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000
【中图分类号】R32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167-01
前言: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指因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周围相关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起病较缓慢,患者病程较长,主要呈现为咳嗽、咳痰症状,部分患者可伴随气喘,且患者常呈现为反复急性发作及病情加重状况,治疗不及时将引起患者出现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当前诸多研究结果证实,有效的护理过程对疾病的治疗、发展、归转等具有重要影响。我院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肺功能训练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1月间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我院选择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痰、咳嗽、气喘症状;所有患者均完成此次研究过程;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均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均排除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患者中男女比为17:13;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4±7.5)岁;病程7-12年,平均病程(9.8±2.5)年。
2方法
2.1心理护理
患者治疗期均给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向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疾病基础知识,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程度为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呼吸方式、营养供给知识、保健知识、日常高危因素及注意事项等,及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必要时给予患者相关心理松弛技术指导,促进患者疏解不良情绪,提升康复治疗的信心及毅力;积极做好家属工作,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促进患者家属积极安慰、鼓励、陪伴患者,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2.2肺功能训练
①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
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调整体位,将患者衣服解开,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5-6次,促进膈肌下降,使患者张口,先进行浅咳,使痰液排至咽部时,再用力咳痰排出,对于排痰困难患者,需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翻身,并进行胸背叩击,给予患者震动排痰、引流、雾化吸入等多种方式辅助排痰。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后,采取缩唇进行呼气,呼气时保持收腹状况,将胸部前倾,将口唇收缩呈先为口哨状,将气体经口唇呼出,训练时保证深吸慢呼,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保持1:2或1:3,保证训练时无费力感,7-8min/次,2-3次/d。③腹式呼吸: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患者进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吸气时将腹肌放松,保持腹部鼓起,呼气时保证腹肌收缩,腹部下降,训练过程中可指导患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腹部和胸部,保证在腹式呼吸时,胸廓起伏活动度最小,训练几次后,可将两手位置调换,继续练习,2次/d,10-15min/次,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增加训练时间及次数。④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性呼吸体操及耐力训练,全身性呼吸体操是指患者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弯腰、下蹲、扩胸、伸展四肢等相关运动;耐力训练是指进行有氧训练,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慢跑、散步等相关运动,训练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及运动量,坚持训练。训练过程中以患者无呼吸困难症状为基础,运动时心率较安静状态时增加<20次/min,呼吸增加<5次/min[1]。
统计对比患者训练前后的肺功能状况及心理状态。
3结果
此次研究中将所有患者的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心理状态各评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进行检验。肺功能治疗效果采用率(%)表示,以X?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各指标对比
患者心理状态评价内容包括焦虑状况评分和抑郁状况评分两种,均采取自评方式,焦虑评分采取SDS评价评分总分0-100分,评分>50分表示焦虑,抑郁评分采取SAS评价评分总分0-100分,评分>53分表示抑郁[2]。
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各指标对比(±s;分)
注:与对干预前相比*:P<0.05
3.2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状况分析
此次研究中以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作为此次研究中的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患者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增加25%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25%;无效:患者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5%或下降[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肺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4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起病较为隐袭,患者早期症状较轻,且病情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易反复发作,且随患者病情加重,将导致肺心病、肺气肿等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受空气污染、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4]。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时控制患者疾病,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是减少患者疾病发作频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此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肺功能训练,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说明该过程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状况。老年人常因受疾病折磨或担忧训练效果而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极易引起患者不配合状况,给予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疏解情绪,提升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实施肺功能训练时,及时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能有效控制患者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实施缩唇呼吸时,能有效增加患者外口阻力,促进气道内压增高,促进肺部残气排出,减少残气量,增加肺通气,改善患者肺功能;实施腹式呼吸时,能促进患者呼吸肌参与呼吸过程,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死腔,增加肺通气,减少氧耗,提升患者呼吸功能;实施运动疗法能整体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肺功能提升[5-6]。
5体会
实施心理护理和肺功能训练时,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状况,促进患者积极配合训练过程,提升治疗信心,早日恢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施萍.心理护理联合肺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3):225-226.
[2]李淑云.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肺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53.
[3]索仲.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85-186.
[4]钟小梅,郑汝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203-204.
[5]程红,唐勇,胡斌等.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37-39.
[6]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18):4106-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