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正义论文-于晓晴,谢福之

诗歌正义论文-于晓晴,谢福之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歌正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罗伯特·,彭斯,诗歌,自由,正义

诗歌正义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晴,谢福之[1](2018)在《高原上的自由农人和正义斗士——浅析罗伯特·彭斯诗歌中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正义的推崇》一文中研究指出罗伯特·彭斯是着名的苏格兰民族诗人。他所创作的诗歌,除了体现苏格兰的风土人情,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无比向往和崇高的正义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彭斯诗歌中几首代表作,展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正义的推崇,勾勒出彭斯这位拥有自由的天性且极富正义感的农民诗人的形象;通过彭斯的生平解析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理想与信仰,主要是源于他拥有崇尚自由和嫉恶如仇的天性和坎坷的经历。(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碧薇[2](2017)在《地雷上的玫瑰——摇滚乐视野下的诗歌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2016年10月初,在我的新书发布会上,陈家坪老师邀我为本年度的北京青年诗会写一篇文章,主题是"诗歌正义"。按照我的理解,首先想到的是"诗歌与正义""诗歌的正义",这个话题立马让我来了劲,好像有很多话,早已郁积在心,在平静的江面下暗涛汹涌,只待时机合适,它们便会井喷式爆发。但真正要下笔时,我却不得不一再延迟写作计划:在当下,发达的娱乐、正确的口号和无处不在的高尚能量早已把诗歌的尊严挤压成可怜巴巴的米粒,即使诗歌一鼓作气,登上高耸的纪念碑顶,举起金属大喇叭,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被公共空间的滚滚喧嚣瞬(本文来源于《天涯》期刊2017年06期)

霍俊明[3](2017)在《现实诗辨与诗性正义——论诗歌的现实感与当代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人都不拥有这片风景。在地平线上有一种财产无人可以拥有,除非此人的眼睛可以使所有这些部分整合成一体,这个人就是诗人。——爱默生社会剧变提供了新的时代景观,新媒体和自媒体催生的诗歌现场正在诗歌生态、内部机制和动力体统上发生着震荡。与此相应,有一个疑问也正在加深——物化主义、经济利益、消费阅读的支配法则下诗人应该经由词语建构的世界对谁说话和发声?这与歌德的自传《诗与真》以及西蒙娜·薇依在1941年夏天所吁求的作家要对时代的种种不幸负责发生了切实地呼应。毋庸置疑,诗人通过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求真(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7年05期)

黄贞权[4](2016)在《“体用”论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诗歌创作论——以孔颖达《五经正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体用"论的哲学话语体系的文化嬗变"体用"论作为中国哲学本体论中最为重要范畴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方式和特点。关于"体用"论,追本溯源应始于先秦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以"道"为哲学本体,对"体用"范畴从体用一源、即体即用作了广泛而深刻地阐述,说明其在道家哲学本体论重要意义。老子认为万物的本体存在之"道"是极玄妙(本文来源于《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二辑)》期刊2016-06-01)

宋宁刚,沈奇[5](2016)在《正义之思与真情之诗——读张志民《梦的自白》兼论其诗歌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当代诗歌史和当代文学史的主流书写中,都有"归来诗人群"一说。被纳入这一"谱系"的诗人,主要来自"七月派"和"九叶集",其大体诗歌人生轨迹可概括为:四十年代成名,"十七年"中盛名(或已遭厄),"文革"中"失名",八十年代"复名"或"正名"。这批诗人的艺术成就各异,但其诗歌精神轨迹却有相当的一致性,即由可"通约"的"共名"性的主体在性,向"个我"的"本真"性的主体在性(本文来源于《诗探索》期刊2016年01期)

李俊杰[6](2014)在《诗性正义:周作人诗歌精神的一种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的新诗创作与新诗理论不仅关系了白话诗初期的形式论争,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指出了新诗初创时期的诗歌精神建构。本文认为,可以用诗性正义来概括这一精神追求。(本文来源于《励耘学刊(文学卷)》期刊2014年01期)

刘波[7](2014)在《口语书写、生活转化与诗性正义——侯马诗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侯马,他除了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名警察,这双重身份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确实让很多人感觉到有趣,很新鲜,很奇特,有着"怎么也没想到"的出其不意之感。实际上,对于侯马本人来说,这太正常了,他并未感觉到做警察和写诗之间有什么特殊的联结关系。如他所喜欢的两位诗人——史蒂文斯和弗洛斯特一样,他们在从事着一份"毫无诗意"的工作之外,同样也写出了经典的诗歌,这并非悖论;或者可以说,即便有精神冲突,但正是这样一种矛盾在一个人身上酝酿、转化,然后输出,最终形成了诗意的部分。职业不是写诗好坏的决定因素,虽然它会影响诗人的精神、品质以及趣味,但一个诗人的生动与精彩,全在于他如何激活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怎样写出了(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刘波[8](2014)在《口语书写、生活转化与诗性正义——侯马诗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侯马,他除了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名警察和领导,这双重身份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确实让很多人感觉到有趣,很新鲜,很奇特,有着"怎么也没想到"的那种出其不意。实际上,对于侯马本人来说,这太正常了,他并未感觉到做警察和写诗之间有什么特殊的联结关系。如他所喜欢的两位诗人——史蒂文斯和弗洛斯特一样,他们在从事着一份"毫无诗意"的工作之外,同样也写出了经典的诗作,这并非悖论。或者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矛盾在一个人身上酝酿、转化,然后输出,最终形成了诗意的部分。(本文来源于《“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5-25)

素予[9](2013)在《诗歌,为了自由和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新诗史:    诗歌的理想是自由,倘若离开了自由的表达,我们可以不要诗    素 予:您从1958、1959年就有《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后来一直研究新诗,到1980年写出《在新的崛起面前》即“第一个崛起”支持朦胧诗,直到现在(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3-02-27)

张帆[10](2012)在《奈丽·萨克斯诗歌的创伤宣称与诗性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诺贝尔奖女诗人奈丽·萨克斯是德国战后"创伤叙事"的代表,她的诗歌从主题、意象、文化和宗教等层面对犹太民族的创伤记忆和创伤文化进行叙事"宣称",使人们经过心理反省和奋力穿越后挣脱创伤的梦魇,并以"诗性正义"重新获得理解生命和未来的维度。(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2年04期)

诗歌正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2016年10月初,在我的新书发布会上,陈家坪老师邀我为本年度的北京青年诗会写一篇文章,主题是"诗歌正义"。按照我的理解,首先想到的是"诗歌与正义""诗歌的正义",这个话题立马让我来了劲,好像有很多话,早已郁积在心,在平静的江面下暗涛汹涌,只待时机合适,它们便会井喷式爆发。但真正要下笔时,我却不得不一再延迟写作计划:在当下,发达的娱乐、正确的口号和无处不在的高尚能量早已把诗歌的尊严挤压成可怜巴巴的米粒,即使诗歌一鼓作气,登上高耸的纪念碑顶,举起金属大喇叭,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被公共空间的滚滚喧嚣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歌正义论文参考文献

[1].于晓晴,谢福之.高原上的自由农人和正义斗士——浅析罗伯特·彭斯诗歌中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正义的推崇[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

[2].杨碧薇.地雷上的玫瑰——摇滚乐视野下的诗歌正义[J].天涯.2017

[3].霍俊明.现实诗辨与诗性正义——论诗歌的现实感与当代经验[J].南方文坛.2017

[4].黄贞权.“体用”论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诗歌创作论——以孔颖达《五经正义》为例[C].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二辑).2016

[5].宋宁刚,沈奇.正义之思与真情之诗——读张志民《梦的自白》兼论其诗歌精神[J].诗探索.2016

[6].李俊杰.诗性正义:周作人诗歌精神的一种追求[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4

[7].刘波.口语书写、生活转化与诗性正义——侯马诗歌论[J].新文学评论.2014

[8].刘波.口语书写、生活转化与诗性正义——侯马诗歌论[C].“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2014

[9].素予.诗歌,为了自由和正义[N].文艺报.2013

[10].张帆.奈丽·萨克斯诗歌的创伤宣称与诗性正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2

标签:;  ;  ;  ;  ;  

诗歌正义论文-于晓晴,谢福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