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户投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经济,产权稳定性,农田基本建设投资,Logit模型
农户投资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龙,郜亮亮,钱龙,郭沛[1](2019)在《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从产权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全国8省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有显着影响,产权稳定性越低,农户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小。Log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与没有使用凭证的地块相比,农户在有使用凭证的地块上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的概率将提高2.54个百分点;村级农地调整每增加1次,农户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的概率将下降1.70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地块缺少使用凭证和农地的频繁调整提高了农地政策变化的不可预期性,导致农地产权在法律和事实上变得不稳定,进而抑制农户对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研究结论:为提高农户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应确保农地确权政策落实,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产权主观认知,全面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汤文华[2](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政策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研究——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由于历史原因发展滞后,2012年6月国家推出江西赣南苏区振兴战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在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了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人力资本政策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推进赣南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共享经济"和苏区特色农产业;精准施策激发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强化苏区教育和构建赣南苏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焦娜[3](2018)在《地权安全性会改变农户投资行为吗——基于CHARLS2011和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和2013年数据,研究我国农村地区地权安全及其对农户生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权安全性的提高能够鼓励农户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投资,但是对农户农业投资总量并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同时,地权安全性强化了农户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机,鼓励农户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地权安全性的提高为农户的教育与健康支出提供了收入保障,增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地流转的意愿,但对农业实际生产投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在进一步考虑地权安全性内生于土地调整历史的情形下,土地长期未发生调整的农户地权安全性变化更小,地权稳定性更高。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地流动或转移,通过农业和非农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以及产量增长。(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8年09期)
林文声,秦明,王志刚[4](2017)在《农地确权颁证与农户农业投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确权颁证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尚无定论。对此,本文先是构建了农地确权颁证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29省的大样本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主要通过提高地权安全性、地权可交易性以及信贷可得性叁种方式,促进了农户农业投资。家庭和村庄特征会显着影响农户获得农地确权颁证的可能性。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时间以及农业经营投入都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并且其估计结果较稳健。(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7年12期)
朱宝,何婧[5](2017)在《地方政府与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经验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所在沿线省份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本文首先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增加农户农业投资的有效路径。然后利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的博弈关系,最后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两大农业投资主体的协同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农户对农业投资收益率的理性预期和降低农户的资金借贷利率可以提高农户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农业投资资金是否充裕是农户农业投资的约束条件之一。VAR和VEC模型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相互影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长期来看两者存在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未来沿线省份的地方政府应从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氛围等软环境着手,在保持自身农业投资稳定可持续的同时努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建立对农户金融扶持的长效机制,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业发展的理性预期,从而进一步巩固农户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农户农业投资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17年12期)
胡雯[6](2017)在《资本替代劳动: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步入“刘易斯拐点”阶段,在“人口红利”消退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诱致性“资本替代劳动”成为要素替代的趋势。本研究基于诱致性变迁理论,构建农户行为决策模型,分析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的理论逻辑和经验事实。为检验理论假说,本研究采用全国9省(区)1056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OLS估计,探明农户的生产性投资行为决策的机理,验证诱致性变迁理论的解释力。以此得出如下结论:(1)劳动力价格是关键变量,非农就业、弱质化发挥激励作用;工资收入并未发生“收入效应”,而是“务农机会成本”的消极作用;(2)基于农户异质性,呈现不同的要素禀赋、行为能力、比较优势。农地规模、农地确权代表农地禀赋、产权强度,条件越优、强度越大,农业生产性投资倾向越大;(3)引入农业生产特性,发现农业生产季节性导致用工时间不均衡,诱发雇工比机械成本高、监督考核难的问题,使得农户倾向于用“机械替代劳动”。因此,要匹配异质性农户的农地规模,实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要素结构转换,从而达到农业生产效率最优。进一步讨论,从计量结果可知:一是农户在“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投入最小化”的多目标决策下,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行为;二是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最优农地规模是100亩左右。在这一临界值,出现“自购机械”和“服务外包”的行为分化。叁是农地确权在增加产权强度、激励农户投资预期上,有重要政策内涵。基于上述,提出叁点政策建议:一是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分类扶持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激活农业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叁是发展农业新业态,鼓励支持规模化服务供给主体。(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陈镇坤[7](2015)在《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比较利益较低,投资风险大、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民放弃从事农业生产,转向非农行业投资,导致农业生产设施陈旧落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中的农药、化肥、色素、等高毒、高残留和不合格农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食品的安全。本文基于惠州市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对我国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和界定,以比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为支撑,分析了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其次是以惠州市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为个案,对惠州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惠州市农户人均收入与支出的现状和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户金融贷款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政府和农户两个层面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进行了分析(重点放在农户层面的研究)。从政府层面来看:惠州市政府财政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力度不够,政府对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政府对农业贷款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督和管理机制,农业贷款比重偏低;从农户层面来看:一是农户投资资金有限,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不强;二是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叁是农户对农业的投资要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四是土地的依赖性限制了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对惠州市所辖的9个镇、107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惠州市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投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经营者的年龄、家庭收入、经营土地面积、粮食生产成本纯收益率等因素对农户投资呈正面影响;文化程度、务农状况、劳动力成本、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对农户投资呈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农户抗风险意识和提高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积极性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12-01)
强国民,王慧[8](2015)在《新疆财政扶贫与农户投资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疆财政扶贫资金支出和农村经营费用支出的数据,本文对相应时序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新疆财政扶贫资金中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支出对农户投资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影响,当农户投资行为滞后1-2期时,二者对农户投资行为的综合弹性分别为94.9%和27.1%;但基础设施支出与农户投资行为负相关.新疆财政扶贫资金支出与农户投资行为具有相互影响作用,滞后1-2期时,农户投资行为是引起生产发展资金支出的Granger原因;滞后1-3期时,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扶贫资金支出是引起农户投资行为的Granger原因.(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吉登艳,马贤磊,石晓平[9](2015)在《林地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产权完整性与安全性——以江西省遂川县与丰城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西省遂川县和丰城市的农户调研数据,本文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检验新一轮林改后林地产权完整性与安全性对林地投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户对林地产权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感知是影响农户林地投资的重要因素,农户在预期未来更不可能被征收或调整的地块上投入资本的可能性更大,在预期将来不可能被调整的地块上投入劳动力的可能性和水平更高;农户感知完整的林地使用权能够促进农户投入资本与劳动力,但是完整的林地流转权会降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可能性和投入水平。本文建议减少林地调整和不必要的林地征收,减少村集体对农户林地合法使用权的限制,同时保障明晰和稳定林地产权政策的执行效果,关注农户微观主体对产权的主观认知。(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15年03期)
浦徐进,范旺达,曹文彬[10](2014)在《不同交易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以及合作社最优规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对称纳什谈判框架下,对比分析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两种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的变化逻辑,同时探讨了合作社规模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激励公司和农户双方提高投资水平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户通过组建合作社与公司进行集中谈判时,双方的投资水平和利润均能得到提高;存在一个促使农户与公司双方提高投资水平的合作社规模范围;"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不仅能够实现交易的公平而且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因此更具有合作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4年06期)
农户投资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由于历史原因发展滞后,2012年6月国家推出江西赣南苏区振兴战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在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了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人力资本政策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推进赣南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共享经济"和苏区特色农产业;精准施策激发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强化苏区教育和构建赣南苏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户投资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小龙,郜亮亮,钱龙,郭沛.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9
[2].汤文华.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政策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研究——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9
[3].焦娜.地权安全性会改变农户投资行为吗——基于CHARLS2011和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
[4].林文声,秦明,王志刚.农地确权颁证与农户农业投资行为[J].农业技术经济.2017
[5].朱宝,何婧.地方政府与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经验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7
[6].胡雯.资本替代劳动: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
[7].陈镇坤.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8].强国民,王慧.新疆财政扶贫与农户投资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5
[9].吉登艳,马贤磊,石晓平.林地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产权完整性与安全性——以江西省遂川县与丰城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
[10].浦徐进,范旺达,曹文彬.不同交易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以及合作社最优规模研究[J].管理评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