌.多神经血管蒂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研究[C].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10].胡永杰,钟来平,张陈平.髂骨-腹内斜肌瓣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C].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

标签:;  ;  ;  ;  

腹内斜肌论文-彭汉伟,林建英,郭海鹏,刘木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